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然而,皇帝禁得了二皇子研究化肥,禁不了他搞研究的心。
二皇子迈上了新的道路,迷上了钢铁。他根据云淮给他的笔记,想要尝试着炼钢。用好钢制作好用的武器,或复合型的简便的农具。
皇帝说他离谱。他就反问皇帝,自己研究化学,最后研究出来的也是利国利民的东西,有什么离谱的?
皇帝不能说,自己希望他和云淮争一争,也无法否认化学的好处,一时被噎住,气的直瞪他。
“你是一个皇子,不是一个匠人!”
“可匠人不会学化学!如今接受传承最多的就是我和云淮。而我愿意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二皇子把自己心中的所想道出,心中犹如炸碎了一块巨石,重新现出了蓝天白云与草地,有着一阵赛一阵的轻松。
不需要为了皇位而委曲求全,讨皇帝开心,他说起话来多了几分锋利:“武器难道不是关乎一朝军事,一朝边境安危的大事吗?农业难道不是关乎一朝国祚基础的大事吗?研究这些又有什么离谱的呢?”
“也许我刚开始做实验,显得非常荒谬,不可靠,也看不到什么切实的结果。但两年、三年、五年,你一定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皇帝沉默。二皇子的坚决以一系列的动作,击破了他心中所有的怀疑,让他清晰的认识到一件事情。
老二,是真的无意于皇位,喜欢上了化学!
“你可知,你放弃的是什么?”他眸色沧桑深沉,郑重地同二皇子进行确认。
二皇子笑了,笑得轻松又自在。
“我知道,我很清楚我放弃了什么。父皇,你以前怕我们兄弟因为一个位置不合,现在我们各有志向,愿意一起为大魏的将来而努力,你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皇帝注视着二皇子,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观察自己的这个儿子。
以前太子在时,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太子身上,然后就是乖巧懂事,特别讨人喜欢的老三。
夹在中间的老二,性情急躁,又常惹是生非,不大得他喜欢。
随着老二长大,懂事了一些,惹是生非少了,但还会时不时暴露出急躁的性子,有时候还耍脾气,绷着一张脸生闷气,越发不讨人喜欢。
但太子去世以后,他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老二身上,想把老二老三都培养起来,到时候择优选其中一人做太子。
然而,老二虽有长进,看起来似乎沉稳了不少,但去六部历练,处理事物时,依旧难掩急躁本性,偶尔生起气来也没有个储君该有的大度沉稳模样。
在他看来,表面愈发沉稳,但眉眼间也愈发沉郁的老二,最多只能做老三的磨刀石,不适合做太子,更不适合成为一国之君。
谁知道,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
云淮认回,明珠怀孕,朱梨勾结贼人害死老三……
他只有老二、老四两个儿子了。
如今,老二有了更多的机会,竟然主动放弃了皇位?!
他试图从二皇子脸上找到一丝不甘。
然而,二皇子目光坚定,眉眼舒展,眸中带着对未来的期冀与熠熠光彩。原先浸在眉眼间的沉郁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散了个干净!只有蓬勃向上的朝气与飞扬的神采!
他默然片刻后,叮嘱道:“你的想法,暂时不要告诉你四弟。”
二皇子摸摸鼻子,“我从未遮掩,他应该已经猜到了。”
皇帝:“……”这么大的事,就不能慎重考虑,三思后行,把想法藏得深一点吗?!
看二皇子这做法,皇帝彻底死了培养老二的心。
他叹一口气,痛苦的闭上眼睛,“把你找来的匠人都安置到宫外去!不准在宫内做任何难闻的、有害的实验!”
二皇子先是一愣,继而一喜,“谢父皇!父皇,您保重身体,儿臣告退!”
皇帝捂着胸口,觉得自己的身体怕是好不了了……
他思绪万千,最后都汇为一个念头。
必须好好培养老四,得减少张梓若和老四接触的机会,免得老四和老二一样走上别的道路!
堂堂皇位,要是无人继承,成何体统?!
