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老太在军属大院杀疯了 第12节
“领导,今天林建军跟我要钱,说是要去打点,我一想,这不是犯错误吗?我虽然文化不高,可我懂道理,我分得清对错,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林建军犯这样的错误...”
何文光越听越严肃。
“夏美玲同志,你做得非常对,我们会进行调查,如果你说的属实,我们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大义灭亲举报后,夏美玲满意地从何文光家里离开了。
九月一号,是小栓和香桃开学的日子,他们的入学手续办理得非常顺利,报名当天将一切手续都办完了,小栓就读的是初二三班,香桃重新就读六年级,在二班插班。
夏美玲特意给两个孩子准备了新衣服,新书包,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去了学校。
傍晚做饭的时候,李萍关切地问夏美玲孩子入学的情况。
孩子能重新读书,夏美玲很高兴,“小栓在初二三班插班,香桃在六年级二班插班,明天就正式上课了,今天孩子们把新课本领回来了。”
丁艳梅在旁边听了,眉头一挑,忍不住插话说道:“农村孩子基础还是差了点,三班成绩是吊尾巴的,最调皮成绩最差的孩子都在三班。我们家浩浩在尖子班呢。”
李萍听了,表情有些尴尬,他们家刚子就是在三班。
其他军嫂也不说话,丁艳梅也不觉得尴尬,心里很是得意,她家胡浩可是在尖子班读书的,成绩每次都排在前三,最是给她争气。
女人到她们这个年龄,比的不就是孩子吗?虽然丁艳梅没了丈夫,可她孩子给她挣来的脸面是家属楼的头一份,不由得她不骄傲。
夏美玲说道:“连我这个农村人都知道,对孩子的教育,成绩不能放在第一。做家长的,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如果家长自己都不洁身自好,自立自强,教出来的能是什么好孩子?”
她这话一说,大家都知道她在指桑骂槐,李萍噗地笑开了,“美玲说得对呢。”
“我看萍姐家的刚子也很不错,懂礼貌,又阳光,就算他在三班,能说他不是好孩子吗?”夏美玲笑着对李萍说道。她今天送小栓去报名,知道李萍家的刚子也在三班。
李萍听得舒服极了,在心里暗想,这夏美玲虽然是从农村来的,可她真会做人做事,也乐得附和,“是啊,我看小栓这孩子也很不错。”
两人一唱一和的,衬得丁艳梅家的胡浩好像除了学习成绩好,一无是处。丁艳梅的脸色不由得难看了。
可谁管她呢,谁家都有孩子,不是每家孩子都是成绩很好的,她的炫耀无人附和,反倒让人不适。
一回头,夏美玲看到了小栓,这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站在走廊阴暗处。
她心一紧,怕孩子受了打击,连忙做好饭,跟孩子一道端进了家。
“小栓,你别听隔壁那女人胡说八道,你好好地读你的书,不要受外界影响。”
小栓垂着眼皮,语气沉沉,“我知道,娘。”
一吃完饭,兄妹俩又去抱著书看了,对这个来之不易地学习机会,两个孩子都非常珍惜。今天把教科书领回家,立马用旧报纸将书皮包起来了。
书房里的台灯很亮,现在大栓夫妻俩搬出去了,屋里也宽敞了些,夏美玲把书房收拾了一下,只放一张窄床给小栓睡,她带着香桃睡在大房间。
半个月过去,大栓种下的白菜苗可以卖了,他早早地起床收拾菜苗,拉去菜市场摆摊卖。
可菜卖得并不好,大栓木讷嘴笨,不好意思叫卖,连续三天拉菜去卖,每次都没卖完。菜当天卖不完,第二天就不新鲜了。
英子急得不行,他们种的不是自己家的地,住的也不是自家的房,吃穿用住都要钱,像大栓这样卖菜,不出两个月他们就得喝西北风去。
英子想跟着大栓一块去卖菜,大栓不肯,英子现在月份也大了,不敢让她辛苦奔波。
夏美玲这几天忙着两个小的开学的事情,好几天都没去大栓他们那,好几天了才知道这个事情,因为没卖菜经验,大栓种的菜,滞销了。
第17章 拥军蔬菜
“娘,现在怎么办啊,菜市场卖菜的人真不少,我拉一车菜去,卖得贵了没人买,卖得便宜了,几乎赚不到什么钱,还卖不掉多少。拉一车出去,剩半车回来,第二天都不新鲜了,全喂鸡了。”大栓哭丧着脸,丢了好几天的菜,心疼得很啊,这些菜都是他们夫妻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夏美玲去地里看了一圈,现在长起来的都是小白菜,长得嫩油油的,但这种品种的小白菜长得快也老得快,不赶紧卖掉就长老了。
另外种的白萝卜,大蒜,莴笋,豌豆,胡萝卜这些都还没有长成,菠菜也勉强可以卖了。
“遇到事情不要慌。明天早上,你拉一车小白菜去军属大院外面等我,把菜收拾得干净一点。”
大栓一听就高兴起来了,“妈,你有办法吗?可是菜市场卖菜的人真不少,还有附近农户卖自家菜的。”
“我们不去菜市场。”夏美玲说。
夏美玲卖了个关子,就回了家属楼,她又站在走廊上蹲何文光,何文光白天基本不回来休息,回来也到晚上了。
开门看到夏美玲,何文光表情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夏美玲又带着香桃找上了他,没办法,谁让何领导是最大的官呢,他自己说的,有困难来找他。
“领导,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放心健康蔬菜,我大儿子林大栓承包了一点土地种拥军蔬菜,现在第一批菜苗已经成熟了。”
何文光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拥军蔬菜?”
