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宋文乐等人拍拍孩子的肩膀,拿帕子给他,让他擦泪,跟他说:“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好孩子,别哭了,跟你爹娘回去吧。回家后,学习不要懈怠。”
  孩子拿着帕子,张着嘴,嚎啕大哭。
  赵母着急,忍不住嚷嚷:“干什么?你们干什么?你们一群夫子,还要抢孩子不成?”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们抢孩子了?!”张梓若气不打一处来,“你就是再不尊重孩子,让他说两句话总行吧?你不让他在这儿上学,还不让他好好告个别?”
  “他只是年纪小,不是没有心,不是什么都不懂!”
  “你要真为孩子考虑就别搞撒泼那一套,他跟着能学个什么好!你还想不想让他读书了?!”
  第342章 自寻死路
  赵杰在众人的安慰下,仍不住地哭泣抽噎。
  赵母猛然被训,缩着肩膀,无力的瞪着张梓若,一时讷讷不能言。
  张梓若转身,给孩子擦擦眼泪,说:“赵杰,我很高兴你能成为学院的一员,相信你在这里也有很多朋友。”
  “但人迟早要学会分别的,人也可以在很多地方读书。你即使换个地方读书,你的朋友也依旧是你的朋友。”
  “夫子。”赵杰揉着眼睛,抽抽噎噎,“那我以后还能叫你夫子吗?”
  “当然能!”张梓若毫不犹豫。她开解小家伙,“今日我们大人之间说话,可能吓着你了。但无论是你的爹娘,还是我们,都是想让你好好读书的。”
  “你回去以后,不要因此就心生抵触,再也不读书。
  你要知道,读书是为你自己读的。读了书,增长了学问,你将来就能拥有更多的路,更多的机会。
  而不是一辈子辛辛苦苦,连个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你是为你自己的将来读书学习的。
  所以,回去以后,不要懈怠,该读书,还要好好读书,知道吗?”
  “知道。”赵杰鼻音重重,乖乖点头。
  张梓若揉揉他的脑袋,“好孩子,跟你娘回去吧。”
  赵杰抹抹眼泪,吸吸鼻子,向张梓若和宋文乐他们行弟子礼,“夫子们,我走了。”
  “去吧。”孙明老泪盈眶,他年纪大了,最见不得这些。
  诸位夫子各自叮嘱孩子两句,目送他们离开。
  赵家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又有两户人家结伴而来,说是孩子不在这里读了,要退束脩。
  他们要走,张梓若也不强留,让财务人员统一处理,该扣的扣,该退的退,让他们尽管走!
  不过一个上午,三个学生退学离开。
  张梓若站在那里,看学生跟随着爹娘,出了学院大门,逐渐消失在视野当中。
  她身后,或远或近站着的诸位夫子,没一人开口说话。
  树上的蝉鸣格外聒噪,叫的人心烦意乱。夏日漫长而闷热。他们周围却显得有些冷凝。
  楼上,忽然一声异响。方远眼疾手快的抱住窗台上险些掉落的小花盆。他心虚的朝张梓若笑笑,立刻缩回了脑袋。
  张梓若垂眸,转身同诸位夫子说道:“今日之事,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大家皆知这是没有功名的原因,那些家长看不起他们,因此,心中无不屈辱又不甘。
  “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任由他们把学生一个个的挖走吗?”
  “我们当然不会干看着!”张梓若眉宇间尽是冷色, “现在就回去写告示!把消息告诉所有来河湾村的人!”
  “以后知行学院的学费,每年至少一两银子!班级不同,学费不同!食宿费另算!在今日之前,已经交了学费的孩子们,以后还按照原来的束脩,凡是新收的,统一按新的收费标准走!”
  诸位夫子哗然不解,“这、这不是说反了?”
  “我们学院收的束脩少,学生尚在流失,若是提高束脩,以后怕是更没人来了!”
  “张夫子,我知道您难受,我们和您一样难受。但您可不要怒火上头,做出错误决定啊!”
  “正是、正是!三思而后行!”
  众人纷纷劝解张梓若,不要出昏招。
  宋文乐跑回办公室,给张梓若倒了一杯凉茶,让她喝些茶水,泄泄火气。
  张梓若道谢接过,却并没有喝,只是领着大家回到办公室,详细说明。
  “我不是气昏了头随意做的决策,而是慎重考虑后,决定提高学费。”
  张梓若把茶杯放到桌子上,望着众人,“我且问诸位,你们对自己的学识有信心吗?”
