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我太害怕了,不看你们。但我对你们的尊重都在这里!”
  小家伙拍拍自己的小胸膛!响声闷闷的。他又使劲拍了两下,胸膛没拍响,自己疼得龇牙咧嘴倒吸气,肩膀紧缩。
  “哈哈哈哈……”台下众人发出了无情的笑声。
  牛蛋儿听到众人的嘲笑声,吸吸鼻子,忍着哭腔。
  “反正心意都在这里。我不能再拍了,拍坏了还要喝药,太苦了。”
  “哈哈哈哈哈哈……”县城的夫人们笑得前仰后合,泪花都笑出来了,“这哪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乖,又这么逗?”
  老爷们也都乐不可支。
  连评委们都忍不住以拳遮唇,免得自己笑出声。
  牛蛋仰望天空,泪花滚滚,坚强地对天开课。
  “我要讲的是孟子说的一、两句话: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意思就是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就要反省反省自己在仁爱这一方面是不是没做好。
  治理、管理别人,却没管好,就要反省反省自己的智,比如自己的知识方法对不对。
  自己以礼对待别人,可别人对待自己却无礼,就反省反省自己对别人的尊敬够不够。
  行为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要反过来看一看,自己是不是哪些地方没有做好,不要埋怨责怪别人。”
  台下的县城老爷们忍不住吹胡子挑眉毛。
  好啊,他们讲礼节,小家伙们就对上一个反省自身,反求诸己!
  胆子小得连看都不敢看台下,说的话却毫不客气。
  牛蛋说完释义,顿了顿,扭着小手说道:“其实,也不一定都是自己的原因。”
  “孟子说的这段话是君子严以律己的自我要求。
  但要是有的人很坏,很没礼貌,即使我们以礼相待,他们还是会很过分。这不是自己的原因,不用苛求自己。”
  台下的老爷们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没想到小家伙还能说出这么一番有见解且善解人意的话!
  他们背着手,互相交谈两句,捋着胡子欣慰地点头。
  牛蛋话锋一转,“但是,要是对方是很好的人——”说到这里,牛蛋悄悄地挺起了小胸膛。
  “为什么自己以礼相待,对方却看上去很没有礼貌,对自己不够有礼呢?
  那有没有可能自己表现出的礼,只是出于表面的、不得不应对的礼节?自己真正的态度却轻视轻慢,不够尊敬?
  就像是有的人串亲戚,对方表面说,哎呀来了,请坐,喝水。
  表情却高高在上,动作也很不耐烦,恨不得让人赶紧走。
  这就是表现出了礼节,但态度却不够尊敬。
  串亲戚的人若一口水都不喝,站起来就走。看起来很没礼貌。其实,只是因为对方的态度太差,不尊重人而已。
  这时候,就要反省,自己对人的尊重是不是不够?即礼人不答,反其敬。”
  县城众人:“……”没想是到在这儿等着……
  牛蛋的一堂课获得了无数人的叫好声,台下掌声热烈。
  因他讲得通俗易懂,又别有见解,评委们给出了92分的高分!
  这回,程明达主动点评:“牛蛋儿举的例子其实不是孟子的本意。
  本意是以礼待人,这里一般态度也是恭敬的,对方却不以礼相答,自己不仅不怨恨,还要自我反省,是不是态度还不够恭敬?
  展现的是君子严以律己,时时反思的人生态度。
  孟子推行仁爱学说,认为只要自己的仁和礼足够,就能得到他人的仁爱和礼遇。对仁爱施行的效果,持‘反求诸己’的态度。
  牛蛋儿所举的例子,虽然和本意有所出入,但贵在有自己的见解,也方便了大家的理解。
  且他总体讲述是正确的,因此我给了8分。至于另外两分——”
  牛蛋虽然仰着头,但小耳朵支楞着,仔细倾听。
  小脑袋带动小肩膀,小身子一起往评委的方向侧去。倾斜地太厉害,他一个趔趄,赶忙站稳。
  程明达忍俊不禁,“等牛蛋什么时候有勇气直视自己的学生,端端正正、翩翩有礼如君子那样的讲课,我再给他加分。”
  牛蛋呲着小牙,高兴地笑开了花。
  他朝评委们作个揖,“谢谢程爷爷!谢谢各位评委!”
