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是的,皇上……苏公子还在外头等着呢。”
“那就让他进来吧。对了……十米戒严”顾瑶叹息一声,回道。
得到旨意,苏煜终于来到了南书房。
进来后,他立即跪下行礼,道:“皇上,还请您为宸儿做主。”
“这是做什么呢,先起来。”顾瑶眉头一蹙。
她就知道对方是为了儿子来的。
然而苏煜却没有起来,他顿了顿,说道:“皇上,臣知道自己已不得您的喜爱,但宸儿他是您的亲儿子,他明年三月就满十八岁了,可皇上至今未为他行冠礼。外头在传皇上已为二皇子定下了亲事。可皇上,宸儿才是您的长子,哪有弟弟先定了亲,哥哥却没有的道理,这不是让外人笑话宸儿不得宠吗?”
苏煜顾不得那么多了,此时此刻,他必须为儿子争取应有的利益。
顾瑶看着苏煜,她没有立即接话,而是看着这个男人激动,甚至生气的样子。
十年了,自从苏煜的父亲苏墨去世后,她和苏煜的关系就到了冰点,这些年,她很少召见他,更没有让他侍寝。
有些事情,她不想说破,因为一旦说破了,彼此的关系只会更差。
她想了想,回道:“苏煜,宸儿的未来,朕自有安排,你不必如此着急,等到了时日,朕会给宸儿选一个好的去处。”
“皇上,您这话臣听不懂。宸儿是皇子,就算他不是您选定的未来太子,她也是您亲生的孩子。如今他已经成年了,您却不给他行冠礼,不为他定亲事,让他成为一个笑话。这难道是一个母亲做的吗?”苏煜有些生气的说道。
然而他说完,眼前的君王突然拍了桌子,怒道:“苏煜,你今日是来责备朕的吗?”
“臣不敢。”苏煜此刻只想为儿子争取应得的利益。
顾瑶,“不敢,你也说了。既然你如此愤怒,那朕也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顾瑶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接着她压低声音,道:“你和你的父亲,你们下了一盘大棋,而宸儿是你们的棋子。你父亲处心积虑,将你送到朕的身边,目的是什么,你心里最清楚。如果不是朕及时发现了你们的阴谋,现在朕怕是已经睡在棺材里了。”
苏煜愣住。
没想到顾瑶突然这么说的他,脸色瞬间白了。
虽然之前他猜到了皇上有可能知道了父亲的真实身份,但当她真的说出来时,他还是很震惊。
顾瑶接着道:“陈公子,你父亲还真是卧薪尝胆啊。”
第1202章 好一个前皇室余孽
“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他原本的计划是让你入宫,与朕生下皇子,然后他登上高位,扶持他的亲孙子坐上太子之位。如此他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复仇大越皇室,重现你们胤王朝荣耀。好一个前皇室余孽,都这么多年了,他心里还死死的记着仇呢。”
“皇上,臣的父亲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苏煜赶紧跪下,虽然皇上说的是事实,但父亲如今已经去世多年,这些计划也随着父亲之死一起消散了。
顾瑶冷笑一声,道:“他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你心里最清楚,你也不必为他辩解。如果朕再大胆一点猜测,他甚至还计划着在什么时候除掉二皇子,然后让大皇子成为唯一的皇储。以实现他的大计。”
顾瑶摊牌了,这些话她本不想说的,但如今苏煜一定要问个清楚,但她也就不得不说了。
“皇上,这些都与宸儿无关。宸儿他并不知道这一切,还请皇上不要让此事波及到孩子。”苏煜心里急了,皇上此刻要杀了自己都没有关系,但他不想儿子被牵连到。
“宸儿确实是无辜的,但因为他身上有着你陈家的血脉,朕不能待他像待一个普通皇子一样,他不能封王,也不能娶金陵王公大臣的女儿为妻。朕到了时间会给他安排一个去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教导孩子,还有不要把恨带给他,他若心里没有怨恨,这辈子才能过得好。”
说完这几句话后,顾瑶抹了抹眼角。
“皇上,您知道了一切,为何不杀了臣?”苏煜此刻问出了自己心里最大的一个问题。
父亲四年前就暴露了身份,但这十年来,顾瑶并没有对自己下手。
