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官宦人家,心里再多嘀咕,面子上还是装得过去。
  郑五郎哼着小曲儿从宋家角门出来,心里头别提多美了。
  两个老货怕是听了大姐的撺掇,竟瞒着他卖了房跑路去。也是他吉人天相命不该绝,这时候碰上了宋家贵人,还是从前与父亲有生意往来的大官儿呢。
  郑五郎觉着,他怕是要自此走上发财路了。
  他老子娘走得早,那时他都不满三岁,怎么死的都记不得了。
  只是那位姓宋的大官说,与父亲从前同做凉州生意,想重拾旧业,该给的方便都会给,他便满口应下了。
  未时一刻,郑五郎抵达官署,打量着按照宋老爷的指点,兑换通关市券和过所之类的文书。哪里想到,办差的人仔仔细细打量他半晌,才神色古怪道一声“死人办不了”。
  郑五郎勃然大怒,追问为何。
  那人却不肯明言了,只道:“你且回去,瞧一眼你家中的人户簿便明了了。”
  本来嘛,大晋朝商户要按规矩走流程,人户簿是无论如何也得递上来的。
  郑五郎咬咬牙,决计请宋老爷帮个忙,寻到那反了天的老两口,顺带将本就属于他的东西都夺过来。
  虞明泽这头进展飞速。
  有她和明月把关,一份贪腐人员名单交到了七殿下手中,暗中派遣人手调查起来。
  多亏了萧珩如今执掌着铨曹四选,在各地中下级官员中有些耳目,此事进展便有如神助。
  凉州的人顺藤摸瓜,查到那郑家背后的行脚生意的确古怪,走量巨大,数年前在洛阳城中倾销一空,走的还是洛阳姚氏的门路。
  除此之外,名单上的官员家眷们,或多或少都沾染了印子钱或私盐中的一项。
  想来,檀家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拉拢腐蚀朝廷官员,结党营私的。
  虞明泽听得越多,越是心惊。
  “殿下可信我?我从不知,这事儿竟还与老太太的母家有关。”
  萧珩眼疾手快,扶住明泽没叫她蹲身行礼,只蹙眉道:“我一直深信王妃,才敢将这些毫无保留的说出来,是王妃不信我罢了。”
  虞明泽一时语塞,也不好说是前世被萧仁光的疑心折腾,才成了这幅惊弓之鸟的样子。
  萧珩也不跟她计较,无奈道:“罢了,王妃打小就是这副事事算清楚的模样。只要我不与你分得太清便是了。”
  明泽压着心头那点异样:“殿下查清了真相,可寻到足够的人证物证?等到这些蛀虫蛀空了国本,大晋又还能屹立多久呢?”
  “殿下,若有把握,是时候向陛下禀明太子的所作所为了。”
  ……
  宋时文发现了郑五郎“已死”的事情。
  这件事不难查,查到最后,发现背后有国公府世子夫人的影子,宋时文便知不妙。
  他一贯谨慎,当即走了一趟骠骑将军府,将此事原原本本告知檀宗霆。
  檀将军很快就得了凉州那头的眼线来报——
  他们被人查了,郑家已经完全暴露。
  武威郡的主簿是赵家的人,询问是否要一把火烧去当年遗存下的文书。
  檀宗霆却不慌不忙摆了摆手,示意各处眼线照旧,自个儿骑着快马,走了一趟东宫。
  只烧了物证有什么意思?
  皇帝病了,也老了。
  趁着北府军主力不在京中,他要“请”太子殿下先发制人,逼宫上位。
  第32章
  东宫这头, 太子却被檀宗霆的话惊到了。
  他是对父皇有几分不满,也不认为七弟这样的病秧子就更适合做储君。可即便他有一肚子弯弯绕和小伎俩,却从没想过要对亲生父亲兵刃相向啊。
  想起少年时候挨的那些打, 他便生不出半丝忤逆父皇的心来。
  萧仁光从震惊,害怕中回过神,蹙着眉头看向檀宗霆——这个名义上的岳父。
  位高权重的骠骑将军, 究竟是何时起了这份心思的?
  一贯自傲的太子殿下这时候才知道后怕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养虎为患。
  难不成,檀家还真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萧仁光紧盯着檀宗霆的表情, 问:“将军要我逼宫上位,就不怕百年之后, 史册上将你我骂个狗血淋头吗?”
