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县丞夫人捂着笑疼的肚子,拿手帕揩拭眼角笑出来的泪花。
  “这些村民倒也挺有才华,一般人可想不出这样的句子。”
  于越笑嘻嘻的:“比起寻常的村民,他们确实有才学。
  他们常跟着张夫子读书,就连玩乐的地方都能学习知识。”
  于越和家人说起乐园和里面播放的西游记。
  于小妹双手托腮,趴在凉亭的桌子上听得入神。
  于越拍拍手,仆从把他买回来的诸多手办一一呈上来。
  “啊,这个就是大圣吗?大圣穿文武袖好威武!”
  于小妹拿着大圣的手办左看右看,放在半空看,拉近了看,怎么看都觉得好看!
  于越捧出来一尊炉鼎,“看!这个就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刚好能把大圣装进去!”
  他伸手去拿大圣。
  “我不要!我才不要大圣进炼丹炉!”
  于小妹紧紧地护着大圣。
  “娘,要不把小兔子扔进去吧!这个可以放东西呢!”
  于越打开盖子。
  于母抚摸着可爱的毛毡小兔子,嗔怪道:“这孩子,什么都往里扔!小兔兔多可爱呀!”
  于越摇头叹息:“你们不晓得这宝贝的好处。这个不仅精巧好看,还是能拆卸拼装的!”
  于小妹眨眨水灵灵的眼睛,欣喜道:“哥,我也想玩!这个看起来好有意思!”
  “哼!晚了!我打算自己拼装。
  哎,其实这个还不是最好看的。最好看的我买不到。”
  于小妹奇怪道:“莫非是燕公子或者林举人买走了?”
  “他们也买不到。”
  “怎么可能?”
  河湾村难道能有比他们还富有的人吗?
  “主要最好看的那个是作为奖品,发给了参加讲学大赛的人。
  那个是独一份的,而且上面有专门的标记和名字奖章。”
  于越停止拆分,指着上面的一部分让家人看。
  “我这个炼丹炉上面是直接收拢的盖顶。
  人家是上面多了一层,像这个部位有一个小方块,上面刻着某某某,在某年某月获得河湾村讲学大赛第三名。
  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像我这个牌子一样!”
  于越面有得色地掏出自己的vip小令牌。
  令牌用漂亮的红枣酸木制成,一面雕着河水环绕,繁花锦簇,错落有致的房屋。
  另一面刻有小字:
  “河湾文化壹号会员
  限量贵宾卡,是您在河湾的尊贵象征”。
  于小妹奇怪道:“我还以为上面会刻大圣,为什么刻的是河流和房子?”
  于越高高兴兴地和她们分享:
  “这是河湾村的象征。
  拿着这个牌子,不仅可以在乐园内享受贵宾待遇,在整个河湾村购物、住宿都可以享受贵宾优惠待遇。”
  “今日是来不及了,明日我带你和娘一起去玩。”
  于越从妹妹手中抽回小令牌,从满桌的手办里挑出葫芦和仙桃。
  “好了,你和娘玩吧。桌上的纪念品都很有意思,你们可以慢慢看。
  我还有个诗会要赴约,先走了。”
  于小妹叫他:“哥,我还没看仙桃呢!”
  “下次、下次一定给你买!这个桃子我带去和朋友们分享!”
  “哼,我看你哪是分享?分明是去炫耀!在家里炫耀不够,还要去外面炫耀!”
  于越哈哈大笑。
  他掰开桃子,拨动里面睡着的大圣,美滋滋地想:
  炫耀这回事,哪有人嫌够的?
  第64章 徒弟来送钱
  于越带着手办去诗会狠狠地炫耀了一把,过足了瘾。
  河湾村,无论是负责制作手办的人家,还是负责其他吃用的商品,亦或游园工作的人,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的。
  建设游园,可是每家都有份,每家都有分红的!
  举人老爷他们不过是来了一趟,就让他们赚了许多钱。
  单是打赏,于公子一两,林举人半两,燕公子足有二两!
  再加上于公子的会员卡钱,他们和仆从们的门票,足有九两零四十文!
  每家每户在家里不用出门就赚了二十多文!
  有做了生意,另外卖了东西的人赚得更多!
  如此收获,怎能让人不喜气洋洋!
  而且张夫子说了,只要他们把村子和乐园经营好,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是第一次,为了给大家涨涨信心,当天分红,以后有了收入按月分红!
