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魔力建筑就是第一步。
是的,这些魔力泥砖不是刷给学园的,而是刷给小区自己的。
使用的是杀盟那群人完成学园任务获得的积分兑换而来。
考虑到目前的居住环境过于拥挤,以及随着极寒加剧,越来越不适合进行的户外活动,杀盟在与学园的商议下,决定对小区进行初步改造。
改造的内容很简单,他们决定在小区的楼栋之间,搭建“空中平台”。
这其实还是身为校长的宁昭,授意家长联盟给予杀盟的暗示。
因为魔法土路将小区圈入了学园范围,小区对学园造成了“ -1”分的环境评价,其实这点扣分完全可以接受,但宁昭在见到郑萱的设计图后产生了一个新想法。
什么叫做“大众认知里的魔法风格”?
这个世界真的有这种东西吗?
魔法题材在这个只有“华国”的世界里,是冷门而小众的存在,胡婆婆这种老人甚至在此前压根没有“魔法风格”的概念。
而概念这种东西,是可以灌输的。
哪怕是魔法大陆,审美风格也是一代又一代人去塑造发展的,郑萱找到的资料上,就能看到明显不属于同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只是潜移默化下,大家都觉得“那是魔法”罢了。
就像“植物魔法”这门课程,与宁昭自己认知里的魔法也大相径庭,可这丝毫不妨碍它被众人迅速接受。
所以有没有可能,学园可以走和魔法大陆其他所有学园都不同的,现代化魔法风格之路?
而这其实很简单——只要展现出这种建筑是靠魔法才能实现的就够了!
横框几栋居民楼,如同廊桥一样,却比廊桥更宽敞,且压根看不出承重设计的小区活动区,就是这种建筑!
这甚至可以建造成单独的,宛如浮在空中的活动空间。
为了让初次尝试更顺利,宁昭派出郑萱前来协助,为魔法化改造提点优化建议。
在拍完了魔法泥砖生产线后,方妈又带着手机,跟随运送泥砖的人员一起来到“丽景广场”。
这个广场就是小区第一个要修建的活动空间。
其目的是方便举办活动,以及方便集体取暖。
广场将连接1 、 4 、 5 、 7栋楼,为了美观,外轮廓带有弧形,从上空看宛如一片云朵。
高度最终决定修建在5到7楼之间,这是为了让广场下方的采光不至于被完全遮挡。
此外,因为暴风雪就快来了,地面上届时很可能会产生很厚的积雪,这个高度也能为积雪留出空间。
随着第一批砖块运到,接受了初步培训,有些兴致勃勃的工人们立马按照分配好的任务开始搭平台。
这个活最终被杀盟的人包揽了——没办法,这是小区内部的工作,年轻人们就算想要上岗也没有积分可拿。
加上空中作业有一定危险性,壮汉们决定自己来。
随着边缘的砖块一点点往外垒出,他们很快就需要踏上没有任何支撑的平台上了。
多多少少的,所有人都有些紧张。
哪怕知道这是魔法泥砖,可以信赖它的承重能力,可砖块本身看起来还是太薄了,拿在手上又如此轻飘飘的,本能就会担忧它的可靠性。
眼角余光撇到下方的高度,更是加重了这种恐惧。
但随着第一个小心踏上平台的人成功站立,脚下平稳,没有任何要垮塌的迹象,大家心里又多了点勇气。
甚至有人还大着胆子在平台上跳跃了几下,引来大家一阵笑骂。
“别秀了,小心掉下去!”
为了以防万一,身上当然绑了安全绳,可这世界上唯一安全的方法就是别做任何不安全的事。
“我这是检验工程质量。”对方得意洋洋回答。
他们在手机的镜头里,显得勇敢无畏,仿佛这种空中作业小菜一碟。
其实平时这群人也不会这么活跃,但谁让老大说,拍摄的纪录片,搞不好未来会被全东洲——不,甚至全球的人观摩呢?
虽然加入杀盟的人各有各的故事,自认为在世界上已无牵挂,可万一会被熟人看到呢。
老大说,天灾末世的来临是他们无足轻重的人生,可以被他们亲手赋予重量的机会。
本以为那其实很难,只是一个听起来不错的念想,可这才多久,他们好像就真的有了存在感?
