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不远处捆麦子的妇人叫道:“猴娃!你个小兔崽子,就知道玩!一上午捡了几根麦子!”
  改名为猴娃的小家伙们,不拘是捕蝴蝶的,坐在麦秆堆上抠土的,还是偷寻蚂蚱蛐蛐的,都猴躯一震,赶紧挎着小篮子捡麦穗。
  “快捡!快捡!等会儿雷公电母要发怒了!”
  扑蚂蚱的猴娃急匆匆地往小篮子里捡麦穗,虎娃帮他一起捡,安慰他,“别怕,大圣和雷公电母的关系超好!只要求一求就能风和日丽了!”
  “对哦!我在家只要念个咒,风来!风来!我娘就会给我扇风!”
  “嘿嘿,那我们回家念咒,风和日丽,风和日丽!”
  跑的比较靠前的顾安摇摇小脑袋,说道:“真笨,他们这样是求不来晴天的,只能求来哗啦啦的雨!唉,一点都不像我们这么踏实稳重,是吧,班长?”
  顾云淮把新捡的麦穗放到小篮子里,瞅一眼他的篮子,“你捡麦穗,干嘛还捡这么多草?”
  “有用啊!”顾安蹲在地里,把大人扔掉的细细长长的草塞到自己篮子里。
  小小的人,格外的操心,“师弟们恭送我们上下学,天天都那副模样,一点都不懂夫子说的创新。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师弟们改变。
  你看这些草,多有韧性!等回去后,我再抱点儿麦秆,去村头扎纸人特别好看的爷爷家,让他帮忙给师弟们编个新衣裳。”
  顾云淮:“……放下吧,他们承受不起……”
  为了避免师弟们暴起弑兄的惨剧,顾云淮给顾安好好讲解了一番什么叫做白事用品,以及人们日常的忌讳。
  顾安连忙把篮子里的草都扔到地上,五指并拢,放置胸前,“阿弥陀佛。师弟们,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看爷爷编的人和马,还有房子好看。阿弥陀佛,你们都要好好的,点化!点化!”
  小家伙抹下额头的汗水,甩在草上。
  顾云淮:“……”我的讲解好像有效,又好像没效。
  “快看!安安在洒甘霖!”猴娃指着安安大叫。
  王孩儿不解:“为什么要给草撒甘霖?”
  “因为……因为草是坏的,要超度它们,让它们下辈子做颗麦子!”
  “这样啊!”虎娃捏着狗尾巴草跑过来,“安安,我们等会要烤蚂蚱,你先提前给它们超度一下吧?”
  “让它们下回不要做蚂蚱,做兔子!”
  “嘶溜——兔子肉好多!”
  “不对,要做猪,猪的肉才多!”
  “大宝每天都可以吃肉,好美哦!”
  “我昨天也吃猪肉了,我娘给我做猪尾巴吃,可香了!我娘还说,吃了这个,晚上睡觉不流口水。”
  “我就不流口水,我只尿床!”
  ……
  张梓若听着小朋友们的童言童语,忍俊不禁。她把麦穗放到提篮里,笑着直起身,捶捶酸疼的腰,往远方望去。
  广阔的金色麦田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劳作。青壮拎着钐刀,扬起一道漂亮的弧线,一行被收割的麦子便被扬到了一起。其他人或拎着镰刀割麦,或捆麦子,或装麦子,或捡麦子,忙得热火朝天。
  中午的时候,各家都是匆匆吃饭,还有很多人直接没回去,是家里人把饭送到地头来。
  众人填饱了肚子,便继续收麦子。
  张梓若婉拒了村民们端给她和顾云淮的午饭,回去自己做好饭,熬上大大一锅酸梅汤。
  吃完饭后,让顾云淮午休一会,去上学。她则去地里给大家送酸梅汤喝。不拘水罐,或者铜茶壶,给各家都倒上一些。
  众人连连谢过,都让她坐树下休息会儿,然后回家午休,免得在地里被晒坏了。
  “快回去吧,夫子!人家哪个夫子不是白生生的?一看就有气派!你要晒得跟个黑炭一样,谁信你是个夫子?”
  “就是!只听说过白面书生,没听说过黑面的!人家说起好看的女子时,都是面若银盆,到夫子你时,说面若炭盆,多不好听!”
  张梓若哭笑不得,边运麦子,边说道:“人家那是面若银盘,要是吃成盆子,得是多么富态!”
  “管它盘子,还是盆子的!”往车上搬麦子的妇人臀胯一扭,便将上前帮忙的张梓若给挡开了,“您别忙活了!您平时白白的,又这么好看,大家看着也养眼,要黑了,我们可不就少了一项眼福吗?”