夏美玲将自己拎来的一篮子蔬菜放上茶几,“就是这个,就是专门种来给战士们吃的,比外面的蔬菜更加放心,毕竟我们是军属,我想来请示您,这拥军蔬菜怎么能进咱们部队食堂啊?”
何文光明白了,他知道林建军的大儿子成年了,不符合随军资格,他还以为是回老家了,没想到竟然包地种菜卖了。
他明白夏美玲是什么意思了,她想把林大栓种的蔬菜卖进部队食堂。
“领导,您也知道,大栓他媳妇现在怀着孩子,后面生孩子也要一大笔钱,现在租房子,租地全都要花钱,实在是没那个条件,等后面有条件了,我们一定无偿给战士们提供一部分蔬菜。”
何文光无奈地看着夏美玲,还不等他拒绝,夏美玲就将林大栓两口子的困难说得明明白白了,种的还是拥军蔬菜,又是军属,不往部队食堂卖,往哪卖呢?
反正部队食堂也是要采购食材的,照顾照顾军属,也是应该的,何文光答应了,“你去二楼202室找一下唐司务长,他管食堂采购这一块的。”
夏美玲高兴极了,“领导,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又为我们家解决了大困难。”
何文光客气道:“应该的,应该的。”
他喝了一口茶,再也不肯说有困难来找他了,不然他怕夏美玲下次屁大点事也来找他,他统管全师的大小事务,现在又是多事之际,不敢给自己揽活了。
夏美玲就站起来要走,蔬菜还在桌子上,何文光让她拎走。
夏美玲笑道:“这蔬菜是送给领导尝尝的。”
何文光严肃地说道:“我不开火,再说我也不能收,这成什么样,快拿走吧。”
夏美玲看着何文光正直的国字脸,没多啰嗦,又道了谢,拎着篮子走了。
这篮子蔬菜她拎到了唐司务长家里,这回她换了说法。
“何师长得知我们种了拥军蔬菜,非常关心,他指示一定要让战士们及时吃上新鲜的拥军蔬菜,让我来找您开个条子。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明天早上就能把蔬菜送到食堂,不过暂时蔬菜种类不多,只有小白菜和小菠菜,后面还会有其他的蔬菜。每天能拉个五十斤左右。价格您就给我们按市场价算就行。”
唐司务长一听是何师长指示的,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答应让他们给食堂提供菜,市场价小白菜一斤五分钱,菠菜六分钱。
夏美玲一听这个价格就答应了,这么大的量,批发价都划算,大栓拉去菜市场卖,也只能卖五分钱一斤,批发更便宜,才三分。
第二天,夏美玲起了个大早,她来到大门口等大栓,手里拿着昨天唐司务长临时开的条子。
大栓也来得早,看到夏美玲在门口等,他停下三轮车,“妈,走吧。”
“上哪去?”
