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265节

  钱雪妮此时的惊讶,用后世网络上的话来解释就是“你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张夏至表现的相当温柔和气,与她的对外形象搭配的相得益彰。
  “钱小姐,我就是夏至未至的老板张夏至,还请多多指教。”
  钱雪妮恍然间伸出手和对方握了一下。
  “张小姐你好,我是钱雪妮,原来咖啡馆的名字是从你的名字里取的。”
  张夏至招呼服务员给自己上一杯柠檬水,这是她和自己大哥学的。
  如果不是休闲和放松的时候,喝柠檬水更能刺激大脑的思考。
  张夏至先是和钱雪妮讨论了几句时髦的穿戴、新款首饰、品牌等问题,拉近彼此的关系这才进入了实际话题。
  她昨晚给港岛大哥打电话问钱家的情况,大哥的答复很有意思。
  大哥说他在港岛正和钱家的大女儿打擂台,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至于张夏至要不要和钱家的小女儿合作,全看她自己的意思。
  既然是自己大哥的对手,那张夏至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借着自己白莲花的欺骗性外貌坑对方一把就是了!
  就连坑对方的理由大哥都帮她找好了。
  几家店里的装饰品、家具和餐具用品全是大哥在国外找人定做的,全球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张夏至之前开店的时候,这一方面的成本是按照市面上普通家具用具的价格核算的,至于现在,当然是按照全球顶尖一级的装饰来估价。
  一家原成本在五十万左右的咖啡馆分店在一夜之间价格暴涨。
  “怎么可能一家店要五百万这么多?!”
  钱雪妮惊呼一声,带着一丝愤怒看向眼前的白莲花女人。
  难道是看自己年纪不大好欺负?
  张夏至微笑的抱歉。
  “有些东西是我之前没在电话里说好,钱小姐可以看看店里的每一份装修,包括窗帘、桌布、桌椅、器具和酒杯等等,全是我家大哥在意大利知名大师那里手工打造的。”
  “想必就算是以钱小姐的经历和眼光,怕是也没有见识过这些款式的物品。”
  “说是五百万,其实还是我大哥随口报给我这个亲妹妹的安慰价格。”
  “之前是我大哥支持我开店经营,但如今要引进钱小姐的股份,那么就不得不亲兄妹明算账了,你说是不是,钱小姐?”
  这一番话把钱雪妮说的哑口无言。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
  她之所以格外喜欢这家咖啡馆,就是因为这家咖啡馆的装修风格、家具和器具完全与众不同。
  所以她父亲支持给她的四十万加上自己手里有的十万块,只能换取一家店百分之十的股份?
  这还是眼前这位张小姐开出的友情价……。
  钱雪妮当然不是傻白甜,她试探着说要请家里人来帮忙评估这些东西的价值,却得到了张夏至说的一句“请随意”。
  她还真不客气。
  跟着钱义德来京城办理投资项目的有不少手下,其中就有一个在这方面很有见识的老人家。
  老人家来到咖啡馆转了几圈,偷偷在钱雪妮耳边说了一句:“五百万还真是人家说的友情价……。”
  这也不能怪张夏至,要怪只能怪张清明对于自己随身城市里的东西估价不准。
  小女儿对夏至未至咖啡馆的投资,在钱义德看来不过是给小女儿的一次历练。
  可在听说自己手下对咖啡馆的判断后,钱义德决定加大投资金额。
  让钱雪妮以五百万入股夏至未至,占股百分之三十!
  张夏至急忙和港岛的大哥又联系了一番,最后决定成交!
  张清明在听说张夏至描述了整个过程之后,也猜到钱家估计是看上了夏至未至咖啡馆里的那些装潢和后世才有的用品。
  张夏日实际用在每一家分店上的支出只在四十万左右,多余的四百六十万投资都是纯赚!
  何乐而不为?
  他交代张夏至在合同里标注,如果两边散伙的话,夏至未至的房屋、品牌、饮品归张夏至,而店里其他的有价物品优先归属钱雪妮。
  钱家看中的那些后世才有的装饰物、瓷器、玻璃器和家具,只要张清明想,随时可以在市场上倾销无数。
  结果合同让双方都很满意,签订的相当顺利。
  就是钱雪妮在支付完入股款项后,又偷偷向张夏至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不许接待京大物理系大一的一名女生?”
  张夏至奇怪的看着钱雪妮。
  几乎是瞬间就猜到了钱雪妮想要针对的是谁?
