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先叫亲卫们吃,她也不着急,一直在马车里待着,她也没怎么冷。
倒是一直在外的人,肯定冻坏了,吃口热乎的,身体也暖了。
“我记得咱大卫有个书法家,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乱煮。不管什么荤素,都在一口大锅里煮。听说他晚年的时候,那煮的就更要烂了,黏黏糊糊,据说外头的狗都不吃,他却极为喜欢。”阮泱泱边笑边说,这是杂谈,一些书上就有,当时看过一眼。
“杨甫。”她一说,马长岐就知道是谁。
这一点上来说,两个人完全能聊得到一处去,特别是那些八卦,下三滥,都知道的挺多。
终于,第二锅煮好了,一碗一碗的送过来,飘着热气,如此寒冷的天气里,这一碗热乎乎的,真是叫人心情好。
阮泱泱拿着勺子吃,烫的她不由皱眉,但味道的确是不错。那种街头市井里特有的味道,在府里的厨房,再好的厨子也做不出来。
马长岐边吃边点头,“不错,不比酒楼里的高价厨子手艺差。”
微微颌首,阮泱泱表示赞同。
那边亲卫都吃完了,果然是吃了热乎的,身体也暖了,瞧着脸色都没那么青白了。
就在这时,街上出现一行兵马,那踢踢踏踏的马儿皆是战马,如此寒冷之中,它们好似都是铁铸成的一样。
很快的,就抵达了这小吃摊近前,亲卫迎上去,那些人也迅速的从马背上跳下来。
“夫人。”来人正是奔着他们来的,并且,还知道此次阮泱泱来了,特意来迎接的。
放下手里的勺子,阮泱泱转头看过去,这来迎接的人她不认识,但穿着盔甲呢,是个副将。
起身,她走过去,那副将以及身后的人也陆续的拱手俯身请安,都知道她是谁。
“无需多礼。”阮泱泱轻轻点头,估摸着是进了这镇子,他们就知道了。这小镇里,冒出一个生人都会被察觉。
“夫人请回营地吧,这小镇热闹归热闹,但条件却还是不及营地好。此时节太过寒冷,再也没有比营地更暖的去处了。”那副将说道,拐弯抹角的,就是想把阮泱泱带到营地去,担心她在外头出什么差池。
“将军可在营地?”阮泱泱也没为难,再说,她人都来到这儿了,不去营地还能在这儿待着嘛。
那副将摇头,“将军不在。”
“年前离开营地就一直没回来吧。现在谁在营地啊?荣遗公子可在?”他身体不太好,这么冷的天,八成把他留在营地了。
哪知副将还是摇头,荣遗也不在。
“至今为止,将军不曾送消息回来是不是?”看来,真如元息所说啊。
她家的人?即便是真的,她也不认识啊。
那时在阮家,一共也待了没几天,眼睛看不见,精神又恍惚,哪见过那亲大侄儿。
“走吧。”她也不为难这副将,看起来他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是,邺无渊的事儿,这些人怎么可能知道。
上了马车,离开小镇,在兵马的带领下,朝着营地进发。
因为这里的冬天很冷,营地的保暖设施都做的特别好,而且这营地特别大,驻扎此关口,这里有接近四万的兵马。
没有营帐,都是房子,接连起来,还飘着炊烟,一瞧供暖都非常好。
马车直接进了营地,已经有人等在这里了,是此营地的守将,以及其他的副将等等。
下了马车,见到了他们,这里的守将,是认识阮泱泱兄长的。
如今见着阮泱泱,那自是格外亲切,同时又因着她现在的身份,添上些敬畏来。
阮泱泱客气的说了几句,之后便是询问邺无渊,果然,问到了他,这守将也哑了,他也不知道啊。
看他们那表情,阮泱泱若不是之前从元息那儿得到了些消息,还真会误会邺无渊是背着她‘潇洒’去了,以至于让他手底下的人面对她时如此难做。
不过想想,可以假设邺无渊做任何事,就是无法往那方面上头想,他有没有那精力不说,也没那胆子呀。
第214章回来了
这营地的条件的确是不错,阮泱泱被守将送到了此营地中,邺无渊的专属住处。
一排较为独立的房子,进来后,里面是通的,从议事到书房,再到平日里洗漱沐浴,和休息的地方,一应俱全。
暖和的很,有一面墙都是热的,持续的散发着热气,他现在人不在营地,但这里一直持续供暖。
小棠和小梨也一副长见识的模样,那时在香城去过营地,可那儿都是军帐,哪见过这样的。
邺无渊果然是在这儿停留过,阮泱泱都闻着他的味儿了。
