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此时有几位工人正在做试验。
谢大人指了指远处的一些工人,说道:“皇上,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招募了二十多个擅于配置火药的药师,他们来这里已经有半月了。另外您让臣找的工匠师,臣也找了几位,他们正在按照您给的图纸,尝试制作您说的火枪和加农炮。”
顾瑶看着眼前的大臣,三十出头的臣子,她之所以重用这位臣子,一是因为对方的家世,谢家祖上曾出了两位火药师,另外这位臣子身家清白,在朝中没有哪位重臣照拂。而这等人才往往会特别努力,得到皇上的赏识后,也会全心全力的办事。
“爱卿辛苦了,他日若实验成功,朕定有重赏。”顾瑶回道。
居安思危,她明白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战事。而她如今统领的大越王朝,不论是经济发展情况、文官制度还是地理条件,都比较接近古代的北宋。
顾瑶记得北宋的历史,那可是一个重文轻武,积贫积弱的朝代。只不过大越如今才开国四十余年,还在繁荣时期,外患没有那么严重。
随后,顾瑶又去了仓库,看了一下储备的武器以及查看目录。
从西厂回来,已经是申时一刻。
而顾瑶一回到宫里,就已经有大臣在那等着她了。
“皇上,左仆射李大人和吏部苏大人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顾瑶回到了南书房,这里虽叫书房,但其实就是她日常办公的地方,现在所说的办公室。
南书房有八九十个平方,后置两排书架,里面放着君王经常需要翻阅的书,中间放了案桌和龙椅,前面则有几张红木做的椅子。
“爱卿坐吧。”顾瑶未等他们行礼,就先赐坐。
这两位都是朝廷重臣,也是她每日在朝会上都会见到的臣子。
“皇上,您让臣拟的名单臣拟好了。”
第22章 苏大人最会讨好皇上
吏部尚书苏墨将一份名单放在了桌上。
顾瑶打开一看,上面写了十几个人的名字,每个名字下面有这些人的生平和履历,以及给他们推荐去上任的州县和官职。
她记得自己在前日朝会时,罢免了人口出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六个州县的知府和通判,让苏墨推荐新人去这些州县任职。
顾瑶将名单认真看了一遍,说道:“苏爱卿,朕登基不久,下面一些官员为官处事的能力朕不了解,你名单上的人都靠谱吗?”
顾瑶确实不了解手下许多官吏,尤其是这些地方官,见都没见过。
“回皇上,臣以为这些人都是有些手段的,能办实事的地方官吏,定不负皇上使命。”
苏大人说完,一旁的李相突然笑道:“苏大人给皇上推荐的都是一些严苛的酷吏。”
“酷吏?”
这个词说出来时,顾瑶本能的皱眉。
苏墨看了李相一眼,回道,“皇上,这几个州县女孩出生数不到男孩一半,严重的甚至不到三分之一,可见这几个地方的百姓有多么野蛮,难以管束。若不用酷吏,您新颁布的刑律如何使得上呢。”
顾瑶嗯了一声。
她当时看到那数据确实非常生气,所以一气之下,直接罢免了十几位地方官,如今新去的知府要管好这些地方,也必须拿出真本事来。
顾瑶想了一下,回道:“所谓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这些烂地方也确实该有个严厉的官去好好管管了。苏爱卿考虑周全,朕允了。”
苏大人,“皇上圣明。”
一旁的李相没再说话,只是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然后以出恭为由,走出了南书房。
苏墨见李相出去了,便忍不住问起了一些私事。
“皇上,不知我儿在宫中可好?”
