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小时候极度的渴望,现在终于得以实现,他的心中有说不出的复杂。
侧头看到小姑娘眯着眼睛,吃的很是愉悦,像是一只吃到鱼儿的小猫。
他大口的咀嚼着馄饨,一碗之后又是一碗。
直到面前摞起来四个碗,他还要招手让老板再上一碗时,被乔梦阻止了。
她知道这人饭量向来不小,可是这摊上的馄饨本就碗大又实在,她吃半碗不到,就有些撑了,这人连吃四大碗确是有些夸张了。
“你可别撑坏了肚子,若是喜欢老板的馄饨,咱们就在这镇上多停留些时日,明日咱们再来吃。”乔梦抓住他的手说道。
老板也面露担忧的看向他,他的馄饨能受人喜欢,他自然开心。
但这客人穿着一看就知道不是穷苦人家的,连着吃这么多碗饭,被撑出毛病了,他可担待不起。
“客人若是喜欢,明日再来此处,老汉一直在这摆摊,每日都在。”摊主也赶忙说道。
顾长策将汤匙放下,其实他的胃已经撑的有些难受了,可是胃饱了,心却像个无底洞似的,总觉得吃不够。
“老板的馄饨太过好吃了些,一时竟没控制住,见笑了。”他反握住乔梦的手,对老板说道。
“客人喜欢就好,我这手艺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在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了!”摊主有些骄傲的说道。
他这馄饨在这集市上可是出了名的,虽然比别家摊子的馄饨贵了些,那是因为他的馅料足,不像别家馄饨,只有一点点的馅料。
“而且我这汤也是猪骨汤底,大骨头熬上三个时辰,小火慢炖而出......”摊主像是被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说道。
顾长策握着妻子的手,微笑着听着摊主的侃侃而谈。
他的心猛然变的格外平静,刚才涌上心头的五味杂陈也都渐渐远去。
小时候的愿望,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等一群人走后,老板激动又小心翼翼的将那一大锭银子塞到怀中,四下张望,怕有心人觊觎。
他现在也算身怀“巨财”,今日的生意也不做了,收拾起锅碗凳子,挑着扁担快步回家去了。
他极力想要压下翘起的唇角,却使得面目有些怪异。
他默默的在心中说道,【回去买块肉去感谢下孙瞎子,他算的可真准呀!今年他果然遇到了贵人!】
顾长策并没有急着回村,回那个记忆中四面漏风的家。
两人逛了一会儿,便回到客栈。
尽管这里已经是本镇上最好的客栈,可是与公主的房间比起来,却显得又破又小,连下人的房间都不如。
乔梦倒是很自在,她穿梭在不同的小世界里,本就习惯了随遇而安,倒也没有那么讲究。
顾长策还怕小公主受不了这简陋的环境,见她悠然自得的模样,才打消了这个顾虑。
“这里是我家乡的小镇。”顾长策抿了一口茶水说道。
这些茶是从公主府带来的,里面有御医专门配制的解腻消食的药材,喝起来微微回甘,又带着茶叶的清香。
“嗯,我知道。”乔梦很是随意的说道。
他自从来到这,就时不时的发愣,乔梦又不傻,枕边人本就不是多愁善感的人,这猛然带着回忆的眼神,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今天的混沌是不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小姑娘很笃定的接着说道,眸中还带着对自己聪明猜测的傲娇。
他那一连好几碗的架势,跟饿了好几天似的,都把她吓一跳。
“不是。”没想到顾长策却吐出这两个字。
他的眸中带着轻松的笑意,还有有意的逗弄。
他看着小姑娘猛然垮下来的脸,还有那不相信的眼神,忍不住笑的更肆意了些。
他自从进入这个小镇开始,身上环绕的阴霾,随着着爽朗的笑声,消散了。
“那你怎么吃那么多?”小姑娘撇嘴说道,为自己没有猜对而有些不服气。
“小时候没有吃过,只闻过味道,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最喜欢的食物,今日尝着果然美味,若是小时候吃上一碗,那定然能列为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食物榜首。”顾长策清润的嗓音带着笑意,很轻松的解释道。
“那你小时候好可怜~”乔梦站起身,走到他身边,声音故意做作的说道。
只不过那双眸子中却带着俏皮,并没有含满同情。
顾长策轻舒出一口气,公主的态度让他很欢喜。
