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上午买肉瞎嘚瑟吹嘘的一群人默默地低下了脑袋。
“日子到底比以前好些。现在不用考虑活着的问题,那就来考虑一下活着做什么的问题。你们如今都有什么志向?且说来听听。”
徒弟们面面相觑。
志向?还真没考虑过。感觉离他们太遥远了。
场上一片死寂。
丁招娣犹犹豫豫的举手,“想要有钱,算吗?”
张梓若问她:“什么样才算是有钱呢?”
丁招娣毫不犹豫,“得有个100亩上好的田地!”
刚才还一言不发的徒弟们此时也争相回答。
“住青砖大瓦房!”
“能买一头牛!不,买两头!”
“这算什么有钱,有钱应该是天天吃肉!一天吃三顿干的!”
……
每个百姓对于有钱都有着一番不同的理解。
方远等人忍俊不禁。这些百姓们对于有钱的理解真的是太浅薄了,那算什么有钱?那就是一个略有薄产的农者!
百姓们却对这个话题乐此不疲,兴致勃勃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张梓若任由他们讨论了一会儿,没给定论。只是询问其他人有没有志向?
这次,回答的人多了些。
“我的志向就是种很多粮食,挣很多钱,能一天吃三顿干的!粮食年年有余!”
“俺也一样!”
“我的志向就是能挣到银钱,年年能买布裁新衣!春天有春衫,冬天要有冬袄。棉袄里面要有厚实的温暖的棉花,穿上去就暖和和的!冬天就再也不怕挨冻了!”
“俺也一样!”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丁招娣打头说,志向是挣钱的原因,张梓若听了一圈,大家说来说去,志向都成了赚钱。
“你们都是初次回答这个问题,具体有什么志向,或许你们自己也没考虑清楚,仓促之间选择了别人的答案,我姑且信了。
赚钱,是没有尽头的。要赚到什么时候呢?用你们的话说,赚到有钱的时候。有钱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那我来说一说我的理解。”
张梓若让人把一幅图挂出来!
周围人皆瞪大了眼睛!
这是一张特别豪华漂亮的村庄布局全景图!
第151章 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画里的房子没有一栋是像他们住的那样——黄泥夯就的土墙,茅草铺顶的屋子。
一栋栋都是青砖灰瓦,或者红砖青瓦,且高大气派的楼宇,还都是两进甚至三进的宅院。
“乖乖,这是哪里?”
前排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画,边看边不自觉地往前走。
沈数等人悄悄瞄一眼张梓若的脸色,确认她允许大家靠近,立刻跑上前去。敬畏惊叹地看着里面每一处楼阁,每一处院落,每一处绿荫中掩映的飞扬的檐角。
“真美啊,感觉跟仙境一样!”
“这是贵人们住的地方吗?”
“县里、县里也不长这样啊?”
方远等人也悄默声地挤了过来,附和道:“县里没这么整齐好看。很多房子也没这么气派。”
于小妹指着一处地方叫道:“这是河湾村!”
“河湾村?!”村民们难以置信,惊得声音都变了调。
“怎么可能是我们村!我们村哪有这么好看?”
“就是!我要是能住在这样气派的房子里,天天睡觉都合不拢嘴!”
“哈喇子都能流成一条河!”
“真的是河湾村!你们看这个。”于小妹指着一处画了很多座椅的地方让他们看,“这里标着讲学广场四个字。我们整个县哪有讲学广场?不是只有河湾村有吗?”
村民们忙凑近去看,恨不得把眼睛贴在纸上面,“真的嘿!真的是讲学广场四个字!”
“哇,这上面画了这么多座位!以后要是听课可就方便了!”
“这个台子模样可真别致!这个花儿也好看!”
知道这个画上画的是河湾村,村民们都更加激动了。
看哪哪都好,看哪一处景致都眼睛放光。
画里的房子既精美又气派,穿插着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画里的广场是他们没见过的模样。
画里的道路宽敞又漂亮,道路两旁是姹紫嫣红的花树与修剪漂亮的花草。
画里的学园与乐园皆恢弘壮丽,令人震撼!
