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再看看吧,”李爸爸说,“俊子不是说,要给我们寄东西吗?”
  李俊,正是小李的名字,俊子是他的小名。
  “那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了,这天气,哪来的快递哟。”李妈妈叹气,“而且他还说是什么魔法快递……这孩子,也不知道在外面都学了些什么,怕不是被人骗了。”
  这也是李家人最担忧的。
  在他们看来,儿子能顺利找到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他有些心大,又是个不爱防人的,真的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种末世里,人变得飞快。
  而且魔法快递,听起来也太不靠谱了,这世界上哪来的魔法啊,不都是那些乱七八糟书里的玩意儿?
  这种当也能上,儿子以后可怎么办哟。
  说归这样说,可他们还是按照儿子的嘱咐,将家里能找到的最大纸箱翻了出来。
  女儿在纸箱上画上了儿子说的太阳花。
  然后,他们将纸箱放到了阳台上。
  女孩对哥哥的说法半信半疑,时不时朝着阳台撇去一眼。
  可压根什么变化都没有。
  一个多小时后,女孩也不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正要整理东西和爸妈出门再碰碰运气时……
  砰!
  阳台处,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
  一家人齐齐转头,然后傻眼。
  ——等等,纸箱旁边,什么时候多了个陌生包裹?
  第44章
  小李妹妹离阳台近, 率先跑过去哗啦打开阳台门。
  不是做梦,真有个包裹,包裹上还贴了一张写有收件人和地址的简易“快递单”。
  是哥哥的字迹。
  女孩张着嘴,茫然抬头四望,然后她在天空上看见了一个远去的黑影。
  是哥哥说的乌鸦吗?
  她不确定地想。
  气温太低了,女孩不敢在阳台多呆,赶紧将大包裹拖进屋里,然后把阳台门重新关好。
  一家人围在包裹前,面面相觑。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包裹,怎么好像还在发热呢?
  他们将手往包裹上探了探,确定包裹附近比房间里其他地方要暖和。
  ……儿子这是寄了个啥? !
  女孩噔噔噔跑去房间里,拿出剪刀,小心翼翼将包裹拆开。
  映入一家人眼帘的, 首先是一大堆的……木炭?
  仔细一看, 那并不是炭, 只是颜色很深, 看上去像是枯萎后的木材。
  它们被砍成大概1/4个手臂长的大小, 整齐地用绳子扎了好几堆, 成了占据包裹绝大部分空间的东西。
  其中一堆木材贴了张纸,写着:一次只烧一块,注意不要离太近,这个温度偏高,小心着火。
  ……所以儿子这千里迢迢的,给他们送柴火呢!
  小李父母都有些哭笑不得。
  然后,他们又看向包裹里其它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提过一嘴家里没伐木工具的事,里面竟然放着一把簇新的铁斧,还有三把多功能军刀。
  家里虽然有刀具,但是可以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真的不多,显然是考虑到他们的安全,小李才又多放了三把军刀。
  剩下的还有一桶5l矿泉水,这种温度,水竟然是液态的,完全没有结冰!
  这下子一家人确信,包裹是温暖的,不是他们的错觉。
  但是,发热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检查再三后,他们将视线投向了随着包裹寄来的,最怪异的物品。
  那是两个蒙着布的,圆筒状的东西。
  女孩和妈妈一人拿起一个,然后眼睛都亮了起来——确定了,是这圆筒在发热!
  暖手宝吗?
  可长得也太奇怪了,而且这手感也怪怪的,摸起来像是个瓶子。
  最终女孩按捺不住好奇心,将只是用绳子系住的布套打开,露出里面东西的真容。
  ——竟然是一朵花!
  这下全家都呆了。
  “怎么会是花?”李妈妈把自己手里的布套也拆开,拿出装有花朵的玻璃瓶,难以置信地翻来覆去观看。
  那花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但不得不说非常漂亮,随着瓶子的颠簸晃动着,瞧上去什么机关都没有。
  可就是因此才显得诡异。
  一家人又试了试,确定没有弄错,发热的就是这瓶中花。
  女孩忍不住给哥哥发去信息询问,没一会儿就收到了对方得意洋洋的回复:“嘿嘿,东西送到了?那是会发热的魔法花,叫寒冰莲。哥哥我努力工作,向魔法学园兑换的!”