  “有!”众人毫不犹豫,回答的铿锵有力!
  张梓若又问:“你们对自己的努力有信心吗?你们会为明年的科举而坚持不懈的奋斗吗?”
  “会!”
  “肯定会!”
  “有信心!我们早上背书,晚上背书,只要给学生们上完课,批改完作业,还是读书看书,为的不就是科举吗?!”
  大家心中都涌动着恼火和激愤,希望和愤怒交织着喷薄而出!
  “好!”张梓若大声道,“我们都在为之努力!只要我们有扎实的学识,有现在这股劲头,还愁考不上没有功名吗?!”
  “总有一天,我们会考取功名!那些家长会争着抢着把学生送到你们面前,送到我们学院!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学费提起来!要把门槛先立起来!让看不起我们的人后悔!让相信我们的人庆幸!”
  众人神色激动,无不期盼!
  张梓若语调稍缓:“等你们个个都考取了功名,我要是再临时提高学费,怕是不好提,要被骂奸商的。可要不提高,又哪里对得起你们将来的身份呢?”
  会议室里的气氛陡然一松,大家都愉悦地笑了起来。
  “若是考中了功名,学费自是要涨一涨的。”
  张梓若说:“提高学费,不仅仅是为了将来,也是为了现在,为了稳住人心。”
  “说的难听点,人潜意识里总觉得便宜无好货。我们没有功名,本就比那些有功名的夫子,略逊一筹。收的束脩又少,别人更觉得我们实力不足,教的不好,所以要的钱少。”
  “我们把学费提起来,把学生送到我们这里来的家长,无论是真心认同我们的教学实力也好,还是贪便宜也好,会认识到一件事情。
  孩子交了那么少的学费,在我们学院就读,是一件极其实惠又极其幸运的事情。
  他们是刚好赶上了好机会!只要错过,以后,再不会有这种好机会!”
  “如此一来,那些心思动摇的人,也要好好掂量掂量,是以后每年花高价去别的学堂就读,还是在我们学院每年交少量的束脩就读?只要退出,就再不可能有当下的实惠!”
  “只要他们在今年能稳住,我们就争取来了时间。明年,只要我们学院夫子考中!所有交了学费的人,只会庆幸他们留在这儿了!”
  “另外,还有一项:学费提高,标准统一,我们就能有更多的资金去招收人手,维持学院运转,也能把大家的收入福利稍微往上提一提。”
  张梓若同大家细细一分析,大家再不反对,个个依照张梓若的模板抄写告示。
  一张又一张的告示被贴在布告栏上。
  河湾村知行学院竟然不降反升,提高了收费标准!
  这个消息一出,那些暗中传播消息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榆树村的刘夫子简直要笑死了!
  知行学院,这是自寻死路!
  第343章 效率
  带领孩子转学的家长,听闻河湾村知行学院的最新消息,猛然一怔,学费提高了?
  想想以后,再也没有少量束脩上一年的便宜可占,竟有种丢失了银钱的失落和不安。
  但他们互相开解,安慰自己,他们的孩子将来是要科举的,自然要选择更有实力的夫子!
  知行学院就是把学费提到天上去,也没用!只会越来越没人去!
  而听了风言风语,心思动摇的家长们,不免犹豫。若是从知行学院退出来,以后,可再没有这样的实惠了!
  在知行学院,一年的束脩比别的学堂少一半还多,数年加起来,可是省了一大笔银子!他们是稍微有点家底,但能省一大笔银子啊!
  而且,知行学院教的还不错。反正孩子还是启蒙阶段,不如先等一年,看自己孩子和转学走的学生是不是有差距,差距大不大?
  如果真的比不上其他夫子教出来的学生,就给孩子转学。
  浮动的人心暂时稳了下来。
  张梓若和诸位夫子们心中却无法平静,他们卯足了劲读书学习,甚至有人建议,课间休息的时候也聚在一起学习,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张梓若不同意。
  “大家的心情我都理解,因为我跟你们一样,想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咱们学院的夫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是有着不输于他人的教学能力的。
  但是,咱们不能因此把所有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不让自己放松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