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还是他,得调教好了再嫁 第22节

  “你是为啥哭啊?”
  “我可怜你姐行不行?”
  她想说同病相怜,因为你妈。
  她怕江锦舟觉得她有病。
  所以只能说可怜他姐,关键是江锦舟居然还信了。
  搂着梁秀兰好生安慰:“没事,我妈在,我姐受不了委屈的,你不用替她担心。”
  梁秀兰:【我呸!】
  将眼泪鼻涕擦在江锦舟衣服上,然后一把将他推开,转身坐凳子上吃饭。
  江锦舟:“……”
  这女人莫名其妙。
  刚刚还小鸟依人依偎在他怀里,现在又推开他一脸冰冷,有病吧?
  江锦舟刚坐下,梁秀兰就问他:“如果有一天我嫁给你了,坐月子,你妈也不管我咋办?”
  江锦舟直接否定:“不可能!我妈可好了,我嫂子坐月子的时候,她照顾的是无微不至,咋会不管你呢?”
  “我是说如果!”
  “没有如果,我妈咋可能不管你呢?”
  这人是咋?自以为是吗?
  梁秀兰:“滚!我不想看见你!”
  江锦舟身子陡然一怔:“我又咋了?”
  梁秀兰:“我看见你就烦!”
  江锦舟无奈:“又开始烦了,那为啥啊?”
  梁秀兰:“因为你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所以我烦你。”
  江锦舟满身汗,搂了一把头发,开始思考她刚刚问的问题。
  “如果我妈不管你,我指定管你,我哪怕不上班,也把你的月子伺候好。
  如果你嫌我伺候的不好,我把你妈请过去,我俩一起伺候你,这个回答满意吗?”
  梁秀兰舔了下唇,佯装思考,三秒钟后点头:“还行!”
  上辈子梁秀兰跟江锦舟说过他妈伺候月子不尽心。
  江锦舟就跟她提过要让刘桂芝过去伺候的。
  可薛淑珍太强势了,梁秀兰担心她妈受委屈,也担心自已被区别对待,让她妈心里难受。
  也担心娘家人过来伺候月子,让婆家人面子上不好看,邻居们说三道四,所以就拒绝了。
  现在想想,当时还是太年轻太傻,想的太多说的太少,所以才会受那么多委屈。
  这辈子,她一定要为了自已活一回,想干啥就干啥,怎么舒服怎么来!
  第25章 这鳖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早上
  刘桂芝送走了梁秀娟去卖豆腐,又送走了梁建国下地,回来又拿起扫把扫院子。
  梁秀兰吃过饭将碗放在灶台上,大步去了江丹月的屋子。
  一进门,就对依然在吃饭的薛淑珍道:“今天我和我妈有事要出去,你们吃完饭记得把灶台上的碗洗了!灶台打扫一下。”
  薛淑珍被整的一愣,昨晚让她儿子洗碗,今天又让她洗,这死妮子是咋?
  “你们家的碗,为啥是我洗?”
  嘿……你个香蕉大扒拉!这人是被伺候上瘾了吗?
  如果今天梁秀兰要是忍了,她就是狗!
  “我们家的碗你没用吗?”
  “我们家做饭,你们家刷碗,相互合作,有啥不对吗?你是皇太后还是啥?得我们一家人伺候着?”
  薛淑珍蠕动了下嘴唇,脑子里也没词儿了,好半天才说一句。
  “刷就刷!”
  江丹月的火爆脾气,怎能看的了她妈受委屈?
  指着梁秀兰就说道:“你这小丫头咋一点儿都不知道尊重长辈呢?”
  “那是我妈,你说话能不能客气点儿?”
  “我们家给你们家送了多少好东西?又是鸡又是鱼的,你没吃吗?人都说吃人家嘴短,你倒好,还使唤上人干活了!”
  这高高在上的模样,像极了当家女主的做派。
  也就欺负她年龄小,在她面前耍耍威风,昨晚对上她婆婆那个笑面虎,是一句话也没插上。
  梁秀兰也不惯着她,直接掐腰怼了回去。
  “那是你妈,又不是我妈,我有啥可尊重的?当初你们骂我妈的时候,有尊重过我妈吗?”
  “让你们住在这里,我妈还时不时的来帮忙,那是我们心地善良,但不代表我们好欺负!”
  “嫌我们吃你的,你们就没吃我家的东西吗?”
  “你还委屈上了,你倒是连人带东西一块儿走啊,住这里干啥?”
  江丹月的火爆脾气,就听不得这话的,当即掀了被子要下床。
  “走就走!你以为我愿意待在你们这狗窝一样的家吗?”
  她一激动,扯着伤口又疼了,但动作只顿了一下,便立即恢复,艰难的挪动着屁股要往床边去。
  薛淑珍赶紧拦下。
  “别动别动,走什么走啊,安生点吧!”
  刘桂芝听到屋里的动静,赶紧过来看。
  “咋了?吵吵啥?”
  薛淑珍一看到刘桂芝,便开口告状。
  “你闺女要赶我们走啊,你看看她那掐着腰的气势,做人哪有这么寸的啊?”
  刘桂芝看向梁秀兰,不信薛淑珍的话。
  “你说,咋回事?”
  梁秀兰道:“我就说让她吃完饭顺便把碗给洗了,她不洗,还说的理直气壮,说那是我们家的碗,她凭啥洗!”
  听到这话,刘桂芝也来气了。
  “你说凭啥洗?你没用啊?”
  “怪不得我闺女不愿意嫁到你家去,原来真是个没有人情味儿的,爱洗不洗,不洗你别用!”
  “闺女,走!”
  说完,拉着梁秀兰就出了屋。
  刘桂芝心善,就算再生气,也说不出赶人走的话。
  平日里,薛淑珍有什么事,她也会去屋里照顾。
  她不计较这对母女之前骂过她的事,她只觉得大人的恩怨,没必要落在孩子身上。
  没想到这母女俩,竟还蹬鼻子上脸了。
  一时头脑发热救了人,竟还是一对冤家,真是冤家路窄。
  两人回屋收拾收拾,将面和红薯装上板车。
  昨晚带回来的橘子,都分吃完了,她也早已将橘皮装好了。
  又从厨房拿了些早上刚烙好的饼,夹了一碗咸菜,灌了一壶温水放在车上,便推着板车出了门。
  先去地里找梁建国。
  “中午别回去了,我们不做饭,吃的喝的都给你送来了,加油干哈!”
  她们不回去,让那母女两人折腾去吧,不不洗碗,有本事就别用!
  母女两人推着板车步行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出租屋,简单休息一下就开始卸货。
  “兰兰,你带这么些红薯是干嘛用的?”
  刘桂芝扒拉了一下,没几个,不过都是红心儿的。
  梁秀兰一脸神秘道:“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说着,将橘皮拿出来,晾晒在窗台上。
  “这橘皮又是干啥的?”
  “调料!”
  “这玩意儿能当调料?”
  “你就别管了,过两天我这特殊的调料做成了,你尝尝就知道了。”
  刘桂芝也不知道她脑袋瓜里想的什么,当下还是卖面最重要。
  拿出煤火,就开始燃煤炉。
  梁秀兰将橘皮洗好晾晒,开始切肉,准备所需食材。
  很快,煤炉燃起,煤球也烧好了,刘桂芝又开始和面。
  担心面条现做现卖跟不上,就先做了一些出来,撒上厚厚的面,保证面条不会粘在一起。
  忙忙碌碌两个多小时,刚坐下没一会儿就快十一点了。
  两人赶紧收拾收拾,推着厢式小推车,去了印刷厂门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