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今年是卡昂做主编的第三个年头,熬到了今年,枫丹白露才决定开始做短篇刊物。普森先生的便条里,话写的很多,有对主编的看法,他真不知道这位主编到底是聪明还是懒惰,做什么事情都是一阵一阵的。
  不过,便条里对玛格丽特的恭维更多,说续订量已经超过了五万册,新合同生效,玛格丽特昨天送去的与匠人有关的故事,已经开始准备印刷上下一期了,他们内部对这个短篇的评价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另一位副主编认为,内容有些太下沉了,似乎并不足够夺人目光,现在更流行讲豪门贵族的抓马短故事,例如粉眼那样的,很能满足普罗大众对上流社会的窥探欲,以及上流社会不愿承认的展示欲。岳格
  普森先生说,不过他从未在故事册子里见过玛格丽特所写的这种题材,例如她的第三个短篇写了守丧人的一天,守丧人多数时候都是病人快要死亡时替家人守在旁边,好第一时间安魂的职业。
  守丧人与死者的家属在病床前讨价还价,互相心里博弈,死者的家属认为死者绝对还会撑两天,但为了更低的价格,言说死者在今天就会去世,然而,守丧人也有自己的打算。
  这一段十分精彩,当然,普森先生还点评了前两篇。
  第一篇的裁缝助手拥有十分精湛的手艺,明白使用何种镶边可以让布料更为具有光泽,但一身华服却是她永远也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她越能意识到金钱可以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美丽事物,越是要用更多的,超乎常人想象意志力来面对捷径的诱惑,但她的人格十分完整,坚韧的如同一块磐石,细腻而符合文风的文笔更是锦上添花。
  普森先生认为,不论任何一片文章,只要在行文的氛围上与题材契合了八成,那么这个故事的可读性就不会很低。
  然而,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文字更是公平的展示着每个作者的优点,缺点,痛点,在一切拥有结果之前,耳畔的杂音不必去听,观众的选择,市场的选择,自然会检验这种故事的价值。
  普森先生算是苦口婆心,也是一种职业性非常强的安抚,玛格丽特思考着,也算是安了点心。
  她给普森先生写了一封回信,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将《曼卡丝小姐》的文章简介写下来,塞进了给普森先生的信封。
  其实,鹅毛笔的主编夫人,二月出版社,依靠现在的名气,玛格丽特可以试一试去投长篇,获得更稳定的曝光。
  可她是个感性的人,看了普森先生的这一席话,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有文学审美的编辑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更能借人之口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曼卡丝小姐》这本书,玛格丽特依旧打算交给枫丹白露来出版。
  之前出版《玛德娜夫人》时,与主编就商量好了,销量超过五千册以上的部分,她能得到分成,下一本书也可以完全不加修改的由着她的意志来决定剧情。
  想到这里,玛格丽特就有些紧张,她不知道《玛德娜夫人》的销量会怎么样,但是,这个结果的揭晓,距离她看到,也就两天时间了。
  她暂时劝自己沉住气,转移注意力,拆来了梅兰妮的回信。
  梅兰妮一开始只接到玛格丽特说要在乡下物色土地的信件,就知道她的写作事业肯定获得了成果,便已经很高兴了。
  后又收到一封玛格丽特说自己要订婚的快信,顿时吓的以为她受到了什么骗子的蛊惑,毕竟伦敦有很多无所事事的男人整天就想骗个有嫁妆的白富美,会盯上玛格丽特这种能赚钱的小姐也是有的。
  不过,看完了玛格丽特说的事情起始,梅兰妮又尴尬起来,她内心开始怀疑玛格丽特是不是那个骗子,竟然将温菲尔德家的长孙哄的要订婚了。
  看完她信件的末尾,才彻底放下心,原来他们二人都是出于爱情,爱情,谁说得准呢,它都能令莎士比亚写出那样动人到流传百年的诗歌。
  出于经济考量,梅兰妮也认为,玛格丽特很适合寻找一位本身就有钱的丈夫,这样就不用害怕对方善于伪装,婚后贪图她的钱财而左右她的创作,将她当成工具。
  梅兰妮说,她已经告知了姨妈姨父这个消息。
  起初二老也面面相觑,感觉玛格丽特不仅是他们所想的聪慧,而是心机深沉了,毕竟他们不相信一个女仆和一个少爷能产生什么真爱,不过是她手段实在高明罢了,但经过梅兰妮的解释,才勉强接受了这个更好听的说法。
  梅兰妮说,姨妈很担忧她能不能应付的来上流社会里的那一套弯弯绕绕,怕她以后会吃苦头,还劝玛格丽特不要着急决定,即便是订婚,也可以退婚,总之她又不是养不起自己,如果有一点疑虑,就不要为了钱和地位去勉强自己。
  梅兰妮评说,她母亲的这种想法是为她好,虽然有些现实,但不得不考量。
  还说等玛格丽特收到信的时候,他们已经就在启程来伦敦参加她订婚宴的路上了。
  玛格丽特看了梅兰妮信里的心路历程,也会心一笑,其实她原本与姨妈所想的差不多,反正她自身也承担风险的能力,为什么不勇敢一点呢?
