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为何?”
“这孩子是你的吧?”他指指淡然而立的小反派。
张梓若皱眉,争辩道:“他还是个三岁的娃娃,哪里就要交钱了?”
“他走这路了没?走了就要交钱!”
差役态度蛮横。
小反派突然说道:“我回家去。不过路。”
张梓若拉住他,“这么远的路,你一个小孩子回去太危险了。跟我进城去!”
她从布巾里又掏出一个铜板,交给差役。这才领着顾云淮过了关卡。
从村庄到县城有二十多里地,张梓若她们足足过了四个关卡。
这条大路也有其他村子的人经过,凡是路过者无不被拔毛交钱,皆不敢怒更不敢言。
到了无人处,王二婶愤然痛骂:
“这起子黑心肝儿烂肚肠的!硬是要把人逼得没有了活路!
收这么多钱上去,难不成是要给他们全家买药下葬不成!”
张梓若心中也极为恼怒。
到古代,亲身经历了一遭,她才明白史书上那些言简意赅的话语究竟有多么沉重。
“苛政猛于虎。”
她心情沉闷。看官府这盘剥的架势,她也熄了自己做生意的想法。
无权无势,别说生意能不能行;即便可以,怕是挣再多,都不够官吏克扣盘剥。
看这收过路费的架势,再扒拉扒拉原主记忆里,要交的各种乱七八糟的税,就知道县令是个横征暴敛、竭泽而渔的人。
这般压榨盘剥百姓,就不怕……
张梓若猛然一怔,想起书中曾提到:
反派幼时,所在县城民众叛乱。
杀官吏,抢粮食。
县令带家人财宝与仆从逃蹿。
县城及其下属诸乡在这场叛乱中乱象纷呈、死伤无数……
难怪反派登基后,把官员杀得人头滚滚。
对贪官污吏,他的手段甚至比朱元璋还要狠上几分。
想想自己饥荒的钱包,张梓若突然理解反派了。
她低头去瞧小反派,刚好对上顾云淮明亮的眼眸。
“城门到了。”顾云淮提醒她。
在士兵虎视眈眈的注视下,张梓若面无表情地、恋恋不舍地交上最后两枚铜板,终于带小反派进了城。
捏着空荡荡的布巾,张梓若心中悲愤:贪官不除,天理难容!
我愿给反派众筹10个铜板,祝他早日登基!
第5章 第一桶金
王二婶去酒楼送菜,之后还要去妹妹家,和张梓若约定了午后北城门汇合。
张梓若领着小反派前往绣楼卖花样。
两幅花样,共得了一百二十文。
总算有进账了!
离税钱还差一两一百二十五文。
张梓若寄希望于食谱。
顾云淮仰头问道:“若卖不出去怎么办?”
若是她同上一世那人一样,动了把他卖掉的心思,那他必让这孤魂野鬼魂飞魄散!
张梓若发现小反派莫名变得阴郁,不知道是不是成长经历的原因,好像总是很悲观。
唉,养娃,任重而道远啊!
她蹲下身,摸摸小反派的脑袋,同他说悄悄话。
“方子卖不掉,我们就连夜逃往他乡。怕不怕?”
顾云淮状若嫌弃地瞧她一眼。
“若逃,我们得快点回去收拾,你受伤虚弱走得慢。”
他纤长的睫毛如蝶儿般舞动,嘟着玉琢冰雕的小脸儿,碎碎念着,为她筹划都要带什么走。
张梓若被小家伙一本正经的雪团子模样,萌得不要不要的!
不黑化的小反派真的太可爱了!
“啵!”
她大大地亲下小反派嫩嘟嘟的脸颊。
“我们先去卖方子试试。脚疼不疼?等会儿我们去医馆。”
小反派漂亮的眼眸瞬间瞪得圆溜溜的!
再无半点从容,粉嫩的脸庞当即渲成了浓郁的火烧云似的红。
他羞恼道:“男女授受不亲!”
张梓若弹弹他的额头,笑道:“很好,记得要尊重姑娘,不能对人无礼。
至于我——这是娘亲表达喜爱的方式之一。”
“哼!”小反派一扭头,挣脱她的手,迈着小短腿,哒哒哒到她前面去了。
张梓若紧走两步,笑意融融地拎住他衣服后襟,“脚不疼了?”
