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第962节

  众仙完全没想到,来人竟会是这尊对大劫没有半点兴趣的帝君。
  一时间脸色皆是有些尴尬。
  所幸这位后土娘娘仅是敷衍的点了下头,便把目光再次投回身前的大黄狗身上,眼里也重新多出几分温柔。
  仿佛这群傲立天地的混元大罗金仙,连带着深受玄微子推崇的所谓三仙教首徒,全部绑在一起,都比不上那条野狗。
  “咳。”
  玄微子有些僵硬的笑了笑。
  他倒是能猜出东极帝君为何要请来这位娘娘,毕竟对方既想要插手此事,又不愿意让别的帝君分润了功劳,思来想去,也唯有后土娘娘最合适了。
  只不过一想到自己等人现在打算瓜分的,乃是娘娘曾经一手辅佐创下的神朝,心底那种古怪的滋味便深了许多。
  “既然两位帝君都到了,那晚辈便给东须弥去信了。”
  玄微子不愿多留,径直带着一众仙家朝着大殿外而去。
  就在这时,东极帝君却是淡然唤了一声:“你且留一下。”
  众仙脚步微滞,面面相觑,最后才发现帝君唤住的乃是一个小辈。
  "……"
  沈仪缓缓转过身子,看向了供台上的那位帝君。
  灵虚子怔了一下,随即面露惊喜。
  这是帝君打算出手相助,替那混账小子增添几分底蕴?
  换做旁人行此等举动,灵虚子自然是不悦的,毕竟现在谁对沈仪稍微好些,他都觉得对方想要争夺这个弟子,强抢灵虚一脉的香火。
  而那混账白眼狼养不熟的模样,也让灵虚子实在没什么信心。
  他不希望沈仪出事,但也不愿见对方太好……可若是换成帝君那就没关系了,毕竟自己只是个晚辈,帝君就算是看上了沈仪,顾及脸面,再怎么也不会少了自己的好处。
  玄微子思忖一瞬,随即挥袖带走了群仙。
  这种事情还是避着点人比较好,毕竟说出去也算是帝君插手两教论法了,有损声誉。
  很快,拥挤的大殿便是空空荡荡起来。
  然而事情跟众仙想的并不一样。
  东极帝君平静看着下方的沈仪:“群仙汇聚东洲,我仔细看来,发觉少了许多人,其中大多为能力不济,故而伤亡者,但我那座下的行走应当不属于此列。”
  “关于启贤为何不在这里,你可有什么思绪?”
  面对一位帝君的注视,沈仪却是神情不变,他摇了摇头,干脆道:“晚辈不清楚。”
  闻言,东极帝君眸光动了动,良久后,他轻轻一笑,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本座上次的话,现在依然有效,帝君府的大门随时对你敞开。”
  话音落下,这清瘦的身影徐徐消散在了供台上。
  沈仪转身欲要离开大殿。
  就在这时,他身后却是响起了一道温柔的女声。
  “为什么你分明在说谎,你也清楚他知道你在说谎,却没有丝毫心虚呢?”
  第792章 大劫收尾
  "……
  沈仪脚步微滞,侧眸看向了殿外那半蹲着的女人。
  这大概是此方天地身份最为尊贵的一位娘娘,不仅是六御之一,还亲手创下了这相对而言的和平盛世。
  沈仪相信其他仙家的评价,后土皇地祇应该是对这大劫没有兴趣的,但他并没有将其当做自己人的愚蠢念头。
  道理也很简单。
  人皇欲要为红尘生灵搏出的那条路里,大概率是没有仙的,这些必须被赶出去的仙家里,其中也包括了眼前这位娘娘。
  后土皇地祇或许对红尘多一分偏爱,但她帝君的身份,便注定站在了红尘的对立面上。
  故此,沈仪没有与其过多接触的意思,但有些没料到的是,对方居然主动开了口。
  “嗯?”
  后土娘娘同样打量着不远处的青年。
  在不搜魂的情况下,就算是帝君也没有看穿旁人心肠的能力,她只是对人间较为熟悉,而这位三仙教首徒身上的红尘味有些过重了。
  她所好奇的“不心虚”,并不是简单的因为这年轻人即刻便要代替三仙教论法,知道东极帝君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找他的麻烦,更不是因为自觉仙帝之位已经手拿把掐,故而看不起一尊帝君。
  而是一种略显莫名的坦荡。
  若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又何须说谎,分明说了谎,为何心底又能如此坦荡,实在是有些矛盾。
  “弟子听不太明白。”
  “不过要说为何不心虚,大概是因为我没有做错什么?”
  面对后土皇地祇的眸光,沈仪沉吟一瞬,轻声回应了一句,随后行了个晚辈礼,拱手告辞,转身离开了大殿。
  “没有做错……”
  后土娘娘认真咀嚼了两遍,突然觉得有点意思。
  没做错,却要说谎,那就说明错的是东极帝君,堂堂此方天地的父母,六御之一,居然有人敢觉得他错了。
  “你说,东极错在何处?”
