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姨会这么说我?不可能。”姬玉不信。
  “好吧,你会饿死是我添油加醋上去的。”贺若茯耸肩,“别的可没说谎。她说今天就要把简历发给你挑选呢。”
  姬玉想了想,没有拒绝:“说不定偶尔去敬明馆住。让小姨折腾吧,找点事做。”
  她小时候也在国内生长过一段时间,敬明馆就是那时候的住处。只是如今这个建筑留给她的记忆很模糊了,只剩影影约约的朦胧。
  嗯,有时间约盈盈一起去敬明馆住几天,找一找儿时的记忆也不错……
  姬玉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甚至主动给贺若茯的母亲——她的小姨发了消息,问简历的进度。
  既然盈盈可能住进去,更要好好挑一挑了。
  贺若茯袖手看着,琢磨了会,半信半疑:“你那个朋友,能够接受你的生活习性?”
  姬玉:“?”
  她收起手机,严肃道:“编排我。”
  “大实话啊。”贺若茯反手指了指自己,“我来你家待一会会,都要把自己从头到脚洗干净,否则进不了门。”她认真想了想,猛猛摇头,“想不出来你和人一起住的样子。”
  哦……这个啊。
  姬玉理所当然说道:“她不一样。”
  贺若茯:“?”
  她忍不住追问:“怎么不一样了?”
  贺若茯越想越无语:“总不能她是香的,我是臭的吧!”
  姬玉看着她不说话。
  贺若茯:“……姬玉,我可是你亲表妹。”
  她的雷达突然响了,打量着姬玉:“她不一样……你这‘朋友’?不是普通朋友吧?你回国是为了她?来,跟我说说,亲表妹会给你保密的。”
  姬玉笑了声:“首先,我回国是认为国内的生活能帮助我找更多的设计灵感。其次,她和我是很好的朋友。”
  贺若茯失望道:“我真会给你保密啊。”
  “她”在前,“我”在后。贺若茯敏锐觉察到了这里的不同,在姬玉心中,这个“很好的朋友”的定义,是由那位朋友主导的……
  贺若茯愈发好奇了:“我和你一起回国吧?”
  姬玉拒绝:“你学业没完。”
  贺若茯更觉得有问题了,不过眼下她显然撬不出东西。
  姬玉已经开口送客:“说完了没?我这不提供早餐。”
  第4章
  “我吃过了。”贺若茯早有准备,迅速接过话题,“不急着走,也不饿。还没到吃中饭的时候。姬玉女士,我身上是有任务的——邀请你今天回家吃中饭。”
  姬玉很短促的笑了声,“他们终于过腻了恩爱时光,准备喊我回去吃狗粮?”
  她是主动搬出来住的,倒不是家庭不和睦诸如此类的原因,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她不想待在家里当电灯泡了——父母恩爱数十年如一日,她也几乎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在闪闪发光。
  与其在家里当灯泡,不如出来独自闪耀。
  “嘿呀。”贺若茯劝说道,“那你不是要回国了嘛,不回家里吃个饭啊?”
  “飞机多方便啊。”姬玉说道,“想回来随时都行。”
  贺若茯嘀咕道:“你只比我大一岁!”
  ……不要表现得好像比我年龄大很多的样子了吧!
  姬玉耸肩:“你还在学校,我已经毕业步入社会。贺若茯,这就是区别。”
  没毕业的时候,姬玉也被家里人管着,加上学业繁重的原因,姬玉出国之后一直没有回去过……
  当然了。
  还有一个原因藏在姬玉心里,只是她的猜测。但多年相处,她觉着自己这个猜测还是很有道理的:冷盈不一定做好准备了。自己偶尔试探,都被她挡了回去。
  从前总有许多借口。
  如今自己完成了学业,决定将未竟的事业挪回国内继续努力……盈盈总不会拦着自己了吧?
  这几日聊天时,听盈盈的语气,分明也很期待自己回国。
  姬玉认为自己的判断不可能出错。
  “……”
  贺若茯目瞪口呆看着突然自顾自笑起来的姬玉:“……太可怕了。”
  回国这件事落定后,姬玉就好像多了一个第二人格。
  不,也许早就有了……
  姬玉笑了几分钟?
  贺若茯没数,等到姬玉不笑了她才说话:“那么……回家吃饭?”她此刻的底气没有刚过来时足了,“不去也行,你自己和她们说。”
  姬玉挑眉,“你有事?”
