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如今他有了新的饭搭子,闫亭林和他一样,吃住都在公司。
到食堂时,闫亭林帮他买好了早饭,桌上还有芯片团队的几个人,唐诺允也在。
之前开跨组会议都见过,简单打声招呼,宁缺在好友对面坐下。
他们两个团队加起来三四百人,只需部分人参加跨团队周会,餐桌上的几人都在列。
闫亭林瞅着宁缺的眼底,一看就没睡好:“通宵了?”
“差不多。”宁缺先喝了杯冰豆浆降火,“想到今后开会要各种吵架,头大。”
芯片团队有人笑说:“吵架不是正常?”
工作立场带来的天然矛盾,谁也无法让其避免,有时并非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现实的技术条件是否允许他们那么做。
钟忆作为首席算法工程师,自然希望大模型得到芯片团队的全方位支持。
但芯片有物理空间极限,芯片团队还需考虑工艺与成本。
唐诺允也笑着说道:“吵架不是家常便饭了?你们算法私下肯定没少骂我们芯片,就像我们也骂你们一样。”
宁缺:“那倒是。你们怎么骂的?”
“骂你们技术拉得不行,还自我感觉良好。”
“我们骂你们设计的芯片太垃圾。”
双双失笑。
宁缺以前不担心互骂,更不担心有争执,因为分歧在所难免。
但这回不一样。
钟忆和唐诺允身份敏感,又是团队核心成员。
万一意见不合,该怎么解决。
他想了一夜没想到好法子。
闫亭林让好友放宽心:“有分歧我让着钟忆,多大分歧我都让。以后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睡觉。”
芯片团队几人包括唐诺允都没将这话当真,只当是场面话。
宁缺:“确实该让着钟忆。”
闫亭林顺着话随口问了句:“为什么?”
宁缺一本正经道:“她在整个团队里年龄最小,而且早产。”
听到“早产”二字,闫亭林笑得肩膀直颤。
最后笑得胃疼,早饭都没吃。
第五十九章
直到所有人吃完, 闫亭林想想宁缺的话还仍忍俊不禁。
他闻所未闻过,谁在职场上拿早产说事。
宁缺吃着煎火腿:“这么好笑?”
闫亭林抵着下颌:“能不好笑?就像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你不会, 你说‘老师我早产’。你猜老师接下来会怎么着?”
宁缺笑说:“老师接下来会怎样我不清楚, 我是替你先找好自我说服的理由。这几年我就是这么劝自己伏低做小,不跟她一个早产儿一般见识。”
闫亭林再次失笑, 让宁缺打住。
再说下去, 他笑得胸口都疼。
“这理由你继续留着自己用, 我不需要说服自己。伏低做小我不会, 但她想要的芯片,我会尽全力满足。”
他朝坐在自己身侧的唐诺允扬扬下巴,对宁缺道:“这是我们团队最小的,以后也多让着我们点,我可是很护短的。”
这话不是场面话。芯片团队里有人是跟着闫亭林从湾区回来,老板在其他团队和客户面前,绝对无条件护着他们。
宁缺自我调侃:“再护短也比不过我,你看我都从人家娘胎里护起了。”
“你这是给我压力呀。”趁着早会前的轻松气氛,闫亭林转脸问下属,“你们谁有早产的吗?我多护着点。”
众人笑出声。
有人接话:“老大, 我比预产期早三天,算吗?”
闫亭林笑着手一挥:“哪凉快哪待着去。”
笑声中,宁缺吃完早饭。
“你们先走,我给钟忆买杯豆浆。”
闫亭林拿着饭卡起身:“我去买。”
今天团队的早饭也都是他请客。
十分钟后, 闫亭林提着三杯现磨豆浆回来。
所有人都没走, 等着他一起。
从食堂出来,夏日的晨光已有些刺眼,他戴上墨镜。
唐诺允看得出老板有心事, 早饭不是因笑得不想吃,大概压根没胃口,于是借故不吃。
“老板,是项目推进上遇到棘手的事了?”她放慢脚步,关心道。
闫亭林:“有点困难,还算不上棘手。”他具体说了说,“昨晚跟周肃晋开了视频会,形势比我刚答应加入京和时严峻很多。”
“更多关键技术被国外封锁了是吗?”