  后土娘娘拍了拍野狗的脑袋,放它离去,方才那只为显示威严的天光变化,除了能吓到这些小东西,不知道还有什么意义。
  在娘娘身后,一道婀娜的身姿缓缓涌现。
  来人身着紫袍,面容妩媚,先是行了个弟子礼,随后才有些忿忿不平道:“他当然错了,分明知道师尊在这大劫中受了委屈,还偏要拉上您过来,口口声声的大义,满肚子都是算计。”
  紫袍女人唤作石母,乃是后土娘娘唯一的弟子。
  “我指的不是这个。”
  后土娘娘哑然失笑,轻轻拍了拍手掌上的浮毛:“算了。”
  自从两教定下大劫那日,她与三清争执到不欢而散,随后便回到了帝君府,说是求个清净,实则就是不愿看到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却又无力改变,只能躲起来不问世事。
  现在既然选择了出来,当然不是因为东极帝君那些虚伪劝慰的话语,只是忍不住想要瞧瞧这方人间如今的模样。
  没成想世间虽然深陷涂炭,却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稍
  好一些。
  这一路上听闻了不少消息,有此局面,竟是因为三教首徒率先打破了规矩,意为争夺香火,却在无心中给了百姓们一条活路。
  按照后土当初的猜测,人间生灵至少要陨去七成,局面才会稍稍得到缓解,因为到那时,神朝已经算是出局,剩下的便是两教间的争斗。
  现在看来,竟然还能保有七成,两教便慌忙决定结束这场大劫,也算是苍生之幸了。
  正因如此,后土才会多看沈仪一眼。
  想要知道到底对方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
  就凭方才这年轻人暗指东极帝君有错的大逆不道之言,看上去前者的概率要稍微大些。
  后土本应感到喜悦,但在略经思忖以后,却没有挽留对方的意思。
  按道理,这样一位弟子登临仙帝之位,应该比其他人对红尘会稍稍仁慈一些。
  但实际上,到了她们这个位置,其实早已心知肚明。
  无论登位前那人是什么模样心肠,在坐上那位置以后,其一言一行就再不受自身掌握,全看大教脸色,所以无论是极恶还是仁慈,都没有任何区别。
  “师尊觉得这位三仙教首徒能夺得论法大胜吗?”
  石母朝着青年离去的方向扫了一眼,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怎么想?”后土娘娘随意前行。
  “弟子觉得……机会不大。”石母赶忙迈步跟上,认真思索道:“他风头太盛了,如今的菩提教必然人人恨他,而且但凡是谁胜了他,必然能一跃成为菩提教首徒,再加上那群和尚惯有的护犊子,手脚肯定不干净,在这种情况下,想赢太难了。”
  石母说到这里,突然又反应过来,娘娘可是很少会主动寻一个小辈问话的,她连忙改口:“当然,这只是弟子愚见,不知师尊是如何看待的。”
  "……"
  后土缓步穿行在南平府城间,相较于清冷的帝君府,哪怕这里显得污秽聒噪许多,却能给她一种莫名的踏实感。
  她淡淡道:“那种仙帝之位,谁坐都一样。”
  ……
  在跻身二品,不死不灭的金仙和大自在菩萨面前,这些三品修士乃是小辈。
  可若是让汇集了两教之力,囊括天地大半强者的这近千位弟子,在神州大地上毫不收敛的斗法,恐怕还没等选出仙帝,人间早已成了一片死域。
  故而,这场斗法干脆设在了东须弥中。
  七十二洞金仙原本还有些不太放心,可是看一眼那高耸如云的四座宝山上,分别盘膝而坐的身影,这才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有东极帝君和后土皇地祇坐镇,就算那对面的欢喜佛和药王佛有心施些手段,也绝没有那个机会。
  两教一品巨擘共十七尊,如今有四位齐出,亲手为这场大劫画下一个句点。
  原本还需弟子们游历世间,借助大妖之手,让黎民百姓认清人皇的无道,稳固仙家道途和传佛于红尘,最终顺理成章的伐去暴君。
  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但选用了这种粗暴简单的方式,却没有激起双方弟子的不满,反而身处此地之人,眼中皆是有杀意弥漫。
  同门之仇,香火之争。
  无论哪一样,都足够让他们全力以赴。
  就算夺不到仙帝之位,但凡多胜过几个对方的弟子,不仅能出口心中怨气,凭借这份战功,亦能在事后换取更多的道场。
  从前是与一教同门争,现在是对另外一个大教出手,当然是大大的好事。
  四座高山下方,浓郁的黄云被分作了数十份,犹如那棋盘一般,而双方弟子各坐两端,密密麻麻的身形则与棋子无异。
  三仙教这边,那玄裳华服的身影虽坐在人群当中,却是吸引了绝大部分的目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