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103节

  两人隔着瑟瑟发抖的小松树还没谈拢,身后的水府阁木楼上突然传来了人说话的声音。
  剧组的几个剧务不知在讨论着什么,板着脸从楼上走下来。
  领头的那个三十多岁的剧务很没眼色的走向两人,将正在抓人的张清明叫住。
  “张同志你是地方上协调来联络剧组后勤的,刚刚二楼上用来拍摄的房间我看过了,地方上帮忙找来的这些家具和用品怕是不行啊!”
  另外一个剧务配合着这个人也点头。
  “按照徐公的剧本规划,山下的那几处茅屋是樵夫刘海的家也就算了,本来就是贫困人家嘛,摆设都无所谓。”
  “但水府阁这边可是剧中胡秀英的住所,说好的必须按大户人家小姐的闺房来布置,可就现在这样的布置根本不达标啊!”
  三十多岁的剧务皮笑肉不笑的。
  “张同志也别觉得我们剧组麻烦,要是放在省城拍摄,这些事都好解决。谁叫我们人生地不熟呢,所以只能麻烦张同志了。”
  “剧里需要的拔步床,红漆八仙桌,像样的文房四宝,三把官帽椅,都需要张同志去周边筹措一下。”
  “明天一早剧组会过来转场,我们就不打扰张同志忙起来了。”
  都没等张清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两人就转身离去。
  所以自己这就被穿小鞋了?
  江心岛上连个居民都没有,他去哪里找这些东西来?
  要知道最近的村落都在江对岸。
  微微皱眉的孟轻尘从松树后转了过来,她将小小的照相机塞回给张清明。
  “你来帮我一下,把画架布好,我早点对着风景打好稿子,咱们就可以早点收工,剧组的事过了今天就和咱们无关了。”
  这是建议张清明混过今天就行。
  两人的午饭是几片面包和牛奶,孟轻尘叼着面包站在画架前出神,连嘴角沾了几丝牛奶没擦掉都没发觉。
  张清明对于作画没什么概念,于是偷偷从随身城市里摸了把折叠摇椅出来,架在水府阁的柱子后面,边晒太阳边打盹。
  要是孟轻尘问起椅子,他就会说是从水府阁里找出来的,可惜孟轻尘从头至尾根本就没在意这件事。
  剧组的两个剧务似乎猜到了张清明的应对方式,几乎每隔半小时他们就会派人上来询问张清明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多次打扰之下,别说打瞌睡的张清明,就连孟轻尘的作画思路也被一再打断。
  最后惹得张清明兴起,直接冲上水府阁的二楼那个打扫出来的房间。
  从随身城市某个高档仿古景区里,拖了一批后世古装剧用的家具、摆设、服饰,将整个房间塞得满满当当的。
  要古代地主家小姐的闺房是吧?
  那你看郡主的房间够不够格!
  再一次来催进度的中年剧务,看到房间里的布置后,被震惊得嘴巴能装下一只鸵鸟蛋。
  红木描金的象牙拔步床、绣着春秋战国鸾鸟图案的手织地毯、漆色明亮的卷云腥红书案、成对的青铜花枝香炉、满屏海棠春睡图的黑木边框屏风、古香古色的铜镜梳妆台,连门口挂着的珠帘居然全是雪白的珍珠编成。
  中年剧务好不容易才咽下一口唾沫。
  大太阳天的,他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发冷。
  刚才也没见什么人抬着东西上岛啊?
  张清明随手指着大变模样的房间问他:“听说咱们省城的剧团来拍戏,我们周边的村民都很踊跃的来支持,这些东西都是从另外一头山脚刚刚挑上来的,这力度应该还算行吧?”
  “行!怎么能不行?”
  也不知中年剧务是不是太忙,额头上冒着汗,一迭声地陪着笑,头也不回的往山脚走去。
  那边人多阳气重!
  再也没有人上来干扰,孟轻尘脑海里的作画思路逐渐明晰了起来。
  她在画架前勾勾勒勒了一下午,俯视白鹭洲的全景大图大致勾勒了出来。
  金乌逐渐西垂,张清明估计着已经到了要坐船回程的时候。
  但孟轻尘依旧有些不满足地看着天色,她最想看到的渔村夕照景象还差一点时间才会出现。
  也不知山脚下的剧组还在忙着什么,也没人来催他们赶快下山。
  “再给我二十分钟!”
  看着夕阳斜照在江面的景色,孟轻尘飞快的在画纸上涂着颜色。
  她的创作思维此刻已经完全得到了释放,她有信心从自己导师那里拿回她丢掉的那一分!
