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张辽搭在他的肩膀上,“哪能都是流民,这些是我们进入并州后顺便清剿的山匪。”
  高顺:???
  “山匪?都是山匪?”
  他来的路上也没少剿匪,那些贼匪滑溜的跟泥鳅似的,要么打到一半扔下武器就跑要么噗通一声跪地求饶,被抓起来后在层层看守之下愣是又跑了七七八八。
  同样是贼匪,怎么这儿的贼匪那么老实?
  张辽笑的露出大白牙,“老实吧?都是被明光精心教导出来的老实。”
  荀晔打马过来,听到这话煞有其事的拱手道,“多谢文远兄夸奖。”
  “你们聊着,我去安排这些劳改犯。”张辽已经学会用奇奇怪怪但是莫名精准的词来交流,然后骑马走到贼匪方队前让他们列队去大营。
  荀晔解释道,“我们来时看到许多村寨都空无一人,良田也都荒着无人耕种,咱们带来的粮草总有耗尽的一天,想要长久还是得自给自足。百姓活不下去才会落草为寇,去掉那些大奸大恶之辈,剩下的都能用来当劳力种田。”
  那可都是上好的良田,什么荒都不能让地荒。
  第37章 政委预备役
  *
  有高顺提前抵达晋阳城安排事务, 后面的大部队过来就轻松许多。
  荀爽等人进城修整,兵卒去城外大营安顿,军政大事的交接都得等到老人家歇过来才能进行。
  荀晔精力旺盛闲不住, 进入并州后越发惦记先一步抵达并州的骏马武器装备,好不容易到了晋阳城实在按捺不住,和他们家攸哥打过招呼便拉着高顺去看他们的战利品。
  顺便分享路上的见闻。
  “带上我带上我, 我也要去。”张辽看俩人往外走连忙追上, “那么多天不见, 不知道我的宝贝玄影还记不记得主人。”
  “我的踏雪乌骓肯定记得主人。”荀晔笃定道, “马随主人, 我聪明他也聪明。”
  高顺听的欲言又止, 俩人和战利品都只见过一面,上哪儿来的马随主人?
  但是看他们吵的开心,还是闭嘴听着比较好,不然可能会变成两个人一起来挤兑他。
  高伏义很有自知之明, 不该插话的时候绝对不插嘴,但是怕什么来什么, 就算他安安静静不说话也不耽误两个话多的家伙对他内外夹攻。
  荀晔握紧缰绳放慢速度, “伏义伏义,上党和太原的贼匪一窝蜂逃去西河,那些没逃掉的都在哪儿?”
  并州太乱,有朝廷的任命诏敕也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得先到晋阳城站稳脚跟然后再以晋阳为中心拿下整个并州。
  大军人多进城扰民, 他们一路上除了在河东安邑停了几天就没再进过城。白天赶路晚上休息, 到傍晚就派兵到附近山林就地取材搭建营地, 麻烦是麻烦了点儿但是胜在安全。
  因为主要目的是赶路不是剿匪,所以没特别下劲儿的和沿途贼匪过不去, 只在进入并州后才就近扫荡了几个山头。
  高伏义走太行山抄近道遇到的贼匪更多,一路横冲直撞杀的沿途贼匪闻风丧胆,想来战俘营里的劳改成员开工后能把晋阳周边的荒地都开垦了。
  放着良田不耕种简直是暴殄天物,好在赶紧开垦还来得及种春麦,不然这一季又荒废了过去。
  现在不像后世一年四季想种什么都有,适合春天种的只有麦、豆、麻、稻等作物,能大规模耕种的就更少了,一旦错过就只能等下一季。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年头没有后世的技术,只能按农时来安排。
  张辽也放慢速度,“就是就是,我们抓的贼都是上党跑出来的,落到你手上的贼兵肯定比我们更多。”
  高顺对上俩人期待的眼神,颇有些难以启齿,“抓了,又跑了。”
  山贼狡诈贪婪,每个贼窝的贼头子都吃的肥头大耳还胆小怕事,底下人瘦的跟麻杆儿似的还傻不愣登的给贼头子卖命。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都是财物缴获贼寇杀光,这次没杀光是因为那些山贼大部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像山贼更像拿上家里的烧火棍就逃进山里的难民。
  荀晔眨眨眼,“既然更像难民,那他们应该没胆子逃跑才对。”
  高顺叹气,“看走眼了,让一个毛头小子摆了一道。”
  那些难民似的贼匪的确没胆子,但是进入太原后又清剿了几伙山贼,临到晋阳愣是让他们跑了个七七八八。
  那个毛头小子看上去没多大,没人注意到他什么时候和那些山贼接上的头,反正注意到的时候人已经嚣张的跑远了。
  他懒得和那些贼匪计较,反正贼窝里被他们抢劫的财物粮草都在,只要缴获的财物辎重没问题,人跑不跑问题不大。
  “能劝动俘兵和他一起出逃,本事还不小。”张辽摇头晃脑,学着荀晔的样子教育道,“伏义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怎么能不重要呢?人可太重要了!”
