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工业区?这我知道!布告栏里,那个全村布景图上画的有!”
  村民们神色惊喜,“夫子,咱们要整工业区了?那以后咱的房子是不是也会盖得那么漂亮?”
  “哎呀,那还得赶快攒钱买马桶呀!”
  “嘿嘿,光买马桶可不够,还得买好多好材料风风光光的盖大房子!”
  “天啊,那咱村里岂不是比县里还好看?”
  一群人正闹嗡嗡的说着话,又有人来报。
  “夫子!夫子!县城又来人了!”
  “怎么又来人了?是方县尉他们回来了吗?”
  张梓若带人去看。大家都收好银钱,跟在她后面。里正等人加快了给最后几人发钱的速度,迅速收拾好往村口走。
  村口一辆辆摞着麻袋的板车被推了过来。
  吴楠领着衙役和招来的民夫,分别拉着板车往村里来。
  “张夫子!我们给你们送粮食来啦!”吴楠高声大喊。
  张梓若不解:“给我们送粮食?”
  吴楠笑道:“京城来了旨意,皇上念咱县百姓惨遭压榨,生活困苦,特意免了咱县所有村子一年的赋税。”
  “你们村里立了功,格外多免一年赋税与徭役!这不——”吴楠拍拍车上的麻袋,笑道,“你们送去县城的粮食,我们奉命又给你们送回来了!明年你们也不用交粮交税!”
  “喔啊!!!”
  村民们欢呼雀跃,爆出阵阵惊喜的笑声,连忙涌上前接手板车。请前来的衙役们和民夫都歇歇脚喝口水。
  张梓若也心中喜悦,连忙道谢:“谢谢!谢谢!大热天劳累你们跑一趟,都留这儿喝点酸梅汤再走!”
  吴楠反倒对她行一礼,喜气盈盈道:“夫子,是我该谢您才对。多谢您替我美言,如今我已经升为班头了!这一点东西,您不要嫌弃。”
  第205章 关我张梓若什么事?
  张梓若摆手笑道:“拿回去给孩子吃,都来喝点茶或者酸梅汤,乘凉歇会儿!”
  “不用,不用。路远,我们还要赶快回去复命。这个您收着!”吴楠不好塞给她,就把两封糖和两封点心一股脑地塞给顾云淮。
  顾云淮人小劲儿小,拒绝都拒不了。张梓若帮着挡着也不成。
  “您这么推拒,莫非嫌弃不成?”
  “哪有这回事?我只是不想你因为这点儿小事破费,我不过是顺口说两句实话,不值当什么。”
  “这对我们一家子可是大事儿!这就是我们一点心意,您要是不收,我这心里可实在是过意不去。这有恩情不能报答,可真是再难受不过了!夫子,您就当可怜可怜我们吧?”他说得可怜。
  张梓若哭笑不得地收下。
  吴楠这才高兴了,领着人吭哧吭哧地把麻袋往地上搬。村民们热情无比,“你们歇着,我们来!我们来!”
  众人动力满满地把麻袋都搬下来。
  吴楠请张梓若点一点,看数目可对。
  “没错,都对呢!喝点酸梅汤吧!”
  “对着就好。”吴楠擦把汗,接过酸梅汤,咕咚咚咚一口灌下,“痛快!谢谢夫子!谢谢各位父老乡亲!你们继续忙,我们走了!”
  他领来的人也都喝了水,擦擦汗,向众人道谢告辞。一行人拉着空了的板车离开。
  村民们解开麻袋,抓出一把麦子。“哗啦啦”麦子如流水一般流进袋子。
  众人喜笑颜开,个个高兴得眉飞色舞。
  “粮食!粮食又回来啦!”
  “哈哈哈哈!今年可真是个丰收年!”
  “可以吃干饭啦!今儿个就吃顿干饭!”
  县令征粮征得多,大家送的时候都格外心疼。送完后,也不再惦念这些了,反正进了官府仓库,以后就跟他们无关了。
  没想到粮食还能被送回来!哈哈哈哈,这么多粮食!瞬间有种白赚的感觉!再想想下一年还免赋税,大家笑得越发合不拢嘴了。
  里正容光焕发,精神十足,“分粮!各家的粮食各家带回去!”
  “好!好!”众人皆高声应好。
  欢欢喜喜的把自家的粮食扛回家。
  整个村子跟提前过年了似的,欢声笑语不断。还有人高兴地点起了爆竹。
  孩子们欢快地追来跑去,不断欢呼着从村头跑到村尾。
  张梓若家里的粮食,徒弟们早帮她扛回来了。她拆了糖和点心,请大家喝糖水、吃点心。孩子们兴奋地蹦蹦跳跳,“谢谢夫子!夫子,我以后也买好吃的点心给你吃!还给你买好多糖!”
