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光武帝刘秀以符瑞图谶起兵, 即位后宣布图谶于天下致使谶纬大盛。之后章帝又搞了个白虎观会议, 还以会议上的大辩论为基础编了个《白虎通义》来把谶纬和经学合二为一。
  谶纬被成为内学尊为秘经, 从此朝廷用人施政都依靠谶纬,连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也要向谶纬看齐,阴阳五行学说想不泛滥都难。
  问题是,这玩意儿是人为制造的, 谁想编都能编。尤其在改朝换代的年份,各种谶语更是层出不穷。
  秦末有“亡秦者胡”, 西汉末有“刘秀发兵捕不道, 卯金修德为天子”,东汉末、也就是现在,谶语就更多了。
  袁绍推刘虞为帝时天下到处都是“四星会于箕尾,神人将在燕分”,还有将来可能会被袁术利用的那条“代汉者, 当涂高也”现在也已广为流传。
  两汉尊天命而行事, 篡个位还要讲究五行相生相克。要不是现在还没到彻底撕破脸的时候, 书房里那兄弟俩能当场编出条谶语来把他们家崽塞到“天命之子”的位置上去。
  没办法,谶语就是这么容易被利用, 就算汉朝之后历代皇帝屡加禁止也挡不住无休无尽的造反预备役编条谶语就造反。
  “刘”之为字,卯、金、刀也。老刘家豪杰辈出,直到他们大唐依旧有人借“金刀之谶”生事。
  卯金刀是刘氏的象征,暗示刘氏继承姬周天下,即大汉承赤统以继周。汉为火德,按照五德终始应是以土承火。
  荀牛牛那么擅长种地,随便怎么编都能编出个土德,大地母亲肯定也不介意让祂的亲儿子利用一下。
  李二陛下再次发出感慨,“你爹和你大伯真都是人才。”
  荀晔谦虚的摆手,“哪里哪里,正常发挥罢了。”
  李二陛下看了他一眼,笑眯眯继续说,“希望你叔祖也这么觉得。”
  “我叔祖不那么觉得也来不及了。”荀晔摸摸鼻子,他也没想到他爹和伯伯能这么一步到位,不光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还把远在并州的叔祖也安排的明明白白。
  感觉不造个反都对不起他爹他伯的良苦用心。
  “既然我爹和大伯已经把话挑明,那就不能把我爹留在京城了。”荀小将军叹了口气,“虽然我相信我爹不会傻乎乎的把这种事情说出去,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哪天说漏嘴就危险了。”
  “也不用这么不放心。”李二陛下对傻崽的亲爹很有信心,“你父亲没那么简单,只要你别傻不愣登的学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他在京城就没有危险。”
  一人做事一人当,祸事不能波及家眷。
  董卓屠袁氏一族已经让天下世家草木皆兵,如果再来个类似的事件,全天下的世族都将变成惊弓之鸟。
  为了出远门的时候能放心将家眷留在老家或者安置在别处,没有人会在这种事情上学董卓。
  荀晔不这么觉得,“爹,想想历史上曹老板他爹的下场。”
  不光曹老板他爹,曹老板他全家都是前车之鉴。不是所有人都能想那么多,万一冒出来个顾头不顾腚的疯子他哭都没地儿哭。
  “也是。”李二陛下顿了一下,改口道,“回头你问问你父亲,看看他要走还是要留。”
  “让我父亲选来选肯定是留在京城。”荀晔耸耸肩,决定待会儿去问问,现在先解决系统任务的问题,“爹,这次的任务看着像是要解决整个北方的天灾,可天灾来之前不会打招呼,我们也不知道今年可能会有多少天灾,那完成的标准是什么?”
  “系统自动判定,耶耶也不清楚。不过任务并不是必须看到成效才算完成,只要系统判定你的所作所为可以起到作用,就算成效在半年甚至两三年后才能显出来也算是完成。”李二陛下回道,“对于系统而言,态度比短期成效更重要。”
  荀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原来如此。”
  既然系统爹那么智能,那他是不是可以反过来凭借任务状态来估算政策的预期成效?
  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有的政策都是纸上写出来一个样真正推行下去又是一个样,百姓的反应不可控,官员的执行力度也不可控,结果会是什么样子自然也不可控。
  史上有很多政策原本是为百姓着想,然而被官员一经手却变成了害民之策,他又不能保证所有的官吏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能在过程中尽量避免让恶人钻漏洞。
  现阶段没那么多人手来监察,系统爹就是他现成的监察系统。
  妙啊!
