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安安、二蛋他们拉着云淮和照儿满是不舍,“班长、照照,你们会给我们写信的吧?”
照儿重重的点头,纯净的目光中透着真挚:“我一定会给你们写信的!我会天天给你们写信的!”
云淮:“……”他们都在同一个村里,离的又不远。但面对小朋友们泪眼汪汪的神情,云淮点头,“写,给你们写信。”
张梓若看着孩子们的表现,乐得不行。她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告别时间,然后,和沈明珠领着两小只去找他们的夫子。
“程夫子,您可回来了!今年可要在村里多住一段时间!图书馆开了,您当初出人又出力,都没能好好看看,这回您回来了,可要去瞧瞧,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程夫子笑道:“今年定是要多住上一段时日的。用惯了村里的饭菜,忽然吃不上,还真有些不习惯。我这次来,可是把家眷都带来了!”
“哈哈哈,真是再好不过!别人是蓬荜生辉,有您和家人来,我们这是蓬村生辉啊!”
程夫子一家都愿意来此居住,有比这更好的消息吗?张梓若自然开心不已!
程夫子点着她笑道:“你这夸法可真是不得了!少说这些客套话,且来见见我的家人。”
程夫子此回来,不仅将自己的妻子带来了,还带来了一位小姑娘,说是自己的孙女。
张梓若心中咯噔一响。程夫子的孙女?那不是书中的女主吗?
将来就是照儿的妻子啊!还是云淮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因为女主曾经给予艰难困苦时期的云淮温暖,因此,云淮一直将女主看得很重,对女主极为纵容宠爱。
剧情里,云淮和照儿没少为了女主争风吃醋。她记得,有一段剧情,云淮将照儿关进大牢,想要找罪名杀了他。
女主约云淮出来。云淮竟然微服私访,前与女主相会。
然而,云淮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没有得到女主的青睐,反而被一直信赖喜欢的女主“捅了一刀”。
女主以自杀相威胁,让云淮放了沈照,并表示自己愿意为了沈照而付出一切。
当时,女主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进宫成为云淮后宫的一员,只要能救出心爱之人沈照。
而云淮看着女主满脸的不情愿和屈辱,忽然觉得意兴索然,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后来,沈照的手下利用民意和舆论逼迫云淮释放无辜的、为民做主的沈照。身为皇帝,最厌恶他人逼迫,处事手段一向狠厉坚决的顾云淮,竟然释放了沈照。
这一段剧情是男女感情戏的重点之一。因此,张梓若记得清清楚楚。
此时此刻,看着面前的小豆丁女娃娃,她先是给了个见面礼,然后悄悄去看云淮的神色。
云淮脸上毫无异样,看见小女主就和看见学堂里的小朋友一样,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现。
他和照儿一本正经的同小女主见礼。
张梓若思绪微微飘远。
虽然剧情有了一定的改动,但是三人还是凑到了一起,还会如青梅竹马一般长大,形成修罗场,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难道她要做一个恶毒的,不顾孩子们喜好,强行拆散孩子们的恶毒婆婆?
“张夫子?张夫子!”程夫子微微提高了音量。
沈明珠轻轻拉下张梓若的衣袖。
张梓若瞬间回神,不好意思地同大家道歉,询问程夫子,有何事?
程夫子的目光在自己的两个学生身上移动。他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有一件事,极为重要,想要请两位到书房详谈。”
张梓若留意他的目光,早先压下去的担忧,瞬间浮上心头。她维持着微笑,和沈明珠一起随程夫子去书房。
临去书房前,她回头瞧一眼,呆在程老夫人旁边的云淮。云淮安抚地朝她笑了笑,漂亮的眼睛未曾弯起,盛着亮晶晶的悲伤。
程夫子请张梓若和沈明珠在书房落座,沉吟着说道:“此事,本不该由我提起。但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多言。冒昧之处,还请两位海涵。”
第319章 你为何换孩子?
沈明珠正襟危坐,捏紧了手中的帕子,轻声道:“程夫子,有什么事,您直言便是。”
程夫子意味深长道:“云淮,和我认识的一位故人尤为相似。”
“噗通!噗通!”张梓若的心都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她几乎听不见程夫子说了些什么,只看见对方的嘴和胡须在动。
张梓若悄悄的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手部的疼痛使她逐渐恢复理智。
她听清了程夫子的话。
“……实在是太像了!旁人即便是巧合之下有几分相似,也决不像云淮这般和我的故人有九分,甚至十分相似!”
