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123节
两条一九八一年德国产的四轴联动数控车床生产线,在使用了十多年后被进行细致的保养,然后放进了这个展馆。
根据张清明的了解,这个年代全世界最先进的是五轴联动技术,以白头鹰为首的西方国家,是绝对不允许向本国和毛熊国出口这类产品的。
在曹晓刚和孙卫东几个人的眼里,张清明这个人有点懒散。
他手里什么时候到什么货,他们几个在旁边看着,都觉得有点随缘的感觉。
别看张清明在新市场里出的货多,东西也好又便宜,但他总给人一种悠哉悠哉的错觉。
用徐华宇私下吐槽张清明的一句话来说,感觉他们是在争分夺秒的做生意,往往为了联系货源和到货进度能忙的脚不沾地,但张清明感觉就是在新市场混日子……。
还混得他们几个已经根本离不开他。
也不知道张清明的那条路子下一秒会蹦出什么好东西来?
例如孙卫军前几天收到的一条小型半旧化工生产线,就惊艳了不知多少人。
孙佳身后来拿货的人当时就说了,这套设备应该是从国外某个大型实验室里直接拆出来的……。
张清明跑回市里来,又张罗着要请客,曹晓刚几个立即放下手里的事赶到了粤菜馆。
本来徐华宇已经开着车在回省城的路上,也被曹晓刚一个电话打到中途的修路公司工地上,叫人半路拦下了他。
“最近我的朋友弄了几条磨损有点厉害的数控生产线,不知道几个哥哥有没有兴趣过过手?”
饭桌的对面,徐华宇和曹晓刚对视了一眼。
数控机床这种高端的东西,他们还真的没有经手过。
但有一点他们是很清楚的,就现在国家对各类国外机床的渴求程度,就算是彻底报废了的机床也不见得上头不会要!
“你稍微容我一天,”曹晓刚想了想,给了张清明一个时间,“我从省城数控厂里找几个专家过来看一看,如果真的是德国货,就算磨损的再厉害,这笔生意大概也能做。”
曹晓刚许下一天的时间,其实他自己认为已经是相当紧了,可他还是小看了一九八四年国内对数控机床的渴求程度!
哪怕他在电话里说的是磨损得厉害的半就数控车床生产线,在粤菜馆喝得半醉的曹晓刚半夜就被人从床上敲门喊了起来。
省里某个密度很高的数控部门车间派出了一支由八名高级技工和专家组成的小组。
这帮人连夜坐着大卡车杀到了鼎市。
大半夜的吵着要看那几条从国外弄进来的数控生产线。
那可是四轴联动啊!
漫天淡淡的晨曦光芒中,张清明跳下吉普车,正好看到七八个戴着眼镜穿着旧大衣的中年人正和自家的两个门卫在仓库门前互相推搡。
一边想进去仓库提前看看东西,一边说必须等老板来了再说。
张清明面上不露声色,但内心却决定事后给门卫李建国和周辉军马上涨工资。
就凭着曹晓刚和孙卫东都在场,两人也没放人进去这一点,张清明就决定偷偷给两个门卫各涨三十块!
武装部的仓库里西南角,堆放着张清明分两次拿出来的、共计四条生产线。
这些从省里来的技术人员,在看到这四条生产线后刚才对门卫的不满都不翼而飞。
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东西宛如绝世美女,不,连绝世美女都比不上!
看着这些人忙碌的场景,其实张清明心里是有些小得意的。
这就是属于他的大型装x现场。
只不过可惜没帅过半小时!
一连串骂娘的声音从这帮斯斯文文的技术人员嘴里喷了出来。
原来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了便于保存这些设备和看起来更加好看,给这些生产线的内部传动轴都刷上了防锈的油漆!
年纪最大的、也是眼睛度数最厚的那位技术人员,指着刷的漂漂亮亮的传动轴,气的差点晕过去。
“败家子!败家子啊!!!老天怎么不落个雷劈死他?!!!”
张清明不懂这个,之前还以为传动轴上刷白漆是有什么讲究。
听到几个技术人员的大声怒骂,他才知道传动轴上应该打的是机械润滑油,而不是涂上一层为了美观和防锈的油漆。
几个技术人员一边怒骂着一边商讨,是不是要从邻省的某个机械大厂借调那位手最巧的老技工来,负责清理传动轴上的油漆。
“还缺几个最先进的电容设备,”满脸油污的老技工抬起头来叹了口气,“怕是为了防咱们给提前拆掉了!”
另外一个老技工则笑眯眯的。
“看你垂头丧气的样子,不让卖的东西都已经在这里了,能花钱买到的东西你还愁什么?”
省里的这个数控部门跟来的负责人找到有些郁闷的张清明,姿态放得很低。
他们想把机床生产线拖回去配上缺少的电容设备再试试,实地测试机床的生产效果之后再给张清明报价。
这位负责人也当着曹晓刚几人的面拍了胸脯,保证单条生产线的报价不会低于三十五万人民币!
