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百姓们议论纷纷,声调并无掩饰,收摊子的学生们听到他们的话,心中不甘,但到底自己一方理亏,于是,哪怕被人嘲到脸上来,也都不吭声。
他们兀自收了摊子,去敬意楼包厢,齐齐商量对策。
“要我说,直接借给他钱,让他做生意不就行了?等他赚钱了再还。”
“法子好是好,但恐怕行不通。他这辈子唯一做的生意就是卖菜卖鱼卖鸡蛋,你直接让他做生意,他不会,赔个底儿朝天,不是凭空添上许多负债,生活雪上加霜?”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大桑村能被院长的学生带起来,是因为他们擅长织布裁衣,缺的是一个路子。大川家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
“别急、别急!”
油条在旁边打圆场,“院长说,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咱也得因时、因人制宜。大不了,咱们让他从村中低价收菜,统一卖给食堂、酒楼等,他自己也能赚个差价。”
“他能做,别人也能做。而且,他要是包揽了大批的菜蛋供应,其他送菜的农人怎么办?”
“真麻烦……院长究竟是怎么让那么多百姓富起来的?听顾师兄讲的时候,明明感觉很简单。”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愁得堪比忧心儿子前程,烦闷不已。
他们反复念叨张梓若找他们谈话时,所说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共赢、造福百姓,互惠共长”等等。
油条闭着眼,不断思索,河湾村的百姓就多才多艺吗?大川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赵祥直接说道:“咱们在这里想再多,也不如明天跟着走一趟,看看他家,说不定会有新的想法。
另外,咱们分配一下任务,去找酒楼的管事谈关于收菜的事;去找找早期的河湾文化报,看看上面关于百姓致富的故事;去找来自河湾村的百姓打听打听,找不到就找跑物流的人打听。
谁家人去过河湾村的,回家以后,也都找家人问问。争取在上学前,把事情处理好。”
“行!”“我看可以!”同学们纷纷附和。
也有人问:“咱们不去问问夫子和师兄吗?”
“不行!咱们之前和夫子夸了海口,结果一件事都处理不好,不丢人吗?起码咱得自己先试试!”
众人统一了意见,各自领了任务去行动。
次日,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明白了,我明白了!”油条激动道,“院长因人制宜给出路,但不是全靠对方自己的条件和技能,而是在此基础上,提供技术或创意,从而让对方拥有一项独特的营生!”
其他人灵光闪现,“咱们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和他家的条件相结合,帮他升级!”
“对!就是这样!”
众人越说越兴奋,当即拿了几个方案出来。
大川挑菜来,三班学生先把他领到一处酒楼卖菜。掌柜的来查看,看菜长得好,处理的也干净,很痛快地全收了,告诉大川,下次可以直接把菜送到酒楼。
大川连连谢过掌柜的和三班学生,觉得能有这么一个方便,那几个铜板已经花得很值了。
三班学生却不甘于只做到这地步。赵祥他们安排了马车,说要到他家实地考察一下。
一群人风风火火地前往大川家中,在大川家人拘谨地招待中,在村人好奇地围观中,查看了大川的家庭情况,村中环境,田地粮食与蔬菜种植情况等等。从几个方案中选了一个最适合的。
他们把大川带回城中,找来九班的公孙朝,请公孙朝帮忙教大川如何烧烤,以及如何调制烧烤酱料。
“这些步骤你一定要记住了,深深记在脑海里!这就是秘诀!
无论是烤鱼,还是烤蔬菜,就是烤馒头也好吃!这些都是你家能够拿出来的东西,对你们来说也不难。你最主要的就是好好练一下手艺。
有钱的话,再买点肉来烤,这个赚头更大。
价格,我们已经根据成本、市场算过了。这是价格单子,你背——我读,你背下来。”
大川听着他们的话,闻着烤肉的香味,肚中咕噜噜作响。他却顾不得这些,脑中像是有无数的爆竹,在噼里啪啦的响,带着过年的喜庆,又有着做梦的恍然。
他颤颤巍巍的说:“这、这可是传家的方子!你们、你们就这样交给俺?俺拿去做生意,你们赚的钱不就少了吗?”