  众人手里都得了钱,心中踏实无比。对张梓若的话无有不信!
  张梓若一提出改进方案,家家户户都积极响应!
  要做猴子头套的人,从村头跑到村尾,积极地薅每一家的狗毛。
  惹得狗看见他就呲牙咧嘴,汪汪大叫。
  还有做毛毡玩具的,不仅薅狗毛,还薅羊毛、兔毛,无毛不薅!活得狗憎兔厌,走路上羊都想给他一蹄子!
  大娘小媳妇们吃了饭,就聚到一起,晒着太阳做绣活儿,改进服装。
  村里的人下地劳作,也沉浸在角色里,见面就是:
  “银角儿,你这次去县城,夫子让你带定制的农具,你带回来了吗?”
  “带了。夫子交代的事,我哪里会忘!
  你这个黑熊精,夫子让背的课业你背不好,管事你倒是挺清楚!”
  “嘿!说不定我有当掌柜或账房的天赋呢!我如今算术学得可好了!”
  “那你不该当黑熊精,你该当管人参果树的小道童!”
  ……
  房檐下的燕子翘着尾巴,叽叽喳喳地和枝头的麻雀叙话。
  张梓若下午一散学,就看见一群徒弟等在外面。
  “这是做什么?”
  “师傅,昨日您给大家分完分红,天太晚了,我们就没过来。
  中午孩子又多,就一直拖到现在才来送账册。”
  一群人跟着她进了屋,都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布包。
  “师傅,这是卖毛毡玩具的钱和账册。”
  “师傅,这是卖铅笔的钱和账册。”
  “师傅,这是卖洗漱用品的钱和账册。”
  “师傅,这是卖木雕模型的钱和账册。”
  ……
  一群徒弟来送钱。
  堂屋的桌子上堆了越来越多的铜板和账册。
  张梓若抽查了几本。
  “账目做得不错,以后做账就照着这个格式来。
  账本都拿回去吧!带来的钱数出我的分红,你们的,该带走都带走!”
  “师傅,您都拿着吧!没有您,也没有我们的今日。我们等下次赚了再分——”
  “就是啊,师父,我们每一户都已经得了乐园的分红!”
  “反正您教了我们手艺,以后还能继续挣钱。这头次挣的钱,您就都拿着吧!”
  ……
  “行了,既然叫我师傅就别推来让去了,抓紧时间!各忙各的!”
  一群徒弟知她性情,也知她忙。于是,不再废话,乖乖地在桌边排排坐了,数铜板。
  位于上首的张梓若告诫他们:
  “生意有了个好开头,以后会越来越好。但你们要切记必须保证质量!
  招牌需要用数年才能经营好,但垮掉可就容易多了,不过是个把月,甚至几日的时间!
  招牌一旦砸了,可就再也立不起来了!”
  徒弟们连忙放下铜板,起身回话。
  “谢师傅训话,我们一定保证质量!”
  “绝不敢弄虚作假!”
  “保准让咱们河湾的招牌亮堂堂的!”
  张梓若拍拍额头,忘了古时候对师傅的敬重绝不同于现代。她夸了徒弟几句,便让他们继续坐下数铜板。
  自己去书房编写教案教材。
  小反派早早地完成了课业,跑到堂屋,去找师兄弟姐妹玩。
  张梓若的徒弟们每人都给了他几个铜板,让他买糖吃。
  顾云淮抱着属于自家的钱串,摇摇小手,“我不要。你们拿回去给孩子买糖吃。”
  大家都笑,“你不就是小孩子吗?”
  “我是孩子们的师叔、师伯!你们都好好挣钱,过年我得的分红多了,给孩子们发红包!”
  “哈哈哈哈,为了小师弟的红包,我们是得加把劲!”
  众人喜气洋洋地逗孩子。
  小反派可不配合,抱着钱串子就跑进了屋。
  张梓若的徒弟们哈哈一笑,出了堂屋,劈柴,扫地,擦桌椅。
  把一切收拾得妥妥当当。
  他们家里还各自送了饭菜来。
  吃着热腾腾的、各种各样的晚餐,张梓若心中大呼:
  完了,我堕落了!不用做家务的生活实在太美好了!
  一群人吃着晚饭闲聊时,张梓若的徒弟之一,顾八爷的大儿媳李大妞乐呵呵地来了。
  “师傅,我爹说,您要找的武学师傅来了!
  那人刚走镖回来,得了我爹留下的消息,天晚方到我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