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即使马车走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不断。孙明也丝毫不觉烦恼,只觉得这是一条崎岖又明媚的道路,道路两旁的荒草都显得可爱。
  “回来了!回来了!”
  “孙——秀才公回来了!”
  “秀才公还是坐马车回来的!”
  村民们争先恐后的喊着叫着。
  他们有踮着脚,歪着身子朝马车中瞅,如同第一次见面似的,瞧秀才公的;有欢天喜地往村里跑报信的;还有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贺喜的!
  马车在孙明家门前停下。孙明整理衣冠,踏着小板凳下车。
  里正、族老等人早已在他家门前,个个笑容洋溢的向他贺喜。
  “出息啦,出息啦!一下子就考中秀才了!”
  “我就知道你是个出息的!”
  孙明的妻儿老小全都围了过来,兴高采烈的说着官差来报喜的事。
  他的老妻满面笑容,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眼角眉梢皆是喜色,语调轻快,透着笑意,整个人都焕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
  他的儿子儿媳满面喜色,嗓门高又亮,不用敲锣打鼓,便热闹喜庆的不行。
  “爷爷!爷爷!你考中秀才了!”孙儿从缝隙里钻过来,在孙明脚边蹦蹦跳跳,像小喜鹊似的高声报喜。
  “知道了,知道了。”孙明喜气洋洋,让家人去准备给官差的红包,自己去向两位官差道谢。
  里正与族老们跟在他身后。他家门外,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村民,围墙上也长出了一颗又一颗的脑袋。
  所有人都惊叹的看着,孙明从容自如地与官差老爷们交谈,看到官差老爷们满面笑容、客客气气的和孙明说话。
  围墙上趴着的和门外围观的村民,无不叹羡。
  “乖乖,考上了秀才就是不一样!看看官差老爷都这么客气!”
  “废话,那可是秀才公啊!听说见官老爷都不用跪的!”
  “真是不得了啊!咱村里竟然出了个秀才老爷!我以前看着他就觉得不是个寻常人物!迟早要考中的!”
  “你放屁!你以前还说他是考不中的老耗材!”
  “那我以前放屁,现在不放了,我瞧他就是个人物!”
  “哪用你瞧,人家就是!你现在再说人家一句坏话试试?”
  “我干啥想不开说秀才老爷的坏话?我添好话还来不及呢!”
  “嘿嘿,只怕有的人啊,想要添好话,还没资格呢!”
  “谁?谁没有资格!说的跟你们以前没有说过秀才公坏话似的!”
  围墙上的人险些吵起来,有圆滑的赶紧“嘘嘘”两声,示意大家闭嘴。
  “别吵了,别吵了,最没资格的不是在外面站着吗?”说话的人朝下头努努嘴。
  大家伙儿望去。
  拥挤的人群最外围,瞧不起孙明一家,还打过架的孙大马及其家人,脸色糟糕得像是种了一年的地,颗粒无收一般难看。
  听着村民们热烈的议论,以及转述的屋内情景,孙大马一家人脸色逐渐发白,犹如秋日傍晚薄凉苍白的天色。
  前头的村民都拿话打趣他们。
  “大马,你们一家可不得了,打骂过秀才公,也是一号人物了!以后秀才公还能再往上考,考出来以后就是官老爷!你们也算是祖坟冒烟儿,是打过官老爷的人哩!”
  “嘿嘿,你可以再奚落骂骂他,说他还是考不上,反正他只是个秀才!”
  “就是考不上大官儿,秀才公也不得了啊,看看和官差老爷多么熟悉!一个不高兴,找个由头,让官差老爷把大马一家抓了去,不也轻轻松松?”
  孙大马一家神色难看,回话都不伶俐,夹杂着不安,笑容挤都挤不出来,在众人的打趣当中落荒而逃。
  官差离开后,孙明一家子被热情的村民们包围。
  所有冷淡的关系都变成了热情的,曾经说歪话的人,也变成了满脸堆笑的模样,不断恭维巴结着他们。
  就连孙大马一家,也舔着脸,带着贺礼前来。孙大马一来,“噗通”就跪下了!
  “孙老爷,以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狗眼不中用!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尽喷粪了。您老说的对,我是该打!该打!”