公孙朝与赵祥他们都笑了起来。
“钱是赚不完的,世上赚钱的法子多的是!”
“我们不耐烦整这个,这个赚的也多是辛苦钱。”
“即便有其他人也做烧烤生意,你在东城,他在西城;你在京城,他在府城,也各自安好,都能赚钱。能让人富起来有什么不好?”
“我们追求的可不仅仅是赚钱,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造福百姓,带领百姓一起过好日子,做济世之人!”
这样,等院长让他们与河湾村总校的人交流时,他们也能挺起胸膛了!
第498章 多么可怕
大川万分感激的给他们磕头,拦也拦不住,“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
公孙朝、赵祥他们身世不凡,不是没受过他人的跪礼,但心情从来没有如此复杂过。
那几个响头沉甸甸的,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不是轻飘飘的玩闹,而是一个人、一家人沉甸甸的希望。
他们在身体力行的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这是极其厚重的,极有意义的事情。
如油条一样的普通出身的孩子,心中有着前所未有的震撼,还有无法言喻的激动。
他们,他们纵然没有优越的身家,一样可以凭着聪明才智,凭着自己的能力造福百姓!
他们扶起大川,细心教导大川都该怎么做,甚至告诉大川,在哪里摆摊最方便,能吸引更多的人。
……
“记住这个步骤,一定要慎重。注意配比。”
张梓若在皇宫给云淮和二皇子上化学课。
二皇子认真地观看,等她讲完后,忽然开口说道:“这个实验器材并不方便。我觉得可以把玻璃烧制成其他模样,用起来更顺手。”
“什么模样?”张梓若问。
二皇子当即执笔画了图出来,“直接烧制成这样有一定弧度的管状,用起来更方便。用两个对接在一起,很容易出现漏气或者往外渗水的情况。”
张梓若惊喜道:“你观察真是太细致了!不仅能发现问题,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要是为人不够细心,或者没做过实验,可不会发现这个细节!你是不是自己实验过了?不然,不会想到这么具体好用的实验道具。”
二皇子神色平平,“之前按照你说的方法实验了一下。”
张梓若好奇追问:“结果怎么样?”
二皇子想起自己颠儿颠儿去表现,结果被母妃告诫要好好读书的事,情绪低落,也不大想谈这件事情。
言简意赅的回复:“提炼出了雪花盐和白糖。”
“太棒了!”张梓若猛然拍到他的肩膀上,把二皇子吓了一跳。
他肩膀一抖,惊愕的望向张梓若。
张梓若望着他,眼睛明亮亮的,脸上带着惊喜和欣然的笑容。轻快的语调像是在欣喜跳跃。
“你真是太了不得了!第一次做实验,竟然能直接提炼出雪花盐和白糖!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实验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需要一次次的调整!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没有灵活的头脑,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而你,初次独立实验,竟然完美的提炼出了雪花盐和白糖!天赋实在是太强了!无论是心性还是天赋,都堪称出众!”
张梓若眉飞色舞的夸奖二皇子,笑盈盈的朝他挑挑眉毛。
“亲手做实验,把理论变为现实,轻而易举就掌握了别人传家的秘密,有没有?”
二皇子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有。”
“哈哈,以你快速吸收知识的能力和强大的动手能力,以后会掌握越来越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知识,只要运用的好,就能造福许许多多的百姓!”
张梓若欣慰地拍着二皇子的肩膀,高兴不已,这也许就是未来的化学大佬!
二皇子在她的掌下躲也不躲,抿着唇,脸上绽出淡淡的愉悦的笑容。
云淮拉住张梓若的手,“娘,你别把皇兄拍疼了。”
二皇子立刻说道:“那点力道,对我来说,就像挠痒痒一般,根本就不疼!”
云淮颔首,“皇兄身强力壮,读书学习也出色。但上课时间有限,咱们还是不要耽误了,娘,继续讲课吧?”
“好。”张梓若笑盈盈地开始讲课。
对云淮和二皇子表现好的地方都给予大力表扬!
二皇子被张梓若认真的、欣然的凝望着,直白的、真挚的夸奖着,他心中筑起的厚厚的壳子,缓缓的、缓缓的裂开了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