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05节
和孟家抢女婿,他们钱家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和能量。
“哎,我其实也是很抱歉,”躺在宿舍床上的张夏至说话柔柔弱弱的,“我的进货渠道其实都是通过我大哥,我自己又没有什么本事的。”
“我也没想到她买通了我的店员,偷到了我家的电话以为是进货电话,然后在电话里加价让我大哥卖她东西。”
“我大哥这个人吧……,其他都好,就是对我们几个妹妹有点护短……。”
“诶,文学院那边……卓师姐现在还好吧?”
“你还担心她干什么,她就是活该!”
四川妹子说话又辣又直。
“要不是她先动歪脑筋,怎么会落到你大哥手上去?”
张夏至之前已经带着四川妹子换了另外一间宿舍。
新舍友们都相当的巴结她。
“说的就是,”有个妹子一脸的鄙夷,“怪不得不敢比诗词要比商业竞争,原来早就在你店里安排了叛徒!”
宿舍里的女生们七嘴八舌的在帮张夏至谴责对方,让她不要去管卓红浅,满口都是“还是夏至你最心软”等等。
张夏至腼腆的笑了笑。
“对了,我大哥让我推出了一种vip卡,拿着这张卡在店里消费可以打八八折,张数不多,我只能给大家一人送一张,可别嫌我小气啊。”
室友们顿时马屁如潮。
……
孙卫东和祝书民靠在火车站站台的柱子后面抽烟。
“这北京的冬天风可真大!”
孙卫东跺了跺脚又蹦了蹦,把满帽子的雪花抖了个干净。
祝书民手指一弹,烟头带着火星落入了刚刚靠站的绿皮火车下方。
“我觉得比咱们南方的冬天好,那种湿冷我一辈子都适应不了,我以后还是来北方得了。”
两人今天出来是因为鼎市新市场的货物已经开始转往东北,愿意跟着他们几个一起北上混的老人手今天会抵达北京,并在这里转车。
肯定需要他们来人招呼安排一下。
徐华宇戴着狗皮帽子从站台值班室跑了过来。
“河北南部下雪,那趟火车晚点了,继续等吧!”
刚刚靠站的绿皮火车开始下客,站台上很快就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天南海北各处的口音汇成一片。
徐华宇嘴里叼着一支烟抢了孙卫东的烟头点燃,烟圈还没来得及吐出来他就愣了一下。
“诶,哥几个,看那边!”
另外两人顺着他的下巴示意的方向,很快捕捉到了一个穿着女士呢子大衣的修长身影。
只看背影就觉得这位姑娘的身材相当优美,气质与众不同。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看姑娘?”
徐华宇没有理会孙卫东的吐槽,而是仔细的打量了一眼这个提着行李箱的女子侧面。
“我总觉得这姑娘有点眼熟。”
祝书民对孙卫东挤挤眼。
“宇哥向来和漂亮姑娘都眼熟!”
“别闹,”徐华宇摸着下巴看着远去的秀美身影,终于想到了自己在外婆家看到过她,“不对呀,我外婆不是给她介绍了那谁家的小子吗?”
“怎么大冬天的一个人跑北京来了?”
徐华宇觉得情况有些不妙。
当然这个“不妙”指的是对张清明而言。
他们可都知道张清明现在的对象是孟家的小女儿……。
“你们两个在这继续守着,我马上回去一趟找清明说点事。”
看着飞跑而去的徐华宇,孙卫东和祝书民面面相觑。
难不成刚才那个美女竟然还和张清明有关系?
孙卫东忽然想到了什么。
“我记得清明在鼎市的时候,似乎和他们厂的厂长闺女有些不清不楚吧?”
祝书民摇头。
“年纪对不上,难道是那个和他一起跳过舞的厂花?”
徐华宇冲到张家结果扑了个空。
今天是开音乐会的日子,张家一家老小都去了音乐厅看张小雪的演出。
徐华宇借了岗亭的电话要到省城外婆家里,他没敢找外婆文老太太,而是拐弯抹角的找家里的保姆打听情况。
“早就吹了?”
“要考艺术专业研究生?”
“去北京参加研究生艺考……。”
“还是我外婆介绍的导师!?”
“哎,这不纯粹是给人添乱吗?”
“外婆,您听错了,不是我在打电话……。”
拎着行李箱的孙小青抬头看向最高音乐学院的大门,寒冷的天气中,她吐出一口白气。
“北京,我来了!”
第331章 主角和配角
湘北省城。
文老太太在电话好生训了一回自己外孙。
平常她都不太舍得说自己这个嘴甜的外孙的。
可今天这件事却让她心确实有些不痛快,只好拿着这小子出出气。
挂了电话,文老太太坐在沙发上长吁短叹。
她是又想起了孙小青的事。
自己这辈子最喜欢的事就是做媒拉牵,这也是她平时比较得意的,因为她做的媒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
可偏偏在这个孙小青身上却连续出现了问题。
先是生生拆散了孙小青和她的喜欢“对象”的关系将其调到了省城。
第而她给孙小青介绍的第一个对象却实际是个不靠谱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简直不是个东西。
谈了两个月手都没来得及牵,那个男的就在酒后暴露了真性,借着一点小事和人生事,孙小青不过劝了两句就被打了两耳光。
过了一个多月,文老太太又做主给孙小青介绍了一个老实的。
是她家老周老同事的孙子,家里父母不错,那孩子也在大学里做助教。
可才谈了半个月,自家老周却闹起了幺蛾子。
不知道老周和他的老同事说了些什么,双方在此和平分手。
自己当时生了好大的气,可老周就是笑眯眯的不搭她的话。
直到老周和他的老同事开始安排孙小青参加艺术考研,准备去北京。
文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
自己老伴也在前几天给自己交了底。
孙小青之前喜欢的那个人,也就是原来纺织厂的职工子弟张清明如今似乎很不得了!
事情的起因是老周的秘书小陈,前段时间接待了一位从北京来的顾同志。
谈话期间就聊到了这个张清明。
老周的秘书小陈注意到顾全北提到这个张清明是湘省鼎市人,在苏市与公家联合办了一家药厂。
听闻这家药厂的产品专门负责外销赚了很多外汇。
老周本来就是湘省负责外贸方面的干部,这哪里还能坐得住。
几个老头调查来调查去最后发现,经常来家里的孙小清还有那么一件往事。
于是老头一商量,全力支持孙小青去北京考研。
文老太太当时也问了自己老伴:“你都这么大岁数了难道还想再进一步?”
老周倒是笑的贼兮兮的。
“都快退休的人了,咱不想那个。”
“前几天北京的小顾又过来了一回,说起这个张清明又弄了好大一个出口项目。”
“他办的cd厂出口本子国,第一批订单就是上百万美元的外汇!听说第二批订单也快到了,哎,你说这能不让人眼馋吗?”
“这个小张也是,手里有这么多好项目,就没有想起过家乡一点!”
“小孙这个人,本来就不喜欢你安排的那些家伙,和你年轻的时候一个样!”
“脑子里满是悲春伤秋、悲欢离合的那一套。”
“连续介绍了两个,结果手都没牵过一回,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我们几个想让她上京去圆一圆她的音乐学院梦,同时吗,呵呵,……,省里缺外贸项目啊!”
“我过两年退了,总不能不留一点项目念头给下面接手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