  放眼整个京大,能有这种专门针对性待遇的女生,除了自家仙气飘飘的三妹张白露外,还会是谁?!
  “钱小姐说的是张白露吧?”
  “嗯?夏至姐姐也听说过她?”
  “京大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校花兼学霸,我怎么能没听说过呢?”
  钱雪妮拍手:“那就好办多了。”
  张夏至笑着弹了弹手中刚到手的支票。
  “怕是不太好办啊!”
  “嗯?”
  “钱小姐就没发现,我的名字叫张夏至,她的名字叫张白露,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啊!”
  “友情提示一下,张白露的大哥叫张清明,家里还有个小妹叫张小雪,而我呢在家中排行第二!”
  “钱小姐如果想要咖啡馆拒绝我三妹进入的话,但是我很难对家里人交代哦。”
  “所以……你得额外加钱才行!”
  傻眼的钱雪妮忽然很想把张夏至手里的支票抢回来……。
  第291章 油价会……
  听说小女儿投资投到了张清明家里,这个结果让老奸巨猾的钱义德都呆了半晌。
  看来自己钱家和这个张小子还是冤孽不浅。
  此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外国经商的人不信什么“冤家不冤家”的,但华人圈子则不同,大家都信缘分和风水。
  尤其是钱义德很快发现,自己带回来的那个医疗器材项目,与国内诸多医药生产线中最匹配的那条生产线就来自于苏市联合制药厂。
  而苏市联合药厂正是上头和张清明合资创办的!
  张清明会同意让出一多半的产给钱家来生产别的东西?
  用屁股想都知道结果。
  所以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钱家的医疗器材项目,是他们带回来投产的项目中见效来钱最快的项目,这个项目回来的钱还关系到钱家其他几个更关键项目落地的问题。
  严家那边倒是想着帮忙“协调”一下。
  可惜张清明根本不接严家的话头,他想到严允之这个阴险的家伙,就觉得腻歪。
  再说张清明的蓝色小药丸都已经偷偷卖到了北美,利润高达400%,赚的可都是外汇。
  再过一段时间,等蓝色小药丸在北美、南美、亚洲和欧洲的专利都拿下来,张清明还想着把苏市联合药厂进行三倍扩产。
  他委托林秀山满世界打听有没有相同的二手生产线可以引进,就连之前跑路的那个商人也联系上了。
  张清明自己现在都嫌生产线产能不够,所以这条生产线还真的是一点产能都让不出来!
  钱义德眯着眼睛憋着坏。
  他没想到张清明居然还有这么一条隐藏在暗处的赚钱产业。
  蓝色小药丸这东西他一点都不陌生,毕竟作为老式的家族,他也是有两房姨太太的人。
  因此钱义德知道这个东西虽然小而且上不得台面,但来钱的恐怖性一点都不弱于其他的产业。
  为了钱家的产业布局,这条生产线他必须尽快拿到手,同时他必须想方设法把张清明的这条赚外汇线给废了!
  钱家的项目要苏市联合药厂生产线的产能是为了在国内圈钱,而张清明的小药丸是能从国外弄回外汇的,相比之下上头会偏向谁不言而喻。
  钱义德低声吩咐自己的助手。
  “给在北美的老二去个电话,让他找人操作一下这个蓝色小药丸存在医疗事故的问题,报纸和媒体那边也要发动起来,要让这边的上头感到压力。”
  他看得出国内是很在意自己在国际上的风评,只要操作得当,国内为了保持自己的风评,八成会主动废了蓝色小药丸这条线。
  钱义德的助手没有选择在宾馆打这个越洋电话,而是选择去了大s馆。
  因为这个电话里涉及的内容可能会损害上头的利益,所以钱义德的助手更信任美利国架设的商务专线。
  其实这是钱义德的助手多虑了,为了取信于人,大陆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开辟了几条专用的商务专线,非但免费而且绝无人窃听。
  只是限定了能使用这条专线的人员名单。
  刚好钱家就在这个名单之上。
  至于美丽国架设的商务专线,在经过京城郊区的一个小村庄时,中途被搭了一根不起眼的电话线接入了一个戒备森严的院子。
  美丽国人很自信华国这边根本无法破解自己架设的商务专线,只要专线上出现额外的接头支线,两头的感应器都能立即感应到然后自动挂断这个电话。
  这在后世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程控感应程序在控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