重活一世还是他,得调教好了再嫁 第133节
“再说你不是会修机器吗?到时候万一化肥厂机器坏了,你在也方便。”
其实说白了,主要是江锦舟如果离他太远的话,他初一十五祭拜着不方便。
江锦舟也不信他的鬼话,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已跟着他去林县,他必然不会亏待了自已。
他不奢求工资五百八百的,只要比现在高就行,人往高处走嘛。
所以就点头答应了。
“行,等你真正接手了明新化肥厂,我就给厂里辞职,跟着你混!”
“好!就这么说定了,来!咱们干一杯!”
俩人提着白开水,碰杯,一饮而尽。
喝完,江锦舟放下杯子,问他:“你要是留在林县了,是不是就不打算回来了?”
胡大彪叨了口菜放嘴里,漫不经心的回答:“嗯,家里也没我惦记的人,回来也没啥意思。”
既然他不回来,那房子就没人住了。
如果让江丹月住他家里,顺便帮忙看房子,他应该会答应的吧,这样找张翠芬照顾也方便,两家离的也不远。
江锦舟沉声道:“我想租下你的房子!”
胡大彪诧异抬头:“嗯?你住就住呗,干啥还要租啊?”
“再说了,到时候你不在林县住吗?这样来来回回的多麻烦。”
江锦舟摆手:“不是,我是想让我姐住,她不能一直住医院。”
“哦……这样啊……”胡大彪直接点头:“可以,想住就住呗,你姐就是我姐,随便住!不用房租!”
“那不行,该给的还是要给,市场价,一个月给你二十,你要是嫌少,我可以再加。”
“我说了不要啊,我缺你那点钱吗?”
“我知道你不缺,但是我要是不给,心里过意不去。”
胡大彪白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两人吃饱喝足,胡大彪没回家,直接去了林县。
江锦舟骑着自行车去医院,发现江槐带着沈星过来了,还带了很多东西。
问了才知道,是沈星想妈妈了,不愿意在江家住。
正好他也跟胡大彪谈妥了,次日办了出院,就带着东西去了胡大彪家里。
张翠芬失业,原本心里还有点儿失落,可一听江锦舟说,还会继续让她照顾,脸上的笑容又绽放了。
“哎呀,人交给我,你尽管放心好了,绝对照顾的妥妥帖帖的……”
江锦舟自然是相信她的。
这里离江槐的石子厂也近,他也能时常来看看。
冬至
张翠芬帮两个大老爷们招呼着,美美的包了顿饺子,吃的热热闹闹。
而江家大门口,薛淑珍时不时的往门外看看,一直在等江锦舟和江槐回来。
周云过来劝她:“妈……爸肯定在石子场吃了,锦舟现在肯定生着你的气呢,应该也不会回来了,别等了。”
薛淑珍又朝路口望了望,失落的跟着周云回了家。
江毅舟中午不回来吃饭,家里只有薛淑珍和周云,带着一个小子江磊,饭吃的很冷清。
周云在一旁对江磊说道:“磊磊啊,你奶对你这么好,你将来长大了可得记着你奶的好,可不能跟你小叔一样,惹你奶生气。”
江磊乖巧的点头,咽下饺子,拍着胸脯道:“奶,你放心,等你死了,我一定给你定最好的棺材!”
“给你多烧纸钱,让你花都花不完!”
周云闻言赶紧让他住嘴,薛淑珍听了却是乐的前仰后合。
“还是我的乖孙子对我最好了!”
这天,一芝兰调料店没开张,因为梁秀兰一家都回老家去了,过节,她要休息,而且以后都会这样。
逢年过节,该休息就休息,自已都做老板了,为什么还要一直做牛马。
院子里,一家四口端着饺子边吃边聊。
梁秀兰盘算着,想过完年把房子拆了重新盖。
“爸!咱家还能申请来地皮吗?咱这院子太小了。”
梁建国摇了下头,咽下嘴里的饺子:“地皮都是队里分的。”
“咱和你爷当初就没分家,咱继承的就是你爷的院子,现在你爷都死了,分不了了。”
梁秀娟端着饺子蹲在地上,适时插嘴:“那咱跟二叔分家了吗?”
