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他们大殿上的这位帝王,看着是未满二十的女子,但其魄力和手段却是高祖皇帝和文皇帝的不曾有的。
这时有人大胆的站了出来,是官至三品的御史中丞范思进,他行了个礼,说道:“皇上,是否对这些人惩罚过重了一些。”
顾瑶看着这个站出来的官员,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惩罚过重?”她反问道。
“是的,皇上,他们是该死,但不应该殃及其父亲,兄弟,子孙和家眷啊。这不是株连嘛。”范思进再又说道。
此时此刻,他感到很害怕,这一人犯罪,三代遭殃的惩罚实在太可怕了。更让他揪心的是,他有一个女儿嫁入了宣平候府,这要是流放家眷,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全部都要获罪。
顾瑶冷呵一声,对这位御史打心里不喜欢。
但也没想着因为她屡屡说出一些她厌烦的话就罢免了他。
她看着满朝文武,严肃地回道:“朕没将这帮损害朝廷,危害百姓的臭虫满门抄斩就已经是仁慈了。朕现在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位高权重,不修德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最后是什么下场。礼部听旨吧。”
礼部尚书杨东庭马上站出来。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没有人比他更加解气。那些个人要害死自己的儿子,如今终于要下地狱了。
顾瑶看着杨尚书,说到:“礼部即日起,向全国发布告示,将这六十八名涉案官员的恶行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做一名贪官污吏的的下场。”
“臣领旨。”杨东庭大声地回道。其他官员此刻都神情凝重,但他却神清气爽。
“好啦,这件事就到这里为止。开始今日的议题吧。”
顾瑶说完,翰林院大学时于长林站了出来。
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道:“启禀皇上,春闱会试即将开考,可皇上还没有下达旨意,指定负责的官员,主副考官,判卷官。请皇上尽快定夺,以免时间匆忙,导致考试准备不够充足。”
于长林说完,另一位礼部的官员也站了出来,说到:“是的,皇上,会试于朝廷,于国家来十分重要,是抡才大典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请皇上尽早安排。”
顾瑶揉了揉太阳穴,觉得有点头疼。
这大事是一件接一件,一个多月前西南地震,接着是朝廷贪腐案,马上又是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
她这个皇上连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顾瑶想了一下,于是说道:“你们觉得谁适合做主考官,主动推荐吧。”
顾瑶原本对古代的科举考试了解并不多,但穿越过来一年了,她对科考流程还是很清楚的。
第256章 推荐主考官
大殿上安静了一会儿,不一会儿,杨东庭又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推荐参知政事苏大人作为主考。负责出题和判卷。”
“朕会亲自出题,不用你们出题。”顾瑶回道。
她知道大越之前科举考试的会试的题目都是丞相或者翰林院的官员出的,文皇帝和高祖皇帝都没有出过会试题,高祖皇帝更是文章都不会写。
“那就更好了。皇上,苏大人才学八斗,作为主考判卷定能选出最优秀的文章。”
顾瑶眨了眨眼睛,她发现这苏家自从把女儿嫁到了杨家后,这杨东庭和苏墨的关系变得比以前亲近了许多。
“启禀皇上。”
很快又有人站出来了,是翰林院承旨齐翰,他说道:“臣推荐于长林于大人主考,于大人诗词文章皆是一绝,他出的文集,一进书坊就被学子们抢售一空。在大越许多读书人都称于大人为于长仙,拜读他的文章。”
顾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想了一下。
在科举考试中,主考官极其重要,因为他会决定判卷的标准,甚至他会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主考官喜欢华丽的文章,有的喜欢论证分明的文章。
最终阅卷时,决定取哪些文章的是主考官。
顾瑶觉得这样似乎不太好。
现代的语文考试作文阅卷老师们是有一定评判标准的,所以相对比较公平。但是科举考试阅卷可没有标准。
而科举考试时许多考生会根据主考官的行文风格决定自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华夏古代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朕先不定主考官,你们当中有谁想当主考、副主考,判卷官的,将你们的近年来写的文章选个一两篇好的送到南书房来,朕看了你们的文章再决定。”
