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刚刚还在为纪录片欣喜感动的新用户们,下一秒就遭遇到了雷击。
但或许是因为这里太梦幻,纪录片太美好,而困境也清晰地被展现在了眼前,甚至学园将来会做什么,整个计划是如何进展的,也都明明白白可以看到,竟然很快的,这些人就平静了下来。
担忧和恐慌还是有的。
可是,大家看到了希望,那是会带给人们勇气的东西。
而另一边,随着vip用户的陆续登陆,很快就到了“会议”时间。
*
领导们在惊讶过后,按照指示来到了009号梦境世界。
那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于宇宙中的宫殿,领导们陆续出现在宫殿的某个大型房间里,围着一张圆桌坐下。
桌上放着东洲的地图,已经标注好了学园与乐城的位置,以及学园大道的走向。
经过各方一天的努力,如今汇聚在这里的有近百人。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了,虽然它仅占东洲所有城市数量的五分之一。
这里也不全是和齐海明市长一个级别的领导,有接近一半的人,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赶鸭子上架的领导者。
就像是被选为繁城新市长的孟宇,本来就已经很为管理繁城胆战心惊了,此时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更是浑身不自在。
但是,他必须要来。
或许会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可此时此刻,受到信任的,或者因为幸运有了这种机会的那个人,是他。
那么,他得承担起这份责任。
“大家应该已经清楚这次会议的目的了。”齐市长清了清嗓子,担任起了主持的工作,“我们需要选出十座魔法庇护所的建立地点。”
“希望大家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份巨大的责任。”
“魔法庇护所要承担的是千万……甚至上亿级别的人命。”
“学园是因为相信我们东洲人不会放弃同胞,大家愿意齐心协力拯救东洲才全力提供帮助的,我们得对得起这份信任。”
“因此我请求诸位同僚摒弃个人私欲,从全东洲的角度出发,贡献你们的智慧,一起来作出这个最重要的决定。”
……
这是一场漫长的会议。
虽然齐市长事先强调了最好从整体出发,可大多数人,还是难免想要为自己所在城市争取。
比起挑战充满了未知的大迁徙,还是原地进行魔法庇护所建设更容易。
但要成为魔法庇护所选址地,也并不是只要张嘴申请就可以的。
首先,这十座庇护所要尽可能均匀地分散在东洲各地,保证其他要进行大迁徙的城市不需要走太远的路。
其次,这十座庇护所必须有一定的建设基础,还存在可以立刻调动起大量劳动人口的秩序,有充足的劳动力,并且有一定的物资储备。
最后,这十座庇护所的领导者必须是值得信赖的。
虽然初步核实了彼此的身份,可在末世里人是容易变化的,相应的城市现状究竟如何还需要去核实,齐市长和学园都很担心在完成庇护所建造后,该城市直接反悔或者用消极怠工的方式对待即将前来的迁徙者。
这不是救人,这是杀人。
还好学园有学园的办法。
不仅仅是可以从同城选出来的随机梦网用户处了解城市现状,还有柯里这个大杀器,能够对人选进行最后筛选。
只是这一点暂时没必要告诉在场众人。
随着天光亮起,梦网逐渐迎来关闭倒计时,这场会议终于在拉扯中结束了。
一份包含了20个城市的名单出炉。
这里不仅仅有在场的城市,也有那些尚未取得联系的城市。
接下来,就是将名单上报学园,进行最终的选择了。
第113章
学园的选择工作并不难做, 至少有了梦网、柯里以及可以快速飞到东洲各地的乌噶的帮助下,十座城市不算难选。
第二天,这份名单就被确定了下来。
其实相对于广袤的东洲而言,十座魔法避难所显得有些太少了, 毕竟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出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除了附近的城市圈, 其他稍远一点的地方很难保证在三周内完成迁徙。
但魔法避难所并不是唯一的庇护之地。
学园大道同样是一条预留出的求生之路,乐城已经联合沿途的城市在组建大型修路队, 在学园大道附近设置小型避难点,接应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抵达避难所的幸存者。
这多少减轻了一些避难所的压力。
但就算如此, 还是无法保证所有愿意迁徙的人都能及时抵达, 毕竟有的城市确实离的太远了。
*
望北市。
黄婉桃熟练地挥舞橡胶铲子,从积雪中刨出一颗树的树干。
一旁的叶佳拿起消防斧吭哧吭哧开始砍树。
虽然冻得有些哆嗦, 但两个女孩的动作都很迅速,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赶紧抱起砍的柴火撤到不远处的雪屋里, 烤火驱寒。
雪屋里不仅有她们,还有一些庇护所的熟人,大家很默契地一起维护着这个小小的火堆,并不计较该谁往里面添柴了。
虽然末日题材的故事里, 总是强调人性沦丧, 人们应该互相提防,但其实很多时候,人们也愿意互相协作。
“唉,这温度不会还要降吧?”性格活泼一些的叶佳冷不丁开启了话头。
虽然有火,但到底还是冷的,为了节约体力大家其实都不怎么爱说话。
这让场面显得有些冷。
作为好友的黄婉桃接话道:“差不多要到极限了吧, 上次大降温也是到零下60就停下了好长一段时间,应该不会一直降。”
“希望吧。”叶佳望着雪屋的洞口,忍不住嘀咕道,“那些科研队到底行不行啊,这么久了,还没有弄清楚这破屏障怎么破除。”
“不是说快了吗?”
