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刑部尚书胡胡广安和大理寺少卿叶奇峰走进了南书房,两人一个是刑部的最高长官,一个是掌刑狱案件审理的最高审判官。
  两人进来时各自都拿了厚厚的一叠判状。
  “启禀皇上,今秋死刑犯复核名单已经出来了,臣等奏请皇上朱批。”
  顾瑶点了点头,回道:“拿过来吧。”
  顾瑶知道华夏古代很多朝代,死刑都是需要奏报皇上批准后才能行刑。现代的死刑需要最高法复核。
  在这里则需要她这个帝王朱批勾了名字后才能秋后行刑。
  胡广安将名册和判状都放到了皇上的案桌上。然后两人便退到了一边。
  顾瑶先打开了名册。
  很长一本名册,上面有一百七十八个死刑犯的名字,而名字下面用小字写了他们所犯的罪,和被判的刑罚。
  顾瑶从第一个看起:
  刘先达,(柳州人氏),犯恶意谋杀罪(杀害同村吴氏一家十一口人。)凌迟360刀。
  彭月娥,(蕲州人氏),犯伦常之罪(用砒霜毒死其公公,婆母)凌迟360刀。
  贾明,(鹤州人氏),犯恶意杀人罪,(持刀杀害磊阳衙门县令)凌迟360刀。
  顾瑶看着这些名字和后面所犯的罪行。
  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这确实是一些恶徒,死不足惜。
  不过看着凌迟这个字眼,她心里有些发麻。
  她以前看电视剧,就有这种犯人被凌迟处死的场景,十分血腥残忍,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残忍的酷刑。
  顾瑶拿着御笔,好一会儿都没有在上面勾选名字。
  判凌迟的一共二十八人,她每勾选一个,这人就是凌迟处死。
  “皇上,您是有什么疑惑吗?”刑部尚书胡广安见皇上迟迟没有动笔,便走过来问道。
  顾瑶想了一下,然后在这二十八人里面,只勾了两个名字。
  分别是第十七个名字:陈伟达,犯奸杀罪,五年内奸杀11名妇女,包含两名八岁女童。
  第二十一个名字:柳福生,犯杀人罪,三年诱杀五人,且分解尸体,将人肉做成包子售卖。
  除了这两个其他的顾瑶都没有勾。
  “皇上,这是为何呀?”一旁的大理寺少卿看皇上只勾了两个名字,十分不解。
  他是负责审核这些死刑犯的最高判官,他都是按律判的,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但皇上竟然不愿意勾。
  顾瑶想了一下,看着两位大臣,严肃地回道:“凌迟是十分残酷的刑罚,朕对判此刑罚的罪人都会慎重,除十恶不赦之徒之外,其他不宜处此极刑。”
  第175章 古代的酷刑
  顾瑶其实想废了这个刑罚,判死刑就可以了,不必如此残忍。
  古代的这些酷刑其实挺可怕的,让她想起了满清十大酷刑。
  两位大臣不明白似的看着皇上。
  “皇上,这些就是十恶不赦之徒啊,您看这个因为争一块地灭人家十一口人,还有这个恶媳,用砒霜毒死了自己的公婆。这等恶徒以前都是凌迟的。”
  顾瑶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没有在从这二十八个人当中再勾名字。
  她回道:“朕自有朕的判断,两位爱卿不必为此和朕争执。凌迟是神明也觉得残忍的酷刑,以后尽量不判此刑罚,或者对特别穷凶极恶的,如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五人以的,或以残忍的手段谋杀或虐杀不满十二岁孩童的犯人方可酌情判此极刑。”
  “臣记住了。”
  两位大臣也不知皇上为何突然变得仁慈了,记得半年多前,他们也奏报过一次死刑复核,当时判了三十多名犯人凌迟,但皇上直接就准了。这次竟然只勾了两个。
  “其他判凌迟的改为斩首。”顾瑶在其他二十六人的名字下面批了一个“斩”字。
  大越刑律里,没有规定什么罪一定判凌迟,不管是谋杀罪还是奸杀罪甚至谋逆罪等,通通写的判死刑。
  而死刑判罚有三种方式,最残忍的莫过于凌迟,然后是斩首和绞刑。
  绞刑是死刑里面唯一可以留全尸的,算是留个体面。
  当然还有一种刑罚也很可怕,那便是株连九族,不过大越开国以来,还没有人被判过这个刑罚。这是刑律里写明了的,只有谋反,弑君才会诛九族。
  顾瑶又翻了一页,看后面的名字。
  在看到第五十八个名字时,她看到赵辛,判的斩首。而顾瑶并没有犹豫,这个名字直接画了勾。
  赵辛这恶徒死不足惜。
  再往后看,顾瑶又勾了许多名字,一共勾了一百三十六人,有四十二人的名字顾瑶没有勾选。