  “这个花不需要任何燃料,也不用刻意照料,能使用大概一个月。等它没用了,哥哥再给你们兑换。”
  “你和爸妈把它藏好,别让人发现了。”
  看完这一大段回复,小李一家沉默片刻,最后,李爸爸拍了把自己的腿,喃喃道:“还真有魔法?”
  “……原来儿子没被骗啊。”这是李妈妈的感慨。
  “哥哥太厉害了!”小李妹妹抱着花,眼睛发亮地说。
  因为没有选上名单,以及变得微妙的邻里关系而懊恼的一家人,心中瞬间被点燃了活下去的希望。
  “对了还有一件事,是关于那个枯萎木的。”
  就在这时,小李又发来消息。
  “我这里有张地图……”
  *
  江鸿,即穆卓的搭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收到好友寄来的包裹。
  三天前,他和穆卓彻底失去了联系。
  原因很简单——手机没电了。
  冰雹之后,他们家很倒霉地成了断电的区域之一,电力一直在抢修,但很快恢复个几小时供电后,就会再次断电。
  毕竟这座偏南方的城市,从未想象过自己会经历零下60度的严寒,很多公共设施都不耐低温。
  城市里其实还能供上电的地方,真的不多,随着手机最后一点电量耗尽,人们的生活一下子回到了“通讯靠吼”的原始时代。
  这种情况下,愿意出门的人极少。
  倒不是人们不缺物资,而是他们的御寒衣物也是偏轻薄款,根本抵御不住这种极端天气。
  在外活动,有很大的风险冻死。
  为了活下去,江鸿的小区很快自发组织起了“互助团”。
  关系好、可以互相信赖的邻居们,为了节省取暖燃料,相约聚集在一块儿取暖。
  比如,江鸿的妈妈就和她的广场舞搭子们,组成了4个家庭,共14人的姐妹团,在楼上的何阿姨家打地铺。
  没办法,何阿姨家面积最大,一群人把客厅的家具都清理了一下,留出空间供大家抱团取暖。
  因为是以妈妈们为邦交的团体,大家相处还挺和谐,至少除了取暖物资大家共用外,没发生什么食水也要交公的麻烦事。
  江鸿就听说,同一栋就有别的小团体,因为强制大家上交食水,导致不欢而散的。
  小区物业也好,业委会也好,甚至居委会,都处于瘫痪状态,这种小团体互助模式成了大家下意识的选择。
  大部分时候,大家都聚在一起取暖,互相打气,女性们做着社交工作,拼人缘获得最新消息。
  男性们偶尔在一天里温度最高的时候尝试外出,寻找一点能用的东西捡回来,顺便看看外界有什么变化。
  虽然日子还能过下去,但眼见地,大家脸上的担忧越来越多了。
  江鸿就是在这时候看见木偶乌鸦的。
  当时,他正打着哆嗦在自己家的卫生间里上厕所——咳,说起来这也是让人发愁的事,停水之后,卫生条件直线下降,为了避免让大家居住的何阿姨家臭味太浓,所有人都是回自己家解决三急的。
  他放水时,隔着厕所的小窗,一抬头就见到那只眼熟的乌鸦正一动不动望着自己。
  江鸿:……好想喊句流氓!
  似乎是确认了收件人没有弄错,下一秒,随着乌鸦张开翅膀,一个包裹砰地出现在了江鸿脚边。
  江鸿吓了一跳,等他再往窗外看时,乌鸦已经飞走了。
  将包裹拆开,望着里面满满的东西,以及对方写的长长信件,二十多岁的大小伙眼眶都有些泛红。
  这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以为很难再有联系,甚至想过,此后或许就是永别,结果这才几天呢,好友就派遣木偶乌鸦给他送快递了。
  而且送来的都是好东西。
  将信件上的东西读完,江鸿又从信封里翻出打印的城市地图。
  思考再三过后,他带着几样东西重新回到何阿姨家。
  “怎么去了那么久?”江妈妈见儿子的神色有些怪怪的,不由开口问。
  江鸿没说话,他走到客厅中央的家庭小壁炉边,打开,将一块枯萎木放了进去,然后迅速将壁炉门关上。
  轰——
  下一秒,蓝色的火焰将红色的火焰吞没。
  强烈的暖意很快在房间里蔓延开来,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烧的是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