“去菜市场呀,再不去可就没位置了。”大栓急道,他过来还绕了些路,不然这会儿已经在菜市场摆上摊了。
昨天夏美玲并没有告诉大栓是往部队食堂卖,她怕事情办不成,到时候最坏也就是去市场摆摊卖,他们现在量小,批发不划算,零售划算得多。
“我们把这菜拉到部队食堂就行了,部队那么多人要吃饭呢,我已经跟何师长请示过了,直接拉到小门口就行,那早上有后勤战士接货。”
大栓惊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他娘这么能干,直接往部队食堂卖了,这下可好了!
靠着唐司务长的条子,夏美玲顺利将大栓的蔬菜送进了食堂,唯一的不好就是拿不到现钱,得等着半个月结一次账。
大栓本来还愁销量,这下又干劲十足了,“我回去就把空地都种上白菜苗,这苗长得快,撇下来的叶子也能喂鸡鹅。”
英子闲不住,前两天交代大栓买了二十只小鸡,十只小鹅,前面没卖掉的蔬菜,都拿去喂鸡鹅了,要不是没地方养,英子还想养猪。
“地里也不用你花太多时间侍弄,找点别的事情做。”夏美玲说。
大栓挠头,“我也正想着呢,可我没有户口,我问了几个地方,人家都不要。”
夏美玲说道:“现在市场经济开放了,摆个小摊也能多少挣点钱呀,我看到房东家的柿子树,结的柿子又大又多,跟他买点柿子拿去卖呀。”
大栓还真没想过这个,“这柿子到处都是,能卖掉吗?”
卖柿子的是不少,但是夏美玲买菜的时候观察过了,大家卖的都是成熟的红柿子,几乎没看到卖脆柿的。
“买点青柿子,泡成脆柿卖。”夏美玲有了主意。
大栓不懂做法,夏美玲知道,她前世在网上看到过,用农村随处可见的辣蓼草泡快成熟的青柿子,泡个三五天,青柿子就褪去了涩感,变得又甜又脆。
大栓有些怀疑,“妈,你怎么知道的?”
夏美玲轻哼,“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知道有什么稀奇,你回去把方法跟英子说,泡上几桶,过几天就能卖了。”
小栓和香桃要上学,夏美玲走不开,得给他们做饭,买卖的事情就全靠大栓夫妻俩了。
大栓回去之后,找房东买了一百多斤柿子,找来大缸,又割了一大捆辣蓼草,英子按照夏美玲讲的法子,先用辣蓼草一圈圈地沿着缸边摆好,在中间的洞里放上青柿,最后盖上一层辣蓼草,缸口用油纸密封起来。
一共做了两大缸,缸还是从房东家借来的,冬天房东家里用这个腌咸菜,现在还用不上。
做完了,大栓有些担心,“媳妇,万一做不成怎么弄?这一百多斤脆柿,花了四块多钱呢。”
英子也有点担心,毕竟是第一次做,“听娘的吧,肯定没错的。”
第18章 有一天算一天
脆柿已经泡了四天了, 大栓取了一个出?来。
这柿子和泡进去的时候一样,表面没有什么变化。他拿刀切开,里面还?是浅黄色的肉。
“这能吃吗?这一口咬下去,不得嘴都黏住。”没成熟的柿子是不能吃的, 涩得慌, 这样的脆柿,大栓从没有见?过。
英子看他磨磨蹭蹭的, “给我, 我来尝尝。”
大栓不肯让英子吃, 自己?咬了一小?口,想像中?的涩感并没有出?现, 这泡过后的柿子有一种独特的清甜, 口感很脆,大栓眼睛都亮了,又咬了一大口,边吃边点头,“好吃, 这柿子泡了之?后怎么这么好吃?”
英子也?尝了一小?口,怀孕的人不能多吃柿子,味道确实很好,很独特,关键是市面上?没有。
两人就算文凭不高,也?知道物以稀为贵, 现在市面上?一斤成熟的柿子卖八分,他们这脆柿也?能卖八分,转手就是一倍的利润。
大栓对他娘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我去找娘, 问问娘这柿子怎么卖。”
英子拦住他,“咱们现在是准备要在城里扎根了,不能什么都去找娘,自己?也?要学着立起来了。”
大栓笑道:“你说得也?有道理。”
当天大栓就把?脆柿拉到城里去摆摊了,怕别人知道他们的秘方,还?把?脆柿从缸子里拿出?来,放在铺满茅草的三?轮车里,拉着进城去卖了。
差不多天黑,大栓才收摊回来。
英子上?前一看,脆柿基本没卖出?去,拉去一车,原样还?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