他不想用自己的童年来博取公主的怜惜,这会让他很别扭。
他仰头,看着居高临下看着自己的公主,眸中闪过一道暗芒,他收敛了眸中的笑意,佯装伤感的低下头。
“娘子,你夫君此刻胸口很是憋闷,想起小时候的日子竟有些喘不上气来。”顾长策捂住胸口,压低声音道。
“那我要怎么才能让夫君好受一些呢?”乔梦很上道的问。
“娘子帮忙揉揉胸口吧,也许能好上一些。”顾长策将她的小手放到了自己的胸口,仰头说道。
乔梦本就是站着,他坐着,此刻手放在他胸口上,身子就要朝他弯上一些,像是故意低头索吻似的。
两人四目相对,暧昧的情愫瞬间荡漾开来。
丫鬟们瞬间便默默的打开房门出去了,与门口站着的侍卫对视了一眼,便去了旁边的房间。
“可好上一些了?”乔梦轻声问道。
“未曾,还是憋闷,娘子可否渡口气给夫君?”顾长策一把将她拉到自己的腿上,附在她的耳畔声音暗哑的说道。
“好。”乔梦眸中已经有些迷离,轻声呢喃道。
她的话音刚落,唇瓣上就被温热侵袭。
这简陋的房间内,逐渐升温,这胸口的憋闷之症,一个时辰后才被治好。
第432章 小公主找驸马25
顾长策的记忆一向很好,依着记忆走,很快就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村庄口。
这个村庄整体格局并未有太大的改变,就连村口的那棵老槐树,都像是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模样。
村口的大槐树下,是村民常常聚集的地方。
小孩子围着粗壮的槐树枝干奔跑嬉戏,农闲时的大人们也三三两两的坐在旁边聊天。
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他们,家长里短的唠嗑,就是最大的娱乐方式。
当那两辆极其豪华的大马车停在村口时,就引起了村民的注意。
他们这穷乡僻壤的,家里能有辆牛车都算是富户,何时见过这种四匹高头骏马拉着的马车。
从马车上下来一位英俊的贵公子,头戴玉冠,一身锦绣缎袍,就连那脚下的靴子都是精致的,带着不染凡尘的尊贵。
孩童们怯懦的躲在大人的身后,探出头偷偷的打量着这些“外来客”。
像他们这样一看就是尊贵的“大人物”的穿着打扮,村民们是不敢去搭讪的。
村里的路比较狭窄,马车又太过宽大,想要穿过这些小巷,实属有些为难。
顾长策本想让公主在马车上等他,他只去看一眼便回。
可拗不过公主,只得小心的将她抱下马车,牵着她的手一起朝村中走去。
顾长策向老槐树下扫了一眼,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中,倒是有些熟面孔。
他怔愣了瞬间便回过神来,但也并没有主动去打招呼,只牵着公主的手,依着记忆向村内走去。
丫鬟侍卫紧随其后,亦步亦趋的跟着,虽人数并不算多,但那架势倒是比他们见过的县太爷还要足。
有大胆子的好事者,悄悄跟着他们走,想要看看他们来这村子所为何事。
村子里相对闭塞,几乎没什么秘密。
他们祖祖辈辈住在这里,也从未听说过村子里出了什么达官贵人,或是有哪个人家有显赫的亲戚。
土路并不平整,到处都是小石子,因为现在天气稍微有些干燥,土路表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灰尘,脚步轻踏过去,都会扬起薄灰,他们刚才干净的鞋靴,现在已经灰扑扑的了。
很快便走到那个记忆中破败不堪的家门口,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那四面漏风的房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泥瓦房,虽然并不豪华,但与这村中的房子比起来,也算是足够漂亮。
顾长策有些恍惚,不由的怀疑起自己的记忆来。
他无论如何也忘不掉,冬日里房顶的茅草不停的被北风刮走,他拿着干枯的芦苇哆哆嗦嗦的补房顶,那时候他好像才五岁。
还有那永远漏风的窗户纸,和那单薄又补丁摞补丁的破袄子。
“你们找谁?”身后传来一声小心翼翼的询问。
那声音尽管已经过去十几年,但顾长策却记得很清楚。
顾长策转身向后看去,身着墨蓝对襟长袍的男人,面色红润,面貌只比记忆中稍老了些,但变化并不大,想来这十几年日子过的挺不错。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半大的孩子,也身着长袍,眸中虽充满好奇,却也安静的没有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