  “就是!要这样,您晚上也别去找我了!”
  “说得跟去找过你似的,臭不要脸!我师傅只要交代一声,有的是人上门去伺候!”
  “哼,不巧!老娘就是其中一个!”
  张梓若:“诶?诶?不要败坏我名声啊!我对美色可从来都是止于欣赏的!”
  捆麦子的妇人嬉笑,“您止于欣赏,我们可不止于欣赏。今儿个您要是晒晕在地里,我们不仅欣赏,可还要动手了!”
  一群妇人轰然大笑。
  张梓若算是服了这群荤素不忌的姐妹,拍拍衣服上的麦茬,“得,我可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我走了。”
  “那您回去好好休息啊!晚上去伺候您!”
  张梓若脚一崴,险些摔倒,“用不上!”
  ……
  成车、成车的麦子被拉到打谷场。
  各家麦子之间,用木头做分割线。张梓若家的麦子上午就全被拉了过来。
  她这么大的人了,在众人都热火朝天、齐心协力收麦子的时候,回去睡午觉,实在是浪费劳动力,干脆到打谷场来。
  第166章 夭寿啦
  去打谷场的一路上,张梓若不断遇到拉板车运麦子的村民。各家各户门前也都堆着未打的麦子。
  打谷场上,麦子堆得更多。这会儿,人都在地里忙活。除了运麦子的,打谷场上倒是没什么人。
  唯有绿荫树上蝉鸣噪噪。
  张梓若转了一圈,没找着自己出图纸,村民集资打造的脚踩式和手动式脱谷机。
  她想了想,有一部分零件是在县城铁匠铺定做的,大部分零件是由木匠制作,最后在他家组装的。
  张梓若拿扇子扇扇风,顶着太阳,去木匠家。
  木匠家只有一位高龄老奶奶在家。对木匠夫妇,张梓若需喊爷奶。这位是木匠的母亲,张梓若则喊太奶奶。
  “太奶奶,我把这个脚踩式的打谷机推到打谷场去了啊!”
  “啥?”停止摇蒲扇的太奶奶把耳朵凑了过来。
  “这个,脚踩式打谷机!我拉到打谷场去啦!我去打麦子!”
  太奶奶额头的皱纹能夹死苍蝇,她瘪着嘴说道:“脚打?拉倒?打屁股?还卖儿子?这可不行啊!但凡有一口吃的,就不能卖儿子啊!”
  张梓若哭笑不得,在她耳边大声说道:“不卖儿子!我打谷子!”
  “谷子做错了啥?”
  张梓若又无奈又好笑。她拍拍打谷机,大声道:“谷子没事!我把这个给推走啦!”
  她连说带比划,老太太终于听懂了,“我给你搭把手。”她颤巍巍地就来帮忙。
  张梓若吓得不行,“您歇着吧!我扶您到屋里去,外面太阳太大。”
  她把老太太扶回去。自己把打谷机下方扣到凹槽里面的两个木轮横轴给掰下来。如推婴儿车一般推着打谷机去打谷场。
  这打谷机里面的滚筒是铁做的,放谷子以及谷子的凹槽、边框等都是实打实的木头,有七八十斤重,比婴儿车笨重太多。
  村里的路也不好,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张梓若吃力地推着打鼓机,墩、墩、墩、墩!不过一会儿,就走得汗流浃背。
  “咣当!”打谷机陷入坑中。这往常是一个积水的雨坑,如今被晒干了水,但依旧是个低凹之处。
  张梓若抵着打谷机,反复推了几次。打谷机都是上去一半又半途滑落。
  张梓若喘着粗气,擦擦汗水,暗想,等将来有了合适的时机,等她有了铁矿粉,粘土、石灰石等原材料,一定要修路!必须修路!
  但当务之急是先把打谷机给推出去。
  张梓若四下巡视。
  见不远处的布告栏前,站着一人,穿着素雅的直裰,戴着白纱帷帽防晒,看站位应该是正在看她。
  “这位义士,劳烦帮个忙?”
  布告栏前的那人犹豫了几息,缓缓朝她走来,站到她身边。
  “你丫鬟呢?”
  “她嫁在河湾村,今日自然要与家人去收麦子。”
  张梓若推着车,说道:“你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应当都不差。那日看你弹琴,虽不懂,但感觉挺不错。有兴趣来学院当夫子吗?”
  “你不恨我吗?”
  透过薄纱,张梓若隐隐约约对上那一双剪水秋瞳。
  “我现在对你也谈不上喜欢,只是最可恨的不是对家庭不忠,对恩人不义的顾秀才吗?”
  “噌——”打谷机又滑了下来。
  “加把劲儿!一!二!”
  两人终于把笨重的打谷机推了上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