  他自己“啪啪啪”的往自己脸上狂甩巴掌!他的家人们也在一旁点头哈腰的赔罪。
  孙明及其家人心中无不觉得痛快!见差不多了,孙明出声制止,训斥几句,让他们离开。
  “谢谢孙老爷!谢谢孙老爷!”孙大马连忙磕头,他的家人们也连连行礼,“谢孙老爷把我们当个屁放了,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做人!”
  他们一行人屁滚尿流的离开。
  等送别所有邻里,关上大门,孙明一家人对视一眼,终于痛痛快快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痛快!”
  第348章 学院怎么办?
  “河湾村知行学院的夫子们全部考过了!多年未曾考上的孙明,更是一举中第,考上了秀才!”
  这样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四面八方的传开。
  无论是坚定的选择了知行学院,还是心存犹豫留下的学生家长,无不感到庆幸!
  知行学院果真不凡!夫子们竟然能全部考过,还一下子就出了一个秀才老爷!着实了不得!
  孩子的束脩比别人少一多半,上的却是特别有实力的知行学院,赚了!他们真的是赚大发了!
  身为竞争对手的刘夫子等人,对此却嗤之以鼻。
  孙明考上秀才那是多年厚积薄发,走了好运,跟知行学院有什么关系?
  至于其他夫子们,不过是考了第一场县试,有什么好骄傲的?过了府试,才是童生。府试之后,过了院试,才能获得秀才的功名。
  而河湾村知行学院的夫子们,如今啥也不是,也好意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真是可笑!
  他们的态度,稳住了那些转学的家长。
  那些家长们安慰自己,学院出了一个孙秀才,那是走了狗屎运!
  刘夫子可是说了,府试录取的人数不多,院试录取的人数更少!况且争取秀才名额的,可是各个府城的优秀读书人!
  河湾村的那些夫子们,拿什么和别人争?!
  他们自我安慰,放下了心。
  河湾村,张梓若一心一意要把自己学院的夫子们都给推上去!
  这些夫子们只要考上,无论将来是不是留在学院任职,反正一定会把学院的名声打响!
  他们便是一路往上考,走了,做官了,那将来也是云淮治理国家的大好助力啊!
  既能为学院扬名,又能成为将来的可用人才,一举两得啊!
  张梓若心中高兴,脸上的笑容就没淡过。但随之而来也有新的烦恼。
  她和沈明珠代课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夫子们都考上,考走了,学院怎么办?
  最初,她没有急着招人,是因为还不确定学院的夫子们是否考上了?如果没考上,他们自然会回来继续教书。
  既然考上了,张梓若自然支持他们全力复习。她把诸位夫子召集到一起开会。
  “你们都已经通过了考试,必须要抓紧时间为后面的考试努力。上课肯定会占用不少时间。我打算招聘一批新人进来。”
  “张夫子,我还可以教学!我可以像以前一样,教学和学习,两相兼顾!”
  孙明以为张梓若要解雇他们,连忙出声表示自己即使准备考试,也一定会尽心尽力教好学生。
  其他夫子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受了学院的帮助考过,立马便撇下学院,去图自己的前途,他们不屑于这样的作为!他们一定会继续教好学生的!
  张梓若笑道:“知道你们都挂念学院,放心,我不是说不让你们当夫子。我的意思是,大家可以选择。
  大家可以选择全力准备考试。准备期间,工资会暂停发放,直到你们考完复工。”
  “应该的!应该的!”众人纷纷点头。
  “大家也可以像以前一样,一边教书,一边准备考试。但这样一来,准备的时间肯定会少一些。毕竟再有两月左右,就要府试了。
  我个人是觉得大家可以全力以赴的准备考试,好好拼一把。等大家都考上功名,再回学院来教学,不也是美事一桩?学院永远为大家留着位置!”
  张梓若为大家提供便利条件,“在准备期间,大家可以依旧在学院吃住,一起读书学习。”
  诸位夫子们说不担心自己后面的考试,将来的前程,肯定是假。但让他们一朝考过,便抛下学院,心中也过意不去。
  “院长,多谢您费心为我们考虑。但我们都去准备考试,靠您和沈夫子,以及姜夫子,恐怕也忙不过来。”
  “不如,您招来新的人手,分别派给我们。我们带上几天,把新人给培训出来,也不费什么功夫。这样学院也不用担心后续没什么人手可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