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上次他去河湾村,去也匆匆,走也匆匆。张夫子不会以为他是去要卷子的吧?
  想到这个可能性,于越如遭雷劈,整个人都不好了!
  待翻到写着鼓励话语的那一张纸,于越更是麻了!太损了,太损了!春天竹林里还会长笋吗?还感到快乐,快乐是什么?还考场骄子,他都快被烤焦了!
  于越拿着卷子,苦着脸说道:“夫子,我做不了啊!”
  “怎么做不了?”张梓若还未说话,县丞夫人便抢先说道,“现在多写写卷子,以后科举不就习惯了吗?少和朋友出去闲聚吃酒,不就有时间写了吗?”
  于越:“不是。我觉得我做卷子没有提高。”
  县丞夫人着急:“怎么会没有提高啊?是不是写的不够多?张夫子,劳累您了!这孩子,可能悟性没有那么高。”
  于越:“……娘,不是我写的不够多,是我写了很多,感觉作用不大。”
  张梓若问他:“是出的题目太浅了吗?起不到检测巩固知识的辅助作用?”
  “不是。”于越苦恼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明明写了那么多,每次考出来的成绩就是不够好。”
  张梓若问:“我可以看看你写过的试卷吗?”
  “我这就让人拿来!算了,我亲自去!”
  于越兴冲冲地拿了试卷过来。卷子上,他默写错,或者写得不够好的地方都圈了出来。
  张梓若一连看了数份试卷,当场给他出了一道题,让他口述答案。
  于越思索后,给予答复。
  张梓若笑了起来,“这道题你应该可以答得更周全。你做过。”
  于越惊讶:“我做过?没有啊?我第一次见、听到这道题。”
  张梓若挑出三份试卷,让他看上面的题,“看,我方才出的题和这几道是同一类型,考核的重点也是一样的。这些题目不过是变个形式而已。”
  “你每次写完卷子之后都会怎么做?”
  于越:“就看一看参考答案,与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核对啊!”
  张梓若:“然后呢?”
  “然后?然后看一遍,背一下。不对吗?”
  于越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写完卷子还把写错的地方都背了背,应该进步很大来着。可是每次测试结果都不算好,让他感觉很是挫败。
  张梓若:“你不要去死背答案。除了需要默写上下文的经义题目之外,其他题目只要换一个题干,答案就会随之变动。”
  “你每次写完卷子之后,不要急着去做下一套题,不要觉得核对完答案,背一背就算完事儿了。
  你把自己的错题拿出来,去分析这一类题该怎么解决。把一类题给搞懂,总结规律,举一反三,任凭题干怎么变化,你都能答上来。
  比如策论题,要分析一朝兴衰,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等数个方面分析。具体写哪些点要根据题干要求来写。
  你有时候答的是这两条,有时候答的是那两条,其实你总结一下,它应该是一个体系,互相影响,不可分割。你把这些点都答上去,是不是就更周全了?”
  “是。”于越细细思索一下,一下接一下的点头。
  张梓若:“我所说的考试完要记得复盘,不是说把单个题目背一背就行了,而是说找出错题,将这一类型的题给研究透!
  如此一来,保证自己做的每一套卷子都是有效的,有效的得到了进步。
  如果只是单纯的写卷子,看起来很努力,写了很多套,但效果不大,下次该不会还是不会。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效努力。
  浪费时间,倒不如你去好好的休息休息,或者针对性的补一补自己的短板。哪怕认真的研究透一种题型也是好的!
  不要追求量,而要追求质!”
  “是。”于越向她行礼,诚恳道,“多谢夫子点醒!这些日子,我一个劲的写题,效果不好,心中难受,就憋着一股劲去写更多的题。可是效果都不好。
  我跟自己较劲,落得心力憔悴,对自己失望又无力。如今方知是自己钻了牛角尖,走错了方向。如今如拨开了迷雾,总算是找着了出路!”
  张梓若笑道:“别把自己逼得太紧。迷茫时,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这几日图书馆就要开了,到时候我来送请柬。你可以去和大家多多交流。”
  “好!我一定去!”还要把县学的同窗也都带去!