“不疼。”
张梓若挑眉,让嘴硬的小家伙自己走。
街道两侧开张的铺子不多。行人多神色匆匆,看上去有些冷清。
唯有两处最为热闹。
一处是书斋门口,青衫读书人互相行礼问好,结伴而入。
一处是聚宝酒楼,人来人往,大堂里坐着的富户和差役说说笑笑,大声地划拳喝酒。
小二扬高了声调喊着:“菜来了!”“酒来了!”
顾云淮对这份热闹视而不见,径直而过。
张梓若叫住他,“等等。我们去这家酒楼问问。”
顾云淮不动,“无用。”
“不问问怎么知道?”张梓若拉着他上前,正要询问。
守在门口的店小二便赶苍蝇般朝他们挥手。
“滚边儿去!不长眼的叫花子,这是你们能来的地方吗!”
张梓若神色难看。她和小反派虽然生活拮据,但两人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狗眼看人低!你们也配做生意?!”
张梓若拉着小反派走人,对身后的骂声置若罔闻,只笃定道:
“往来是客,如此势利,这家店迟早要倒闭!”
顾云淮从小二身上收回目光,静静地跟着她走。
两人走了半条街,好不容易寻着一家酒楼,可惜已经关门了。
继续往前走,终于又遇着一家——福来酒楼,正是王二婶夸了又夸的酒楼。
“客官请。”门口的小二把他们迎进去,“您想点点儿什么?”
张梓若的目光快速在店中菜牌上扫过。她要卖的食谱并不在此列。
她笑道:“劳烦小二哥,不知掌柜的是否方便?我有一道食谱想要卖给你们酒楼。”
“客官稍候片刻,我去请掌柜的过来。”
小二把抹布搭在肩上,朝后面去了。
不大会儿,小二和一名留着山羊胡的男子回来了。
“客官,这位就是我们钱掌柜。”
张梓若谢过,上前问好,说明来意。掌柜邀他们移步房间谈话。
双方落座后,掌柜询问:“张娘子,不知道您要卖什么食谱?”
张梓若笑道:“我这食谱,您若做出来,不说香飘十里,起码您这前前后后几条街的人都得被勾得馋虫拱动,魂牵梦绕!”
她对风靡大江南北的卤味极有信心。
钱掌柜捋捋胡子,虽是笑着,但神色显然不怎么相信。
“老夫虽不善厨,但在酒楼浸淫多年,倒不曾见过有什么佳肴是如此霸道的。”
“您若愿意,这霸道的香味,定能成为福来酒楼的一道招牌。”
“百闻不如一见。不知夫人可有成品?”
钱掌柜目光灼灼。
“我若是带来,必然香飘一路。”
张梓若大大方方地笑道:
“不瞒掌柜的,我是要用钱才卖这道方子,否则是断断不会出售的。此方是传家的方子!”
“听同村的王二婶说,您是个公道人,我才来此卖方子。”
钱掌柜捋着胡子,神色愉悦,“生意人,讲究诚信二字。”
“是极。掌柜的是个敞亮人,我也不藏着掖着。
我没带成品,但可以现场做出来。这一百二十文,就当做押金。
您尝过后,要觉得满意,咱们就谈谈这笔生意。”
钱掌柜自无意见。无论交易成不成,他们都占了便宜。
当下未到饭点,店里也不忙。
钱掌柜领张梓若到一个小厨房,把大厨的一个小徒弟留下配菜,烧火。
小徒弟悄悄观察张梓若的动作,一是看她有无偷东西,二是顺便瞧步骤。
顾云淮在旁边同他说话,不断分散他的注意力。
等张梓若进入焖煮阶段,笑盈盈地朝他示意,顾云淮终于停止了无休止的询问。
“我去外面玩。”
张梓若不放心地叮嘱:“就在店这边玩,小心点,别跑太远。”
顾云淮胡乱点点头,到前面店里去了。
张梓若做了个简易版本的卤味,指间捏着些许未放进去的料,迷惑他人,谨防他人从用料中推算做法。
她在厨房左等右等,看还有十几分钟就可以焖煮好了,干脆交代一声,留小学徒在此看火,自己去前面找顾云淮。
顾云淮从街道上跑回来,摊开手,里面是几颗大枣。
“给你。”
张梓若问他:“哪儿来的?”
“和人玩推枣磨赢得。”顾云淮抬起手臂,往上递了递,“给。”
张梓若知道推枣磨是古代小孩玩的游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