有衣柜,里头有他换洗的衣物,书案上还有信纸,和之前给她写的最后一封信的信纸是一样的。
“夫人,快歇歇吧。而且,这火炕好热啊。”小棠试探了一下那火炕,热乎乎的,这么冷的天儿,睡在上头肯定超级舒坦。
“这种天气,用来取暖,最好不过了。也难怪他们敢说营地比镇上任何一地儿条件都要好,的确如此。”事实如此,绝非作假。
脱了身上保暖的披风,阮泱泱走到火炕上坐下,的确是暖的很。
再来就是,真有邺无渊身上的那股冷香。
看着小棠和小梨忙碌,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摆放好,衣物挂到衣柜里和邺无渊的衣服挂在一起,还真是相融。
“行了,你们俩也休息吧。正好这地儿新鲜,出去转转也成。”阮泱泱身体向后,直接躺下了,的确是热乎的舒坦。
两个小丫头对视了一眼,之后就笑了,她们俩的确是好奇的。
出去了,这里只剩下阮泱泱一个人,休息的地方有一扇木制的屏风遮挡,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
彻底躺下,舒展筋骨,又开始想邺无渊跑去东夷的事儿。
元息所言,如果是假的,会很快被拆穿的,他没必要说谎。
真的会是她那亲大侄儿吗?阮家出事儿那年,他比她还小,是个纯纯正正的小孩儿。
他逃出生天,又是怎么跑到东夷去的?
这一切听起来,真不切实际,太像假的了。
可邺无渊如此重视,他还不至于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消息,如此去冒险,连家都不回。
不知何时睡过去了,这一路真是没休息好,在这火炕上睡得她都流汗了,做的梦也是在炽烈的日头底下晒着,硬生生的把她给热醒了。
睁开眼睛,她已经不知不觉的挪到了火炕边缘,一个不小心,就会滚下去。
其实啊,她觉着,天气寒冷时,有邺无渊就够了。
这火炕太热了,一般人受不了,她嗓子都干了。
时近下午,那两个看新鲜的野丫头才回来,是因为营地的饭菜好了,小兵来送饭,又不敢进来,只得去求助她们俩。
这饭菜,真是做的不错,比在香城军营里吃的要好。荤素皆有,搭配合理,并且还因为知道她的禁忌,没有水产,没有禽类,相当贴心。
阮泱泱都要给这营地的炊房竖大拇指了,真聪明。
小棠和小梨也止不住点头,还真以为军营里都是粗糙的呢,谁想到这营地这般精细。
简单的吃了些,阮泱泱就又回了火炕上待着,大概是忽冷忽热的,她身体不是很舒服。
就说这种地方不适合她生存,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来避暑尚可,这么冷,她真的会死的。
傍晚时,马长岐通过小棠来给阮泱泱传了个信儿,他来到这里,就四处走了走。当然了,有些地方他不能去,就去了他能去的地方,又和这里的几个副将闲聊了阵儿。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都不知道邺无渊去干嘛了,但言谈之间都认为他有大事。
大事完成,他必然会凯旋而归。
因为都是这种说法,听着就有点儿像撒谎似得,有一种合伙撒谎隐瞒,欺骗的错觉。
马长岐倒也不是挑拨离间,只是将打听来的这些告知阮泱泱,叫她自己分析。若论和谁近,必然是和她,也不敢做隐瞒。
这事儿阮泱泱理解啊,邺无渊去做什么,还能让他们知道了?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十分安心的就在这儿等着,非得把人耗回来不可。
她在营地,的确是受到了最好的‘供养’,也不知是营地里的人紧急制定出来专门伺候她的计划,还是什么的,每日餐饭不重样,每日热水送到及时。
守将那边也按时的派人过来询问是否有什么需要,连小棠和小梨都轻松了许多。如此寒冷之地,只要每日待在温暖的屋子里,或是出去玩耍,就是这么轻松。
阮泱泱则就待在邺无渊的住处,也不出去走动,实在热了就打开门让冷热空气流通一下。
她这种等待,真有点儿望夫石的意思,最起码在别人看来,无不是她过度思念邺无渊。
当然了,她想念是有的,可更多的是,对于那位阮家幸存者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