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是的,幸存的哥儿仨中没有西河,而是雁门。
西河是什么时候无的呢?去年。
这么惨的不只并州,凉州也没好哪儿去,北地、安定两郡也都成为羌人撒欢的场所。
以前主官被羌胡所杀朝廷会很快派继任官员上任,如今主官被杀好几年朝廷依旧没动静,不是放弃他们了是什么意思?
河套地带就这么八个郡,八个郡无一幸存。
丢地盘容易收地盘难,所以他们直到现在依旧守在太原没有北上。
这些日子周边各郡偶尔有消息传到晋阳,但是所有消息来自各城豪强,消息真真假假不好分辨,贸然前往极有可能被他们算计吃大亏。
就算雁门守军一直顽强坚守在阴馆城,他们也不能头脑一热就带兵北上。
还有白波贼,最近光顾得清剿太原上党两郡贼匪,贼首郭太金蝉脱壳带上主力远走上郡,留在太原上党的都是些连刀都没拿过的流民。
要不是一直没遇到白波贼主力,他们也不会那么快把太原上党清理干净。
从太原上党去上郡要经过西河郡,白波军本就发家于西河郡白波谷,这下可好,太原上党没打的仗全让西河打完了。
可怜的高伏义,还没来得及把占据离石的南匈奴赶走背后就出现了白波贼的主力军,刚把白波贼打的七零八落逃往上郡,占据离石的南匈奴部落又趁大军战后疲累开始捣乱。
是可忍孰不可忍!
呼叫吕奉先——
吕大将军出马一个顶仨,再加上外置大脑荀公达,匈奴人要么老老实实让去哪儿就去哪儿要么就和北匈奴一起西迁,他们大汉的地盘不留咬人的狗。
先拿西河的匈奴人打个样,给其他地方的胡人看看不听话的后果,然后再大军压境把北边各郡的胡人部落打的屁滚尿流。
谁说秋冬只能胡人南下打草谷,他们今年就要开北上抢牛羊的先河。
凶残.jpg
张辽耸耸肩,“其实雁门和定襄、五原、朔方、云中不太一样,我们雁门自大汉建国便是抗击匈奴的边防要塞,孝武皇帝为伐匈奴发万人开凿雁门天险,就算北边的阴馆城守不住,我们还能退到雁门山继续和北边的胡人干仗。”
定襄之外的各郡要从头开始打没什么问题,雁门不用。大汉还没亡,他们雁门守军这点操守还是有的。
雁门郡的治所在阴馆县,虽然官署还在,但是他长那么大从来没见过阴馆城的官署有正经的官,不过官署乱七八糟也没妨碍他们把南下劫掠的匈奴鲜卑打的嗷嗷叫。
至于隔壁的定襄、五原、云中还有朔方,情况不一样他就不多说了。
毕竟雁门守军能坚守城池主要靠的是雁门山天险,云中等地的山川天险早就落到胡人手里,地势靠不住官署再靠不住的话军队很难坚持太久。
看吕奉先提起五原除了骂还是骂就知道,那边的胡人比雁门的胡人凶残的多。
俩人对视一眼,除了叹气还是叹气。
太原周围群山环绕,且都是高山峻岭,各座城池都易守难攻,不需要留下太多兵力防守。
和易守难攻的太原相比,上党那边需要派更多的兵力来守住太行各陉控制并州司隶进入并州的路径。
本来他们俩会被派出去一个的,但是他们家文若叔文武双全根本不需要帮手。
好吧好吧,知道你荀文若干一行行一行,不是嫌弃他们俩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们继续留在太原练兵行了吧。
两个人看热闹时你一句我一句开心的不得了,回到自个儿身上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年轻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也没法一夜长大十岁好看上去稳妥又可靠啊。
抱头痛哭.jpg
……
幽州,蓟县。
袁绍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的消息在中原传的沸沸扬扬,但是幽州牧刘虞本人好像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
要不是有人到他府上贺喜,他甚至依旧不知道袁绍背着他干了什么。
拥立他为帝?是他疯了还是袁本初疯了?
“明公,今天下崩乱,您身为皇室贵胄声名远扬,合该为天下之标榜登上帝位。”被袁绍派来当说客的前乐浪太守张岐劝道,“塞外羌胡奉您为明主,只要明公登基,到时大汉就是四夷来朝八方威服。这是大汉之幸,是天下人之幸啊明公。”
“尔等怎敢出此言?”刘虞气笑了,登基称帝听上去是一步登天,可他还没昏聩到不明是非,“如今天下崩乱天子蒙尘,我受重恩却不能尽忠孝之道救国雪耻,尔等各拥州郡本应尽忠汉室,岂能如此心怀逆谋玷污忠臣?”
