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沈明珠破涕而笑,沾掉眼角的泪花说:“我才不信你穷!反正你跑不了,肯定要包个特别大的红包才行!”
“成成,我这就回去为红包努力去!”
临出宫之前,张梓若又去见皇帝,力邀他带家眷去知行学院讲课。
皇帝:“听闻你为了让程明达去讲上一课,拿了非常多的诚意。想让朕带人去讲课,你有什么诚意?”
张梓若:“???”我可是为大魏培养人才啊!
第448章 朕给出了
皇帝敲敲座椅扶手,说道:“朕仔细想了想,朕出钱出人建学院,还要带着人去讲课,这怎么想,怎么不对劲啊!”
张梓若笑道:“皇上,您出了一次钱建学院,但这个学院将给您创造的价值是十倍百倍不止!您讲了一次课,培养的是千千万万忠于朝廷、忠于您的栋梁之才啊!”
“漂亮话,你可以多说点,诚意也不能少。”皇帝是铁了心,不让张梓若薅羊毛。
张梓若暗自叹气,这一个个的,进步未免也太快了点,都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那微臣送来诚意,您会带着娘娘们和皇子们一起来吗?”
皇帝面无表情:“你想的真多!”
张梓若:“这、想,还不想的多点儿?”
“那你的诚意——”
皇上十足的商人嘴脸,看得张梓若痛心疾首,好好的一个皇帝,怎么就成了这么一副模样?你就不能像别的君王一样,慷慨大方的给臣子多多的赏赐吗?
然而,张梓若不要文人的清高,皇帝也不要虚假的美名。
张梓若垂头丧气:“微臣,这就回去准备!”
皇帝满意地让她离开。望着张梓若郁闷的背影,皇帝心情大好。总算扳回一城了!
薅别人羊毛的感觉确实舒畅!特别有益身心!朕就坐等收宝贝了!
张梓若一回到府中,脸上的郁闷之色消散一空,泛起淡淡的笑来。
她检查了一遍从河湾村调来的,各个班级要使用的教材,把要做的事都仔细回想了一下,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她唤来护卫,询问自己趁邻国使者来访时,问皇帝要来的那一批人手,去做的实验准备工作如何了?
“已经有些眉目了。”
“很好。”
第二日,她带着两个皇上派来的侍卫,抱着一个匣子,神色郑重的再次请求进宫面圣。
皇帝一见她就笑呵呵的让她免礼,问她带了什么来?
张梓若献上匣子,太监抱过去,皇帝打开一瞧。
“玻璃杯?你拿朕给你的东西,再给朕送回来,当做兑现承诺的宝贝?”
你转了一圈,白得一个占地广阔又精美的书院?
张梓若正色道:“皇上,臣是那样的人吗?”
“你是。”
张梓若:“……皇上对微臣误解颇多。这玻璃杯,价格极为昂贵。此前邻国使者前来我国,为表示双方交好之意,皇上特赐对方玻璃盏。我瞧邻国使者非常高兴。若是我们生产玻璃器皿,出口各个国家,您觉得如何?”
皇帝合上盖子,说:“你去找孟家人进行合作?”
张梓若迷茫:“孟家?哪个孟家?”
皇帝意味不明的打量着她,“你既然要造玻璃,难道不知道玻璃杯是孟家献上来的吗?孟家是世家之一,也是掌控玻璃杯制造手艺的家族。”
张梓若笑道:“一项技术,难道只能有一家人知道吗?微臣所教的知识,就能创造出许多别的物质。玻璃也是其中之一。”
“邻国使者来访时,微臣出于安全考虑,请求您拨一批人手。这批人来了,微臣的安全水平确实提高了,但后来用不着这么多人手,臣就让他们去做了点别的事情。”
皇帝:“……用不上,你可以把人给朕送回来。朕掏着俸禄银子,你倒是用的顺手。”
“皇上,您一片爱才之心,微臣绝不让它浪费!人来都来了,难道不为您做点贡献?”
“你确定是为朕做的贡献?”
“确定!皇上,您瞧——”张梓若示意他瞅自己带来的玻璃杯,“您仔细瞧,这上面的花纹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皇帝仔细一瞧,发现了端倪。他猛然抬首,眸中透着精光,“这是你让人制造的?”
张梓若笑道:“皇上慷慨,予我玻璃杯。我便还皇上一个生产玻璃器皿,充盈国库的法子!
