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230节
《良友》杂志反响越来越好,白家筹集资金应该不是要对付杂志社,因为杂志社就算倒了对自己的影响也不大。
清明地产还在抄底收购地皮和楼房,以刘老介绍白家的体量,想要拉高港岛的楼市纯属天方夜谭。
他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嘉化银行上。
这是他最大的产业,如果嘉化银行出了问题,清明地产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不过现在嘉化银行是刘长松刘老在主持管理,人家才是嘉华银行的董事长兼最大股东。
对于这种混迹江湖许久的老人,其实在张清明问到白家的时候就已经反应了过来。
果不其然两个小时之后嘉化银行的一位高管给自己打来电话进行汇报。
资金充沛的嘉化银行最近股市里的动作比较大,银行的几个高级分析师都盯上了本港的几家大型电子企业股票。
他们集体看好港岛未来几年在小型电子产业上的作为。
彩电、彩色游戏机、新型电子表、计算器都是近两年港岛出口的大宗,甚至位列世界前列。
尤其是最近欧美和岛国在港岛的相关订单大量增加,这才让几个高级分析师做出决定,在港岛本地的几家大型电子企业股票上做多持仓。
今天经过张清明的提醒,嘉化银行仔细调查了一下这几家大型电子企业股票对面空头的主力。
果然都与白家有关!
而且嘉化银行通过在汇丰银行的关系得知白家这几天在汇丰和怡和都筹集到了大量的款项。
所以他们得出结论如今坐在嘉化银行牌桌对面的其实就是白家。
在这两个小时里,嘉化银行仔细审查了那几家大型企业订单的真实性和经营情况,但结论都是良好的,这让银行董事长刘长松都觉得很是不解。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白家来者不善,肯定憋着什么坏。
张清明和刘长松严阵以待,就连慕名上门想结交一二的邱公子邀约他出去“交际”也被张清明婉拒。
时间到了九月十五日,看似平静的港岛电子产业圈内突然出现了一个爆炸性新闻。
白家通过港英政府的“协助”和作保,花费了极大的代价拿到了全球几大二极管生产商在港岛和东南亚的短期代理权。
同时前段时间白家一直在私下收购港岛所有的二极管库存。
港岛所有电子产品企业所需的二极管立即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根据刘长松打听来的情况,白家虽然对外宣称自己拿到了整整一年的代理权,但实际上白家与各大二极管生产商签署的协议是对赌性的。
白家的实力只能让他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的对赌,不过现在看来白家拉高二极管价格的目的已经成功达到。
因为白家还在拼命的收购二极管,二极管在市面上的价格按小时为单位在上涨,导致港岛几大电子产品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增加,相应的利润自然会下降,电子类股票迅速下滑。
根据嘉华银行的分析师们核算,就算白家在收购二极管和签署对赌协议上赔的再多,他们也能通过做空这些电子产业股票而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作为多头主力的嘉化银行很可能再一次面临危机。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二极管发展到了第二代。
一直到张清明穿书之前,第二代二极管还是民用产品的主力消耗品。
相比于刘长松和嘉化银行的一众高层的坐立不安,张清明则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随身城市边缘工业区的几个仓库里堆满了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品质相当优良的第二代二极管。
正好他答应成立电影公司的资金还有一百多万美金的缺口(他手上的现金现在大部分是rmb,在港岛不太好用),这回白家算是送上门来了。
张清明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刘长松,因为通过白家偷偷做空股票的事,他猜到在嘉化银行肯定有白家的眼线。
他让林耀祖把整个清明地产全部拿去汇丰银行抵押,拿着换到手的一千万美元贷款偷偷在本港电子类企业股票的多头建仓。
因为白家之前一系列的动作让这些企业的股票都惨遭重创,这让张清明建仓的成本降低了很多。
九月十九日,海量的高级二极管出现在了黑市上,仍在上涨的二极管价格瞬间戛然而止转头向下。
白家二话不说立即大肆收购,更放出话来不管市面上出现多少二极管,有多少他们吃下多少!
