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85节

  钱文俊比起他就是少了一个大哥的支持。
  这家伙的驾校办起来,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说不定西城区已经被自己彻底占领(做梦中)!
  她和钱文俊最看中的就是长an街这条主干道上的出租车业务。
  同时开驾校的这一招,也成功瓦解了以马建国为首的司机同盟。
  一些与马建国等人不太熟悉、没有什么交情的司机,纷纷放下顾忌投入到了夏天出租车公司和文化出租车公司。
  毕竟趁着六月天气好,赚钱才是正事!
  后世的人都知道,出租车师傅们是有多么在意能赚钱的时间。
  在六月下旬的第一天,浑身被漆成淡蓝色的夏天租车公司,共有二十一辆出租车开上了街头进行营运。
  而钱文俊的文化出租车公司,所有的出租车都习惯性的被涂成了北美特有的土黄色。
  在这一天,钱文俊也凑齐了十辆出租车上街营运。
  在出租车营运管理上,张夏至更多的是听从了张清明的指挥。
  在上岗之前,对所有的司机都进行了进岗培训。
  务必让人感受到夏天出租车公司的耳目一新。
  让人耳目一新的服务态度和让人耳目一新的乘车环境。
  这才没几天,往来长an街上有打车习惯的本地人和外国人,都纷纷喜欢上了这种淡蓝色的出租车。
  他们在街边招手的时候也会刻意挑选淡蓝色的出租车。
  就算一时等不到蓝色的出租车出现,他们也会选择那种土黄色的出租车。
  这家土黄色出租车公司的服务也算可以。
  让人惊喜的是那些外宾。
  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服务,他们出手的小费也会比往常更丰厚一些。
  这让夏天出租车公司的司机们脸上都笑开了花,之前还对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所不满的他们,立即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纷纷表示了支持。
  长an街上的生意被抢,这让其他一些长期霸占这里出租车服务的司机们不满了起来。
  在马建国等人的撺掇下,一场针对夏天出租车公司和文化出租车公司的私下联盟正在形成。
  而这些老车油子的伎俩,要很快让两家出租车公司头疼起来。
  两家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经常在街上被其他的私营出租车和别的单位的出租车夹的死死的。
  几乎每天都有好几起磕伤和碰伤。
  因为摄像头的不普及,交警们也一时无法分清责任究竟归谁,只能试着给双方进行调解。
  要知道八十年代给车辆补漆是相当难看的,近乎全新的二手桑塔纳没几天就有好些打满了补丁。
  上图看看先。
  气得张夏至一整天都没去学校上学。
  因为这年月的交通赔偿标准就是按普通补漆来算的,而不是按你轿车的实际价格。
  有些开着桑塔纳和蓝鸟车的出租车司机看着自己的爱车变得坑坑洼洼。
  索性也顾不得公司的规章制度了,有人敢拦敢挤也直接撞上去。
  好在很快市里的交通部门就出了新规。
  被判定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按轿车的原价损失赔偿。
  同时从海外紧急运来的一批监控设备,完善了整条长街的监控死角。
  但那些老油条司机哪里会这么轻易罢休。
  反正都是单位上的车,他们开着单位上最破的车出来,找好角度就会给夏天和文化出租车公司的车来一下。
  除非亲眼所见,一般来说交警们会各打五十大板,你按车价赔给他,他按你的车价赔给你。
  谁家司机兜里没这点钱?
  为了长期的利益,他们倒是看得相当明白。
  有关部门到底是看不下去了,约了司机代表和张夏至、钱文俊见面聊聊。
  但让市里某部门的领导惊愕的是,就算在自己的面前这些司机的刁蛮居然一点都不收敛。
  甚至有个所谓的司机代表敢喝了酒过来开会,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调笑张夏至。
  “姑娘这么俊,操心这些干什么?不如摆个酒,大家都好好认识认识,呵呵......。”
  气得领导一拍桌子叫来保卫科的人把人给押走。
  最后判了一年半......(也亏得是严打已经过去)。
  但这下两边算是彻底把脸给撕破了。
  为了保证司机的人身安全,夏天和文化出租车公司的汽车都暂时停运。
  而在港岛忙着的张清明听说了这件事只是笑了笑,转手说要给京城捐了十座驾校。
  接着他又运了一批出租车回去给妹子用。
  在六月底的某天。
  西城区的正街上,已经销声匿迹了好些天的夏天公司出租车再次上路。
  那些老油子司机之前都得意非凡,以为张夏至是被吓怕了。
  他们没想到才这么几天,这帮人又敢开出来?
