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姊妹俩插科打诨,又在西花园里头逛了一会儿,才嬉笑打闹着往女厅行去。这时辰,正赶上主人家要开宴了。
三太太与旁座的官眷寒暄两句,见两个小辈在自己身边规规矩矩坐下来,这才缓缓舒了一口气。
她还真担心明月这丫头惹出什么事儿来。
明月就这么当着她娘的面,从衣袋里悄咪咪掏出一块青砖,搁置在脚边。
三太太:“……”
放心太早了。
席面上不好闹出太大动静,三太太给了明月一记眼刀,叫她识趣儿些。
明泽瞧见这块砖,才恍然五妹妹竟没有全丢了去。
她用眼神询问,留着这东西做什么。
外头,薛大姑娘一行人也入得厅内,主家安排的位置正好就在她们斜对座。
虞明月温和有礼地冲着贵女们笑了笑,点头致意。等众人不察时,却将脚边的青砖举起来,特意给薛大姑娘瞧了一眼。
薛大姑娘真恨了自个儿眼神好。
她黑着脸甩袖入座,还被自家母亲小声斥责一句“不知礼数”。
虞明月藏不住那点小小的得意,冲着明泽扬起下巴,一副等着大姐姐夸赞的模样。
虞明泽无奈又宠溺地笑了,将自己面前那碟子酥山推过去。
“天一热起来,五妹妹最喜欢用这个,快吃吧。”
冰盘上,花瓣和彩树造型之间,堆着一块小山状的奶制品。
这就是大晋朝时兴的“冰淇淋”了。
虞明月每次吃到这些东西,才能隐隐记起另一个时代的美好生活。
她不跟明泽客气,拿起银勺挖了一大块就塞进自个儿口中,冰冰凉凉的奶制品叫她享受地眯了眯眼,露出满足又幸福的笑。
用完一盘,她靠着三太太撒娇:“娘……”
三太太将自己那碟酥山揽过来,垂眸拒绝:“不行。”
明月的小心思没能得逞,扁扁嘴,又拎起脚边那块砖,冲着薛大姑娘比划了一下。
薛大姑娘:“……”
大晋朝逢宴会年节时,对男女大防之事并不严苛。就譬如今日这车骑府内,男厅女厅之间,其实只吊了半挂珠帘相隔。大家围桌坐下来,便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
宁国公府正居男厅主座。
今日,他家来下聘的除了国公爷夫妇,还有府中二爷,唤作谢西楼的——
正是马场上那穿银袍骑怪马的男子。
谢西楼是刚从西北肃杀之地回京的,还不适应建康城内宴席上的繁文缛节,便随意用了两口,搁下食箸。
才一抬眸,他就瞧见虞明月塞了满嘴的酥山,鼓起腮帮子,飞速将一块青砖拎在手里,威胁恐吓旁人的生动模样。
谢西楼多瞧了片刻,直到宁国公唤他,这才垂下眼皮,轻笑一声。
“没什么,看到一只大螃蟹横行霸道,甚是有趣。”
跟在马场上的劲头一个样儿。
……
一场喜宴作罢,众宾客散去。
虞明月跟在三太太身后,还没迈出轿厅,便被车骑将军追着留住。
主人家今日定然事忙,崔将军这时候应当去送一送那些贵客。虞家如今式微,三太太实在没料到,将军会亲自相送,小话片刻。
倒也是个值得相交的实在人。
崔将军聊完闲的,拱手感慨相谢:“方才,拙荆说收到一副老太傅昔年的真迹,没上礼薄。问过门房才知,是两位姑娘相赠。”
明月迷茫地眨了眨眼。
虞明泽拉着妹妹袖中手,笑着还礼:“车骑将军再这般大礼,可就折煞我们姊妹了。昔年祖父曾赠将军一言,这幅字正是那时所写,只不过一直没寻到机会转交。今日送来,也算全了祖父与崔将军的情谊。”
大老粗的崔将军听不得这话,眼圈当即变红了。
他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只一个劲儿叮嘱两个姑娘,多多与他家闺女来往。
今日人多,车骑府的马厩和轿厅停放个满当。严妈妈小声对三太太禀报说,车夫正给七皇子让行,恐怕还得候一会儿。
明月拉着明泽的胳膊摇来晃去,好奇追问祖父给崔将军的赠言。
明泽:“十年前,崔将军遭小人陷害,祖父曾点拨他一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1。后来翻案,也是祖父在其中周旋的功劳。”
“竟有这段渊源……前几年东院走水,烧了三间书房,我还当祖父那些书画都已经烧干净了。”