“方姐,你可要把我们拍好看了啊!”有人喊。
方妈比了个ok的手势,扯着嗓子保证:“放心,这活我熟。”
回头就加点磨皮滤镜什么的,糙汉也能变帅哥!
方妈是如此理解的。
随着工程的推进,方妈很快注意到,建筑不仅只是要修平台,靠近楼栋的地方还修了个小房间。
“那是什么?”她好奇询问指点工人们搭平台的郑萱。
“那是魔力池。”
郑萱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
“魔力池?做什么用的?”明明才几天不见,郑萱好像懂了很多神奇的东西,这让曾经也偷偷八卦过他们家烂事的中年妇女觉得很神奇。
“用来使用一些魔法设备——目前主要是打算在这里搭一个魔法水池。”
想到自己这几天的经历,郑萱也觉得很神奇。
她本以为作为一个没有魔法资质的普通人,她只需要埋首做设计就好了,结果校长却让她跟着学生们一起上课。
不仅如此,她甚至和胡婆婆一起研究起《植物魔法》这门课程。
尤其是关于“自动化”的部分。
郑萱不需要能够动手实操,她只需要知道原理,从而在设计中提前为魔法化预留出空间。
魔法水池就是一个初步尝试。
极寒之下,水其实也是稀缺资源,因为稍不注意很容易结冰。
这导致想要保证饮水,就需要浪费一定的热源来对水资源进行保温。
可那是没有魔法的情况下。
“水绣球”可不是只能做成魔杖,它和其他功能性魔法植物一样,实际上只要能提供魔力,就能工作。
它很适合变成“魔法水龙头”,连进水管道都不需要的那种。
但相应的,想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搭配魔力装置——魔力池正是这种装置。
它是一种用蕴魔过的石头搭成的池子,能够储存液态化的魔力,而魔力则可以由魔力网络或者产能植物提供。
以目前学园的储备而言,搭建魔力网络还稍嫌太早,但用寒冰莲一样可以给魔力池供能。
而且极寒世界,寒冰莲简直堪称永动型产能植物。
通过设计魔力的流动开关,可以触发水绣球的工作状态,从而一个由魔法实现的水池便形成了。
单纯要实现这个功能不是很难,但郑萱还是为广场预留出了魔力网络的搭建空间,她相信随着更多的魔法植物被开发出合适的用法,魔力网络很快会被校长提上日程。
郑萱简单介绍了魔力池的原理,分享了一些自己在设计上的思路——毕竟纪录片其实也起着一定的教学作用,然后又继续投入工作了。
丽景小区在这天,呈现出末世后少有的,欣欣向荣之感。
*
感受到欣欣向荣的,还有宁昭。
因为就在今天,学生们升级了!
随着材料供应的增加,以及为了搞建设而增加的新活动——炼制魔法泥砖,每天时间都排的满满当当的学生们,终于积累够了升级的经验。
当然,升级的只是因为植物亲和占据了优势的穆卓,以及因为b+天赋经验积累较快的叶涵。
但从其他人的经验条来看,升级也就这两天的事。
这里面原本进度最慢的文蕊,因为一本冥想教程,在冥想上有了极大优势,也成功地跟上了班级队伍。
唯一遗憾的是,对于《传奇魔导师冥想教程》更深层次的秘密,文蕊还尚未有头绪。
然而随着学生们的阅读进展,其他人也开始逐渐有收获。
这里面最让人高兴的,是叶涵在书籍里得到了魔力化肥的配方!
第60章
宁昭之所以不着急扩招,除了需要准备的教室和宿舍还没修建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炼金材料供给不太能跟上。
大多数的材料都是需要蕴魔的,而蕴魔受到蕴魔花数量的限制。
哪怕现在蕴魔材料的过程交给了家长联盟安排,有着7x24小时不间断的人员排班生产,但生产上限是有限的。
学园目前共有27朵蕴魔花。
而它的生长周期需要至少半个月。
反正学园目前还算能供应上大家炼金的材料需求,宁昭就并不是很急着提升“种田”方面的能力。
但是——
有了魔力化肥就不一样了!
经过测试,它能大大加速植物的生长速度,运气好甚至能将生长周期缩短至一天!
是的, 魔力化肥的效果并非固定,影响其效果的因素有:制作者的炼金水平、施肥者的魔力等级、植物的种植难易度, 以及一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