“然而,我认识的那位故人,出身富贵,从未来过河湾村。而且,云淮是张夫子您和顾秀才的孩子,怎么会与我那位故人如此相似呢?”
“我心下不解,特意派了人手进行调查。发现,沈夫子在未搬来之前,倒是和我那位故人有过交集。”
沈明珠惊疑不定的抬起眼眸,听见“那位故人是京城人氏”这句话,她的粉面“唰”一下瞬间变得雪白。指甲隔着帕子狠狠刺进掌心。
她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程夫子,问:“程夫子,这是何意?”
程夫子叹了一口气。
“我听闻,两位夫子乃是同一日生产,且同时在庙中产子。许是抱错了,也未可知。”
张梓若抿唇不言,对于这种情况,她脑中已经推演过很多次。但真正面对时,依旧感觉准备的种种答案都难以开口。
“抱错了?”沈明珠难以置信,喃喃低语。
程夫子肯定道:“八九不离十,否则无法解释云淮长相的事情。”
张梓若眉心微蹙,沉眸不语。焦灼的视线凝聚在她的身上。
她抬起眼眸,便看到沈明珠和程夫子都沉默地望着她,等着她的回应。
张梓若回忆着说道:“我记得那日起了大风,吹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没多久就下了一场暴雨。”
沈明珠点头,当日确实是这么个情况,所以她和张梓若才被困在庙里,无法及时回家生产,只能在庙里产子。
可是两个孩子又怎么会被调包呢?要么是接生的庙祝婆婆抱错了,要么就是另外一个当事人之一——张梓若抱错了。
张梓若心知,原主就是故意换孩子的。
当时原主娘家已经没落,而秀才挣的钱又不多,偏偏又好名。也可能是因为秀才自小受村中人照顾,因此宁愿自家生活差些,也要拿家中不多的银钱去补贴村里人。
原主刚开始还很乐意夫唱妇随,拿自己的嫁妆出来补贴家用,并为自家挣个好名声。
原主也曾尝试着拿嫁妆银子去做个生意,挣些银钱,但她和秀才都不是做生意的料,把这一大笔银子赔了个精光。
秀才办学堂挣的钱不多,但是,他们夫妇两个要维持体面的生活,而且秀才买笔墨纸砚,买书籍都需要源源不断的银钱。
他们入不敷出,生活自然一日比一日艰难。
顾秀才不能大手大脚的直接买书了,渐渐的变成了抄书。而原主也雇不起人了,无论是地里的活儿,还是家里的活儿都需要亲自操劳。
人,一日比一日憔悴。怨言也一日比一日多。每日都为了生计忙碌着。
但沈明珠家就不一样了。
沈明珠的父亲原是一位官员,回来的时候,一家子穿的都光鲜亮丽,而且还有丫鬟伺候。坐的也是马车,往下搬行李时,单是箱笼就让人觉得沈家不凡。
在庙中产子后,原主看看昏死过去的沈明珠,皮肤细腻白嫩,即使因为产子模样狼狈,但依旧不掩其姣好容颜。
看看沈明珠白皙柔嫩、一看就从未做过重活的手,看见沈明珠颈间的璎珞和手腕上的玉镯,再看看自己因为做重活越来越粗糙的手。
想想秀才对沈明珠的特殊态度,以及对自己的嫌弃,原主嫉妒痛恨不已,一时恶向胆边生,趁着庙祝婆婆去关被风吹开的门的间隙,原主故意将两个孩子进行掉包。
沈家不是富贵非凡吗?那就让自己的儿子跟着去享福。
至于沈明珠的孩子,就当替他娘还债了!谁让他娘当狐狸精不积德!他和他娘都活该!
原主抱着这样的心思,将两个孩子进行调换。
但面对程夫子和沈明珠灼灼的目光,张梓若自然不能如此说。
她半是回忆,半是斟酌的说道:“当年,庙祝婆婆给两个孩子裹的布都是从供桌上拉下来的,最柔软的布。单看表面,无法分辨哪个孩子是自己的。”
沈明珠默然不语,静静的望着她。以当年她们两人的恶劣关系,她很难不怀疑,当时张梓若是故意的、恶意的换孩子。
她死死掐着手心,已经预想到了将会听到什么话。张梓若一定会推脱,会说自己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是庙祝婆婆给抱错了。反正谁也没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