  “我还有约啊。”贺若茯看着她,“什么眼神?我可不是去喝酒啊,是约了小组作业讨论。”
  “你的人生,你的自由。”姬玉说道,“我不关心。”
  “行行行你不关心,我也是成年人了我有把握的。”贺若茯又想起一件事,“对了,新闻社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你打算回国的消息,想采访你,找关系找到我这里来了。”
  姬玉不假思索:“不接受采访。”
  “猜到了。”贺若茯摊手,“早就帮你拒绝了。但是他们也可能捕风捉影发小报哦——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
  姬玉哈了声,颇觉好笑:“我这么出名了。”
  “你可是我们集团最新品牌的设计师!”贺若茯说道,“新锐设计师回国……噢,还要加一句集团继承人。姬家家族斗争日益激烈,继承人远走balalala……肯定会有这种消息。”
  姬玉若有所思:“听起来你很遗憾我没接受采访。”
  “好吧,最近在和一个新闻社的哥们玩……但是这不重要。”贺若茯很清醒,“你接受了采访,他们也能这么说。”
  她感慨:“这就是新闻。”
  “这就是小报。”姬玉说道,“影响不了我,也影响不了股价。”
  手机上,小姨发来消息,说简历选得差不多了,上午再挑一挑,等中午吃饭的时候给她看。
  姬玉反手收起手机,“好了,我等会过去家里。你去忙你的吧。”
  贺若茯朝她抱拳拱手,“仗义!”
  姬玉笑了下没说话。贺若茯太好看透了,自己回家,她就不回去,省得被家里人唠叨,让自己去挡火力。
  ……但这个挡箭牌,用起来可是要付钱的。
  亲姐妹,明算账。
  她把这笔账记下。贺若茯已经离开了,贴心的带上了门。
  姬玉没在家里耽搁,简单收拾了下就驱车出门了,回趟家不能空手,她还要买点东西回去,花时间着呢。
  手机连上车里的蓝牙,屏幕正中的软件跳动闪烁,悦耳的声音在车内响起:
  “上午好,今日最低气温负三摄氏度,最高温五摄氏度,请穿好保暖衣物,小心着凉感冒。”
  软件的头像是漫漫白底的一座卡通山,它从前的功能许多,只是在倒闭又被姬玉辗转找到开发者后,就只剩下天气预报这一个功能了。
  在姬玉频繁换手机的过程中,这个app和微信一样,是必不可少的软件。
  ……也是自己和冷盈的初遇。
  或许是贺若茯才问起过冷盈的原因,姬玉克制不住地回忆起她们刚认识的那段时候。
  那时候自己的年龄也很小……应该是刚刚出国不到两年。说实话,对国外的一切都没有归属感。只是父亲随母亲定居在了国外,她是没话语权的小孩子,只能跟着家庭一起过来。
  在不熟悉的地方,上着不熟悉的学校,即使同学们说的语言自己是会的,可那并非她一出生就身处的环境,说的不是她认为的母语。
  她很寂寞。
  即使不断的有同龄人朝她伸出手,她仍然寂寞。
  她的前缀永远是父母的孩子,不是独立的姬玉两个字。
  这种寂寞比在敬明馆一个人待一个下午更甚,如阴暗不绝的潮湿,浅浅的、深深的,让她的心灵也觉得寂寞。
  就是在这样的时间段,不偏不倚的,她刷到了孤山的宣传广告。那是一个独立个人创作的手机软件。
  [江河不息的瞬间,板块碰撞地脉]
  [山拔地而起]
  [ta们沉默,ta们伫立]
  [ta们孤寂]
  [在人生这场只此一次的旅途中]
  [我们作为山]
  [遥遥相望]
  [山风呼唤着我们]
  [说:孤山亦有回响]
  孤山亦有回响。
  ……说得真好。
  姬玉觉得自己就是一座山,人们攀登山,却从不听山想说什么。
  她果断点击了下载。
  下载进度条加载完毕,安装好软件进入界面,姬玉就明白这个软件的庐山真面目了:这其实就是一个随机匹配聊天的软件,用户可以自由设定自己的所在地,大数据随机推送。
  姬玉鬼使神差的选了华国,海城在华国城市最优先推荐的那里,也是她熟悉的地方。
  华国海城,进入匹配。
  她遇到了冷盈。
  在异国他乡,遇见了和她住过同一个城市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