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这等自私自利,在国家危难之际都不能受苦出力的官员给她有多远滚多远。
这话说完,李国忠吓得脸都白了。
下面的官员见此也都不敢有异议。
大家便都待在了承光殿,等待君王传召。
顾瑶回了南书房。
回来之后,她召了几位重臣和翰林院的学士进来。
当务之急,是需要立即想出救灾的办法出来,单单送些粮食银钱恐怕只是杯水车薪。
“国库现在还剩多少银子?”
第188章 一日下三百道圣旨
“回皇上,国库有余银九百多万两。”户部尚书陆丁元陆大人回道。
顾瑶忍不住地摇头。
偌大的国家,一亿四千多万人,每年一亿多银子的赋税,到如今竟然国库竟然只有九百多万两银子。
就这样,怎么救灾。
顾瑶无语地叹息了一声,说道:“拿出一半出来做为第一批赈灾的银子。”
下头的大臣,都准备了纸笔,记下皇上下的旨意。
顾瑶看着他们,都是朝廷的栋梁,股肱之臣。但如今出国家遭此大难,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她只能靠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她想了想,很是无奈地说道:“众位爱卿,如此非常时期,朕没有时间和你们细细商议每一条旨意,众位就都听令行事吧。
十几位大臣不明所以地看着眼前的帝王。
心想,皇上这是要乾纲独断嘛。
这么大的事,她能搞得定?
顾瑶没有解释,而是直接下令了。
她看着几位翰林院的官员,命令道:“翰林院即刻拟旨,发往蓉城、夏阳极其周边六百里范围内可能遭灾的州县。告诉当地官府,朝廷赈灾的物资和银钱已经在运往灾区的路上,各地官府接旨后行以下五条:
第一:遇灾州县即刻开仓放粮。
第二:尽全力安置无家可归的百姓。
第三:为避免瘟疫,所有遇难者遗体尽快安葬,若当地遇难人数超过千人,采取坑埋的方式安葬遗体。
第四:组织未受伤的青壮年修复道路,以保证朝廷和各地的救灾物资可以顺利运往当地。
第五:安抚当地百姓,保护弱小尤其是孩子,坚持活下去,等待朝廷的救援。
翰林院的几位学士已经将皇上的话都记下了,当然具体到圣旨不能这么拟。
顾瑶想了一下,又说道:
“下第二道圣旨,发往距遭遇地震州县较近(600里范围内)但没有受到太大波及的州县,当地官府接旨后,即刻筹集不少于一万担粮食,五十车药材,三十位郎中送往灾区支援,另外若遇逃难灾民,各地官府当尽全力安置,可将当地宗庙寺院,废弃或空置屋宅,空置贡院等地方用于安置灾民。”
“下第三道圣旨,发往湖州、扬州、东庭、下沙、随州、苏州、济阳、隋安等十八个人口一百万以上,盛产粮食的富裕州县,当地官府接旨后,五日内,筹集五万担粮食,五千件棉被,两千斤精盐,运往蓉城赈灾。此为军令,不能完成任务的官员就地革职。”
“下第四道圣旨:发往全国各地州县,令当地官府组织当地的官绅、富农、商人捐银,所有捐赠者所捐钱财和物资需登记造册,以备后期核实。”
“皇上,臣等都记下了。”翰林院几位官员从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自己会这么忙。
这一下就是三百多道圣旨要下发,他们今日可有的累了。
“好了,你们去写圣旨吧。记得在圣旨里写明朝廷上下听到灾情奏报后悲痛的心情和定会全力援助的决心。”
第189章 这真是19岁的女皇吗
南书房里,几位中书门下的官员都愣住了。
丞相李璟和参知政事苏墨也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们不敢相信,他们眼前这位还未满十九岁的女皇上,竟然在听到灾情奏报后,迅速就做出了决定,并采取了许多以往救灾时未用过的方法。
一日下三百道奏折,这可是历朝历代,任何一位帝王都没有做过的事。
“皇上,就这么确定了吗?”苏墨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儿子还小几岁的女皇,不知她哪里来的魄力和能力。
顾瑶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紧绷的心放松一点。
自是知道发生了大地震后,她几乎没有休息过。
“苏爱卿,你和丞相还得去做一件事。”顾瑶不知道古代遇到这种特大天灾是怎么救援的,但是这一刻,她只想尽全力救援灾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皇上,您请说。”苏墨这一刻也不知道这女皇心里想什么,又有什么事需要他们去做。
顾瑶想了一下,说道:“你和丞相从朝廷选派十五位官员去往灾区指导和协助当地处置灾情。下去的官员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统筹和安排救灾银钱和物资的发放。
第二、安抚当地灾民的情绪,和当地官员一起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不让他们冻死饿死。
第三、做灾难统计,统计遇难人数,灾民人数,房屋倒塌数量等。
第四、对在地震中失去双亲,未满十五岁的孤儿进行救助,这些孤儿用马车送往临近富裕州县的官府,由朝廷拨款,各地官府请人抚养,直到年满十五岁。
第五、后期各地捐的善银和粮食会陆续运到,每一笔都要做好登记,按规定补助给每一位灾民。
苏墨点了点头。
但点完头后,他又皱起了眉头,有些犯难了。
因为不用他想,也知道许多人不愿意去。
那可是灾区,后面还有可能发生地震呢。
“皇上,他们要去灾区多久?”
