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是,这些是人物模型的尺寸大小。”
  上次定做沙发,没有写比例数字,张梓若是直接交代,沙发需多长多宽。
  这次,要制作多个大小不等的模型,张梓若就一一标上比例尺寸。
  她给木匠和王有田解释上面每一个数字的意思。
  木匠点点头,“晓得了,这个不难,能做!”
  张梓若愉悦地与他商定价钱。
  王有田拿着图纸,满面纠结。
  师傅把单子给了他,就是让他收做这些东西的钱。可他实在忍不住说道:
  “夫子,这木棍、这不值当给钱!随手就能做出来的东西!还有这牌子,也简单得很!”
  张梓若笑道:“都是下功夫做的,再简单也耗时耗力,哪能让你们白费工夫?”
  王有田执意不收。
  “你和顾秀才书教得那么好,才收200文,连买一本书都不够。我做这么点小玩意儿,哪能收你钱?”
  他指着图上花果山和凌霄宝殿的模型,说道:“你单给我这两样的钱就行,其他的,我到时一并送来。”
  他人实在。张梓若更不想让老实人吃亏。
  “王叔,日后这样的单子还有许多,你这也给我免了,那也给我免了,以后还挣什么?
  况且木料不要钱吗?做哪样东西不耗费时间?”
  经过一番推辞争论,三人终于敲定,木匠和王有田按照模型的难易程度收钱。
  像是小令牌这种,用边角料就能做出来的小玩意儿,只收一文钱。木棍儿免费赠送。
  这回双方都满意了。
  张梓若又问王有田,“多粮回家后,有给你和二婶讲课吗?”
  “嗨,怎么没有?”王有田眉开眼笑道,“那小子一回去,就让我放下手中的活,非要给我和他娘讲课。”
  “我说要和师傅到你家来送沙发,他才放我出来。等会儿回去还要听他继续讲课。”
  王柯笑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多粮读书认字这么用功,不仅给他爹娘讲,还把我家孙儿也叫去了。”
  张梓若听得直乐:“挺好,孩子给你们讲学,对他自己来说,能够梳理所学到的知识,记得更牢固。
  你们也能知道,孩子是不是好好学习了,都学了些什么?说起话来,也能说到一处去。”
  “对!对!这法子好!他读书用功了!我和孩子他娘也能跟着识几个字儿!
  夫子,还是你读书多!有主意!
  多粮以前回家,都是我和他娘三催四催,才知道写作业……”
  说起淘气的儿子,王有田滔滔不绝。王柯也时不时说上两句。
  张梓若笑道:“多粮这么积极地教学,你们可要好好学。
  下次你来送模型,我可是要提问你和二婶,还有王爷爷家的孙儿的。”
  “成!我这就回去听多粮讲课去!”
  王有田和王柯兴冲冲的回家了。
  张梓若回去给沙发缝制坐垫。
  小反派将新写好的大字和自用的教案拿给她看。
  张梓若一一检查过后,说道:“不错。字迹工整,教案也算有条理。先讲一遍,我听听。”
  小反派开始稚声稚气的讲学,中间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张梓若越听越满意。
  待小反派讲完,她啪啪啪的鼓掌,“云淮讲得通俗生动,也是个夫子了!”
  顾云淮眉开眼笑,期待地问道:“娘,那我能继续听西游记了吗?”
  张梓若朝他微微一笑,“不能。云淮,有些东西,错过就是错过了。”
  顾云淮微微一愣,扶着她的膝盖,怔怔地发神。
  “可我想要······”
  “那就想想。”
  张梓若摸摸他的脑袋,教导道:“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做错事的后果。
  你若能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上课认真,也算是收获。”
  顾云淮从茫然中回神,执着地询问:“那连环画呢?我也不能看完吗?”
  “看你表现。若是表现的好,三日后给你。若是表现地不好,继续没收。”
  “我给娘帮忙!”
