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小人不敢不理会,之所以同意不让工作人员插手,是因为比赛时确实有误伤的情况,总体而言,并不影响比赛。小人才斗胆、斗胆应下。
  但您让小人在比赛中途,把一个好好的选手给撤下来,这、这就……小人着实不敢!”
  他虽支支吾吾,在场人却都听得明白。
  选手受伤,工作人员不插手,不影响比赛的进程。但要是公然偏袒一方,把另一方有实力的选手给撤下来,那就彻底影响了比赛的进程,明晃晃的告诉所有人,他们就是不公平,就是要保陶家赢!
  而他这个乐园管事,若分不清主次,听从大长公主的命令,而违背皇上的意思,项上人头,不知道还保不保的住?
  所以,乐园管事宁愿违背大长公主的命令,也不敢把选手给撤下来。
  大长公主不信,信誓旦旦的说一定是有人指使乐园管事这么说,她恳求皇上明察!
  皇上正有此心,当即派人进行更详细的调查。不仅扒出了陶家少爷使人去乐园传达命令的事情,还得知,陶家放话要在乐园进行比赛,当日排上号的选手们畏于陶家权势纷纷取消赛事。
  即便有人不愿意取消,也被陶家少爷用权势摆平了。
  皇上不无讽刺的说:“陶家,在京城真是权势滔天啊!”
  大长公主不敢再自持皇姐的身份,连忙跪倒在地,为孩子求情,“皇上,是我教子无妨,把孩子给惯坏了。但孩子只是想要出口气,都是孩子间的玩闹,并未想那么多。皇上,他们是万万不敢……”
  她哀哀求情。
  ……
  大长公主神色颓废的回府后,宫中的圣旨随之而来。
  皇上下旨申斥,其言行逾矩,目无尊上,命其在家闭门思过。又说她教子无方,孩子德行有亏,身为宗室后裔,却无宗室之德,需一并在家反省,好好读读圣人之言!
  这一道圣旨看上去并未对陶家做什么大的处置,但却将陶家的脸面彻底踩到了地上!一个家族的嫡子被皇上斥为德行有亏,以后又能有什么大的发展?
  京中权贵人家心知陶家彻底失了圣宠,以后再不复往日风光。
  从前被压下去的事,再次被御史提出,进行弹劾。皇上着人受理。
  陶家,一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
  云淮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惬意地又抄写了三大章题目,和他准备的习题集放到一起。
  陶婉莹既然仗着家世高,瞧不起他娘,那他就让陶家摔下去,让陶家人好好知道知道什么是该有的规矩礼仪。
  陶家势大,而不知收敛,那他就把陶家再往上捧一捧。让暗中支持他的官员也去看比赛,百官都为陶家的儿子捧场,多好!
  陶家的儿子,收买乐园的人,为陶家大开方便之门,那他就再助一臂之力,让他们得到实惠多一点。
  但也只能多一点,一点,不多不少,既不诬陷陶家,又恰好引起皇上的猜忌,刚好。
  皇帝多疑,只要猜忌之心一起,处置陶家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无需他做任何事情。
  云淮把新写好的习题放在桌上晾干,拿起他准备的习题册翻了翻,凛然的眉宇舒展,星眸当中透出一点温和笑意来,“这些,足矣。”
  陶家翻车的事情让京城的权贵人家心中一凛,都默默的夹紧了尾巴,低调做人。
  家中子弟,更是被千叮咛万嘱咐,在外一定不要太过嚣张!务必要安分一些!少没事找事!千万不要仗着家世背景,在外作威作福,出了事一定要自己担着!
  更不要去惹张夫子,先不说她强大的攻击力,就她那一群学生,就能够让人好好喝上一壶!
  想想陶家兄弟的伤,想想红红火火的敬意楼,那都是血的教训啊!都是陶家硬生生废了自己,为之作出的贡献!