顾瑶明白对方说的是苏煜,而仔细看,眼前这位大臣和和苏煜还确实有几分父子相。
想来这位苏大人年轻时也是俊雅不凡。
“要不朕让王公公把苏煜叫过来,爱卿亲自问问。”顾瑶也不知道所谓的可好是怎么个标准。
苏墨想了一下,回道:“皇上,明日是我母亲,也就是苏煜祖母的生辰,不知皇上可否允许苏煜回苏家一趟,家中老母甚是想念这个在宫中的孙儿。”
“好啊,朕让他明日回去,亲自给老太太祝寿。”顾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作为一个现代人,她觉得奶奶生日,孙子孙女理当回去,这是尽孝。
“那臣替苏煜谢过皇上。”
……
两件事情皇上都同意了,苏大人心情大好,连走路都脚下生风。
而他一出宫门,就遇到了自己的同僚,和自己一起来见皇上的左仆射李相。
两人同朝为官十几年,已经是老熟人了。
“苏大人如今深得皇上信任,不日怕是又要高升了。”李相看着身旁这位后生,这位兴起一年的状元,如今已经坐到了尚书的位置。
“丞相哪里的话,在下不过是尽心为皇上办事。”苏大人笑着回道。
“尽心了吗?”李相饶有深意地笑了笑,“苏大人不过是顺着皇上的心思罢了,这朝中可就苏大人最会讨好皇上,还将自己的嫡子送入宫中做侍,如此谋算,怕是假以时日,我这位置就是你的了。”
第23章 希望皇上早日生子
苏墨没想到李相这么说,他哈哈的笑了几声,回道:“李相这么说,可就折煞我了。您是三朝元老,又是当今皇上最敬重的托孤大臣。我这萤火之光,怎能和李相相提并论呢。至于我儿苏煜,李相是知道的,我儿本是前年考中的一甲进士,但先皇没有赐官,先皇本就属意我儿进宫伺候当今皇上的。”
苏墨说完,李相没有接话。
作为同僚,他太了解这位吏部尚书,这人心思深沉,为官谨慎,在这朝中几乎不会得罪人。
但就是这样的官,往往什么都会顺着君主的意思,哪怕是个昏君,他们也会吹嘘拍马。
……
处理完一些政事,顾瑶来到祥和宫。
这是一座位于皇宫南面的宫殿,世代都由皇太后居住。
宫中的装饰不似三宫六院那样富丽堂皇,而是古朴庄重,大殿中还供奉了佛像。
太后平日会在宫中念经祈祷。
今日是农历六月十五,按照规矩,皇上每月初一十五要和皇太后一起用膳。
所以顾瑶今日来到了这宫中。
皇太后一身深蓝色祎衣,头戴珠冠,看起来端庄贵气,相比顾瑶一身鹅黄色缎面宫廷礼衣,皇太后仿佛才是这皇宫中的主人。
两人一起来到了偏殿用膳,陪着一起吃的还有两位未嫁的公主文馨公主顾馨月和宁安公主顾清音。
两位公主如今都是待嫁的年纪。
“皇姐……”两位公主异口同声地喊道。
在这皇宫中,也就他们两人不直接喊皇上。
“朕让几位太师傅教你们功课,你们学的怎么样了?”顾瑶抿了一口茶,随口问道。
虽然对两位妹妹没有啥感情,但是作为皇姐,她该做的还是要做。
“都学好了,皇姐。我和二姐姐想出宫。听说下月初三,金城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灯盏,我们想出去玩。”
顾瑶哦了一声。心想,果然是小女孩儿,就是想着出去玩。
她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扭头看向一言不发的太后。
说道:“你们问母后的意思吧。”
太后嗯目光冷淡,她看着两位公祖,眼神疏离淡漠,几乎看不出什么感情,这两位都不是她亲生的,虽然唤一声母后,但是母女之情是没有的。
“皇上要确保两位公主的安全,可不能出了什么岔子。”
听到母后松口了,两位公主笑靥如花。
“多谢母后!”
顾瑶,“行,那日皇姐给你们安排最得力的侍卫保护你们。”
随后,几个女人一起吃饭。
顾瑶吃得很快,她不像是这些古人,吃饭讲究各种规矩,哪怕是和太后一起吃饭,她也是随意吃。
吃完,顾瑶准备下桌。
这时赵太后再次看向了这位先皇后孝仁皇后所生的女儿,这位曾经的嫡公主,先皇的掌上明珠。在她的记忆中曾经的顾瑶公主端庄得体,是个十分敬重长辈,知书明理的公主,然而如今成了帝王,却没有了规矩,甚至人也变得冷情冷漠。
“母后,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说吗?”顾瑶看太后看着自己,便问道。因为对方要再不说话,她就准备回昭和宫了。
赵太后想了想后说道:“听说皇上这两日召幸了楚家公子和苏家公子。母后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欣慰,希望皇上早日为我大越诞下皇子,这样先皇在天有灵,便可安息。”
顾瑶无语。
心想这太后真是喜欢管事儿,都想着让她生孩子了。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顾瑶还是礼貌地回了一句,“儿臣明白。”
说完,顾瑶离开了祥和宫。
第24章 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