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凉亭之中,郑老爷子正在和儿子郑益对弈。
  “商鞅变法两代便使秦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但变法太过激烈弊端也很明显,主持变法的商鞅最后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与之相比,齐威王的手段就温和许多。”
  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谨修法律,广开言路,选贤任能,赏罚分明。
  不以珠玉为宝,而以人才为宝,用人不为出身所限,有才能者即可破格提拔。
  看他提拔的重臣,邹忌为布衣白身,孙膑是从魏国逃来的“刑余之人”,淳于髡本是髡钳家奴,只要有真本事不管什么身份都被委以重任,如此才称得上是“选贤任能”。
  郑益抬眼,“这岂不是和青州现在无甚两样?”
  老爷子卷起纸筒敲敲傻儿子的脑袋瓜,“倒反天罡。”
  是青州现在和齐威王时的齐国无甚两样,不是齐威王时的齐国和现在的青州无甚两样。
  郑益小声嘟囔,“又没有区别。”
  郑老爷子摇摇头,懒得再和傻儿子说太多,“州牧大人马上就到,你去书院门口迎一迎。”
  齐威王变法的目的是成为天下霸主,如今的天下和尚未大一统时的天下无甚区别,他们荀青州的目的会不会也是成为天下霸主?
  没到那个时候谁都说不准,不过如果小荀州牧能一直保持现在的爱民之心,他成为天下之主对天下百姓而言未必是坏事。
  唉,现在才哪儿到哪儿,操心早了。
  郑益知道他爹的言下之意,但是他不想听。
  大汉气数已尽天下大乱已至,州牧大人天纵奇才,与其匡扶汉室还不如学高祖皇帝“大风起兮云飞扬”。
  人活一世当建千秋之功立万世之业,啊,虽然建功立业的不是他,但是跟着想想也是热血沸腾。
  乱世中有个好主公很重要,看看现在的青州,再看看前两年的青州,要不是荀青州他们怕是早死干净了。
  祸兮福之所倚,如果不是孔融在北海国胡来,他们也等不来荀小将军这么好的州牧。
  他们青州百姓苦了好些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
  大半年的时间足够书院走上正轨,如今上课的是书院招收的第一届学生。
  人数不多,但各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翘楚。
  考试之前书院只有几位老先生撑着,时隔几个月师资力量也上来了。
  当然,靠的主要是老爷子们的人脉。
  遥想当年,朝廷征召荀爽、申屠蟠、韩融、陈纪、郑玄等十四人为博士却一个响应的都没有,虽然那时一个响应的都没有,但是不妨碍他们按照朝廷历次征召的名单摇人。
  叔祖在并州,略过;已经去世的,略过;已经在别处为官的,略过。
  筛过一轮又一轮,剩下的依旧不在少数。
  和大佬一起玩的也是大佬,能被老爷子们请过来的也都不是简单的人,这么人喊人喊人,一不小心就喊来了两个教导主任。
  咳咳,后世戏称陈群、崔琰是教导主任,俩教导主任出现在一个学校也挺有看头。
  “张将军是常山人,我还没去过常山,不过听子龙说过常山这些年的情况,是个民风彪悍的地方。”荀晔走在最前面,远远朝书院门口的郑益招招手,然后继续说道,“民风彪悍有好处也有坏处,怕是不太好治理。”
  张燕撇撇嘴,“将军多虑,常山的官署除了收钱抓劳力会出现,其他时候根本不在乎百姓死活。”
  赵子龙从小天真到大觉得官署还有好官,他可没那么好糊弄。让他来处置常山的官署,把里面的官吏全都拉出来隔一个杀一个都还能有不少罪大恶极之辈成为漏网之鱼。
  天下乌鸦一般黑,不只常山官署,大汉十三州所有的官署都是这样。
  当官的一个个的风光无限,粮仓里的粮食发霉发臭都不愿意放出来赈济灾民,遭灾的百姓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连树皮草根都抢不到的就只能饿死。
  凭什么?
  张燕眸中戾气横生,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常。
  那什么,他说的是前些年的情况,现在和以前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儿区别的。
  别的不说,他这一路上看到的就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出趟远门遇到的贼比路人多,这次他从邺城到临淄那么远的路愣是没遇到多少不长眼的贼。
  他是贼匪出身他最清楚,山里的贼饿到一定程度不会管过路的是平民百姓还是官,他们只知道再抢不到粮食就会饿死,就算遇到有护卫的车队也不一定会落下风。
  他这次出门只带了几个亲信,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劫道的说明山里要么没有贼要么山里的贼日子过的还行。
  啧,十年前常山要是有这么个主官他还会落草为寇吗?
