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这就是古代的宗族社会。
想到这些,顾瑶头疼。
这新政推行起来真的是十分艰难,她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华夏古代那么多改革,只要涉及到既得利益阶层,最终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
现在看来这新政推行最大的阻力是地方拥有大量田产的宗族大户。
“司马煊,这新政还是得推行下去,不过你先好好养伤。朕会找几个高手贴身保护你的安全,金陵城衙门朕以后会派御林军守着。”
顾瑶想自己之前疏忽了,没有保护好司马煊。
“皇上如此关怀臣,臣万分感激。”司马煊笑了,此时此刻他能感觉到皇上是真的关心自己的安危。
顾瑶接着道:“你辛苦了,等这份差事办完了,朕让你进中书。”
顾瑶此刻也很郁闷,自己可用的人才不多,以前文皇帝在位时,十分腐败,让一些比如孙锦成这种没啥真本事的官员,进了三省六部。真正的人才可能都被埋没了。
自己登基后,提拔了一些官员,也组织过三次科举考试了。但这批官员普遍资历还不够,且缺乏足够的经验,不能独当一面,成为朝廷栋梁。
这古代也和现代一样,提拔官员也是有流程有规矩的,比如入仕不足八年,不可任四品以上官职,比如没有六年地方官经验不可直接进三省六部。
虽然这些流程会导致一些人才埋没的情况,但至少相对要公平一点,否则随意提拔官员,会导致一些人想通过贿赂走捷径,会导致严重的官场腐败。就是她这个帝王也不可随意授一个没有经验的官员较高的官职。
比如一个多月前,她撤了礼部尚书杨东庭,因尚书一职主管一部,是正二品的大官,所以她当时可选的人非常少,当时两个礼部侍郎都是苏家船上的人,礼部的主事只是六品,不可以直接升任尚书。她不得不将十一年前,被先皇文皇帝贬到地方去的曾经的礼部侍郎周文泽提拔上来,当了礼部的尚书,如此才合乎人才选用的规矩。
“皇上,臣听从您的安排,您让臣去哪儿,臣就去哪。”
听到皇上说,以后让自己进中书,司马煊心里很欣慰。当然,他是臣子,君王的旨意他必须遵从。
第1123章 原来夫君心里的人是她
此时,司马煊的妻子欧阳兰英来到了丈夫的书房中。
她用钥匙打开了书房里的一个柜子,然后从柜中取出了一幅画。
将画打开,欧阳兰英看着画中的女子。
画中的女子眼若桃花,螓首蛾眉,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和她今日见到的皇上十分相像。
“原来画的是她!”
欧阳兰英在心里说道,接着她的眼眶便红了。
这些年,她其实能感觉到夫君的心里是有人的,他虽然和自己举案齐眉,但他们夫妇之间却不是那么亲密,夫君也甚少和自己说什么贴心的话。
去年她发现了这幅画,夫君解释说是随手画的神女,现实里没有的女子。
但今日她发现他撒谎了,他画的竟然是当今皇上。
不过他画得可真像。她曾在金陵中看到有人卖当今皇上的画像,那些画像都有三四成像,而他的夫君却画出了皇上九成的神韵。
“原来夫君心里的人是皇上。”
想到此,欧阳兰英苦笑了一声。想想自己先前还以为自己输给了某个美貌的官家闺秀,却没想到夫君心比天高,爱慕的人是当今圣上。
——
顾瑶和司马煊聊了一会,嘱咐对方要好好休息,然后又给司马家赏赐了许多东西。
出来时,顾瑶看了一个小孩。
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跌跌撞撞的朝自己跑来。
顾瑶怕孩子摔倒了,赶紧伸手拉住了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
顾瑶猜这应该就是司马煊的儿子。
随即,顾瑶发现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人跑来了。
她是司马煊的母亲王氏。
王氏一见眼前的女子衣裳上绣着龙纹,吓懵了,反应过来后,赶紧跪下行礼,道:“民妇拜见皇上。”
“平身吧,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顾瑶蹲下来看着眼前这个小不点,白白净净的,长得是真好看,很像他父亲。
“回皇上,这是民妇的孙儿,叫司马昭。”
顾瑶:……
“司马昭?”