梁建国再次摇头,没说话,低头吃饺子。
第152章 白搭二斤肉
梁秀娟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梁秀兰,将梁秀兰最不想听的话说了出来。
“所以,就咱这破院子,还是咱家和二叔两家的院子呢,姐,你想盖小洋楼的梦想,破碎了……”
梁秀兰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我知道,吃你的饺子吧!”
因为下窑村路不好,还穷,而且梁家更是穷的叮当响!
周彩菊不愿意在村里住,刚结婚,就和梁建业住到了镇子上,没事的时候根本就不回来。
所以,家里一直只住着梁建国一家。
如果哪天两人带着孩子回来了,他们就算人再多,也得给两人腾出一间房出来。
其实刘桂芝也早就住够了这破房子,既然闺女也有这个想法,她便想和梁建国好好唠一唠。
“要不然咱跟建业说说,分家算了,到时候咱再申请一块地皮,这老房子就留给他。”
“逢年过节,他回来住也方便。”
梁建国一想,也是这么个理,点头答应。
不过既然是他们盖房,不需要老二一家拿钱拿地的,家里的一切都给他了,他没理由不同意,便没打算找梁建业商量。
只要跟队长说一下,户口本分开就行了。
梁建国道:“那吃完饭,我找二叔说说。”
“嗯,咱俩一起去!”
梁建国的二叔,也就是梁秀兰的二爷,是他们队的队长。
虽然同住一个村,却从不怎么来往。
因为他们不想搭理穷亲戚,怕染上穷病!
一年到头,除了大队部开会他会来通知一声,其他时间根本连梁秀兰家的家门都不会进。
吃过饭,梁建国和刘桂芝,提了两斤肉去了梁有才家。
“二叔二婶……在家吗?”
刘桂芝站在大门口,喊了一声。
梁有才的老婆王彩凤从堂屋走了出来。
到门口,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见是刘桂芝和梁建国,脸色有些不太好。
“你俩咋来了?”
刘桂芝赶紧将肉摆在前面:“今天冬至,我俩给您送肉来了。”
王彩凤一看到肉,眼角扬起一丝笑意。
“哎呀,没事送啥肉啊,家里啥都有,这不才刚吃过。”
她说着,走过去,将刘桂芝手里的肉接过来,将人请进门。
“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
她让两人进堂屋,把肉放在厨房,之后又笑意盈盈的进了堂屋。
“这段时间咋总不见你们在家啊?去找你聊天,总是见大门锁着,咋?你俩是不是去哪儿干活去了?”
她才没有去过梁家,他们夫妻不在家,她也是听外面说闲话的人说的。
闲话总是传的不具体。
总之就是围绕着梁秀兰被人包养这方面聊的。
既然女儿被人包养了,那这当爹娘的,自然也跟着沾光,所以,她便是如此客气的说了一下。
说人家找工作,总比说人家女儿被包养,他俩去享福强吧。
不想刘桂芝还真承认工作的事儿。
“对,我俩在镇子上找了个削红薯的工作,整天忙的不着家,偶尔回来一次。”
梁建国斜睨了她一眼,为啥不说实话呢?赚钱很丢人吗?
王彩凤故作惊讶:“哎呀……削红薯?还有这种工作呢?看你俩这么忙,肯定赚了不少钱吧?”
刘桂芝讪笑着,谦虚道:“哪有,都是体力活,我俩也不挑,饿不死就行,总比在家闲着强。”
“天冷嘛,地里也没活,就出去倒腾倒腾。”
这一听,王彩凤觉得,外面传言梁秀兰被包养的事儿一定不真,不然他俩咋会去削红薯?
说不定梁秀兰也是在削红薯呢。
啥攀上了富贵,还是穷命一条。
心中的嫌弃又恢复了从前,却不表露出来,仍旧客气热络。
三人聊了一会儿,梁有才出去喝酒回来了。
见梁建国夫妻过来,立刻板着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