当下已是年关,很多人怕是更加不愿意去。
“半年吧。两位爱卿要斟酌着选人,确保派去的是有能力,能吃苦,且不会贪污的清官。”
顾瑶其实想自己亲自去的一趟的,但这不是现代,飞机飞过去几个小时的事,而是二三十天,甚至一个月的路程。
“那臣和丞相现在就商议人选。”
——
后宫里。
苏煜和楚逸再一次碰面。
两人都是被传召去南书房的,于是乎走到后宫巷子里便碰到了一起。
走在前头的王公公,见两位公子突然间停下了脚步,催促道:“两位公子快走吧,皇上等着你们呢。”
楚逸皱着眉头看着身后的苏煜。
顾瑶极少同时把他们两个一起叫过去。
今日定是有什么事情才会如此。
苏煜见对方看向了自己,便点头示意,说道:“西南大震,皇上恐怕几日都没有休息好,你我就不要争吵了,免得惹了皇上生气。”
苏煜大体能猜到是什么事情,只是没想到皇上传了他们两人一起过去。
第190章 同时召了两个侍夫
此时已是傍晚。
昭和殿里所有的宫灯都点亮了。
顾瑶坐在膳桌前,看着满桌子的鸡鸭鱼肉,没有动筷子。
过了一会儿后,她的两位侍夫一起进来了。
“坐下吃饭吧”。
顾瑶看着他们,都是年轻貌美的男子,虽然性情不一样,但眉宇间都自带一种王孙贵族的矜贵气质。
楚逸先走过来,当看到眼前的女孩神色憔悴,双眼甚至有些血丝后,他的心一下仿佛被什么刺痛了一样。
“皇上,你没事吧?”他将手轻轻放在了她的肩膀上,蹲下来看着她。
顾瑶摇了摇头,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说道:“坐下用膳吧。”
顾瑶可不想在此刻跟他们诉什么苦。
苏煜也看到了顾瑶此刻的样子,相比三日前,她看起来更憔悴,更疲惫了。想来,这几日她一定没有休息好。
“瑶儿……”苏煜想说什么。
刚刚开口就被顾瑶打断:
“叫皇上。”顾瑶不希望他们在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这么叫自己。
苏煜于是坐在了另外一边。
待他们都坐下后,顾瑶沉声说道:“朕今日叫你们二位来,是有事情想跟你们说。几日前西南蓉城等地发生了特大地震,朝廷已经收到奏报,恐有几十万百姓遇难。朕作为帝王,需在朝处理国事,不能亲自去灾区看望百姓。朕想你们二人当中有一人前往灾区,替朕去安抚百姓,组织善后。你们有谁愿意去吗?”
顾瑶直接问。
苏煜和楚逸两人都愣住了。
两人都没有想到皇上将他们二人一起召来是因为这件事情。
好一会儿,两人都没有回话。
顾瑶见他们不答,眼中有一丝失望,她苦笑道:“罢了,你们若不愿意去,朕也不勉强。”
这话说完,两人几乎同时回答:
“皇上,臣愿意去。”
“真愿意去吗?”顾瑶反问道。
她细细打量着他们。
这两人性格是不一样的,苏煜平日里沉默寡言,心思细腻,让人捉摸不透。楚奕大大咧咧,心情都写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