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颍川有吕大将军坐镇不用担心,大本营没有后顾之忧的话他和他的兵也能安心留在京城看热闹。
  于夫罗肯定不敢渡河南下,而且最多三天并州的援兵就会抵达黄河以北的河阳津,到时候于夫罗有没有命逃跑都不好说,更没有办法给京城造成威胁。
  这么一来,他还得感谢王司徒让他不用打仗就能再拿个救驾之功。
  功劳这东西谁都不会嫌多,来点儿功劳就能从国库里扒拉点儿东西回去,还能让身边的将士都升官加爵领赏赐,王司徒多算计他几次他甚至能把之前没来得及搬去并州的董贼遗产全部弄回颍川。
  只要他足够有本事,他就能把陷阱变成馅饼。
  天上自个儿有馅饼掉下来他为什么不接?
  呵,来多少他接多少。
  第91章 激活贾毒士
  *
  杨彪知道他们家陛下把人喊走肯定要说悄悄话, 别人看不出来他还看不出来?那傻孩子就差把“总有刁臣想害我们家小将军”写脸上了。
  谁给他的错觉?到底是谁给他的错觉?
  杨太傅想不通,他承认荀明光那小子卖乖扮可怜的时候一般人扛不住,但是过了上头那段时间再一琢磨就能琢磨出来不对味儿, 然后就能冷静下来分析那小子的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
  他们家陛下可好,一直在上头,听到什么信什么, 从来没清醒过。
  私下里也没见他那么听话, 平时和朝臣相处也没深谙糊弄之道。就一个荀明光, 也不知道给他们家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 不见面的时候已经很过分, 见到面更是直接变成了小傻子。
  好在那小子也没什么坏心思, 被他迷惑总比被奸佞蒙蔽强。
  太傅大人踱着步子往回走,想想越来越不像话的王允,决定待会儿见到小年轻的时候态度好一些。
  不求他永远赤胆忠心,至少别像王允一样得志便猖狂。
  然后, 太傅大人就得到了荀小将军已经离开的消息。
  已经走了?
  小皇帝后怕不已,还好提前让小将军出宫了, 不然撞上吹胡子瞪眼的太傅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
  幸好杨彪不知道面前的傻娃儿在想什么, 要是知道的话怕是会脱口而出“老臣为什么会吹胡子瞪眼陛下不知道吗?”之类的质问。
  “太傅,朕和小将军离开后王司徒生气了吗?”小皇帝熟练的转移话题,“朕瞧着王司徒的表情不太好,应该是生气了吧?”
  太傅大人看看坐姿极为端正的天子,很是和蔼的回道, “陛下是君他是臣, 只要陛下高兴就好, 旁人高不高兴不重要。”
  小皇帝听的心肝儿颤,虽然不知道离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看太傅这反应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
  救命,王司徒到底说了什么?怎么把他们家太傅气的连骂他都懒得骂了?
  “太傅,王司徒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不和他一般见识。”小皇帝谨慎的开口,“朕可以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也没有什么,只是王司徒在陛下走后质问老臣平时是怎么教导陛下的。”杨太傅依旧面容和蔼,和蔼到让小皇帝瑟瑟发抖,“老臣说,虽然‘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但是陛下年幼读书少,宫里条件也不似司徒府上优渥,不能对陛下太过严苛。”
  小皇帝:……啊?
  那什么,他今天是有点无礼,但他真的学过《荀子》的《修身》篇,应该还没文盲到让太傅这么说的地步吧?
  宫里条件不似司徒府上优渥?不能对他太严苛?这真的不是当场打王司徒的脸吗?
  如果当时的场面真的是那样,他们家太傅应该是占上风的那个,不应该一回来就吹胡子瞪眼才对。
  唔,太傅刚回来的时候好像的确没有吹胡子瞪眼,是知道小将军走了之后才忽然变脸,难道……
  小皇帝后知后觉意识到他大概也许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儿,但是他不敢问,他怕问出来后连最后的遮羞布都保不住。
  念书,赶紧念书,他把《荀子》翻出来温习温习,希望太傅看在荀卿的面子上不要对荀小将军有误解。
  该讨厌的是王司徒,和他们家小将军没有关系。
  “陛下,虽然现在说有点早,但是还是得做好准备。”杨彪捏捏眉心,拦下拿出竹简自欺欺人的小皇帝,“将士在城外要消耗粮饷,以王允的作风很可能会借口颍川离京城近不发粮。”
  “他爱发不发。”小皇帝气哼哼,“他不发朕发,粮饷是正当消耗,朕有权从国库中支取钱粮。”
  他已经是个见多识广的天子,王司徒再离谱都没法让他惊讶。
  傀儡天子也是天子,国库是朝廷的国库不是他王司徒的私库,别的事情他不能管连国库都不能管还能得了?