  夕阳下的江面,江水呈现出一派金黄之色。
  载着剧组的轮船正缓缓驶离码头,剧组女主角陈湘华有些怀疑的看向身后的江心岛。
  刚才剧组打杂的女同志说张清明和孟轻尘已经从江心岛另外一头坐船去了附近的村里借住,托她和剧组说一声。
  陈湘华总觉得这位打杂的女同志有些问题, 毕竟这个人是鲁朗和吴文丽的师妹来着,只能算是剧组的临时工。
  但剧组的剧务也这样说,倒弄得她不好上山去求证一下。
  回程是顺流而下,轮船的速度很快。
  当张清明拉着孟轻尘飞跑到码头边时,昏黄的江面尽头只剩下了一个蚂蚁大小的轮船影子。
  第110章 狭路相逢
  张夏至的求生欲很旺盛。
  在得知自己大哥和一位大美女一起混进了某个剧组去了情侣圣地水府阁之后,她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挽救自己。
  厂里流传的关于自己大哥和小青姐的八卦估计是收不回来了,传到他大哥耳朵里是迟早的事。
  与小青姐的交易倒无所谓,亏了也就亏了,但要是坏了大哥的好事,她以后手里再想握着这么多钱怕是就不能够了。
  所以在大哥坐船回来之前,她必须提前做点什么!
  那么做点什么好呢?
  张夏至思来想去,还真的被她想到了一件事。
  张清明曾经吩咐过她,让她找时间去一趟市里房管部门,找一位叫刘京的人办理一处房屋的买卖手续。
  大哥的户口只够买一处房,而还有另外一处大哥看中的房产需要落在她的名下。
  得了,张夏至准备马上去办这件事。
  起码看在她办事勤勉的份上,大哥到时候落板子在她屁股上多少会留情一点。
  张夏至现在办事已经有了后世人的消费观念。
  她没有去汽车站坐班车,而是拿出三十块钱包了路边的一辆面包车直奔市里而去。
  面包车是县里某个单位的,但司机同志面对三张大团结根本说不出半个拒绝的字来。
  跑一趟市里能赚差不多一个月工资,了不起事后给领导塞包烟,干了!
  刘京在见到张夏至的时候不禁眼前一亮,他之前也觉得张清明有点小帅,没料到人家的妹妹居然这样明艳漂亮。
  可惜,自家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刘京在肚子里自我调侃了一句,随即热情地接待了张夏至。
  那几个房子的事早一天解决,他也好早一天放下心思。
  自从市里放出风来要将那座四合院转卖出去,来他这里打听风声的人可不少。
  虽然这件事有市委的几个大佬兜底,但刘京这边碍于朋友同事之间的情面,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他早就盼着张夏至过来了。
  张夏至随身带了一万五千块,这是张清明早就交给她的购房款。
  她没来之前还以为自家大哥是让她来买楼,但到了地方才知道大哥要买的居然是一个四合院!
  张夏至认识这里,市里原来的知青办。
  当年季东门下放的时候就是来这里办的手续。
  当初满是少女心事和利害关系纠葛的她,就躲在不远处的墙角看着季东门一个人走进了这里。
  张夏至也没有料到,这处当初自己连大门都不敢进的地方,在几年之后会兜兜转转的被自己大哥看上。
  而且还会落在自己的名下!
  四合院看上去很新,除了一点不显眼的苔藓外,张夏至觉得这里搬来家具就能住人。
  张清明与市里最后谈成的成交价是一万四千块,相当于这个时期在北京买下一座两进四合院的价格。
  不过张清明和张夏至都觉得很值。
  因为这一片周边都是政府部门,更处于整座城市的中心位置,无论是用于商业还是居住,都是一等一的好地段。
  “小张,你觉得怎么样?”
  带着张夏至来看房的刘京打趣了对方一句。
  他知道买下这座房子其实是张清明,眼前这位张家女孩的意见其实并不重要。
  张夏至把自己的手从雪白的墙壁上放下来,语气里带着一丝惊喜的点头。
  “我没想到大哥能谈下这样的地方?东边是市政府、西边是第一人民医院,往北过去一点是师范学校吧,南边是市一中和大市场,这地段实在是太好了!”
  “那成,”刘京微笑的看了一眼手表,“今天剩下的时间还够,咱们这就回去办手续,你家的钱和你自己的户口本都带来了吧?”
  张夏至拍拍自己的包。
  “都带来了!”
  两人正要往外走,忽然听到四合院的大门口传来了人说话的声音。
  刘京听出领头的似乎是自己单位的小宋,怕不是这小子又带着自己的朋友来这里出风头。
  不过过了今天,小宋怕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看看这门脸!再看看墙上的粉刷和头上的瓦片,”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年轻人,笑容可掬的引着一男一女从大门口走了进来,“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谁会想到市里会把这个地方拿出来转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