听到这个名字,顾瑶本能的皱起了眉头。
这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
“是哪个昭?”顾瑶接着问道,同音字太多了,她希望不是自己印象那个华夏古代的名人。
这时司马煊的妻子过来了,她回道:“皇上,是大昭于世的昭。”
顾瑶无语。
心想这怎么来了这么个名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在华夏历史上可是个狡诈而阴险的人物,还夺了大魏的江山。
“这个名字不好,重新取一个吧。”
小娃娃看着眼前的姨姨,他张着小嘴笑,然后小声喊道:“姨姨……”
“真乖!”顾瑶摸了摸孩子的头。
一旁的欧阳娘子愣了一下,她记得儿子这个名字可是夫君想了好些日子才取好的,夫君熟读诗书,又是科举状元,怎么会取出皇上认为不好的名字呢。
难道这个名字着了什么忌讳。
“民妇愚钝,还请皇上明示。”欧阳兰英不大明白皇上为何觉得孩子的名字不好。
顾瑶想了一下,她没有解释这个名字不好原因,而是看着孩子,笑道:“朕给他改个名字,叫司马长安。希望孩子以后平平安安的长大。”
“谢皇上恩典。”
第1124章 君山大战
回到皇宫,已是中午了。
有些饿了的顾瑶想赶紧用午膳,但她回到昭和殿时,却发现枢密院的两位副使王元青和陈安在昭和殿的门口等着自己。
“皇上您总算回来了。”王副使见到皇上时,长吁了口气。
“怎么了?西北有急报吗?”顾瑶问道。
她下午就会去枢密院处理衙门的事务,但这两人竟然主动来昭和殿找自己,有点不对劲。
王元青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份刚刚传回来的急报,道:
“皇上,刚刚从西北送回来的急报,八百里加急,三道密封。”
顾瑶伸手接过,然而她没有立即打开。
八百里加急,三道密封,这可是大越最高级别的军情战报。
这意味着,西北大战可能已经打完了。
想到此,顾瑶的心像是被狠狠揪着了一样。她拿着急报的手甚至有些发抖。
她先拆开了第一道封条,然后是第二道,第三道。
拆完第三道后,顾瑶拿出了里面的急报。这急报竟然不是用的纸张写,而是一块白布,白布上的字是用血写的。这是一份让人看了触目惊心的军报。
顾瑶此时闭上了眼睛,她甚至不敢看这份急报,而是将急报递给了一旁的枢密副使陈安,道:“你念吧。”
陈副使接过皇上递来的急报,他深吸一口气,将急报展开了,然后念道:
(臣枢密院主事胡源奏报陛下,君山大战已于元祐十年五月初三日晚结束。此战我大越十七万将士和敌军血战六天六夜,共亡十五万六千五百三十名将士,包括此次领兵的主帅征北将军楚融,平西将军孟虎,安远将军陆大旗,虎牙将军王骏……十一位将军战死沙场。我军存活的一万多名将士将退守兰山郡,等待援军。还请皇上看到此封急报后,速速派兵支援西北……)
急报念完了,当念到最后字时,顾瑶整个人像是没有一丝的力气一样跌了下去。
要不是被宫人扶着,顾瑶已经要直接晕在地上了。
她张着嘴,嘴唇有些发抖,好一会都说不出话来,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难受。
“皇上……”
两位枢密院副使此刻也忍不住的掉眼泪。
十七万将士,战死十五万多。十八位将军,战死十一位。
如此惨重的伤亡,是大越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顾瑶仰头看着屋顶,此时此刻,她感觉自己的眼前好像一片漆黑。
她一只手压着胸口,一只手紧紧的握成拳头。
此时她很想大哭一场,可她是君王,她不能这样肆无忌惮的发泄情绪,甚至她也不能躲起来一个哭。
她还得处理国事。
“周玲……”
刚刚还声音洪亮的顾瑶,此时声音已经沙哑得好像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臣在!”
周玲赶紧上前听旨。
顾瑶想了想,说道:“你即刻派人去东郊大营,召楚太傅进宫。对了……先别告诉他君山一战的情况。”
顾瑶真的没有想到,这一场大战会以这样的结局结束。太惨烈了。
第1125章 大公子阵亡了
东郊大营。
楚渊在营帐中走来走去,担心西北战事的他,好些日子没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