  什么见鬼的世道。
  吕大将军抱着手臂,“要说民风彪悍还得看我们并州,并州汉胡混居,一个月能打三十场仗,现在不也安安生生的该种地种地该放羊放羊?当官的没本事不要拉民风下水,百姓要是能活下去谁会上赶着跟官府过不去?”
  张燕下意识想反驳,但是转念一想这家伙骂的是常山的官不是他,于是又收回没有扎出去的刺,“温侯说的对。”
  吕布搓搓胳膊上冒出来的鸡皮疙瘩,一瞬间以为耳朵出问题了。
  这犟种还会说好话?
  荀晔摇摇头,不管俩人之间那若有若无的不对付。
  反正短时间内见面的机会不会多,相处不来也没什么。
  人都是有脾气的,有的天生磁场不合,总不能强迫两个处不来的家伙当好朋友、诶?你们俩什么情况?
  荀小将军刚还想着不能强摁牛头喝水,和郑益说了几句话再一扭头跟来的俩人就勾肩搭背去了,这和好也是和的莫名其妙。
  只要能入吕大将军的眼,吕大将军就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熬过被董卓使唤的苦日子后他这两年过的是顺风顺水,日子过的太顺的后果就是老爱找人炫耀。
  找己方阵营的同僚炫耀效果不好,他有的其他人大部分也有,顶多就是多和少的分别,有羡慕也不会太多。
  找别的阵营的人炫耀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尽情的享受那种“看不惯他又干不掉他”的乐趣。
  现在,张燕成了他的新玩具。
  荀小将军长出一口气,熟练的将即将被拽进“羡慕嫉妒恨”情绪中的张将军解救出来,“郑先生就在后面凉亭,待会儿让他老人家说一说考试的细节,张将军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问。”
  还没到拉仇恨的时候,大哥你悠着点儿。
  吕布咧嘴笑笑,“也可以问我,考场的守备是本将军安排的,除了考题之外老爷子知道的本将军也知道。”
  张燕:???
  选官考试那么重要的事情荀青州敢交给吕布?交给吕布竟然还没出什么幺蛾子?这正常吗?
  ……
  幽州蓟县,公孙瓒刚把给他添乱的官吏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会儿正气的在书房原地打转。
  也就是他最近杀人太多要修身养性,放到半年前那些欺上瞒下的家伙都得风干挂城墙。
  “纪常,飞燕那儿有送信过来吗?”
  严纲摇头,“没有。”
  “他都去了那么些天,怎么还一点消息都没有?”公孙瓒咬牙切齿,“你看看这些东西,非逼着老子和隔壁公孙度一样杀他们全家是吧?”
  旁边众人:……
  没人逼着您也杀过了啊。
  现在以武力镇压豪族的不是一家两家,辽东有公孙度,中原有荀小将军,还有刘表、袁术等人基本上都是到任先以杀威慑地方豪强。
  众人在心里嘀咕着,法子血腥但好使,他们家将军也特别爱用。
  “老子就不明白了,刘虞有什么好的值得他们念念不忘?说了多少遍外族只能靠拳头打服,那些都是豺狼,年景好的时候可以用钱粮去让他们老实,年景不好的时候呢?把他们养的膘肥体壮然后让他们来劫掠咱们?”
  “府库的钱粮不是大风刮来的,老子养兵的钱还不够用,哪儿有那么多东西给乌桓人?他们自己没手没脚吗?”
  “刘虞刘虞成天就知道刘虞,行,老子马上再给他们请回来一个‘yu’。”
  第156章 豫州荀治中
  *
  在真正见到荀氏这位小将军之前, 张燕一直觉得所谓“生来不凡”“旷世奇才”之类的名号是特意找人宣扬出来的。
  包括民间传的神乎其神的诛杀董卓,都是事后为了扬名才编出来的桥段。
  吕布本人为荀氏所用,荀氏又是筹谋诛董的最大功臣, 当时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不是靠人家一张嘴?
  人家拼上全族的身家性命去和董卓硬刚,事成之后只是让一个小辈扬名而已,没有人会在这时候和荀氏过不去。
  世家子扬名都是这个流程, 他是平头老百姓也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