  眼角余光扫到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他又“嗖”一下扬起脑袋,“我、我下去了,各位夫子们再会。”
  在众人的笑声中,牛蛋哒哒哒解脱似的往下跑。
  县城的老爷们见程大人出口点评,顿时兴奋加倍,精神抖擞地上台去了。
  第102章 拜别人不如拜她
  互相比过两场,县城的老爷们已经摸清了讲什么样的内容最好。
  论学识,他们肯定是比不过程大人和燕公子的。那么,就往基础方面讲,讲得台下百姓都能听懂,还要有自己的见解与新意。
  如此才能让程大人多看一眼,愿意出言点评。
  至于讲的内容,方才叫牛蛋的小娃娃讲了“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那自己就稍稍回敬一下,讲个“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是: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
  “意思就是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远离怨恨了……”
  他汲取朋友的教训,这次不仅引经据典,穿插了孔子和老子同类的话语,还讲述了相关的历史人物典故,帮助大家加强理解。
  这回,百姓们掌声如雷。他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程大人的点评。
  小娃娃们另想回敬之语,上台讲学。
  两方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甚至更改了一人只能登台一次的规则,重复上场!
  两边的较劲,不仅评委看出来了,连台下的百姓也略有所觉。
  张梓若大致猜出了自己的学生是怎么和对方杠上的,看他们以讲学作为交流方式,心中甚慰。
  此法不仅能加强学生们的机敏应变能力,还能增长他们的胆识与学识。
  对百姓们而言,也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彻底惹恼对方。尽情辩论!多多益善!
  几个回合下来,学生一方,终因学识有限,败下阵来。
  县城老爷们顿时扬眉吐气,喜笑颜开。
  “可算是彻底赢过他们了!”
  “哈哈哈,这场辩得痛快!我好久没这么跟人辩过了!”
  “赢了对方,喜事一桩,值得回去后聚上一场,喝上几杯!”
  如安静的鸡仔般默默围观全程的方远等人:“……”
  “爹,各位伯父们,方才于越去问了,上台和你们辩论的,是他们学堂里学习垫底的一批。
  有胆识,讲得好的,早在一二轮比赛已经讲过了!
  石头、牛蛋他们几个是胆子小,或基础薄,筹备许多天,才在这轮比赛上的。
  你们赢了几个启蒙私塾里成绩垫底的娃娃,有什么好高兴的?”
  诸位老爷们犹如被一把刀插在心房,脸上拧出别样的笑容。
  “我们是肯定你们师兄的学识与能力!看看你们这么大了,什么时候能像人小孩子一样机敏善辩,出口成章?”
  出言提醒的少年郎:“……”干嘛突然说这个话题?
  “那群小屁孩儿,怎么就成我们的师兄了?”
  “人家年纪小小,已知晓这么多文章道理,还能条理清晰地讲给人听。可见夫子是个有实力的!
  哎,程夫子收徒也不可能收你们这么多人。
  于越不是说,程大人和燕公子都是张夫子请来的吗?她既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又将学生教得如此之好,定是个不凡的!
  拜别人不如拜她。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出来!
  你们这么大了,怎么光吃饭不长脑子,一点都不知道分析?”
  方远等人:“……”说话就说话,怎么还攻击我们?
  “我们早就分析出来了,所以才要学物理啊!”
  “哼,连劝人争取机会都不会!说什么物理,但凡说要像这些小娃娃一样学识出色,早给你们送来了!”
  儿女们:“……”你们的理由比我们还要荒唐好不好?
  “那我们——”
  “别说了,快听你们师兄讲课!”
  方远等人:“……”自从来了河湾村,感觉自己在父母心中,地位骤降……
  张梓若的最后一个学生讲完课,负责报名统计的人看看名单,已经划完了。
  他朝主持人比个手势。
  主持人在台上大声询问:“还有没有人要参加比赛的?机会难得!上台讲学不仅有奖品,还能得到各位夫子的指点!
  这样的阵容可不是经常有的。若是错失机会,以后可不要后悔!若是没有人报名,咱们第3轮比赛就到这里结束了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