“是。短期内很难突破。”
坤辰半导体目前的工艺水平和良率,制约芯片性能,而钟忆想要的正是能满足超大算力需求的芯片。
唐诺允只好宽慰老板:“因为你回国了,他们害怕,所以从芯片工艺上围堵你,让你没施展空间。”
闫亭林笑:“我还没厉害到让他们害怕的程度,不过这话我爱听。”
随后言归正传,“你们无需操心,我已经在考虑解决方案。”
唐诺允哪能不担心:“我们都吃了你请的早饭,你自己却没吃。”
“我还是湾区作息,晚饭吃得少。”
唐诺允:“……”
还能这样?
头一次听说时差没倒过来,早晚饭得颠倒。
她又看看老板手上的三杯豆浆,纳闷他为何买这么多杯。
直到周会上,唐诺允的疑惑才有了答案。
那三杯现磨豆浆,钟忆一杯,老板自己一杯,最后一杯在周时亦面前。
第一次周会,周时亦也参加了。
他瞅瞅自己那杯现磨豆浆,谁家开会喝豆浆?
其他人面前都是水或咖啡,就他们三人特殊,豆浆纸杯格外显眼。
钟忆提出:“我需要芯片预留20%的可编程面积。”
唐诺允没忍住再次确认:“多少?”
钟忆看向她:“20%。”
作为芯片架构师,唐诺允明确回复她:“不可能。”
宁缺看了眼手表,开会才三十六分钟,双方就有了分歧。
唐诺允继续解释:“坤辰半导体的制程工艺受限,连带我们也受限。你们再要求预留20%,芯片能效降低,就更无法满足你们的算力需求,而且——”
说着,她将电脑投屏,“这是周总给的单芯片成本预算。”
所有人看向屏幕。
周时亦也抬眼看去,数据是他给的,不看也记得。
唐诺允:“如果预留20%,成本严重超出。”
不过她并不确定,周时亦是否会因此调整成本上限。谨慎起见,她看向周时亦,当面问清楚:“周总,坤辰能接受成本上浮吗?”
是否会为钟忆想要预留的这20%,愿意承担增加的成本。
周时亦干脆道:“不考虑增加单位成本。”
“好,明白了。”
唐诺允转向钟忆,没再多言。
不是芯片团队不愿预留可编程的部分,而是工艺和成本都在这里限制着。
钟忆却坚持道:“模型迭代太快,不预留可编程部分,怎么支持新算子?只有跟得上我们算法,你们芯片才能进步。”
所有芯片团队人员:“……”
双方争执至此,陷入僵局。
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好在,没直接吵起来。
闫亭林始终一言未发,只喝着冰豆浆。
周时亦早就知道两个团队必定会有分歧,他只来旁听,不参与协调,否则工作无法正常推进。
唐诺允不愿牺牲芯片能效,他理解。
钟忆想要可编程的芯片,为大模型作长远打算,他更理解。
闫亭林的豆浆终于喝完,对钟忆道:“今天会上讨论的所有问题,下次周会我全部给你答复。”
钟忆点头:“好。”
“今天就到这儿吧,散会。”
闫亭林把豆浆纸杯扔进垃圾桶,拿着手机率先离开会议室。
宁缺发现了,闫亭林和钟忆一样,开会什么都不带,只将自己带来。
芯片团队紧随老板其后,好奇老板会给钟忆怎样的答复。
--
钟忆回到办公室,给了自己二十分钟休息时间。
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封锁,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
无论多困难,她从未想过放弃可编程芯片。
“忙吗?”周时亦站在办公室门口,敲了下门板。
钟忆从椅背里坐直:“这二十分钟不忙。电话打完了?”
“嗯。”
会议结束后,他给杜总回了一个电话。
周时亦在她办公桌对面坐下,无声把手递给她。
钟忆笑了,这是担心她失落,又知她是手控,用自己的手哄她。
她没接:“这是工作,又不是和你吵架。”
周时亦收回手,靠回椅背。
“今天不是我和闫亭林要站在唐诺允那边,是现实摆在那。”
“我知道。”
周时亦昨晚没告诉她与堂哥开视频的结果,想让她多睡一晚安稳觉。
他知道今天的会议不会顺利,所以过来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