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王熙凤不置可否,“你喜欢竹林?”
  马文才点头,“自古名士没有不喜欢这种象征高风亮节的植物的。”
  “夫人可知道竹林七贤?”
  王熙凤读的书少,但这个还是听过的,“是你们那时候的人?”
  马文才摇了摇头,“不是,但是他们的那种精神一直延续到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时候仍有许多人向往他们那样自由洒脱的生活呢。”
  “想来陶渊明先生也是受了他们的影响。”
  王熙凤微微颔首,“我虽不懂,但是听你说起来,倒也挺想见识见识。”
  马文才心情好,难得跟王熙凤开玩笑,说道:“那夫人就跟我一同去看看这竹林深处的人家吧。”
  但是令两人没想到的是,竹林深处不是人家,而是一片片的荷塘。
  荷塘一大片,现如今正开着花,看起来美极了。
  王熙凤不由地感叹了一声,“没想到此处竟这么美。”
  马文才也没见过这样的场景,跟着点头,“当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好东西。”
  “走,咱们看看去。”王熙凤道。
  几人沿着小路往前走,前方有一个小院,院中一个妇人正在择菜,想来是要准备做午饭了。
  不过是轻轻一瞥,王熙凤就认出来了那头发有些泛白的妇人正是刘姥姥。
  “大婶,向您打听一个人。”凤姐假装不认识她。
  刘姥姥是个热情的,一听有人跟她说话,连忙站了起来。
  “哎哟,这是哪里来的俊俏娘子,这么热的天,进来歇歇凉吧。”
  王熙凤闻言便要往里走,却被马文才拦住,马文才担心地道:“夫人。”
  “无事,一个老人家而已。”
  马文才转头看了看刘姥姥,见她似乎真没什么恶意,这才带着平儿跟王熙凤进了小院。
  小院虽然破破烂烂,但是收拾得却十分整齐。
  “快来快来坐,我给你们倒点茶,先歇歇,别沾了暑气。”
  刘姥姥热情地去拿碗倒茶。
  马文才看着王熙凤一直笑盈盈地看着妇人,便猜到她要找的故人可能就是这家的了。
  但他也没多言,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坐着。
  这土房子,看着不怎么样,但一进到里头倒真是凉快了不少。
  “你们这是要打听谁啊,这方圆十几里啊,就没有我刘姥姥不认识的人。”
  王熙凤端了茶,假装惊讶道:“您就是刘姥姥?我是王家的啊,我们祖上有亲,我是王熙凤,您知道吗?王子奇的女儿。”
  其实这亲戚关系不知多远去了,而且还不是亲的。
  那刘姥姥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呀,姑娘,竟是你啊。”
  王熙凤其实也不知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是顺着她的话继续说道:“可不就是我吗?我这次来是特地来找您的,我爷爷去世前就曾跟我说……”
  其余几人都没说话,王熙凤一个人编了好一段故事。
  刘姥姥在一边嗯呀啊的应和,“原来如此,没想到你们竟还记得我们这样的穷亲戚。”
  “这是说的哪儿的话啊?”王熙凤笑道,“怎么没见家里的孩子?”
  “哦,你说板儿那孩子,带着巧姐出去摘花儿去了,这荷花……”
  “谁?”王熙凤犹如被惊雷劈过,大惊失色道。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晚了
  第99章 回到东晋
  正是正午时分, 村里很静,静得只能听到树梢上的蝉鸣。
  阳光洒进院子,平添了几分热意。
  凤姐却仿佛置身寒冬腊月的冰窖。
  “你说谁?”她又问。
  “就是我家那个臭小子, 还有一个小丫头,我在外头捡的。”
  马文才看到王熙凤苍白的脸色,正欲询问, 只见王熙凤蹭地坐了起来, “我出去转转。”
  “等等, 我跟你一起去。”
  “都别跟着我!”王熙凤情绪激动, 让马文才和平儿都愣了愣。
  她鲜少有这么失控的时候,马文才自然不放心。
  待人出了门,他才对平儿道:“你就在这儿吧, 我跟出去看看。”
  王熙凤出去后脚下步子越来越快, 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她相信不会有那么巧的事,那一定是自己的巧姐。
  她现在只想快点见到自己的巧姐。
  王熙凤四处张望着,刚才没问, 只能自己沿着田埂往坡上爬。
  上面总要看得远些。
  还好此处的坡不是很陡,所以凤姐很快就爬了上去, 谁知道刚一上去就看道一片鱼塘。
  鱼塘旁边一男一女两个小娃, 蹲在边上不知在塘离捞什么东西。
  马文才一直在凤姐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 只见她像是看到什么东西一样, 愣在那处看得入迷, 就连自己走近了她也没有发觉。
  “巧姐儿!”突然凤姐大喊一声, 整个人就往前冲去。
  马文才连忙跟上, 眼见着凤姐咚地一声跳进了池塘, 惊得马文才瞪大了眼。
  心里也跟着狂跳起来。
  “夫人!”