  但却没想到会发生昨天那种事情,索伦对她倾尽所有,她如果是个骗子,那么他这会儿就应该去跳泰晤士河了,他赌的更大,赌的是她的爱。
  连她都觉得离谱。
  玛格丽特看完信,起身去让波茨太太开一间有多个卧室的套间,最好是在她住的这一层,要长租来给姨夫姨妈,以及几位表姐妹居住,直到六七月份婚礼结束。
  她思考了一下,原主似乎在曼彻斯特还有一两个有些远房的亲戚,什么做鞋具生意的表姑之类的人,在原主父亲病逝之前有生意往来,也对她有所帮助,至少帮忙准备了父亲的丧事,这次她也打算邀请,反正也没几个人。
  他们虽然都是市井小商人,但应该也能因为来伦敦这一趟,得到些往上走的机会。
  她的普通出身摆在这里,但好在她的丈夫也是商人出身,祖父开始只是个牧羊人,这事儿天下皆知。
  待与波茨太太确定好了房间位置,玛格丽特就回书房写故事,等着夏洛蒂下午过来,好跟她商量礼服的布料用哪个更合适。
  ……
  第102章 一更
  在伦敦,又或者说在英格兰,结婚和离婚这种事在几个世纪内都有很繁琐的手续,无论怎样都需要教会的许可,历史上某个国王就是因为离婚所以才推动了改革。
  在当代,他们只需要向所在的教区提出申请,然后在父母长辈或者介绍人的担保中签署仪式就可以成为合法夫妻,故而,很多得不到父母长辈担保的年轻男女,就会跑去苏格兰边境著名的私奔村找那里的牧师提交结婚申请,没有任何担保就能通过。
  在试衣料的过程中,夏洛蒂向玛格丽特说了许多她身边朋友的婚姻仪式都是怎么办的,还说起别人的八卦,忽然,夏洛蒂提起了自家堂弟凯尔,她一脸唏嘘,询问玛格丽特知有没有听说过他和伊莎的传闻。
  玛格丽特正在试戴丝绸手套,听了也不觉得意外,她以前就遇到过这对苦命鸳鸯闹分手,那才真叫小说走进现实。
  “他们怎么了?”
  “伊莎与凯尔之间有事儿,却因为要跟人结婚,要离开凯尔,但你猜怎么着,她根本就没有什么要结婚的人,只不过是她用来骗凯尔的借口,实际上,伊莎是拿了我婶婶给的的钱,这才要离开他。”
  玛格丽特扬眉,这剧情怎么这么熟悉呢。
  凯尔眼下得知了索伦的婚事,心里更不平衡,也想不顾一切去找幸福,但却折在摇篮里,他也硬不过父母,只能就此作罢。
  夏洛蒂目光锐利地评价道:“所以,玛格丽特,你和索伦真跟一般人不一样,依我看,这与一个人是不是独立有很大关系,只要自身能力足够,一切都是可以争取来的,并且,得双方皆有这种能力。”
  玛格丽特听了,乐呵呵地问她打算什么时候答应克林顿的求婚,夏洛蒂又不言语了,别扭的应了两声,说他们还不着急。
  克林顿这个人,打第一眼见到夏洛蒂时,就已经倾慕她了,但那个时候她的身份是他堂弟的未婚妻。
  起初他看着夏洛蒂不喜欢堂弟,还很心存侥幸,后面看他们二人感情逐渐深厚,又装作若无其事,可到后来他的堂弟却死了,他拥有了追求她的资格,和却内心情绪复杂,既担忧夏洛蒂还爱堂弟不会接受他的追求,又觉得十分对不起堂弟,好像偷走了属于他的幸福,虽然他在家族的授意和撮合之下与夏洛蒂接触,但却十分痛苦挣扎。
  夏洛蒂对克林顿的感情也差不多如此,她对玛格丽特说,起初她觉得克林顿只是为了家族的责任,为了几个堂妹和叔叔一家人的利益,直到在伦敦二人时常在社交场合见面,日久生情后互诉衷肠,夏洛蒂才算接受他追求自己。
  玛格丽特想起来什么,提起她曾经不小心看过她给索伦写的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