顾瑶摇了摇头,苦笑道:“朕没想杀你,你与朕夫妻一场,且与朕育有孩子,在朕心里,你是朕的亲人。”
苏煜心痛如绞,他低头,一颗泪水从他的脸庞滑落,掉在了地上。
如果可以,他真希望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这样,他和顾瑶就不会变成这样。
顾瑶看苏煜哭了,接着道:“其实你父亲对大越有恨,朕能理解。但他不应该不顾你苏家满门的子孙,一心复仇。若朕是个狠厉的君主,你父亲的所作所为,足够满门抄斩。朕只除了他一人,就是要避免他将来真的暴露了身份和他的复仇计划后,连累了包括你,你的兄弟姐妹,也包括宸儿在内的所有人。”
顾瑶实话说道。她从未后悔除掉苏墨。此人也必须除掉,否则暴露了身份后,苏家满门都留不得,苏琦、苏潜,甚至包括苏家的女婿林澈、杨昌等人才都得杀掉。
当时苏墨在朝中结党,拉拢了不少官员,这些官员有的是有真才实学的好官,也会一并波及。她为朝廷,为国家计,必须杀了苏墨。
苏煜没有接话,十年了,刚开始他是恨过顾瑶,但渐渐的,这些恨随着时光流逝慢慢的消失了。如今他想或许是自己错了。自己和这个女子并不在一个高度。
第1203章 元祐二十一年
元祐二十一年二月。
又到三年一次科举考试年。
这已是顾瑶登基后,举行的第七次科举考试。
自从元祐二年减少荫封入仕的官员后,大越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逐年增加。
今年参加会试的贡生甚至超过了五千人,竞争十分激烈。
很多贡生都是第二次,第三次参加考试了。
不过今年科举,顾瑶并没有亲自出题,而是让两位曾经的一甲进士担任考官并出题。
这两人分别是元祐二年的一甲第三名程浩,元祐五年的状元司马煊。
二月初十,顾瑶来到了金陵贡院。距离科举会试还有十二天,但负责出题的考官需要提前半月进入贡院博楼封闭式管理,考官在出题期间,不能离开贡院,更不能接触外人,直到科举考试结束,阅卷放榜后,考官才可以离开。
顾瑶来到了波楼。
司马煊和程浩见皇上来了,赶紧出来行礼。
“臣等拜见皇上。”
顾瑶抬了下手,道:“两位爱卿辛苦了,朕过来看看。考题都出好了吗?”
往年都是自己出题,这一次她放手让下面的官员去出题,但心里还是不放心。
这考题出得好不好,将决定录取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出题是科举考试最关键的一步。
“皇上,会试题臣和程大人已经出了,正要呈奏皇上批复。”回话的是司马煊。
“拿过来,朕瞧瞧。”
一会儿后,顾瑶看到了这两位才子出的考题,看完后,她点了点头,道:“两位果然是我大越的大才子,这题目没问题。”
顾瑶看完考题后,还算满意。
这次的考官是她考虑了许久才选好的,两人不仅有才学,而且这十几二十年来,两人在地方为官政绩突出。
所以去年,她便提拔了两人。程浩现在是翰林院大学士,司马煊则是户部侍郎。
“谢皇上肯定,臣等定将认真筹备,严格阅卷,确保这次科举能选出一批最优秀的学子。”
“辛苦了,两位忙吧,看到了考题,朕也就放心了。”
——
从贡院回来,顾瑶召见了工部尚书吴苌,工部左右侍郎何友良,张若瑾。
顾瑶看着这三人,因为平时都是丞相理政,她更多的是管军务,所以三省六部的一些官员,她其实不太熟悉,这三人中,她熟悉也就是工部尚书吴苌。
“朕今日召你们来,是想问问南北大运河修建的情况。”
这运河项目是元祐五年启动的,当时的工部尚书是张元庆,但十几年过去了,工部已经换了三位尚书,原工部尚书张元庆也于几年前病逝了。
现任工部尚书吴苌站出来回道:“皇上,南北大运河还在修建中,现在南段从澄海县到湖州一段共计一千七百六十五里已经修好了,预计今年六月放水试航。现在修建的主要北段,北段从龙安到平河一段已经挖好了,现在在修建连接河岸的桥梁。从富洲到龙安一段目前正在开挖,预计要两到三年才能挖好……”
第1204章 楚大将军快不行了
“那这么说还得有个十年八年才能修完啰?”顾瑶有些无语的回道。
这条运河修的可实在是太久了,久到她担心自己干完了这三十年,这运河还没修好。
“皇上,臣估计快的话,元祐二十七年可以全段通航。”工部侍郎张若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