明泽与三太太对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挽起鬓边发丝小声道:“该烧的烧了,总还留下一些传家的。姐姐为你藏着一份,待你出嫁一并当作添妆。”
明月瞪圆了眼,连连摆手。
三太太倒是笑话起了女儿:“想看一眼明月的郎婿,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三人说笑着,身后拴马桩上那匹马忽然竖起耳朵,尾巴甩动着高高扬起,扯着缰绳,冲虞明泽立起了前掌嘶鸣。
明月眼疾手快,将她大姐姐奋力推开;
明泽脚下踉跄几步,后背撞上一处坚硬的臂膀,又被那人顺势扶腰稳住,便知礼数的撤回了手。
三太太打量去瞧,才发觉来人竟是七皇子萧珩,心一下子吊起来。
七皇子打娘胎里生下就带了病气,至今也还常年用药,瞧着身单力薄的。她怕万一有个好歹,虞家担待不起。
好在,那萧珩瞧了大姑娘一眼,便退后几步,似无大碍。
虞明泽平了平气息,心中也有几分疑惑。
萧衍这个人,前世她身为太子妃倒是见过几回,并无私交。后来,病重将要离世时,她恍惚间曾看到有个男子闯入寝殿内,怒吼质问为何如此对她。
那时,她已目难视物。
只依稀辨得那人腰间配着一枚出廓蟒纹玉珩。
现如今,那枚一模一样的玉珩,正挂在萧衍的犀角带上。
明泽的目光直勾勾盯着七皇子,显然是有些失态了。三太太连忙致歉解释:“这孩子定是被马惊到了,还望七殿下见谅。”
萧珩面色苍白,极其冷淡地摆了摆手,问身边随侍:“这是谁的马?”
“回殿下,这匹照夜玉狮子乃西域进贡,统共不过六匹,其中一匹被车骑将军送给了府中大姑娘。”
那便是崔元真的马了。
萧珩今日是冲着宁国公府的面子,才走这一趟。闻言望向不远处的谢西楼,熟稔道:“既已过书回帖,来日她便是你的新嫂。你告诉她:这畜生性子燥,她若再管不好冲撞了人,还是不要骑了。”
谢西楼正一瞬不瞬瞧着明月。
听到萧珩发话,也只是淡定移开目光,笑了笑:“是。倒是少见七殿下管闲事。”
萧珩肃着脸,暗含警告意味地瞪了谢西楼一眼,转身登车离去。
全程,他未与虞明泽说过一句话。
……
回府的路上,马车便放慢了许多。
三太太特意叮咛车夫绕行,去给两个姑娘买些新出锅的炒货吃。
明月撑着脸回忆半晌,终于笃定道:“大姐姐,我真没看错,方才七殿下的耳朵红得滴血一般。”
虞明泽笑着回应一句:“只怕是被气的。”
她心里几乎已经认定,萧珩就是前世闯宫的人。
只是重来一世,她与萧珩一面之缘,他又怎么会为此红了耳呢?
明泽摇摇头,将这些个繁杂思绪压下去,扬了笑脸与两人道:“论起来,方才那位谢家二爷才是建康城里的风云人物呢。”
三太太笑着接茬:“是啊。原本是该称一声世子爷的,只因他家弟兄两人关系甚好,谢二爷不喜这称呼,也便作罢了。”
明月一脸茫然不解。
她方才背对着谢西楼,显然对不上号。
明泽便掩唇提示:“就是马场上那位。”
“……骑着顺拐马的那个?”
“正是。”
这年头,能当上世子的人还真是奇奇怪怪。
明月腹诽,一时又好奇问:“怎么世子之位偏要越过大爷,传了二爷去?”
三太太索性把里头的关系讲给她听。
谢西楼与大爷谢长简是亲兄弟,宁国公忠于爱妻,一生也只有这两个子嗣。
大爷谢长简,自小文弱,醉心诗书,前二年靠着新开的科举入仕,在一众世家里头引起过不小轰动。后来,去了翰林院任职后,沉迷起地方志编修来。
宁国公府是靠着银枪白马立下功劳,才得国公之位。至这一代宁国公,手下还依然保有五万北府兵。
爵位若是交到长子手上,如何保得住这些人。
眼瞧着长子指望不上,宁国公这才一狠心,将次子丢去西北大营历练三年。
如今谢西楼能文善武,军功卓越,已被陛下下旨亲封为世子,宁国公总算能安心下来了。
虞明月听了一路的公府八卦,重点却落在了旁处。
“方才大姐姐说,谢家二爷再有两年及冠,今年也不过十八岁。那他被老爹爹丢去西北大营时,岂不是才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