  因为例子实在太过鲜活,而且就发生在眼前,所以,京城权贵人家的子弟们都空前的遵纪守法,彬彬有礼。
  京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这种平静没有持续多久,就被远道而来的他国使者给打破了。
  大魏和邻国打打停停,战争不断。大魏国库还撑得住,边关将士也硬气,敌国未知,反正对外也一副丝毫不虚的模样。
  前段时间,两国再次交战,你来我往,总体而言属于打了个平手,战争进入胶着相持状态。对方率先提出议和,得了魏朝的回复后,特意派了人出使大魏,前来京中。
  第436章 大冤种
  敌国使者的到来,在京中引起了议论的热潮。
  无论权贵人家还是百姓,都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议和的事情。百姓们盼望着和平,和平了,他们也就不用交那么多税了。
  权贵们则反应不一,各有主张。
  朝廷对和谈一事自然极为重视,派了专人进行接待。为了表现出本朝的礼仪气度,还对其进行了高规格的安置。
  两方协商,停战议和,皆是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因此各自施展本领,展现国家之强大,增强己方之筹码。
  使者一行人觐见皇帝时,表示议和只是因为本国皇帝不想见百姓受苦而已,若论打仗,他们国家有的是将士,个个悍不畏死,是一等一的勇士。
  说着,他请皇帝允许,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摆上,让带来的儿郎现场表演,从煮沸的油锅里取铜钱。
  油锅在大殿内架起烧热,敌国的勇士撸起袖子,大喝一声,一手瞬间插入油锅,捞出锅中的铜钱,两指夹着,展示给所有人看。
  大殿之内,一片寂静。
  大魏朝的官员们,望着脑袋高昂,得意骄傲的使者和敌国勇士,半晌无声。
  使者见他们都被镇住了,笑容骄傲,高声说道:“这便是我国勇士的实力!不知贵国可有此等勇士?”
  朝中官员们,有人不小心笑出声,顾及着礼仪,又迅速收声;有人以袖掩面,悄悄擦拭眼角笑出的泪花;有人憋着笑,勉强保持正经的模样,问:“这是你们国家的勇士才能做到的事情吗?”
  “自然!”使者不明白他们笑什么,眉头不悦的下压,回答的声音刻意扬高了许多,回得铿锵有力!
  这下,许多官员再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武将们笑得尤其大声。
  “这等小事,竟然需要你们国家的勇士才能做到?在我们大魏,即便是青楼的一小小女子都能做到!”
  “不可能!”使者大声反驳,瞳孔却微微紧缩,这等秘密,大魏朝怎么可能都知道?
  “怎么不可能?不过是糊弄人的把戏罢了,从油锅里取出铜钱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并无多大关系。
  你们这套把戏,在我们大魏,表演的多了去了!你们若是去青楼,在青楼里就能见到。
  你们拿着一些小把戏,在两国交谈时来做筹码,岂不觉得荒谬可笑?”
  面对礼部官员的质问,敌国使者神色一变,脸上堆起笑来,“久闻大魏朝底蕴深厚,今日一见,果然不凡。不过是个助兴的节目罢了,没想到诸位也都早已看过,看来我们两国不仅实力相当,文化也相近。”
  他三言两语便将事情圆了过去,态度比及刚来时谦虚和善许多,并为了表示友好,将带来的土仪礼物等敬献给皇上。
  皇上赐宴,百官与使者等人同饮,同观歌舞。
  会面结束后,使者一行人一回到会馆,立刻派人去打听戏法的事情,尤其是青楼戏法!
  这一打听不要紧,青楼女子还真的能从油锅当中取铜钱,并把其中的秘密同宾客们说的一清二楚。
  使者想不明白,青楼女子怎么会知道?继续让人打听,好不容易探听出来,青楼女子的那些戏法是一京城纨绔所教。
  使者大惊!大魏朝一个纨绔竟然都懂这么多?
  他们一行人的动向,被一五一十的详细的报给皇帝,探子将那些人的神情学的惟妙惟肖。
  皇帝龙心大悦。敌国使者那震惊的,没见过世面的模样,真的让人心生愉悦,百看不厌。
  他命人继续盯着。朝中关于议和的事情,大臣们大多赞成,但对邻国该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
  许多官员认为,对方既然是来求和,他们就要表现出礼仪之邦的气度来,不仅要接受对方的求和,还要给对方予以封赏,给予大量的赏赐。
  镇国公等人坚决不同意!
  边关将士拼死拼活,拼出一个议和的结果,议和也就算了,没听说过自己还要给对方银钱、布匹的!
  他们是有实力、有胜券的一方!不是战败的一方!
  为什么要给敌国钱?为什么不是敌国来给他们上贡?
  提议赏赐的文官振振有词:“像我们朝廷上贡的国家,朝廷不也给予了大量的赏赐吗?我们泱泱大国,最重要的就是礼仪气度,宣扬国威,何必在乎那些蝇头小利?”
  镇国公等人噎住。他们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忍不住骂道:“放你娘的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