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不等厨子支招,知府惊堂木一拍,便将堂下众人定住,“我看这事古怪,无缘无故说什么杀人,叫什么鬼魂?这其中定有冤情,来人,将那朱母带上前来审问。”
两名衙役去拉朱母,却被朱家人阻拦,可越阻拦,此事越显得怪异。
知府让衙役将朱家人各自打了几板子,朱家人这才不敢再拦,朱母被拖到知府面前,小魔星跟个小野鬼似的跟了过去,然后朝朱母摊开手心。
朱母盯着她的手心,又开始疯叫起来,最后不住地向她磕头,“我该死,我有罪,妮儿你就放过姥姥吧,别来索我的命。”
众人盯着小女娃的手心,她手心里却空无一物,也不知那朱母看到了什么。
那朱母疯了似的,向小女娃磕头,嘴里胡乱说着‘有罪、饶恕’的话,一声声叫着‘妮儿’。
知府对朱家人问道:“这妮儿是谁?”
朱家人被押在地上,一个个埋下头,不敢正视知府,也不敢回话。
堂外倒是有人应了,“妮儿?可是我的妮儿?”
众人一看,却是那与朱家人有纠纷的周老儿,周老儿挤到堂前,对朱母问道:“你方才在叫谁?”
朱家人皆不敢看他。
小天魔跑到周老儿面前,仰头朝他笑了笑,周老儿微微一愣,随后摸了摸她的头,说道:“你不是我家的妮儿。”
朱母见到一老一小站在一起,先是怕得后退,然后手脚并用地爬上前,揪着周老儿的裤腿道:“周大哥,我对不住你,可我没真想害你家妮儿啊。”
她瑟缩地瞄了眼一旁的小女娃,然后回头,指着躺尸的朱三道:“是他,是、是他杀的,是他说一不做二不休,所以、所以才……”
“谁?”周老儿两眼通红,他枯瘦的手一把揪起朱母,凶恶地逼问道:“老虔婆,你说!你们害了谁!”
朱母被吓得一哆嗦,浑身抖如筛糠,然后盯着小魔星高喊道:“妮儿,是姥对不住你啊——”
周老儿如遭雷击。
“你说,你们把我家妮儿如何了?”周老儿嘴颤了颤,轻声问道。
“我、我……都是那个逆子啊。”朱母不敢看周老儿,转而指着朱三道:“我说给你送回去,是他恨你不肯让田,这才将她给……害了呀。”
“害了?”周老儿身子晃了晃,眼前一阵发花,随即眼神一定,又问道:“那她在哪儿,你们将她给藏在哪儿了!”
朱母目光闪烁,结结巴巴才说出地方,“就埋在那块……田里。”
闻言,公堂内外,一片哗然,而朱家人皆是面如死灰。
完了,一切都完了。
而周老儿终是受不了这打击,身子一抽,昏厥在了公堂之上。
他身上那包糖掉了出来,滚到小天魔脚边,她忙捡起来,拿起两颗就往嘴里塞,下一刻却皱眉将那糖给吐了出来。
怎么变成了苦的了?
第188章 府衙勘案
两名衙役立即上前,将周老儿扶起,掐人中的掐人中,喷水的喷水,却都不管用。
伏青骨绕到周老儿背后,并指往他风门上一点,然后输入一股灵力,周老儿咳嗽一声,吐出一口血痰,随后慢慢转醒。
一名衙役大喊:“哎,醒了,醒了!”