至于生产线的来源,他们更是表示绝对不会追查。
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上头和海外华人之间达成的默契。
所有运回国内的“好东西”,绝对不会有人追根究底!
北京。
某外事部门办公室,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张传真单子,直接找到了办公室的最高负责人。
“湘南幺幺零二厂紧急申请采购一批进口电器零件,上头也批示的很快,指示我们和兄弟单位马上帮他们筹措这批零件。”
办公室主任接过单子细看了一遍,最后微微松了口气。
还好他们要的不是巴-统名单上禁止买卖的东西,唯一有点麻烦的想要快速搞到这批物资,花的外汇起码比平时要多出四五成!
办公室主任捂了下胸口,他觉得肉疼。
“晚上不是和使馆区有个招待舞会吗,叫他们多找几个不同使馆的商务代表聊一聊。”
“货比三家,要懂得打感情牌!”
办公室主任刚要来人拿着这份单子去多复印几份,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吩咐了一句。
“今晚把三科室新来的那几个年轻人也一起叫上,他们应该和那些外国的年轻人有很多共同语言,叫他们在话里多打听一下这些东西的底价!”
拿着单子的男人皱了皱眉头。
“领导,别的小年轻也就算了,性格都挺开朗嘴巴皮子也利落,但那个新来的小孟就算了吧。”
“挺漂亮的女孩子打扮老气不说,作风也老套,古板得就跟七老八十岁的老太太一样。”
“同一个办公室的女同事找她聊聊裙子和化妆,都能被她上纲上线半个小时。”
“我看她还是别去了,平时说教自己同事也就罢了,万一说教起外国朋友来那可就太难看了!”
办公室主任不知想到了什么,最终叹了一口气。
要不是得罪不起这个小孟身后的孟家,哪怕她再漂亮,光这个呆板老派的性格,就不适合进他们外事部门。
“还是把她叫上吧,让她在周围做翻译文字工作,你别抱怨了,人家家里不简单,就这样安排吧!”
第133章 名额
礼堂里,小乐队在认真的拉着伴奏。
来自各个使馆的男士和女士们在舞池里翩翩起舞。
负责现场组织的工作人员,很少有穿中山装的,大部分都随着潮流换上了西装或者布拉吉(连衣裙)。
浑身上下一点褶皱都没有的老气中山装,深色的长裤,长发盘成了一个老气横秋的髻。
发髻上套着一个更加老气的黑色丝网,光看背影还以为这是位四五十岁的女同志。
女人转过身来,人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她脸上那副偌大的老气眼镜。
但下一秒人们的目光就会被她无法伪装的光洁下巴所吸引。
女子垮着嘴角,一副生人勿近老气古板的样子。
几个穿着碎花布拉吉小裙子的女同志,都有些恼火的看了窗边的这个女人一眼。
“科里不是通知每个人必须穿裙子吗?她怎么又穿成这样?”
同伴拉了一把在说话的女同志。
“得了吧,她又不归你管,我可听说她们组长通知她的时候,刚提到要穿裙子这件事,就被她引经据典的把脸都说白了!”
率先吐槽的女同志有些不甘心的嘀咕了一句。
“也不知她家里是怎么教的,居然教出这么个古怪性子来,真是白瞎了她那张脸!”
她的同伴忽然戳了她一下,语气里带着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诶!你快看,一科的杜俊又缠上去了。”
“呵呵,”女同志冷笑了一声,“他也不看看自己想追的对象是谁?还真的以为自己能把冰山给捂化了?”
“我听说杜俊家里条件非常好,长得也有点小帅,以前四科的刘莉莉倒追他。他们一科的人都私下在传,说杜俊已经放出话来,一定要把三科新来的冰山给追到手。”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刘莉莉来了,外院毕业的大才女加大美女,你说她要是看到今天杜俊的打扮,会不会被气疯?”
两人口中的杜俊是一位身高一米七五,大约二十五六岁,穿着一件进口西装、打着淡红色领带的年轻男子。
之所以说杜俊今天的打扮,能把那个刘莉莉给气疯,就是因为杜俊此时身上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他在国外进修时买的名牌。
这一套衣物平时别说穿,杜俊连碰都不让外人碰一下。
可今天杜俊却偏偏穿着这套衣服来到这个多人拥挤的场合来。
杜俊正在第三次尝试邀请眼前的漂亮女子和他一起走进舞池。
“小孟同志,既然在我们外事部门工作就不要如此害羞!我说过了我来教你,相信你很快就能学会。”
“交谊舞可是外国人交际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的语气语重心长,将自己最深层次的想法隐藏得非常完美。
面无表情的孟轻尘推了推鼻梁上的平光眼镜,语气里里有一种恨铁不成钢和愤世嫉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