  檀宗霆露出一抹古怪的笑。
  这帝位终究要改姓, 到时候也少不了史官辱骂。他若在意这点事,就不会走到今天了。
  嘴上,他还是如往常那般糊弄着:“殿下应知成王败寇的道理。今日若不能狠心抢夺先机,只怕七殿下那里就要拿着我们的把柄做文章了,若昔年旧事一并都捅出来,陛下震怒之下, 殿下的储君之位还能不能保住,可就难说了……”
  萧仁光垂下眸子,眼皮几不可见地颤了颤。
  孟家南凉一战, 是檀赵两家瞒着他先斩后奏的。但当年那一笔的确敛财不少,为他拢了不少人心, 自尝到甜头以后, 他便默许檀赵两家又拖了宋时文下水,继续为恶。
  反正,作恶的都是底下人,他哪里能一一管得住。
  这次逼宫当也是一样。
  檀宗霆是老狐狸了, 哪里看不出这草包的心思,藏起眼中的讥讽,躬身淡淡道:“殿下若是狠不下心,便由我来做这个恶人,待他日事成,再请殿下移步出这寝殿吧。”
  他说完,丢给贴身伺候的中官一记眼刀,揖手出了门。
  刘常侍触及那目光,不由缩了缩脑壳。
  怕是从今日起,寝殿守卫就得加强了。除过彝斋、小书房新益堂,殿下也……不宜再踏出门一步。
  ……
  二月初三,赶在春闱开场前,萧珩进了一趟宫中。
  晨起卯时便出门的,一直到后晌宫门快要落锁才归家。他脸色阴沉,对宫中的事情只字未提,外头却隐隐有了风声,说陛下因不满七殿下恶意挑事,勃然大怒,命他归家反省半月。
  半个月,算是给檀赵几家留足了时间。
  萧珩一直板着脸进到后宅,见了明泽,才终于卸下心防,疲惫又温柔地笑起来。“王妃久等了,父皇已经下达府内禁闭的口谕,明日一早也该派人通知宁国公府,等着好戏登场吧。”
  虞明泽关心地多瞧了两眼,见殿下没什么异常,点头应声。
  次日卯正,东海王府统管后厨采买的人便去了一趟西市。
  王府每日饮食里头,主子们用的都是自家庄子上送来的新鲜肉菜,下人们的口分则是选了店家长期供应的。
  今儿要去的孙家菜店,也做宁国公府的生意。
  案板上那点儿事,也没人会偷听,消息就穿插在里头递了出去。
  虞明月当机立断,请大嫂崔元真一道去了一趟藏春坞。
  国公爷与孟夫人正在后头园子里对练过招,听说两个儿媳妇过来,连忙搁下兵器,换了身衣裳前往正院。
  四人坐下来,三个都是习武的,不习惯身边时刻有人伺候着,丫鬟们奉了茶便退出去。
  虞明月平心静气,将东海王府这阵子查到的事情一一挑重点讲了,见孟夫人神色越发严肃,又善解人意补充道:
  “大姐姐说,宋家被檀赵两家吸纳,应当是在南凉一战之后,那会儿他们已经想法子在洛阳将赃银倒手了。母亲,孟家的事……宋时文应当还是没有参与的。”
  孟夫人气得攥紧了拳,牙根子里挤出话来:“呵,即便他没有谋害外祖父与舅父,这些年不也为虎作伥,不知害去多少边城百姓和将士性命。”
  她恨不得提枪登门,亲手了结了宋时文。
  虞明月低声:“母亲别急。七殿下早就寻到人证物证,已秘密呈禀给陛下了。”
  联想到这两日朝中的流言,国公爷很快反应过来:“这是要引蛇出洞?”
  虞明月点头:“还请父亲与崔将军配合演一出,等他们露出马脚,再行善后。”
  这也是今日为何要叫崔元真一道来听。
  她是崔家长女,与谢长简大吵一架,愤愤之下回了趟娘家,不会引起多少人注意的。
  至于宫中,想必殿下与大姐姐已经有了安排。
  ……
  二月初九,春闱开考当日。
  诸府衙为礼部让道主持这场会试。今年的主考官有四人,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荣侍郎为首,主持这项全大晋举子们瞩目的礼闱。
  同秋闱一样,春闱也分为三场试,分别是二月初九、十二日和十五日。举子们需要在号舍内完成四书文、五经文、次场考论、以及诏诰表等公家奏文。
  虞明澈今日也要参加春闱。
  隔壁东院的这回倒是没再闹出什么动静。先前,明璋背后搞小动作毁了大房姻缘,被四太太当个甩手掌柜,甩到了四老爷和老太太跟前。四老爷到底没忍住,给了明璋一巴掌,要他滚回书院去了。
  至于老太太,也不知人老糊涂了还是如何,竟想借着这档子事,亲自给明瑾和明澈两个孙儿挑新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