  呵,怕他是小狗。
  杨彪:……
  现在让天子接触朝政还是太早,傻孩子还是继续念书吧。
  ……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颍川众人眼中,进京虽险但好处很多,以天子的大方谁跟着他们小将军进京事后都能满载而归。
  然而贾校尉不想要赏赐,他只想待在颍川安心种田。
  说句不那么谦虚的话,以他的本事想升官加爵易如反掌,平平无奇活到这个年纪就是因为不想折腾。
  他可以在颍川种田,可以在豫州种田,可以在中原种田。只要荀小将军有本事,让他种全天下的田都没问题。
  难得有个需要动脑子还不用和人勾心斗角的活儿,天知道他有多喜欢种田。
  其他官署都得和人打交道,不是欺上瞒下就是尔虞我诈,时不时还得忍受无脑上司的离谱任务,神仙来了都能烦的死回天上。
  当典农校尉就不一样了,虽然同样要头疼欺上瞒下,但是有什么问题他下田走一圈立刻就能发现,就算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问题,等到收获的季节一算收成也能看出猫腻。
  最需要头疼的不是和人打交道,而是这里雨太多那里太旱时不时还有哪儿冒出来蝗虫吓的耕种的农人心惊胆寒。
  颍川那么多良田那么多流民,人多了加地,地多了招人,来再多人他都能安排妥当。
  那一个个拖家带口到官署登记的都是财富,在他眼里和农田里茁壮生长的麦苗没有区别。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算了,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贾校尉很郁闷,马上就要开春,春耕迫在眉睫,是他去年干的不够好吗?为什么要让他到京城来浪费时间?
  日上中天,荀小将军从宫中回到屯兵之处,看到浑身散发着幽怨气息的贾毒士脚步一顿,在营帐门口做了好一会儿的心理准备才没有直接转身,“先生,将士们可都安排妥当?”
  “回将军的话,都很妥当。”贾诩慢条斯理的回道,好像对现在的安排没有任何不满。
  随军而已,老本行了,将军不用担心他适应不来。
  呵呵。
  虽然贾校尉收回了周身的幽怨恢复成正常模样,但是荀小将军还是有点头皮发麻的感觉。
  问题不大,他是老大他说了算,挺直腰杆有点老大的样子,只要不像王允那样让贾毒士察觉到有性命之忧毒汁就溅不到他身上。
  荀晔清清嗓子,将刚才进宫发生的事情说给贾诩听,“陛下当众下了王司徒的面子,以王司徒的睚眦必报,接下来很可能在我们身上找场子。”
  他们现在有共同的敌人,谋士就要有谋士的觉悟,快来分析情况吐出应对之策。
  然而贾谋士只是装傻感慨,“没想到王司徒竟如此做派。”
  荀晔点点头,充满期待的看着满肚子坏水儿的聪明谋士,试图让他继续说。
  分析呢?对策呢?没了?
  贾诩无辜的对视回去,好似看不出他们家小将军的期待。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和小将军打交道时的他,虽然至今依旧觉得他们小将军很玄乎,但是不耽误他该躲懒时就躲懒。
  不然怎样?还能撬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有什么不成?
  他们小将军心慈手软,可做不来那么血腥的事情。
  爽朗大笑.jpg
  两个人进京后的第一次交锋,贾毒士完胜。
  还没有熟练掌握驱使咸鱼技能的荀小将军很伤心,伤心的中午吃饭都多吃了两碗,然后他就等到了一个坏消息。
  王司徒派人到营中命他们立刻奔赴孟津和河对面的于夫罗对峙,自带粮饷的那种对峙。
  也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家毒士听到命令当场就从装傻充愣变得咬牙切齿。
  荀晔挥挥手让人送走两股战战的传令兵,再次和贾校尉入帐商量对策,“虽说孟津离洛阳不远,但是若是去孟津驻扎,一时半会儿怕是回不了颍川。”
  春耕在即,回不去颍川可怎么办哦。
  贾先生有想法吗?
  贾诩深吸一口气,“将军,王司徒欺人太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