“每次问都是快了快了,我看在他们嘴里还要一天也是快了,还要十年也是快了。”
叶佳重重叹了口气,在场的众人,脸上也难免带了点难看的神色。
望北市是很特殊的一座城市,或者应该说,靠近边境线的城市都有点特殊。
最初在屏障被发现,视频发到网上时,他们和东洲其它各地的人们一样对官方充满了失望情绪。
因为不想见到仅一线之隔,就是天堂地狱的画面,很多人虽然居住的离边境线近,但压根不怎么愿意去那边搭理外洲的救援队。
直到愤怒和恐慌的情绪稍稍退却后,才又陆续有人前往那边。
是的,依然有人前仆后继前往洲际线。
甚至不仅是极寒初期,至今为止的末世里,陆续能看到有幸存者从其他地方赶来。
人们还是希望官方能找到办法,解救自己。
而各大洲也确实在为此努力。
全球顶级的专家们早已经齐聚洲际线,两个月的时间,边界处甚至形成了一座横向铺展开的狭长小城市。
各种高精尖设备都出现在这里,每天有无数人忙忙碌碌,用尽办法破除屏障,可从未成功过。
但是看到外界的人在努力,给了这里的人们莫大的鼓舞。
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
如此规模的研究队伍,让原本对被欺骗充满怨恨的东洲人,重新有了被重视的感觉。
他们甚至能看到每天的动态新闻,由北洲那边的人做成电子板循环播放,让他们了解研究动态。
具体的研究内容看不懂,但是来了xx院士、投入了xx巨额研究资金等信息,还是能懂的,全球一直在密切关注东洲变化,并表示绝对不放弃受难民众。
这就是希望。
人们为了这渺小的希望,聚集在这里。
他们亲眼看到了曾经在电视上、报道中才能看到的领导、专家,渐渐生起信心,又或者是单纯出于期待,开始相信屏障能够被破除。
所以像望北市这样临近洲界线的大城市,很少见的,是末日里人口在增加的城市。
但是望北市的生活也并没有那么美好。
靠着洲际线上顶尖专家的指导,这边倒是很快建立起了末日农场,科学的水源处理线,高效的供暖设施等,可随着能寻找的资源逐渐被搜刮完毕,大家的生活条件是在不断下降的。
一日三餐是万万不可能的,能有两餐,已经是牙缝里挤出来的。
就这两餐,量也非常少,很多末世前的胖子都快速饿瘦了。
在习惯了饥一顿饱一顿后,水也在限量,每天幸存者们能分配到的水量,也只能保证不渴死。
洗澡几乎是不可能的,实在臭了只能化一点雪水珍惜地擦擦身体。
大家还很快学会了用雪洗衣服,虽然不算干净,但至少不用老是臭烘烘的。
条件是真的不算好,但望北市的幸存者们也知道,和东洲其它地方比起来,他们这儿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里秩序依然存在,官方在努力带领大家求生,属于有组织有纪律的地方,很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