  池塘里的小孩还在挣扎, 凤姐却没了影子,马文才跳下去把孩子捞上来就又潜了下去。
  按理来说不过一个鱼塘而已,再深也不可能深到哪儿去。
  可是马文才却只看见黑沉沉的水,连凤姐的影子也没瞧见,他只能往鱼塘深处游。
  然而鱼塘似乎深不见底,他不断往下,却碰不到底。
  找到王熙凤的机会越来越渺茫,马文才心里也有些卸了力,他不能放弃,他放弃了王熙凤就没命了。
  就在马文才恍神之际,水流突然变得湍急,他整个人一时没有力气,被卷进了那洪流之中。
  再醒来时,马文才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躺在榻上,屋子是一间竹屋,有些陌生,但他又觉得有点熟悉。
  房屋摆放得很整齐,各式家具都是竹子做的。
  突然马文才的心上猛然一紧,他记起来了,这不是……
  正吃惊着,房门被咯吱推开,一个端着餐盘的中年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不是陶渊明又是谁。
  “你醒了,喝点药吧,祛祛寒。”
  两人以前的关系不好,马文才这时面对他的好意倒是有些不大好意思了。
  “多……多谢。”
  谁知陶渊明笑了笑,“谢什么,我们相遇即是缘分,救你不过是顺手罢了,不必言谢。”
  “怎么称呼,从何处来?”
  马文才有些吃惊,不知他此言何意,问道:“您……您不认得我?”
  “我一个糟老头子,常年就住在这山旮旯里,如何会认得你这样的公子哥?”
  “我……我是马文才啊。”
  陶渊明看了看他,“马文才又是谁,我该认得吗?”
  马文才确定他是陶渊明没错,但他为什么不认识自己呢?
  但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请问……请问这位先生,你有看到跟我一起来的那位姑娘吗?”
  既然他是因为水流的原因回到了此处,那王熙凤跳下水不见踪影那不是也很有可能会在此处吗?
  “姑娘,我把你从河里捞出来的时候,你身边并没有其他人啊。”
  马文才有点不信,王熙凤说不定真的跟他一起过来了。
  “怎么,落水时你身边还有个姑娘?”
  “嗯,我去找找看。”马文才翻身起床,刚要下地才发现自己晕眩得几乎要站不稳。
  陶渊明连忙扶住他,“我看你啊,别忙活了,我去帮你找找去。”
  “但是这个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的。”
  马文才抬眼有些气恼地看着他,“你这老头儿能不能说点好听的话?”
  陶渊明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我先去找找看吧,顺便买条鱼回来给你补补身子,你歇着。”
  马文才不解他为什么笑,见他对自己好,不免有些臊得慌,以往他总拿门阀地位看人,却不知山外有山人外还有人。
  这陶渊明的学识他是欣赏的。
  为人也是自己不能及的。
  日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只是……不知道王熙凤有没有跟自己过来,如果没有,也不知她好不好,有没有被人从池塘救上去。
  没有过来也没有关系,只求她能够好好的。
  马文才叹了口气,先时一直希望能回到这地方来,现在真正回来了,他心里却一点欢喜也没有。
  但这一趟他也不算白跑,至少他在王熙凤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她对下人好,知道怎样脱离家族的掌控。
  现在想来,她若是能来这地方,恐怕能和这老头儿合得来。
  躺在榻上缓了缓,马文才还是忍着不适爬了起来。
  出了屋子肉眼可及的就是一大片桃林,楼下桃林里河边上有一块碑,碑上写了三个字:桃花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