  顾云淮立刻表现起来了,给张梓若穿针引线,端茶送水,揉肩捶背。
  ……
  翌日,张梓若神清气爽地起床,和小反派用罢饭,早早地去隔壁学堂等待。
  顾八爷一大早就把虎子送来了。同时送来的还有一捆柴。
  张梓若不要,他就靠门角放着。
  张梓若给钱。
  他更不要,推辞得急了,就说,“你要是给钱就是瞧不起我老头子!”
  张梓若只得收下柴火,道谢后,问起,“八爷爷,昨日可听虎子讲课了?”
  “听了!听了!”顾八旦皱纹舒展,中气十足。
  “好,我来抽查一下,看看虎子的小夫子当得怎么样!”
  虎子握着小手儿,紧张地瞅向顾八旦。
  顾八旦努力挺直弓着的背,聚精会神,准备回答问题。
  里正领着顾安也来了,后面还跟着二房、三房的孩子与他们各自的娘亲。
  见张梓若要提问,他们也不由得感到紧张。
  顾安超小声地和家人说道,“快好好回忆下昨天的内容,有不记得的赶快问我。”
  他一面催着家人,一面盯着张梓若,忙得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张梓若问顾八爷:
  “《增广贤文》里,观今宜鉴古,下一句是什么?”
  顾八爷紧绷的神色渐缓,声如铜钟道: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张梓若点点头,刚要再问。
  没想到顾八爷一口气从头背到尾: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好!”张梓若鼓掌夸道,“八爷爷背得很流畅!
  那你来说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是什么意思?”
  “就是学着点儿前人的经验教训,眼下做事儿的时候,也有个参照。
  因为咱们的今日是古代的延续。
  无论世道怎么变,这其中的理儿总是不变的。”
  顾八爷到底历经世事,理解地比虎子昨晚七零八碎讲得要深刻些,还自发地举了个例子。
  张梓若颔首,对他和虎子都进行了大力的表扬。
  “看来虎子不仅学会了,记住了,讲得也好!把家人都给教会了!
  八爷爷更是举一反三,悟性非常!都表现的很棒!”
  虎子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咧着小嘴直乐。
  拎着肉赶来的赵有福心中一咯噔,偷偷询问儿子:
  “大宝,你咋没有给我和你娘讲这个?我不会背啊!”
  赵大宝拍拍他的手,“爹,你别怕。咱不用背这个。
  夫子说进度不同,学的内容也不一样。
  我适合小班,要补补基础。等我基础补上来,再上大班。
  我先和石头、二蛋他们一个班,学《三字经》和《千字文》。
  虎子是大班的,我们不一样。”
  赵有福“哦哦”两声,拍拍快速跳动的心脏,缓了一口气,又问:
  “那大班学啥?都谁是大班的?”
  “他们学《增广贤文》和《笠翁对韵》。”
  “大班有虎子、顾云淮——就站在夫子旁边的那个,”赵大宝悄悄指给他爹看,“还有顾安……”
  正说着,只见顾安一家上前。张梓若开始了抽查。
  第26章 不堕了您和我的名声
  顾安紧张地盯着张梓若,希望她能够抽查太爷爷——太爷爷识字,知道得多。
  再或者,抽查自己的两位婶婶也行,她们背书努力,记得也不错。
  然而,张梓若选择询问跟来的小娃娃。
  她先是同两个小宝宝说了几句话,缓和他们的情绪。然后,问道:
  “昨天哥哥讲的课,你们还记不记得?”
  “记得。”两个小宝乖乖巧巧的。
  张梓若问他们:“天对地,雨对什么?”
  “雨对风!”
  两个小家伙背着小手儿,奶声奶气地背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背得真棒!”张梓若为他们鼓掌。
  没想到他们这么小,背得这么熟练!
  学习的时间也不过是昨晚和今早,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她大大夸奖了一番,对讲课的顾安也很是称赞。
  顾安喜不自禁,在渐聚渐多的家长与学生面前,傲然地挺起小胸膛。
  还有模有样地朝张梓若行上一礼。
  “夫子,学孙们不过勉强学了个皮毛,不堕了您和我的名声而已,您不用如此夸奖。”
  里正:“……”
  二三房的婶子们:“……”
  两个小宝宝学着顾安作揖,“拜见师爷爷!”
  “噗~”
  张梓若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