村民们嗡嗡啧啧,惊叹连连。后排的人心急地喊道:“前面看过的让让,让我们也看看啊!”
待他们大致都看了一遍,有个印象。
张梓若朝李大妞示意。李大妞拎起锣,咣咣敲了两下。
“别看了,都别看了!等会儿有你们看的时间!光看能看出个什么,还是听师傅讲才是正经!”
众人陆陆续续地退回原位,眼巴巴地盯着张梓若,七嘴八舌地询问。
“师傅,咱们村要建成这样吗?”
“咱们从哪儿开始建?”
“是不是等图书馆和书院修建完以后,我们村就可以修建房屋了?”
“你们有钱吗?”张梓若冷不丁的问道,“大家觉得建这样的房子需要多少钱?”
村民们语塞。他们不知道需要多少钱,反正这么气派的宅子一看就很值钱,还值很多很多钱。
做了主持人,家中又有进项,自认见过世面的沈数大胆喊出一个数:“一、一百两!”
何乐摇头:“这样的房子应该不止100两。”
“那应该是多少?”
具体多少钱,何乐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县城一个铺子都一百多两,画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肯定更贵。
余华家中有生意,虽然自己不爱掺和,一般都是兄长在管,但他耳濡目染,多少也知道些,从容道:“这样的宅子应该是在500贯到10000贯之间。占地大小不同,用材装饰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沈数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五百、贯?”
“还只是打底?”
“老天爷呀,10000贯得是多少钱呀,是不是都能把房间给装满了啊?”
村民们晕晕乎乎的,娘诶!他们就是不吃不喝,连轴转地干活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燕飞更是给了村民们重重一击。
“在京城,一座宅邸几十万贯钱是常事。若是内里布置得再好一些,轻松便有百万贯。若是更奢华的,那便不好说了,总之没个上限。”
沈数、王老六等人捂住胸口,一时间觉得天旋地转,耳朵嗡鸣。
光个宅子几十万贯钱,是常事?常事?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他们这辈子连100贯钱都没见过!
张梓若拿随手捡的树枝敲敲布告栏,说道:“稳住,这还只是个房子。我们要达到的富裕应该是什么样的?
应该是人人都能敞开了吃饭,人人都能吃饱饭。人人都有衣穿,在天寒地冻的时候,都能穿得暖暖和和。
人人都能住上好的房子。下雨时,不用担心屋中漏雨,秋冬之际,不用担心狂风呼啸,茅草被吹飞。不用担心冬天被冻死在家里,而是可以温温暖暖、舒舒服服地窝冬。房屋宽敞房间多,一大家子都能住开。且生活设施便利,不用为取水洗衣而跑到河边,在家中就能轻松用水。
出行方面,人人都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乘车出行,快捷方便省时。外出时,再不用每日起早贪黑地赶路。”
村民们听得个个面露神往之色。
“除了衣食住行,还有人人有书读,人人识文断字有修养。人人勤于锻炼,增强体魄,健健康康。少有所养,中有所为,老有所依。”
不由自主屏住呼吸的百姓们听到此处,不由得深吸一口气,眸中生波澜。
饭后出来漫步的读书人也不由得驻足,对张梓若所描述的生活心驰神往。
若能达到如此地步,定是盛世!是大同太平之世!
这是所有读书人所向往的!这是所有明君帝王想要实现的目标!但无一做到!也做不到。
“这些并非不能做到,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去努力。就像大家刚开始不识字,不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吗?现今是不是都已经会读文章了?”张梓若悠哉悠哉地询问。
“是!”众人不约而同地高声应和。
“乐园所在的位置,原本荒草连天,构树成片,我们是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建起乐园,并逐渐扩大?”
“是!”
“那我们能不能靠着努力奋斗,一点一滴地实现目标?”
“能!”
“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努力行不行?”
“不行!”
“不踏实行不行?”
“不行!”
“刚起步,有点小成果就飘飘然不知东南西北了,行不行?”
“不行!”
热血沸腾吼出心中答案的沈数、王老六等人,略一回想,陡然打个激灵,心中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