第517章 做个逍遥人
云淮成了皇帝的重点培养对象。为了确保后继有人,皇帝不仅将张梓若进宫的请求给打了回去,还在后宫拼命造人,意图有更多的儿子与保障。
张梓若不明所以,直到见到兴致勃勃的二皇子,才明白内情。
原来二皇子为了自己所爱的事业,放弃了皇位,皇帝为了培养云淮,既不让她这个“邪道”引路人去见云淮,也不让二皇子去和云淮讨论关于化学的事情。
于是,二皇子只好“被迫”来找她请教。
张梓若看看在她办公室,毫无负担,眉开眼笑吃着点心,看闲书的二皇子,实在无法相信“被迫”两个字。
“我瞧你是心中无事一身轻,整个人高兴的很。也难怪,不用去做起的比鸡早,活得比狗累的工作,是该高兴。”
“噗!咳!咳咳!”二皇子捂着嘴不让点心渣子喷出来,整个人被呛的直咳嗽。
张梓若拍拍他的脊背,递过去一杯茶。
他喝了几口茶,擦擦手,说道:“您这话可太容易引起误会,也太惹人恨了。难怪父皇不让你接近四弟,要是你再教一段时间,指不定四弟也想做个逍遥人了。”
“逍遥有什么不好?多少人求而不得?”张梓若把手边的卷子和答案递给他,“来都来了,帮我改会儿作业。”
二皇子:“……你、这不是你做夫子的活儿吗?”
“我不是有弟子吗?你都到我眼前来了,我还能不给你个锻炼的机会?快,你都享受到逍遥快乐的生活了。我也得享受会儿。”
张梓若拈起一颗糖渍梅子吃下,酸酸甜甜的味道让她高兴的眯起了眼。
二皇子无语地接手了批改作业的任务,边改边吐槽:“早知道就不来了。”
“干嘛不来?学习就得不懂就问,精益求精。你在学习上踏实上进,认真努力,又举一反三,我不用掐指算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在喜爱的化学一道大有所为!”
二皇子脸上泛起笑容,“哼,你别以为说些好听的话,我就会帮你改作业。反正以后没事没非,我是再不会来找你。”
张梓若从抽屉里拿了一本话本看,说:“下次来,给我带点宫里的桂花乳酪包和红豆乳酪包。”
“哦。”二皇子一心二用批改着作业,“糖蒸酥酪要吗?”
……
在学生们艰苦奋斗,为科举消得人憔悴的日子里,张梓若把二皇子抓来当苦工,自己吃好喝好休息好,硬生生胖了好几斤。
有了二皇子的帮忙,她所负责的卷子或日常作业都能很快批改完成。然后,她带着二皇子做实验;或把他扔到某个低年级的班级里和同学们一起学物理;或者带着二皇子和照儿去逛街吃好吃的;甚至在钓了鱼后,乔装打扮一番,三人一起蹲在街边卖鱼。
二皇子天天乐得不想回宫,恨不得立刻在外建立府邸。
但想想宫中认认真真读书的老四,为了不让老四太过羡慕,能够一心一意的学习处理朝廷政务,他揣着自己的那一份卖鱼钱,带上张夫子做的小笼包食盒,以及托他转交的有书籍、书信和银两的包裹,伴着晚霞,带着护卫,心情惬意的回宫。
二皇子知道皇帝的顾虑,所以也没去和老四讲,自己的日子过得多么美,而是亲自领着宫人把食盒、书籍、书信等一股脑交给皇帝。
想了想,把自己挣得卖鱼钱掏了三分之一给皇帝,“这是儿臣今日钓鱼、卖鱼所得,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孝敬您的心意。”
皇帝瞅着掌中的十几枚铜板,有些无语,又有种莫名的安慰。老二虽心不在宫中,但还是孝顺的。
二皇子与皇帝叙了一番话,重温一番可贵的天家亲情,把张梓若托他转交的事情说清楚,便匆匆告退,回自己宫中写今日份的学习心得,记录灵感去了。
皇帝对小笼包不在意,主要瞧了瞧张梓若送来的书和信。
书是张梓若从市面上买来的质量上乘的话本。有了张梓若和沈明珠这种新型写手,以及潘英等利用老大人们才智,再自我发挥的野路子写手,市面上的话本是越来越卷,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大大的丰富了世人的娱乐世界。张梓若把自己看过的、好看的书送给沈明珠,另外催沈明珠赶快写新书,让沈明珠无暇沉溺在忧愁和痛苦当中。
她给沈明珠写信,详细描述了沈明珠的书在外面卖的有多火,以及读者们对书籍又哭又笑,又爱又恨的表现。
她还大大吐槽了一番,自己一个只看爽快文章的读者,要不是因为要替沈明珠过一遍稿子,她都不想看,太虐心了!
没想到有一批读者就是爱这种文风爱的深沉!还专门写了信送到了卖书的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