随后衙役仔细打量周老儿,觉得他很是眼熟,“你两年前是不是来报过案,说家中孙女走失,让我们帮忙找人,我记得替你张过榜。”
经他这么一说,县丞也想起来,还是他批的公文,依稀记得是个四五岁的女娃,因为一直没找到,她家阿公阿婆还来官府哭求过好几回。
过后只当是被拐子拐走,不了了之了,如今看这场景,竟是被这朱家人害了。
他看着朱家人,又想起这两家还有一桩田产纠纷的案子,也是在两年前左右,后来因为周家人找孙女,分身乏术、无心再争,知县便将这田判给了朱家人。
前两日,知府开公堂,他也看见过这老儿,当时只觉面熟,一时没想起,这会儿才将这前因后果给捋通顺了。
县丞将两桩案子一勾连,上前禀告知府。
知府听得直点头,厨子却看出他没什么主意,主动开口道:“先审朱家人和这老儿,再提失踪案、田产案两案之卷宗。”
知府照办,立即下令将朱家人挨个带上前来问话。
朱家人见事情瞒不住,又怕再挨板子,便将什么都交代了。
原来这朱、周两家,本是邻居,又沾点亲缘,原本也是和睦的两家人,可后来周家的儿子、儿媳,先后得病身故,只留下老父母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幼女。
周家人的天顿时塌了。
好在还给老两口留着个孙女,两人将余生寄望都依托在这个小人儿上,辛勤劳作,含辛茹苦地拉扯这小孙女。
可自从儿子儿媳死后,只剩下孤寡老弱的周家,在村里的境地变得十分艰难,时常遭受村民们的欺负。
被偷盗粮食、家禽都是成了家常便饭,更为可恨的是,原本跟他们家关系不错的朱家,竟打起了他们田产的主意。
起先是以周家老两口忙不过来为由,向他们租借田地,过后便赖着脸不还,过后更是四处说,周家儿子在世时欠了他家三儿的钱,早将这田地抵给了他家。
周老儿自是不干,自家的田地,怎能白白让给别人,且孩子大了,吃穿用度也大,多几分田,便多几分收成,让日子过得宽松点。
因此两家便为这田,起了纠纷,其间吵嘴、动手数十次,后来闹到了官府,周老儿持有田契,朱三持借契,一时争论不休。
两家人彻底撕破脸,眼看吃进嘴里的肥肉咽不下,朱家人对周家老两口是暗恨不已,每每见了也是横眉怒眼,恨不得两人即刻升天。
可大人之间的恩怨,稚子不懂,周家小孙女照样见谁都笑眯眯。
老两口疼惜孙女,舍不得她受苦,什么好吃好穿的都先紧着她,将她拾掇得十分整齐,养得很是白净可爱。
朱家也有一对儿女,因家里吃穿短缺,就跟两个泥猴子似的,十分顽劣调皮,时常抢周家小孙女的东西,还经常打她。
周家老两口便时常拦着小孙女去找两人,可拦得住小孙女,拦不住那两个,于是周老儿便在院子四周打桩树了篱笆,情况才有所好转。
朱家两个小的看得见抢不到,很是眼红嫉妒,便回家找大人闹,一来二去,朱家人就连这个小孙女也给恨上了。
其中,最看其不顺眼的便是这朱家老母,她溺爱两个小的,听两个小的天天回来哭,只觉是那周家那小东西故意惹逗,又因心头不平,起了嫉恨之心。
事发之时,正值秋收,周家田地丰收,老两口早起贪黑地忙收成,因为秋热怕小孙女受不住,便将她留在了屋里。
小孙女闹着要去,周老儿便塞给了她一包麦芽糖,让她乖乖在屋里等。
小孙女坐在院子里吃糖等阿公阿婆,又被朱家那两个瞧见了,便吵着要吃,哭闹声引来朱家老母。便发火将两个小的给打了回去,两个小的头次挨她揍,哭得昏天暗地,嘴里还没大没小的骂她。
她呕得发慌,便将这口气都记在了这小孙女身上,恰在这时,小孙女听朱家两个小的哭得凄惨,便不舍地掏了两颗糖,从篱笆缝里递给朱家老母,说给哥哥妹妹。
朱家老母见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便有心想收拾这个小的,于是脸色一变,笑呵呵地接过糖,然后谎称带她去找阿公阿婆,将她哄得搭板凳翻了篱笆。
她将那周家小孙女领到一个田里用的的蓄水井边,将她给推了下去,然后便飞快跑回家,装作不知情。
等到傍晚,周家两口回来发现人不在,便出门四处寻找,因那口井并不偏僻,本以为他们很快就能找到人,谁知找到天黑,也没见找到人。
老两口拉下脸过来问,她做贼心虚不敢见,只在屋里说没看到。
等老两口走后,朱家老母跟出来看,见他们又外出找人去了,便想回蓄水井看看,谁知刚出门就碰见一个浑水污泥的小孩,抹着泪抽抽搭搭地朝这头走来。
不是周家那小孙女是谁?
朱家老母吓得心慌,一时情急便将人给带回了自己家中,此时她已有些后悔,也有些心软,思来想去便准备将人给送回去,谎称自己在田里找到的。
可在这时候,朱三回来了,回来后不停咒骂着周家老两口。
朱家老母一问方知,朱三和去找人的两人撞上,又起了口角。
“两个老不死的,活该断子绝孙,这死丫头死在外边最好,让他俩一根毛都捞不到!”朱三骂完就对上了周家小孙女直愣愣的眼睛,被吓了一跳。
朱家老母将此事告诉了朱三,朱三想起方才那老两口焦急的模样,歹念陡生。
他让母亲将儿女带出门,自己关上门,将周家小孙女就那么给害死了,然后趁周家人外出寻人,将其埋在了两家争夺的那块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