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22节
张白露哪里能让他这样轻易走掉。
“能不能说一下你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赵猴儿摇摇头准备马上离开,但对方的下一句话却让他的脚步凝住了。
“我这里老东西还真多,只是有些人看不明白,你要是能帮我把这件事弄清楚的话,卖一些给你也不是不行。”
想到家里那些被她“吃过”的老物件,张白露觉得可以借助眼前这个人赚点零花钱的同时,也把是谁在关注自己这边给查出来。
半个小时之后,赵猴儿背着一个包袱一头雾水的离开了这条巷子。
帮这户人家偷偷打听背后的事儿他门道很多,不用费多大事儿,但这户人家拿出来的东西也太邪门了。
没一个他能看得准的,但他又反复告诉自己这些东西又没一个是假的,就很奇怪。
好在是人家姑娘三分价甩给自己的,应该有的赚。
得了赵猴儿的提醒,知道有那么一个叫牛二的人可能盯上了自己。
虽然这个牛二因为男女间的事进过局子,但张白露心里根本不慌。
如果她全力施为,七八个男人都近不了他的身。
但张白露还是决定把事情先告诉自己大哥。
不说是不是有人想针对自己,万一是有人想迂回针对自己大哥呢?
果然是很明智的姑娘!
她偷笑着在心里表扬了一下自己。
满街都是齐脚脖子的大雪,张白露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回自己家。
刚推开门,就看见院子中央堆了一个胖乎乎的雪人。
雪人两只手是短短的两根笤帚,鼻子上插着一根枯枝。
张白露抿着嘴笑了一下。
她的眼可尖,这个雪人肯定是小雪的大作。
如果她没看错的话,这两把短笤帚应该是二姐炕上用来扫炕的。
雪人鼻子上的“树枝”也应该是二姐房里那盆月季的花枝。
而雪人脑袋上的帽子,正是张夏至的兔皮帽子。
不用说,肯定是二姐又把小雪惹了。
围着雪人有两个人在打雪仗。
蹦蹦跳跳的姑娘正是家里的老幺,飞快的团着雪团在砸人。
大哥不紧不慢的团着雪团,任由幺妹开心的用雪团砸自己。
直到大哥龇着牙举起了他团了半天的雪团,张小雪惊呼一声就开始“逃命”。
大哥手里的雪团不大,但......插满了牙签。
张小雪嗷嗷的逃到了刚进门的张白露身后。
“老三救命!”
得,张白露也不想管她了......。
张清明最后还是把跳脱的张小雪给灌了一脖子雪。
有着张白露在,冻不坏她。
张清明收拾了一下准备出门办事,听了张白露说的事,他笑着让二妹放宽心。
“这段日子就住家里,反正你那些教授也放心你一个人自学。”
他刚好今天去见白鹤生,会顺便把这件事跟高援朝说一句。
要不是张白露自己不愿意,其实人家上头很愿意给自己的几个家人都配上“服务人员”。
张清明估计还是有人在觊觎张白露。
事情背后的人层次应该不高,否则那些真正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事的人绝对不会来惹自己家人。
他今天其实是去准备看寇老,第一批直升机在南边已经投入了使用,有些消息需要当面和自己沟通,而去白鹤生大院不过是帮人站台。
......
白鹤生笑眯眯的看着眼前两个年轻人。
张清明在和高援朝咬耳朵,显得很是轻松,但钱文俊则有些黑脸的趋势。
“白老,这开发楼盘的事,是我们家费了好大的力才拿到的特批吧?”
钱文俊皱着眉看向张清明。
“我怎么之前就没听说过张总也对这方面感兴趣?”
白鹤生笑眯眯的。
“人家小张总在港岛的地产公司可不小,钱先生怕是误会了吧。”
张清明是被白鹤生抓来当砍价背景板的。
钱家确实费了无数的口舌、关系和心力,最终说动有关部门同意进行商品房试点。
这比历史上京城第一批商品房的出现,早了足足十年!
还别说,开发小区这个行当,张清明确实真的有兴趣。
第348章 平地风波
因为张清明的掺和,钱文俊这次在白鹤生这里只能又退了几步。
在钱家负责的小区开发规划里,上头有安置房和平价房的比例要求。
这次钱文俊不得不咬牙又让出了五个点的平价房比例。
要知道公家要求的平价房可不是按市场价走的,而是公家定价!
那价格低到吓人。
“既然张总插上一手,不知您那边安置房和平价房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钱文俊平白被白鹤生坑了一把,只好把气撒在“竞争对手”上。
张清明笑了笑:“大概六成吧。”
钱文俊没好气的拱拱手就走。
“好、好、好,张总财大气粗,咱们委实比不了。”
高援朝见钱文俊走了,又好奇的盯着张清明。
“你不是真的想要插手吧?”
张清明哪里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肯定的点头。
白鹤生:“真能达到六成?”
“您看我什么时候说过瞎话?”
白鹤生立即把张清明拉到了另外一个大院。
“来,老窦,给张总也来一份批文。”
被白鹤生称呼为老窦的人也是这个单位的头头,他亲自热情的招呼张清明。
“小张总想要哪个区的地皮?”
“钱家看上了朝阳区的一片地,要不小张总也在这一片?”
张清明摇头,手指指着人家摊开的地图。
“就海淀吧,不是很多教职工都缺房子么。”
两老头一听眼睛同时一亮。
他们之前也想把海淀推给钱家,但人家嫌弃海淀区要的教房比例太多,所以才选了朝阳区。
如果张清明真的肯进去海淀区试点,这对解决各大高校紧张的教师住房问题将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张清明看到两个老头不加掩饰的开心,心里微微一动。
指着地图的手指情不自禁的框大了一点……点。
“要不我多建几栋?”
钱家费了无数心力和资源才拿到的批文,张清明随手就拿到了同样的一份。
而且还在两个老头热情的“怂恿下”拿下了比钱家大一倍的地皮。
早知道在海淀拿地,面对的住房纠纷和教房分配问题可不是那么好协调的。
但两老头完全猜不到张清明离开的时候脚都是飘的。
后世全国最贵的学区房,还是整整一条街!
麻烦?
那算个屁。
张清明心里已经做好了打算。
这一条街的房子他都不修大的,全是小两室。
而且除了平价房和安置房,所有的房产都不出售,一律当廉租房用。
在房产市场放开之前,他全部低价出租。
为的就是把产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
估计区里还得给自己送锦旗。
不知多少人会感激自己,又有多少人会嘲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