但是到了第二天二极管的价格依然没有起色继续向下回落,因为黑市上再次出现了大批的二极管。
刘长松也是这时才知道这些二极管居然都是来自张清明。
面对刘老的笑问,张清明非常谦虚。
“相对于做股票和期货,其实我更在行的是倾销。”
这种数量的二极管规模让白家吃进的资金立即变得紧张起来。
好在怡和洋行和隶属港岛政府的基金会立即发声宣布将会无限支持白家的资金调用。
同时港岛海关开始清理黑市上的二极管。
怡和洋行和基金会的联合发声让不断下挫的二极管价格钻石有了回升的苗头,但对黑市的清查行动却遭到严重阻碍。
因为出货的全是霍、包、李、何、利等大豪家族,尤其是霍家还拿出了几份采购合同,报出了一个维京群岛的电子品出口企业(成立才两天)。
因为港府之前扶持的政策,这种产品的进口几乎是零关税。
所有人都知道港府不可能为了帮助白家而改变对电子企业的扶持政策。
那等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二极管抛售浪潮再次出现。
面对近乎无穷无尽的二极管供应,白家终于心虚了,大量的收购让他们的负债无限的拉高。
在参观过几位大豪家族的仓库之后,基金会首先懊恼的收回了对白家支持的承诺。
怡和洋行本着英伦人的傲气又多撑了两天,结果发现几大豪门家的仓库里那些二极管几乎没有少过,他们也只能含泪解除了对白家的支持。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这么大一家二极管生产企业?
维京群岛?
哄鬼呢!
没了怡和洋行和基金会的支持,汇丰银行一直作壁上观,白家的资金链终于断裂。
但对白家来说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面。
港岛本地的二极管价格已经跌成了狗,白家手里之前收的货只有收货时价值的三分之一。
而他们孤注一掷在电子产品企业股票上做空的仓位全部爆仓,被股市强行平仓。
白家多位主事人被警方收监,因为白家的破产让英伦人损失极大。
嘉华银行是这次大战中最大的赢家,张清明也在私下赚得眉开眼笑。
在股票多头上他赚了一千多万美元,倾销二极管又赚了一千多万美元。
除了立即支付了承诺建立电影公司的款项外,张清明又追加了一千万美元的铜期货空头。
第251章 追女仔
二极管一战,让港岛所有家族都不再小觑张清明身后隐藏的实力。
尤其是北方对张清明的看重更加高了一层。
倾销大战之后,霍家、包家等几家仓库剩下的二极管,在几天之内全部消失不见,张清明自然知道这些二极管的去处和买家是谁。
张清明在自己的公寓内接到来自新h社陈先生的电话。
他让葛飞军带回去的那些模糊的地图照片和资料,上头已经基本确认是真的,为了感谢张先生的无私奉献,也同意了张清明的那个请求。
而陈先生的话里让张清明感到有些心惊肉跳的是,似乎上头这回力排众议选择了和自己站在一起……几家中资企业也将偷偷的做空铜期货。
国内这时候对国际金融期货市场认识严重不足,一直以来都在吃亏。
这回张清明的操作让国内对他刮目相看,力排众议(主要是几家中资机构的操作员反对)决定跟着张清明赌一把。
这让张清明着实有些着慌。
自己赌也就赌了,虽然他对自己的计划有信心,但万一输了他也不太在乎。
毕竟有着随身城市在手,他有无数次重来的机会。
可国内跟着自己一起做,万一要是亏了,不知国内多少人会懊悔一生。
张清明没有选择退缩,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计划,其实有了国内的加入,他成功的把握更大了!
……
邱大亨的小儿子之前对张清明感兴趣,不过是因为他对未来的佳艺电视台、或者说是对电视台的红阿姑们感兴趣。
这才想着提前交好张清明,方便以后他去佳艺电视台寻花问柳。
但随着白家的倒下,港府又吃了一个大哑巴亏,邱少和几个玩的好的朋友都对结交张清明这个传奇性的同龄人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邱继恒是一个很会自来熟的人,这种性格的人人缘一般都很好,同时也很难让人拒绝。
张清明自己都没有料到他会被邱继恒给拉到现在这个场所来。
这是中环一家很出名的夜总会,几个富家公子包了整个下午场。
除了张清明和邱继恒之外,还有一位何少何明东和一位李少李权安。
今天的主客是张清明,所以三人让张清明坐了主位。
何少又打了个电话,没多久几个人便赶到了这里。
张清明虽然叫不出名字,但看着都有些脸熟。
应该是演艺界的女星,只是他在后世很少关注八十年代以前的这些红阿姑,他熟知的都是雅芝和蜜雪这一类超红的,然后就是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玉女派女星们。
过了零零年,大众追星的目光已经回归了大陆国内。
几位女星打扮得花枝招展,多数属于浓妆类型,很有年代的特色。
出乎张清明的预料,几个大少并没有对女星们上下其手,反而更注重于聊天和说些擦边暧昧的话。
相对而言倒是几位女士动作比较放得开。
看来真正大家出身的子弟在这方面的涵养还不错,或者说是比一般暴发户子弟更加挑剔些。
陪着张清明喝酒的是一位甄女士,为了迁就张清明普通话说的磕磕绊绊。
李少拿起话筒唱了两首歌觉得不过瘾,索性打了个电话要把歌曲的原唱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