张岐俯身再拜,“明公,当今天子年幼,天下纷乱四起,非明公不可节制群雄,还请明公为大汉着想,天下百姓需要您这样的明君。”
当今天子即位不正,如今的朝堂依旧被权臣把持,各州郡豪杰蜂拥而起,天下已然大乱,小皇帝根本镇不住场子。
刘虞深吸一口气,不欲再和他废话,“来人,将此等谋逆之人推出去斩首示众。”
张岐:???
同行的其他人:???
不是!怎么还忽然变脸呢?
眼看死到临头谁都不敢再废话,张岐连忙喊道,“明公!我等还要回冀州复命!”
他们是袁州牧的人,冀州和幽州的关系本就紧张,杀了他们只会让关系更加紧张,明公三思!
然而明公不想三思。
“来人!拖出去!”
刘虞已经被他们的话弄的头脑发昏,想他刘伯安当了大半辈子的大汉忠臣,治理州郡活民无数,单凭他在幽州的斐然政绩,就算现在暴毙而亡也能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记录。
袁绍可好,一句称帝就想把他从大汉忠臣变成乱臣贼子,他招谁惹谁了?
什么拥立他称帝?分明是袁绍自己想称帝!
也就是他袁本初不姓刘,他要是姓刘还会这么迂回?
寡恩少义!狼心狗肺!天底下怎么有袁绍这等人面兽心之人?
砍了!都推出去砍了!谁来劝都不管用!再来烦他他就收拾行李去匈奴人的地盘讨生活!
蓟县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出去,袁绍气成什么样暂且不提,反正公孙瓒乐的不行,“难得难得,他刘伯安竟然还会杀人?”
旁边,白马义从的另一个首领严纲有些担心,“将军,袁绍拥立州牧为帝,会不会是想挑拨您和州牧的关系?”
“我和刘伯安的关系还需要挑拨?”公孙瓒啧了一声,“他想挑拨就让他挑拨,反正现在被记恨上的不是我。”
想让他回幽州和刘虞争锋?嘿,他偏不走。
别人不了解刘虞他还不了解?那家伙就是个面团子根本没脾气,让他治理州郡还行,让他当皇帝他根本没那个胆子。
还当皇帝,刘姓宗亲那么多,真要找皇室宗亲来替换掉小皇帝哪个诸侯王不行,哪儿需要大老远的把刘伯安从幽州弄回洛阳?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袁绍此举只怕也意不在刘虞。
反正刘伯安肯定不会称帝,他就在这儿看袁本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今全天下都知道他袁本初造谣当今天子非灵帝血脉还恬不知耻的扯着忠义的大旗干着不忠不义的事情,洛阳朝廷会放过他才怪。
天子年幼怎么了?朝中那些老狐狸可一点也不好糊弄。
正说着,长史关靖快步进来,“将军,张将军到访。”
平难中郎将张燕,不过天下人更熟悉的还是黑山贼贼首张燕。
公孙瓒伸了个懒腰,“让他直接到书房来。”
“纪常,你去准备几坛好酒。”公孙瓒吩咐旁边的严纲,“飞燕好些日子没来,今儿一定要痛痛快快喝一场。”
“不用准备酒水,今日不饮酒。”严纲还没出门,浑身血气的高俊武将便迈步进来,“公孙将军。”
公孙瓒挑了挑眉,挥挥手让严纲和关靖都下去,然后才问道,“怎么忽然到我这里来了?”
“前些日子去并州转了一圈,并州新上任的那位州牧有点东西。”张燕自顾自坐下,眉头皱的死紧,“公孙将军,虽然冀州看上去兵强马壮,但是看冀州和并州两地的情况,只怕并州的威胁更大。”
“并州已经快被胡人给掏空了,能有什么威胁?”公孙瓒轻蔑的撇撇嘴,“并州九郡,如今依旧归大汉管辖的只剩下太原和上党二郡,其他七郡要么早就被胡人占据要么前两年郭太生乱时被糟蹋的干干净净。就算荀氏有本事在其他七郡重置官署,怎么着也得用个七八十来年来与民休息,他们短时间内没空走出并州。”
七八年的时间足够他灭掉袁绍再把青州徐州兖州统统拿下,到时候就算并州不和他起冲突他也是要打过去的。
天下能者居之,刘伯安满嘴仁义道德什么都不敢干,他公孙伯圭从郡县小吏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一步靠的可不光是这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