  不愧是他们家系统爹,发任务都不忘偷偷给他降低任务难度。
  感恩比心.jpg
  【叮——】
  魔性的电子音再次响起。
  荀晔当即抬起手臂在头顶比出大大的心形,因为不知道系统爹到底在哪儿,摆好姿势后还原地转了一圈确保不管系统爹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他的心。
  李二陛下:???
  什么情况?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臭小子和系统单线联系了?
  不应该啊,系统不会绕过他们和臭小子联络。
  有猫腻。
  荀晔阳光灿烂的表达完谢意,然后兴奋的给阿飘爹解释他刚想到的捷径,“天无绝人之路,系统爹远谋深算,果然不会为难祂乖巧听话的好大儿。”
  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
  反向给他们几个发任务已经满足不了这小子,他甚至已经开始利用系统。
  不得了不得了,这脑袋瓜一般人还真比不过。
  不愧是他教出来的崽,就是非同寻常。
  荀晔解决完疑惑心情大好,天色渐晚,收拾好书房的纸笔便去主院找他爹他伯吃晚饭,顺便在饭桌上问问两位长辈何去何从。
  伯伯居无定所去哪儿都行,主要还是他爹。
  荀悦抬眸,“离京?为何?”
  荀晔鼓了鼓脸,意料之中,他爹不打算离开京城。
  聪明的父亲大人已经把他的最终任务琢磨了出来,再留在京城面对天子总感觉有点尴尬。
  问题是亲爱的父亲大人没有在他面前明说,所以他现在也没法说太明白。
  爹和伯伯都特意避开他密谋了,他说太明白岂不是上赶着暴露他有阿飘摄像头?
  还能为什么?因为他年纪小黏人离不开爹呗。
  颍川离京城近可以抽空探望,青州离京城那么远,这次一走估计得一两年都见不上一面。
  多新鲜啊,他是爹宝男这件事情还需要强调吗?
  阴阳怪气.jpg
  荀愔忍笑不语,这场面瞧着有趣,感觉见着亲爹的侄儿比心智不全的时候还有意思。
  倒是把荀悦弄了个大红脸。
  荀晔脸皮厚,伯父的眼神对他毫无影响,确定他爹不会离开京城后化悲愤为食欲第不知道多少次用饭量震惊四座。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他多安排点护卫以防万一。
  还有曹老板那边,回头找机会也得提醒一下。杀陶谦为父报仇合情合理,因为自家遭殃而屠城就说不过去了,不能让无辜百姓代替罪魁祸首殒命。
  他这两年和曹老板打过不只一次交道,没有杀父之仇的话以曹老板的理智应该不会有那么重的杀心。何况现在的他手底下没有那么多兵,万一曹老爹真的出了意外,他就是天天犯头风也只能憋屈着吃了这个闷亏。
  保护我方曹老板,从保护曹老爹做起。
  ……
  秋税八月开征,大汉的田赋主要由田租和人头税组成,每年秋天由地方官署登记人口、核实年龄、编成簿籍然后按户籍征收,官署连着两三个月都闲不下来。
  颍川官署上上下下都在忙碌,以前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现在恨不得一个人当十个人用。
  孙策蹑手蹑脚前行,在窗边学灰喜鹊叫了两声,然后再蹑手蹑脚的回到走廊。
  周瑜看了眼空无一物的窗外,硬着头皮起身找旁边的荀治中请假。
  荀彧揉揉酸痛的手腕,好似没有注意到刚才的动静,温声让年轻人想出去透气就出去,不用在意屋里这些处理不完的公务。
  周瑜看看堆满书案的公文,感觉良心上被插了一刀。
  但是小伙伴在外面等着,良心再痛也只能先放一边儿。
  少年郎笑的勉强,走出去的时候甚至开始同手同脚。
  荀彧笑着感慨道,“年轻真好。”
  如果几个少年郎都能和周郎一样眼里有活儿就更好了,送到官署来的公务肯定能更快处理完。
  周瑜紧张的走出去,出了门快走几步才搓搓胳膊压下心中的愧疚感,“怎么了?”
  “去隔壁书房,子脩有事找我们。”孙策小声说了一句,然后拉着倒霉催的小伙伴飞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太可怕了,小小颍川怎么会有那么多需要处理的公务?就是整个豫州的政务都送到这儿来公务也多的不正常。
  先生们天天埋头批阅公文,显得他那成天去军营晃悠的爹跟不务正业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