  高顺:……
  鬼上身了吗?
  “先别贫嘴,有点问题。”荀晔示意俩人坐下,他们来好好分析分析情况,“伏义回到并州后山中贼匪都往西河逃,西河和太原两郡以汾水为界,而我们正好溯汾水北上。”
  本地贼寇藏的严严实实不好找,他们沿途顺手清剿的这些都是从上党和太原逃过来的,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所以有没有可能前头逃走的那些后头又落回了他们手上?
  年纪不大的毛头小子,嘴皮子利索会忽悠,这种性子放到哪儿都不会泯然众人。
  巧了,他们战俘营里还真有能对上号的家伙。
  张辽一点就通,反应过来小伙伴的意思后立刻问道,“伏义,你那儿跑了多少人?”
  高顺顿了一下,“七百余人。”
  荀晔扭头,“才七百多?”
  别说加一个零,就是加两个零也不太够吧?
  高顺无奈,“沿途清剿贼匪是为赶路,俘虏太多会拖慢行军速度。”
  他抄近路就是为了尽快赶到晋阳城,不是为了进山剿匪。
  “好像也是。”荀晔弯弯眼睛,一本正经的抱拳道歉,“对不住,伏义兄继续说。”
  高顺更加无奈,还被这小子弄的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带上的俘虏刚刚一千出头,到晋阳城时只剩下两百零三人,剩下的全部趁夜逃走,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八百人。”
  “那就对不上了。”张辽摇摇头,“小小年纪就当上贼头子的不多见,我们那儿也只有一个,但是那小子手底下足足四千多人,是山里人数最多的一伙贼。”
  “有没有可能,他逃到西河后又吞并了其他山贼呢?”荀晔说道,“那小子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也就比我差一点点,逃难应该也不耽误他壮大自身。”
  “有道理。”张辽想了想,感觉这种可能非常大,“伏义,你那儿跑了的臭小子叫什么?”
  “他自称是郝大壮。”高顺回道,“名字是从那些没有和他一起走的贼兵口中问出来的,应该不是真名。”
  “我们抓的那个叫郝昭,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同一个人。”荀晔握紧缰绳,“先去换马取披挂,然后再去看看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从京城带来的战利品数量庞大,再加上沿途剿匪的收获,那么多东西直接运进城太显眼,目前都暂时存放在军营里。
  难怪史上董卓迁都长安后要建个郿坞广聚珍宝,没有个能存放战利品的大仓库还真不太方便。
  三人带上卫兵出城,除了高顺一如既往的沉稳,另外两个都高兴的眉飞色舞,仿佛不是去见战马而是要迎亲。
  那么多天没有见面,被打包带到并州的良驹们一如既往的神俊。
  荀晔拿着马草一边喂老婆一边叽叽喳喳沟通感情,踏雪乌骓眨巴着大眼睛,非常好脾气的把喂到嘴边的马草都卷走吃掉。
  张辽那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见面先出去跑一圈,跑完回来略显生疏的关系也就恢复了。
  高顺惊讶的看着异常温顺的踏雪乌骓,想知道这匹霸王是不是安稳下来后转性了也拿了把马草去喂,结果马草还没伸到嘴边就被踏雪乌骓嫌弃的吐口水喷走,睥睨而视的模样和刚才的温顺判若两马。
  高顺:……
  行吧,没转性,还是这么不给面子。
  荀晔惊喜不已,“我就说马随主人,我们家踏雪乌骓聪明着呢。”
  走,他们也出去跑一圈。
  高顺擦掉手上沾的口水,让人将早已整理完毕的账目装上车,他们待会儿回城的时候要带上。
  董卓搜刮的粮草财宝实在太多,他们只挑了方便转移的粮草和小件财宝,帝陵里挖出来的宝物和大件财宝都没动。
  不过天子看到剩下的那些也高兴的不得了,又从国库挑了不少好东西给他们带走。
  不算内附的羌胡部落,并州整个州只有不足十万户,总人口在四十万左右。
  他们这次带来的十万精兵中有半数是并州兵,不过先前张扬在上党招募的兵丁又被带去了冀州,所以不管怎么算都不会超过五十万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