您拨给我的人手,已经学会了法子,这正是他们制作的玻璃杯。今日进宫面圣,我只带了两个人过来,其余人在生产的地方守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皇帝爆出一阵舒畅爽朗的笑声,他从座椅上站起身,一挥袖子笑道,“朕宫里,还有什么你想要的,尽管说!尽管像拿玻璃杯一样拿去!”
张梓若:“……臣,想出这一个法子,已经极为不易!”
“无碍、无碍,你尽管慢慢想!”皇帝对如此有才华,如此有实干精神和造金能力的臣子极为宽容。
“其他东西真的不用吗?你以往不是最喜欢要赏赐吗?”
张梓若:“赏赐归赏赐,您这……您这哪是给我一样东西?你这是想要一个聚宝盆!”
皇帝哈哈大笑,“赏!是真的赏!你有何要求,尽管提!”
张梓若眼睛弯起,笑盈盈道:“其实这个制作玻璃的方法,不仅仅可以制作玻璃器皿,还可以制作玻璃窗户。安上玻璃以后,屋内不仅更加亮堂,避风性也更好!
除了这些,还可以制作玻璃工艺品,比如把玻璃吹成晶莹剔透的动物式样、花朵式样,或其他精巧新奇的模样。
总体而言制造的成本并不高,甚至堪称低廉,但这种工艺品只要控制着量,对外输出,就是大笔的源源不断的财富!
皇上,这个方子,就是个源源不断产金子的聚宝盆。微臣——”
“想要分子?”皇帝意味不明的询问。
“不。”张梓若很清楚,这种涉及到巨大利益的事情,多么容易引发戒心,生出事端。一个搞不好,就要翻车。她并不想沾手,但该收的利益也绝不能少。
“微臣正是需要大批招收夫子的时候,这么多人的吃住与薪酬,微臣银钱有限,实在是吃不消啊!”
皇帝会意,轻松的笑道:“这有何难?那些夫子们每月的薪酬,朕给出了!”
“还有逢年过节的福利!”
“朕也出了!”
张梓若这才满意,喊候在门外的侍卫进来,把他们制作出来的,小巧的玻璃工艺品展示给皇帝看。
皇帝见到进来的两名侍卫,险些没认出来,一段时间没见,感觉他们沧桑了许多。
第449章 开学
“怎么就成这样了?”皇帝问。
两位侍卫抱着盒子,见到皇帝简直跟见到亲人一般,泪都差点掉下来了!
宫中的侍卫许多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出生富贵,除了在宫中当值,平日极少吃苦。
他们往日在宫中当值,辛苦也不过是站的时间长些。但自从被皇上调给张夫子,他们就再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张夫子给他们布置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任务,让他们找东西,找匠人,还要把匠人的家人都给安置妥当。
让他们买地,建房子——哦,对了,这个记得还是皇上的账,张夫子说,皇上会结账的。
他们各处跑,找材料找人手,一天天风尘仆仆的。回到新建设的地方,还要保持警戒,管理匠人,维护安全。
后来,张夫子说挑两个人,和匠人一起忙活,给匠人打下手。他们两个倒霉蛋抓阄失败,被派去打下手。
从粉碎原料到窑中烧烤,到最后定型,每一步他们都有所参与,人也从白面小生变成了历经风霜与火的模样。
当见到成品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被张夫子选中,心中无比感激。但同时看着自己沧桑粗糙的手,又忍不住暗自泪流,张夫子好是好,就是用人像是用拉磨的驴一样,赶的也太紧了些!
连他们的父母都说,他们稳重了许多。在张夫子手底下干活,人都沧桑了,能不稳重吗?
皇帝听了他们的经历,笑着拍拍他们的肩膀,“辛苦了,你们做的不错。以后,玻璃制造这一块,专门交给你们两个来负责。”
皇帝当场让人拟旨,给他们两个升职,发赏赐。其他参与玻璃制造的人也有所赏赐。
对张梓若的赏赐,更是如流水一般,被宫人一样一样的送到她府中。
那两位升职的侍卫也特意携重礼前来拜访道谢。
张梓若让他们不必客气。造玻璃一事,肯定会与孟家起冲突,即使没有孟家,这种巨大的收益,也很容易招来其他人的眼红,没有足够的权势也难以保住。
直接用皇上的人手,让皇上出原料,造出成品。反正好与坏都由皇上担着。
她就从中源源不断的抽夫子们的薪酬与福利,哎嘿嘿,轻松无忧,以后几十年,这些巨大的支出都由皇家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