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186节

  张清明愣神。
  我什么时候成了海外华侨了?
  坐在副驾驶的孟轻尘“歉意”的看了他一眼。
  “忘记告诉你一件事,在你加入的几个项目里,你的身份就是海外爱国华侨,可别忘了哦!”
  在张清明看过的药厂资料里,整个联合药厂如今还没调走的职工也就八十多个人,但车前聚集的人群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厂长陶万志看到张清明下了车,急忙一声招呼。
  十几个脸上画得红扑扑的女职工立即挥舞着腰间的红绸带,在锣鼓声中跳起了秧歌。
  就很有年代感!
  “欢迎,欢迎!”
  陶厂长的手握得依然殷勤而有力,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花。
  “张同......先生你可终于来了!”
  苏市联合药厂给张清明安排的流程是先去小礼堂听报告会,然后是看厂里准备的节目......。
  张清明直接予以拒绝,要求下车间看看。
  虽然他不懂药物生产线,但不妨碍他从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态度。
  来自海外的投资者们大部分之所以会顺着华国单位的安排看报告会、表演等等安排,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想好要不要投资或者进行合作。
  那些态度不太客气,上来就要看车间和生产线的投资者,虽然对于华国单位来说有些不近人情,却是投资意向最为迫切的那一批。
  如果苏市联合药厂的生产线能达到张清明的要求,他是肯定会选择合作的,所以那些耽误时间的套路他直接跳过。
  厂长陶万志和技术科长闵宝才听到张清明的建议,都显得有些错愕。
  与厚脸皮陶万志相比 ,技术科长闵宝才甚至露出了一丝心虚。
  车间里被工人们不知打扫擦拭了多少遍,张清明的鼻尖甚至还能闻到些许没有散去的水汽。
  在真正见到被擦拭得焕然一新的生产线,张清明和孟轻尘这才知道了为什么苏市联合药厂能开出那么优惠的合作条件来。
  眼前的生产线明显是条二手货!
  很多环节设计都与普通的生产线不太一样,似乎限定了这条生产线的生产种类。
  张清明甚至产生了一种猜测,当初与苏市联合药厂进行合作的港岛商人很有可能就想把这条二手生产线甩给国内。
  他心里微微一哂。
  虽然看上去,这条生产线也带有一些相对于这个年代较为先进的技术,但华国的技师们却很难对其进行改造。
  对生产线的改造难点其实不在技术层面,而是将这条号称七十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进行降级改造,当初所有拍板引进的人都要承担相关责任。
  所以苏市联合药厂能存活下来,怕不是靠着某些人的互相推诿和拖延。
  张清明看完生产线也没出声,和陶万志几个心中忐忑的厂领导一起去了小会议室。
  “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要改一改,我要百分之二十五。”
  对于张清明的要求,陶万志似乎也有准备,他没有纠结股份多少的问题,而是直接问出了事情的关键点。
  药品技术!
  他要合乎这条被限制生产线的药品!
  张清明拿出了一份大略的药品生产技术流程文件,闵宝才带着几个技术科的骨干立即现场论证了起来。
  只是半个小时后,几个技术骨干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这种药物,他们的生产线只需要稍微的调整一下就能生产!
  足足研究了一个多小时,闵宝才脸上的喜色忽然淡去。
  “张同......先生,怎么没看到药理实验的参数,还有临床的报告。”
  张清明笑了笑。
  “你们厂只管负责生产,药理实验和临床的事不用你们操心。”
  “可是,”闵宝才下意识的想反驳,“张先生 ,据我所知没有相关的报告,国外的医院怕是不会用我们的货的。”
  张清明淡定的摇头。
  “放心,我的销路不在医院。”
  有个戴着厚眼镜的技术员大着胆子问了一句。
  “张先生,这个为什么要把药片调剂成蓝色,白色不好么?平白多了一道没什么用的工序......。”
  可张清明要的就是蓝色小药片,他的渠道是国外各地的街头诊所和小贩,尤其是那些红灯闪闪的地方。
  陶万志去隔壁不知给谁打电话,大约谈了半个小时,对方答应了张清明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要求。
  合同签完,张清明这才拿出了完整的技术资料,还有轿车后备箱里的两个皮箱,里面是五十万人民币。
  “七月初,我要成本三十万的货,能搞定吗?”