  一个个你传我、我传你,摩拳擦掌的把车开到了正街,准备继续玩碰碰车。
  了不起各赔各的,不就是二十块么!
  对普通职工那是半月工资,但对于他们司机来说,这算个......。
  到结果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老油子直接被关了进去。
  因为他只是把张夏至公司的新车磕碰了一下,但维修费定损却高达三千块!
  不愿意出钱赔的老油子自然被警察给请去喝茶。
  这下再也没人敢去碰瓷张夏至公司的新车了——夏天出租车公司上路的是十辆崭新的大奔和十辆皇冠。
  张清明随手就替二妹解决了这个“小问题”,而他现在则遇到了一点麻烦。
  英伦人在给自己的筹资设绊子!
  第413章 枷锁
  1985年的初夏,哪怕过去了很久,依旧在一些老北京人的记忆里印象深刻。
  北京的街头出现了几十辆豪车出租车。
  不光是往来的外宾喜欢搭乘,就连很多好面子年轻人也会紧衣缩食的攒了钱去坐上一回。
  宽广干净的后座、豪华奢侈的装饰、彬彬有礼的服务。
  上下车的时候还被司机同志叫上一声“先生(小姐)你好”,“先生(小姐)慢走”。
  坐在车里和走下车的时候,人的脚都是飘的。
  而之前那些故意找茬的司机们,看到这些豪车,出租车就躲得远远的,生怕不小心挨上一下。
  因为上次那个倒霉蛋最后赔了一万二千多----张夏至让律师事务所出面,提出国内根本不能把车恢复原状,要运回原产地进行补漆。
  给出的最低费用是两万三千块!
  看在对方是某某单位用车的情分上,她还给打了个折扣。
  这倒是这帮痞子司机看到张夏至公司的车,手脚就有些发颤。
  还有人听说那人的家属把马建国的脸给挠花了。
  那个马建国最近也是时运不济,开车载着单位领导出来,不知怎么的就和文化出租车公司的两辆车连续撞了几下。
  不但导致其领导耽误了很重要的一次会议,导致全单位被批,更麻烦的是,朝阳区小区改造项目本来要分给他们单位的一批安置房,听说也出了问题。
  “不是不给你们单位分,而是你们单位分的房子,可能要等到第二批建成。”
  “人家外商投资做试点,这个设计的房型本来就是人家说了算,只要总数上没错,咱们也不能说什么。”
  “人家现在乐意把其他单位要的房型提前修,我们这边也不好反对,你说是不是?”
  “要不然你们单位还是考虑一下,去争取海淀区那边的改造房?”
  马建国单位的领导顿时彼此都气歪了。
  “朝阳区的资格我们都申请了这么久,费了多少力气?”
  “去海淀区和那帮教书匠抢?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
  话虽如此,但这位领导还是私下去联络了一下海淀那边。
  结果海淀那边给的答案更让人绝望。
  “要是你能一一说服三十多所院校的领导,那我们就把你们的计划放在第一批。”
  纯属扯淡不?!
  连续碰壁之后,终于有明白人偷偷给这位领导递了个话。
  马建国很快被撸了司机的岗位,去了单位锅炉房……。
  马建国觉得自己一身技术在身,怎么可能去干锅炉房?
  威胁着要办停薪留职去下海,没想到领导一秒钟之内就把字和章都给他办好了……。
  他自己又没车,空有一身技术,出去能干嘛?
  现在两家出租车公司和老油子司机那边都不待见自己……。
  马建国,在一九八五年初夏很罕见的变成了实际失业的状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