  “皇上,这些犯人为何不勾选啊?”大理寺少卿叶奇峰见皇上跳过了很多名字,十分不解。
  这些可都是杀了人的死刑犯。
  顾瑶这时指了指其中一个她没有勾选的名字,回道:“这还是个孩子呢,只有十岁,在打闹中不慎推倒了另外一个孩子导致其意外死亡。其不属于故意杀人,不适合判罚极刑。未满十二岁的孩子都不宜判死刑。”
  顾瑶没有勾选名单中未满十五岁的孩子的名字,不论是故意杀害,还是过失伤害。
  她记得华夏古代有的朝代对孩子犯罪也是从轻处罚的,比如明朝律法就规定了孩子未满六岁不论犯何罪皆不处罚,若严重,当判罚父母。未满十二岁不宜死刑。
  但是大越的律法却没有这种对孩子从轻处罚的律例。
  应该说是律法本身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等明年修正了,会有明确的条文规定。
  “皇上,那这些您赦免了死罪的犯人如何判罚?”叶少卿又问道。
  虽然他都是按着律法复核的,但是最终决定还是得皇上。
  皇上有权赦免这些犯人的死罪,以前文皇帝就经常从名单中剔除名字,赦免一些犯了死罪的官宦家属或亲戚。
  “流放。”
  第176章 若文皇帝在世
  胡广安和叶奇峰从南书房出来。
  出来后,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摇头叹息。
  皇上赦免了四十多个人犯人的死罪,却依然不赦赵辛,他们也很是无奈。
  “胡大人您刚刚为什么不说呢,你向皇上求情,兴许皇上能留赵辛一条命。”叶奇峰看着这位同僚好友。
  两人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是大理寺少卿,是主管全国刑狱的最高官吏。
  “皇上已经定了赵辛死罪,我说又有何意义。”
  胡广安可还没有忘记,赵辛被抓前,自己这个姐夫就被停职了月。若他今日还提此事,只会让皇上厌恶。
  “哎……如此的话,赵辛三日后就要问斩了。他犯的确实是死罪,可终究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儿,若文皇帝在世,赵辛是绝对死不了的。”叶奇峰感叹道。
  他们如今这位君王,对待功勋贵族和对待平头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免死金牌被收回去了,荫补入仕的人数也被大大削减,就连皇亲国戚也是要杀就杀。
  ——
  南书房内。
  顾瑶在复核了死刑名单后,召见了一对新婚夫妻,苏家三姑娘苏妍和宁平伯爵府嫡子杨昌。
  夫妻俩一早就在外头候着了,他们是来进宫谢恩的。
  于是两人进了南书房后,就跪在了地上,行了三叩大礼。
  “臣特携妻子进宫,叩谢皇上恩典。”杨昌是怎么也没想到,那日救了母亲性命的是当今皇上,更没有想到,自己阴差阳错,娶了这位苏家的姑娘。
  顾瑶看着他们,眉眼间有淡淡的笑意。
  这对夫妻,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看着很是般配。
  想来他们昨日的婚礼一定很隆重,很热闹。
  “起来吧。”顾瑶回道。
  两人于是站了起来。
  苏妍这时又行了个礼,说道:“皇上,昨日臣妇受宠若惊,得皇上这般荣宠,臣妇实在不知如何报答。”
  顾瑶抿嘴笑了笑。
  不过几个月不见,她觉得这苏家三姑娘似乎变得成熟了一些。不对,是民间女子结婚后,穿着和发髻都更显成熟了。
  顾瑶想了想,回道:“朕给你封诰命,不是随意封的,他日是需要你为朕办事的。”
  “臣妇明白。”
  “好啦,你先出去吧,朕跟你夫君说点事。”
  顾瑶不喜欢听他们说什么感恩戴德的话。她做这些本也是有目的的。
  苏妍转身出去了。
  南书房里。
  杨昌看着眼前的帝王,入仕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独自面对君主,更是第一次进这南书房。
  顾瑶挥了下手,道:“你坐吧。”
  “谢皇上。”
  杨昌便坐在了一旁的木椅上。他双手放在两侧,低着头恭恭敬敬的等着皇上问话。
  顾瑶喝了口茶,也不急着说话,而是打量了一下这位十分年轻的官员。
  他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长得一表人才,端端正正,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