  闵宝才等人飞快的论证了一下。
  “没问题!”
  销路的问题张清明委托给了孟轻尘。
  孟轻尘拿起电话要通国际长途。
  “对了,你这个蓝色小药丸到底是个什么药?我舅舅虽然在港岛有些朋友,但走正规医院的渠道估计是不行的。”
  张清明低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一缕诱人的粉色突兀的从孟轻尘的脖子上升起。
  她咬咬贝齿,似笑非笑。
  左手食指和拇指精准的掐住了张清明腰间的软肉,一百八十度转了一圈。
  “好你个张清明,居然对一个女孩子介绍这种药!”
  “掐死你算了~!”
  第203章 哪个意思?
  “你说什么?!!”
  叶秋萍接到弟弟从港岛打来的电话,整个人都是懵的。
  “尘尘真的说要你帮她销那种、那种东西?”
  叶秋萍觉得自己的嗓子干得不行,话音都带着颤抖。
  叶秀山在电话里迟缓了一下语气。
  “也不能说是尘尘要我做,我也接到了上头的电话,请我务必试一试。”
  “可、可,她就是一女孩子,怎么能让她来操办这种事!!!”
  叶秋萍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昨天她打听到这次展会自己的女儿大放异彩,负责的客人签下了好几个大单,部里已经决定把那个去港岛进修的名额给她女儿。
  那种雀跃的心情在这一刻瞬间消散。
  老天,要是别人知道自己女儿卖这种药,以后怎么找婆家?
  叶秋萍以为丈夫听了这件事会再次爆炸,可孟德山的反应却出乎她的预料。
  “要是那药真的有效,还能给国家赚外汇,我倒是不在意是不是咱们尘尘经手的。”
  孟德山想到部队上这里缺钱那里缺钱,自己手下的兵一个月才几块钱的津贴,也很想支持自己女儿的工作。
  “再说了,就咱们尘尘的长相,哪怕是卖假药也有大把的人追。”
  叶秋萍没好气的打了孟德山几下。
  “你胡说什么呢?你可别忘了尘尘身上可带着病,那病遗传性可是很大的!”
  “我当初想着,只要咱们尘尘够优秀,就算相看的人家知道了这病,也大概率也会忽略。可要是多了这么个破事在头上,可选择的人家就太少了!”
  孟德山抓住了夫人的手。
  “那撺掇我们姑娘卖药的小子不就在和平饭店住着么,要不老子去探探他?看他是个什么样的说法?”
  叶秋萍想了一想。
  “老孟,你说这个小张该不会就是鼎市那个卖胰岛素的小张吧?”
  孟德山点点头。
  “我找人查过了,这小子就是鼎市的。”
  “哦?为人怎么样?”
  “寇老倒是挺看重他,不过能搂着咱姑娘在大庭广众下跳探戈、还卖那种药的,估计人品不太咋地。”
  “呵呵,寇老的眼光可比你强!这个小张既然知道咱们尘尘有那个病,要是他又有这个意思的话......。”
  听到夫人的话,孟德山感觉不太爽。
  “要是万一人家根本没这意思呢?”
  叶秋萍掐住了孟副司*令员腰间的软肉,一百八十度转圈。
  “都让我姑娘给他卖这种药了,他还敢不同意?你的枪是白拿的!!!”
  张清明从苏市回来后,就开始琢磨碳纤维的事。
  想了大半天,他总觉得上海不是一个好的交接地点。
  说几千吨的东西从西南沿海偷渡上岸还有点说服力,但放在上海沿岸上岸估计没几个人信。
  而且要是上头真信了,那才是出了大事。
  所以这件事只能另外想办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