  第270章 我给云淮和照儿的回礼
  于越主动为图书馆做宣传,要把同窗都带去,张梓若大为感动,当即承诺,回去之后再为他出上几套卷子。
  于越开怀的笑容顿时变得干巴巴,“夫子,您刚才还说写卷子重质,不重量!我现在就秉承这个原则,写一套有一套的收获。一时半刻写不了那么多。
  您出完卷子以后,也不要浪费,给方远他们也做做。虽然他们不一定考科举,但是经义文章和基本的时务策论,他们也该知道不是?
  免得他们只会一些偏门的知识,别人向他们请教学问的时候,他们答不上来,那书不是白读了吗?有损您的名誉!”
  于越义正言辞地提出建议,坚持要与兄弟姐妹们有福同享。
  张梓若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孩子们,无论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虽然方远他们这个班,最开始创建的时候只是物理班,但是其他课程也绝不能落下!
  张梓若与他们母子叙了一会儿话,看看天色,告辞离开。县丞夫人盛情挽留,见挽留无效,忙让丫鬟送上东西。
  张梓若连连推拒。县丞夫人表示:“便是你不吃不用,也要给孩子吃,让孩子用。这都是我给孩子的,是我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夫子,您就收下吧!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您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多给我妹妹布置点功课!”
  “她想要发明一个洗衣服的装置,我家的衣服和池塘没少被她糟蹋!到现在,她也没个像样的成果,一定是读书少!您多给她布置点儿要背的文章,要做的功课!”
  于越边说,边将小厮匆匆送来两个背包递上,“之前我妹妹回来说,河湾村流行这种背包。家里做了好几个,这两个是我给云淮和照儿的回礼。”
  这两个背包都做成了一卷竹简的模样,肩带是编织的,非常精美。
  于越把两个背包塞到张梓若怀里。
  感觉比其他背包要重上许多。张梓若问:“里面塞了东西?”
  于越笑道:“是给孩子们的小玩具。还有一点收集起来的习题。
  我妹妹喜欢看话本。她从河湾村带回来的话本和连环画里有课后题。
  我觉得挺有意思,就抄录了一部分,更改过后,拿去县学给同窗们看。他们礼尚往来也出了一部分题,我就收集起来给妹妹看。
  如今刚好分享给两个可爱的孩子。”
  于越笑容灿烂,情感真挚,满满的都是对孩子们的喜爱。
  张梓若乐了,“那这两个背包我就收下了。其他东西就不用了。”
  她再次告辞,赶车离开。
  县丞夫人和于越目送她远去。
  回府后,县丞夫人询问于越:“你什么时候买了给孩子们的玩具?”
  于越笑嘻嘻道:“那个本来是做出来要给方远他们的。不过给云淮和照儿也没差,他们聪明,就应该玩一点不一样的游戏。”
  张梓若和村民们汇合后,回村。
  下午散学后,她把背包分别给云淮和照儿,说:“这是于越哥哥送你们的礼物。”
  沈照抱着精美的包包,弯着黑葡萄似的眼睛,高兴道:“大哥哥真好!他一定是受到了我们的鼓励,非常高兴,才给我们送这么好看的包包!”
  顾云淮拿着包包,感受着不寻常的重量,默默打开。
  首先,抽出了一张卷子。
  然后,又抽出了一张卷子。
  接着,还是卷子。
  小手儿往下掏啊掏,猛的向外一拉——终于不是卷子了,是一本记满了各种题目的薄册子!
  顾云淮:“……”
  他拿着一堆的习题,瞧向沈照。沈照瞧向自己的包包,不信邪的伸出小手掏啊掏。
  终于掏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他的题和顾云淮的题不一样!
  张梓若在旁边无声狂笑。沈明珠拿帕子掩着上扬的唇角,轻轻推推她,示意她收敛点。
  顾云淮目光幽幽地望向张梓若。
  张梓若立刻收起笑容,一本正经的和沈明珠说起话本的事情。
  “你去找人看话本,或讲故事了吗?还打算修改稿子吗?要是不修改的话,可以直接去找余掌柜。”
  “我没和别人讲。”沈明珠也一副专注的模样,与她探讨,“绕是我心里做了再多的准备,到了跟前,就是张不开口。我不打算改稿子了。但我想托你转交给余掌柜。”
  “怎么了?”张梓若问,“涉及到稿费的问题,其实你们亲自谈更好,不熟悉的话我可以帮忙介绍。你要觉得不方便,也可以让你弟弟出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