顾瑶说完,下面的百官们懵了,一个个的你看着我看着你,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
“皇上,恕臣愚笨,臣实在不明白皇上的意思。”翰林院承旨齐翰一脸不知所以得看着大殿上的帝王。
顾瑶见臣子们好像都没听懂,于是又解释道:“朕的意思是,需要看过你们的文章,了解你们文风喜好再决定。”
下头的大臣们没有再推荐主考了。
顾瑶随后又说道:“礼部自明日起,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仔细检查贡院,确保每一间号舍符合考试的要求,再做好监考人员安排,另外今年的会试,不允许在出现贡院缺水或者提供给考生喝的水不干净的情况,朕更不允许出现兴起七年贡院大火,因贡院大门不开,数百名考生丧命考场的事故。”
“朕在这里跟你们说清楚,若考场出现走火的情况,贡院大门打开,立即疏散考生,考试可以再安排重考,没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
“另外今年考场内安排五名太医值守,若有学子突发情况,晕倒的,生病不能继续考试的,由太医检查后,允许其离开贡院就医。朕不想看到考场出人命。”
顾瑶说完,礼部的官员纷纷站出来领旨。
第257章 您就是皇夫吗
雍州。
距离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这里的景象依然无比惨烈。
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到处都是一片又一片的废墟。
因为这里死去的官员太多太多,这里甚至没有地方官主持修复道路。
朝廷赈灾的物资更是运了一个多月才运到这里。
苏煜从未想过自己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犹如地狱一般。这里已经没有衙门,没有官舍,存活的老百姓们要么撘个茅草棚躲避风雨,要么躲在废墟下,山洞里。
苏煜和几位朝廷派来的官员来到了这里,接待他们的是当地存活下来的十几位官员,不过就算是存活了下来,他们也没有房屋可住,只能和百姓们一起挤在少数未倒塌的寺庙里。
看到朝廷下来的官员,百姓们仿佛看到了救命的菩萨,一个个跪在地上。
苏煜看着他们,心情无比沉重地说道:“皇上知这里发生了大地震后,心情十分悲痛,日夜不能入眠,三日不思茶食。皇上特让我来看望你们,希望你们坚强的活下去,勇敢的活下去。朝廷这次为大家带来了二十万担粮食,上百万两补贴给你们的善银,以及其他上百车物资。朝廷还派来了五万将士,他们将帮助你们修复道路,重建房屋。”
一些百姓在听到这段话后,纷纷掩面而泣。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亲人朋友在这一次地震中丧生,悲伤的情绪一直在他们心里萦绕。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跪在地上的百姓们齐声喊道。
苏煜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从小到大,他基本生活在富裕的皇城,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并没有真正的受过人间的苦。
如今来到这里,他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风餐露宿,什么叫饥肠辘辘,什么叫人间地狱。
“您就是皇夫吗?”这时人群中有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男孩站起来问。
苏煜看着这个小孩,嘴角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他想了一下,然后点头了。
小女孩从人群中走出来,然后走到苏煜的身旁,仰头看着这位身材高大的哥哥,随后他直接抓住了对方的衣角。
“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苏煜看着这个比自家最小的妹妹还小的孩子,看着只有五六岁,所以他也没有计较对方的无礼。
“皇夫哥哥,我的家人都死了,我娘亲在死之前交代我,如果看到皇上派来的人,就让我跟着你们。这样我就能活下去了。”
苏煜:……
在灾区他见到许多父母双亡的孤儿,有的甚至比这个小孩还要小一些,但眼前这一个是唯一敢上前跟他说话的。
他没有回他,只是示意一旁的官员给些吃的给这个看起来面黄肌瘦,饿得只剩皮包骨的小孩。
随后他又看着眼前的一些同样十分饥饿的百姓,说道:“大家都去路口领些粮食吧,排好队,每人都有。”
百姓们于是纷纷走向了路口,那里已经有人在发放吃的。
第258章 朕现在离不开你呀
有二十多位官员将自己闲暇时写的文章或者诗词集送到了南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