  “好好好。”张梓若揉揉小可爱们的脑袋,让他们尽情去玩。
  吃饭的时候,张梓若和顾云淮的饭又被村民们给包圆了。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大家做饭都舍得用油了,做出的饭菜越发好吃。
  被张梓若教授了做美食的人家更是送来许多美味零食与饮品。
  张梓若躺在躺椅当中,欣赏天边的晚霞。
  她拉一下绳子,感受着风扇搅动的风带来的冰盆的凉意,喝一口冰镇酸梅汤,与拿着小杯子的顾云淮干杯一下,再喝一口饮料,喟叹道:“舒爽的生活真枯燥呀!哈哈哈哈哈……”
  顾云淮:“娘,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到时候你就可以检查学生的作业了,生活就不会感觉枯燥了。”
  张梓若:“……让我继续枯燥吧。”
  ……
  翌日,张梓若套上马车,带着顾云淮前往县城。皇上给题的那三个字,她要找专门的匠人给刻出来。刻在巨石上,以后就放在村口。
  同时,她也送父母家人回县城。在河湾村住了一段时间,她爹娘充分见识到了她在村中的地位,如今对她是再无担心。
  反倒担心她哪一日不谨慎,胡乱说了话,也会被村民们盲目的执行,最终害人害己。
  张梓若听了他们的忧虑,哈哈大笑,让他们放一百二十个心。村民们还不至于这么傻,有疑问他们会提出的。
  他们到县城,走的是大路。路上再无收取路费的差役,一路畅通无阻。守在城门口的两个差役,看见她来了,向她抱拳打招呼,也不收进城费。
  她父母亲人皆感叹,如今的县城让人觉得天地间的气息都更清新了些。
  城中的街道上货郎的叫卖声,酒楼迎来送往的热闹声,行人们热热闹闹的搞价声,骡马牛车行走间的铃铛声,此起彼伏。
  张梓若送父母亲人回了家,拒绝了兄长的护送,让他们好好安置。自己则带着顾云淮买东西找人。
  途经聚宝酒楼,当初红红火火的酒楼,如今已关门大吉。门板上还挂着残破的鸡蛋壳和烂菜叶。
  许多百姓对着这里指指点点。张梓若好奇瞅了一眼,赶着马车缓缓经过。
  “张夫子!”一辆马车与之并行。于县丞撩开马车上的帘子,同她说话。
  “于县丞,您这是到哪里忙去?天使已经回去了吗?”
  “已经走了。新的县令这两天就到。您这是去干嘛?”
  张梓若笑道:“村里不是得了武德乡这个称号和题字吗?我想着找个匠人刻在石头上,以后立在村口。”
  “这个啊,我知道一个手艺精湛的匠人。他家就在这条街街头右拐的位置。我带您去吧,刚好顺路。”
  “不用不用,您忙您的。”
  “县里最繁忙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这会儿我也不忙什么,正准备去博雅书斋给我夫人和小女买书。”
  一起去河湾村跑过几趟后,县丞和夫人及子女的关系渐渐回温,倒越发有了正常人家的和睦模样。
  张梓若问他,“买什么书?”
  “这不是书斋里新出的话本吗?与以往那些秀才小姐的俗套话本大为不同,写得新奇有趣,内容跌宕起伏。时而惊险刺激,时而逗得人哈哈大笑。
  此前出了第一部 之后,一直不出第二本,让人急得抓心挠肺。我女儿是天天去催。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第二部 。第三部也不知道又要等到猴年马月!
  你说说这写书的秀才,怎么如此不勤快?写个书让人等得都着急死了!每次还都断在要紧的地方!太过分了!要让我知道是谁写的,我非要去催催他不可!”
  “咳咳。”张梓若咳嗽两声,一本正经道,“是太慢了!”
  但沈明珠写的慢,关我张梓若什么事?
  第206章 一定要叫上我啊
  张梓若找到于县丞推荐的匠人,商定刻字的事情。另外买了许多吃的用的,途经书斋门口时,见其生意兴隆,来者络绎不绝。她笑了笑,赶车回家。
  道路两旁的野花野草,在夏日的暖风里微微摇曳。
  顾云淮戴着小草帽,和张梓若一起坐在马车外沿,晃着小腿儿,唱着跑调的歌曲回家。
  没两日,县里又来了人,说是来了新的县令老爷。他们是奉命来督促教导农桑的。
  如此关注民生,看来新县令果真和剧情中的一样,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